第 70 章 纏纏綿綿 (12)
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
一周又一周,近了近了,2021年的腳步,近了!
2020年快結束了!
一年結束了,好像應該感嘆一下,但這一年呢,大家好像都期望它能快點過去。
嗯,我說一句大概會被公知噴的話,那就是,你們知足吧,好歹是生在兔子啊!
前兩天我在騰訊新聞上看到一個消息,好像是上周新冠感染數(shù)創(chuàng)了新高!
我看著那個標題,最大的感覺是——納尼?
這兩個月我過的云山霧罩,大概就是從我公公一住院,我的世界就立刻變了。
在這之前,雖然已經(jīng)為人母,卻還是覺得自己是小仙女,(ω)
雖然很大一部分時間給了孩子,自己的生活從某方面來說依然是閑散的。
我們家小灰灰記賬,每次我們記完賬,都說要節(jié)儉了!或者說要掙錢了。
但我依然懶散的在為愛發(fā)電。
我不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很多事情明知道那么做更有好處,但我不愿意,就不去做。說好聽點是藝術家的性格,其實就是死腦筋。
——當然,就算意識到了,我也是認識深刻,而堅決不改!
比如到了現(xiàn)在,我還是在堅持的為愛發(fā)電,遠目……
昨天甚至有一種同時雙開的沖動。
愛是一個好東西啊!我現(xiàn)在真心相信愛能戰(zhàn)勝大魔王!
上周我為家事很有點焦頭爛額,心情免不了抑郁,然后前天我又想到一個開頭,一口氣寫了一萬字,就歡快了,┐(~)┌
我不知道那個東西我會不會發(fā)出來,嗯,怎么說呢,就像《一襲華袍》似的,這種會有爭議的,我更傾向寫完再發(fā)——反正我寫完了,你再懟,我也不會改了(~ ̄▽ ̄)~
但我這半年起碼起碼改了三十萬字!
所以這不發(fā)出來……我會不會再推到重來,我也不知道,但是我高興啊!
不過同時又想寫另外一本,就左右為難啊,然后竟然想雙開,我自己都覺得有毛病,這是誰給了我勇氣?我這也不喜歡梁靜茹口牙!
(不懟,我對大多數(shù)藝人明星都沒感覺,不是對梁靜茹有意見)
我掰著手指頭想,如果思路清晰,我好像是可以嘗試一下的,但……如果卡文了呢?
而且現(xiàn)在家中的情況,真不知道有什么變化。
昨天晚上小灰灰去值班,同我說,今天早上給他訂什么外賣,大多數(shù)時間他的早飯是不用我管的,他值完夜會到他們單位吃飯,但他今天輪休,就想在醫(yī)院多呆一段時間,讓我婆婆休息休息,這早飯就要我給點外賣了。
他自己為什么不點?
人家理直氣壯的說,不會TT
我們家的外賣,都是我點的!
所以人家還有一句話,那就是沒錢,錢上哪兒了?都給我了,遠目……
屁!
他工資卡好好的在自己手里,但這人就是龜毛+松鼠癥,用到日常消費里大概就是,我買什么他沒感覺,他自己要買了,那就痛心疾首,仿佛花了一個億!
他的工資大半交到我這里做家用,剩下的基本就存了,那天找我報數(shù),竟然還存了一筆不小的數(shù)額了!
就像他自己說的——我都不花錢。
啊,一說又說多了,總之就是如果小灰灰自己去單位吃,我婆婆早上去輪換的時候就會把我公公的飯給帶好,而小灰灰白天在的時候呢,我就把他們倆的外賣給點了。
我們這里有個包子鋪叫大梁包子,真真實實的干了二十年了!
鼓樓街那里的老店基本天天在排隊,開到晉安路的新店倒還好,就算排也不用太長時間,唔,如果來開封旅游,我倒是會推薦一下這個包子。他們家的餛飩也不錯,Q7很喜歡。
今天我送完Q7正準備給他們點外賣,小灰灰的電話到了,說如果還沒有點就先別點了,我公公昨天晚上腹瀉,吃不了包子了。
在前天我公公開始用來那度胺——這個名字我總是記不住。
他上個療程做的不是很好,畢竟剛開始治療就進了重癥,之后又養(yǎng)身體,一個療程耗費了兩個多月,用的還是小劑量的,這次化驗結果出來,醫(yī)生就建議用正常劑量,然后上來那度胺,用醫(yī)生的話來說就是拼一下,否則這個年就難過了。
我父親當年是不能說話,然后走路也不行,我公公倒還好,雖然進了一次重癥,修養(yǎng)好身體后就和正常人一樣了。
在回家休養(yǎng)的那段時間,他甚至還自己去郵局交煤氣費!
