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真正的企業(yè)家,得加錢!
王貴看了看辦公室門前那個“總經(jīng)理室”的標牌,臉上露出了濃濃的笑意。
建筑公司終于改制成功了,他這些年來的努力也沒有白費。
王貴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讀是省內(nèi)的一所普通大學,所以并沒有去大城市的機會,大學畢業(yè)后就被分配到青河市建筑公司。
當時是八十年代初,在青河這種小地方,大學生的含金量是相當之高的,王貴剛參加工作,起步就是中層領導。幾年后,剛剛滿三十歲的王貴,便進入到了建筑公司的領導班子,前途可謂是無可限量。
到了八十年代末,國內(nèi)的建筑企業(yè)也開始出現(xiàn)了經(jīng)理責任制,王貴抓住了時代的機遇,做成了好幾個大項目,很快就爬到了建筑公司二把手的位置。
接下來的國企改革浪潮當中,建筑公司也開始進行企業(yè)改制。
建筑公司原本是建設局下屬企業(yè),建筑公司的一把手本身也是建設局的一位副職。
而在建筑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革的過程中,那位一把手顯然不愿意放棄建設局副職的身份,所以便辭去了建筑公司一把手的職位,安心回去當領導了。
所以改制后的青河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的職位,就落在王貴的頭上。
王貴雖然如愿以償?shù)某蔀榱饲嗪咏ㄔO公司的總經(jīng)理,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可沉重的很,青河建設公司未來的道路,也充滿了荊棘。
進入到九十年代以后,國內(nèi)雖然大搞基建,但是真正蓬勃發(fā)展的,都是央企或者高官的建筑公司,一般地市級和縣區(qū)級的建筑公司,日子卻并不好過。
也有很多地方的國營建筑公司,倒閉或者被兼并。
看看未來國內(nèi)建筑企業(yè)的五百強排行榜,中建、中鐵建和中交建這三大“中字頭”麾下的公司,就占據(jù)了一大半,余下的大部分是高官的工程企業(yè),民營建筑企業(yè)則是屈指可數(shù)。
地級和縣級的國營建筑公司,在規(guī)模、設計、施工規(guī)劃、施工能力上,都遠不如三大“中字頭”央企,最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落敗,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于民營建筑公司,在九十年代基本是以施工隊的形式存在,只能接一些簡單的外包工程,像樣一點的的大工程,都落不到民營建筑公司的頭上。
根本原因是,建筑是一個很特殊的行業(yè),從事建筑行業(yè)的企業(yè)需要有一大堆的資質(zhì)。
修路要有修路的資質(zhì),造橋要有造橋的資質(zhì),蓋樓要求蓋樓的資質(zhì),公路、鐵路、港口、礦山、水電工程、通信工程等等,全都要有相應的資質(zhì)。
可以說小到挖地基,大到造核電站,沒有相關資質(zhì),企業(yè)就攬不到工程。
所以最終成為建筑企業(yè)五百強的,都是三大“中字頭”央企的下屬企業(yè),正是因為三大“中字頭”央企擁有建筑行業(yè)里的所有資質(zhì),在那個大力發(fā)展基建的年代,他們可以壟斷大部分的工程,自然能夠順利的發(fā)展壯大。
而在當時,民營企業(yè)才剛剛開始發(fā)展,民營的建筑公司的技術(shù)和規(guī)模,根本就不可能弄到復雜建筑資質(zhì),也就沒有辦法去做大工程,企業(yè)就得不到發(fā)展。
原來的青河市建筑公司,作為國有企業(yè),是有一些建筑資質(zhì)的,雖然建不了核電站,但像是一般的高樓、普通的道路、市政工程、普通港口這樣基本的基礎建設工程,還是可以承接的。
改制成為青河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后,這些建筑資質(zhì)依舊存在,這也是青河建設公司最大的一筆財富。
有了這些建筑資質(zhì),青河建設公司就可以去幾個接大工程。至少在青河市,沒有建筑企業(yè)能與之競爭,建設公司完全處于壟斷地位。
在1996年,來自于三大“中字頭”央企競爭壓力還不是很大。
這時候中央企業(yè)管理委員會還沒有成立,中建和中交建還帶有部分行政屬性,而中鐵建也依舊屬于鐵道部管理。
所以在經(jīng)營靈活性方面,地方上的建筑公司還是更勝一籌的,或者說這時候的地方建筑公司,還能有口飯吃。
等幾年后,三大“中字頭”央企進行了改革,地方建筑公司的苦日子就到來了。
比如中鐵建,脫離了鐵道部之后,一下子就分出了十幾個工程局,各自成立公司。
后來工程局單獨變成一個集團,工程局下屬的施工單位又再次拆分出來,單獨成立公司,于是便出現(xiàn)了中鐵XX局集團第XX工程有限公司這樣的單位。
一個中鐵建,輕輕松松的搞出了二三百家下屬企業(yè),然后拉出去打群架,地方上那些沒有規(guī)模的建筑公司哪里能吃得消,只能繳槍投降。
這些參與打群架的企業(yè),打著打著就打成了建筑企業(yè)五百強,變成了一個個龐然大物,其他企業(yè)就更沒法與之競爭。
所以王貴需要在群狼到來之前,利用自己在青河市的壟斷地位,快速的將企業(yè)發(fā)展壯大。
“市人民醫(yī)院要蓋一棟新的大樓,會成為全市新的地標建筑;市氣象局也要搬遷到山上,到時候也會重新建設新的氣象大廈;另外市電視臺也要建一棟高樓,還要搞什么衛(wèi)星接收器;建國路的拓寬工程,也是明年全市的重點市政工程……“
王貴擺著手指頭算了算,發(fā)覺接下來能接到的工程還真不少。如果能把這些工程都吃下來的話,那么青河建設公司至少能成長為地方上的土霸王。
正當王貴在思考企業(yè)未來發(fā)展方向的時候,他的手機鈴聲突然響起。
王貴拿起手機,聽筒里響起了丁友亮的聲音:“王總,恭喜啊!建筑公司改制成功,今后你們青河建設,可要大展宏圖了!”