這給我們一種他其實還好的錯覺,但事實又是相反的。
我吃完早餐,給小灰灰捎了一份,跑到醫(yī)院,我公公精神狀態(tài)倒還好,但說自己惡心反胃,問醫(yī)生,大概就是藥物副作用了。
來那度胺的功效更強,那給身體帶來的影響,也就更多。
前兩天我把藥拿給醫(yī)生的時候,醫(yī)生拿著說明書對我說,這邊都是副作用,這一整夜都是,但現(xiàn)在也顧不上這些了。
說到這里,必須要說一下切身感受。
網(wǎng)絡上一直在說中國人身上的三座大山:住房、教育、醫(yī)療。
說句實在話,住房這一塊我覺得真要看地方。
那些一線、新一線的確房價高昂,但像我們這樣的三四線……當然也不能說便宜,不過真沒到不敢想的地步。
就像我前兩章說的那個90后托尼小哥哥。
家庭條件好嗎?一般。
自身條件多優(yōu)越嗎?也沒有。
就是努力工作的一對小夫妻,在我們這里已經(jīng)買了兩套商品房一個門面房了,哦,人家還有自己的私家車。
教育這一塊,我的切身感受是,真是大山。
這座山就是,要么你有錢,要么你要花心思花時間。
在我們這個小城市,很多家長也對孩子進行雞娃教育,我周邊所認識的,幾乎沒有不報課外班的,多的五六個,少的也有一兩個。
女孩跳舞音樂,男孩武術機器人。
此外什么美術班、寫字班簡直就是標配,這一點學校的老師也要求,比如Q7就有書寫格式的要求,哪個字的哪一筆,要寫到什么位置,是一定的,你只是寫對還不行,還要格式對。樂文小說網(wǎng)
格式正確,字體美觀,Q7的同班同學,以及我所認識的有孩子的家長,或多或少都去學習了。
而不用說,這樣的班,必定都要家長往上面投入,摸著良心說,只是一個班的話一班家庭也能負擔得起,比如Q7的一個班普遍是四五千,一年。
城市家庭,這應該屬于還可以的范疇,但兩個三個就不好說了,有一次我去接Q7上機器人,說到贈品的問題,一個媽媽說,他們在這里上三年了,什么贈品都沒拿到。
我很疑惑,說不是只要續(xù)費就都有嗎?那位媽媽說是自己的責任,因為他們是分期付款的……后來就說主要是她老公不支持。
她第一年給她家孩子報了班,她老公非常不愿意,后來她就自己攢錢給她女兒交學費,給她老公則說下面的課時是抽獎送的,還說幾十節(jié)課時了,她老公竟然沒懷疑過,我回來同小灰灰說,小灰灰說八成也不是沒懷疑過,大概率還是當不知道。——(同學們同學們!嫁人需謹慎啊啊啊!這就是一個活脫的例子啊啊啊!)
學機器人有用嗎?
實話實說,現(xiàn)在還不是太能看得出效果。
Q7他們是從最初的樂高開始,然后慢慢加上了形狀、風力,然后就是電力、程序,這些東西,在他現(xiàn)在的學習上還沒有辦法體現(xiàn)。
但他的英語已經(jīng)體現(xiàn)出來了,他們學校開了英語課,一周只有一節(jié),只是讓孩子熟悉一下英語,真正的學習要到三年級了。
Q7在班中表現(xiàn)就很突出,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老師天天表揚他,他最喜歡英語課了,然后就抓著我天天陪他闖關打卡,他們學校有個內(nèi)部的APP,他現(xiàn)在闖到了北京小學三年級的程度?他們剛剛接觸拼讀,他在這方面還很薄弱,但語感是要比我好的。很多單詞我還沒聽出來是說什么,他已經(jīng)反應過來了。
時間金錢花在哪兒是看得見的,如果不想孩子落后太多,那就只有家長更多的付出,而小城市的悲哀,還不是說你花錢就可以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
比如我愿意把Q7放到托班,但開封沒有讓人放心的托班——我們得到的反饋是,托班的孩子,普遍作業(yè)寫的好,考試就難受了。
我愿意像蕭二那樣把孩子交給學校,讓老師全權處理,但開封沒有這樣的學校——有管你作業(yè)的,但學校成績一般啊!
早先開封有個大家交口稱贊的措施,就是政府幫帶娃,大概就是一個月四十塊,小學生下午延時一個小時,作業(yè)可以在學校里完成,而這四十塊呢,是家長拿一半政府拿一半。
但這措施只施行了一年,然后疫情就來了,然后說這措施大概率是不會再有了……
我早先滿懷希望的想疫情結束學校還會管,結果別說人不會了,因為資金不到位,早先家長是把這筆錢出了,但教育局沒錢……也就是說學校老師只拿到了一半……
然后醫(yī)療這個問題呢,也是山,但同學們啊,醫(yī)保啊醫(yī)保!
據(jù)說來那度胺去年一盒還要一萬七,今年這個藥進了醫(yī)保,只要一千三百多了!然后,它還會走一個大病報銷的路!也就是我們雖然出了一千三百多,但是到最后結算,應該還會再退一些。一盒藥十四天一千多塊依然是貴的,但對比他的療效來說卻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我公公這個病,用醫(yī)生的話來說就是過去你有錢也沒什么好辦法,早先的藥對人的身體傷害很大,很少有能堅持兩年的,現(xiàn)在五年生存率是大大提高了。
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無憂無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