“同喜同喜。”王貴隨口應付了一句,今天他接到了太多類似恭喜的電話。
丁友亮則接著說道:“王總,今天晚上有時間么?一起吃個飯?我給你好好慶祝一下!”
“哎呀,最近兩天實在是有些忙啊,公司改制剛剛成功,我這里是千頭萬緒的,很多事情都要我處理,要不咱們改天吧!”王貴開口拒絕道。
“那明天晚上怎么樣?”丁友亮開口問。
“這個還真不好說!”王貴故意輕嘆一句,再次推辭道:“萬事開頭難啊!現(xiàn)在公司還沒有進入正軌,我這個當總經(jīng)理的,也只能天天加班加點啊,畢竟全公司上上下下都指著我吃飯呢!”
“能理解。”丁友亮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王總,我這次除了給你道喜之外,還打算跟你聊聊工程機械的事情。
據(jù)我了解,咱們青河市接下來的幾個大的建設工程,肯定都是你們來承建的,到時候總是少不了要購買一些工程機械,希望王總可以多多照顧我們生意啊!”
王貴心中一琢磨,公司改制完成,這工程機械肯定是要買的,沒有工程機械,還怎么開建筑公司,怎么去接工程!
而且未來建設公司要擴大經(jīng)營,要承接更多的業(yè)務,自然也就需要更多的工程機械。
這么算起來的話,丁友亮的這個飯局,還真的參加!
想到這里,王貴開口說道;“丁總,我周末晚上有時間,要不然咱們就安排在那一天?”
“沒問題啊!周末好啊,吃完飯順便再找個地方,放松一下!”丁友亮長出一口氣,他覺得這筆生意,已經(jīng)談成一半了!
……
下午兩點多,李衛(wèi)東的大奔才緩緩的駛?cè)敫豢倒こ痰脑簝?nèi)。
李衛(wèi)東前腳剛剛走進了辦公室,張濤后腳就跟了過來。
“你怎么才來啊!我都等你一上午了!”張濤有些埋怨的說道。
“上午的時候,去了一趟技術(shù)學院,看了看那邊的情況。”李衛(wèi)東話音一轉(zhuǎn)接著問道:“有事么?”
“還不是我電話里跟你說的,重型機械廠的丁友亮,已經(jīng)跟王貴約好飯局了!”張濤有些焦急的說道。
“你從哪里得到的消息?準確么?”李衛(wèi)東笑著問。
“當然準確了!東方大酒店的經(jīng)理親自告訴我的,丁友亮定下了酒店里最豪華的包間,要了最貴的套菜,準備請王貴吃飯,時間就是在周末。”張濤開口答道。
“就算丁友亮定了最豪華的包間,東方大酒店的經(jīng)理怎么知道丁友亮請的是王貴?”李衛(wèi)東下意識的問道。
“人家自然是有法子啊,比如問一問有多少位客人,客人里有沒有少數(shù)民族,客人有沒有什么忌口,有沒有對什么食物過敏,或者是客人有什么喜歡吃的東西。幾句話就能把信息給套出來!”張濤開口答道。
“原來如此,那以后咱們要請客的時候可得注意,免得被人套走了商業(yè)機密!”李衛(wèi)東笑著答道。
“都這時候了,你怎么還關注這種無關緊要的事情!”張濤皺了皺眉頭,開口說道:“現(xiàn)在丁友亮跟王貴約好了飯局,重型機械廠那邊都已經(jīng)搶先一步了!”
“不急,先讓丁友亮去跟王貴談,咱們過兩天再去接觸王貴。”李衛(wèi)東一臉淡定的說道。
張濤急的跺了跺腳:“過兩天,說不定黃花菜都涼了!咱們青河市,以前就只有市建筑公司有造橋、修路和蓋高樓的資質(zhì)。
如今市建筑公司改制成為青河建設公司,那以后咱們青河市的大工程,肯定都會被這個青河建設所壟斷,其他建筑公司頂多是接一點小工程!
也就是說,青河建設公司會成為我們未來最大的客戶,要是青河建設公司被重型機械廠給搶走的話,咱們在青河地面上,可就難以立足了!
而且我聽說,明年咱們市會有幾個大工程開建,像是人民醫(yī)院的新大樓、氣象局的搬遷、電視臺要建新聞大廈,還有市區(qū)道路拓寬工程,這些加起來得花好幾個億!
建這么多的大樓,得用多少挖掘機和裝載機!市區(qū)幾十公里的路面拓寬工程,得用多少壓路機啊!這少說也能湊出一個億的銷售額!”
李衛(wèi)東呵呵一笑:“不光是你說的這些,咱們青河上游的水庫要進行擴建,之后會在北邊修建新的自來水廠。另外防洪和抗旱的需求,市里還打算修水壩呢。
水庫和水壩,市里面已經(jīng)開始進行實地調(diào)研了,明年年初開會的時候就會提出來,這兩個工程,沒有十幾個億也拿不下來!”
“十幾個億?這么多!真的假的?”張濤猛的一驚。
對于青河市這種小城市而言,拿十幾個億出來建公共工程,絕對是一筆巨額開支。
“我還能能騙你不成!”李衛(wèi)東接著說道:“咱們這條青河,每隔幾年就會發(fā)次水,以前我在運輸公司的時候,夏天下雨的時候,我都沒工夫回家,得一直待在調(diào)度室,等著參加抗洪搶險。
市里面早就想徹底的解決這個問題了!咱們市區(qū)地勢本來就不算高,很容易就有河水倒灌。如果不解決水患的話,每年這么一澇一旱的,不光是農(nóng)業(yè)會有損失,工業(yè)也發(fā)展不起來。”
北方有很多的沿河城市,夏天會有洪澇,冬天會有干旱,所以夏季抗洪、冬季抗旱,對于很多北方城市而言是一種常態(tài)。
應對這些自然災害的最好方法,自然是興修水利工程,見水庫和大壩,可以儲水和泄洪,可以避免洪災,緩解旱災。
水利方面的建設是耗錢的,歷朝歷代被水利工程掏空國庫的例子經(jīng)常出現(xiàn)。
但這也意味著興修水利是一塊大肥肉,很多行業(yè)都能從中飽餐一頓。
得知市里面要話十幾億興修水利工程,張濤則更急了。
“董事長,你都知道有這么大的工程,怎么還不趕緊去聯(lián)系王貴啊!咱們?nèi)》秶鷥?nèi),有資質(zhì)修水利工程的企業(yè)只有那么四五家,王貴可就是其中之一啊!”張濤開口說道。
李衛(wèi)東則一臉淡然的說道:“你放心,訂單跑不了的!就憑丁友亮那點手段,還撬不走這么一大批訂單。”
“這可難說。丁友亮在這行摸爬滾打那么多年,可有的是陰謀詭計!”張濤開口說道。
“聽起來你像是吃過虧啊!快跟我說說,這丁友亮都有什么陰謀詭計?”李衛(wèi)東笑著問。
張濤長嘆一口氣,開口說道;“這個丁友亮啊,可是很會送禮的。你還記得當年他從七五科技攻關計劃里,拿到了一個攻關項目,等于是用國家的錢給自己做研發(fā)。”
“我記得,就是裝載機的核心技術(shù)嘛!也是因為這個技術(shù),重型機械廠的裝載機才能跟其他企業(yè)拉開差距,成為國內(nèi)領先的水平。”李衛(wèi)東點了點頭。
“丁友亮之所以能拿到這個項目,靠的就是送禮!聽說他在京城待了兩個多月,送禮送了一大圈,然后才拿下了這個科研攻關項目。”
張濤說著輕嘆一口氣,接著道;“當年我要是有這種送禮的本事,說不定這個攻關項目就是我的了,轉(zhuǎn)載機廠也不會差點倒閉!”
聽了這話,李衛(wèi)東心中暗道:就你張濤那點本事,就算是會送禮,也沒有那個眼光和魄力!
隨后李衛(wèi)東開口問道:“你是擔心丁友亮給王貴送禮,然后拿走了訂單?”
“以我對丁友亮的了解,他肯定準備了一份厚禮,說不定在飯局上就會送給王貴!到時候咱們的訂單可就被搶走了!”張濤開口說。
“你多慮了!”李衛(wèi)東長嘆一口氣,接著說道;“你雖然很了解丁友亮,但你并不了解王貴!他是一個真正的企業(yè)家。”
“企業(yè)家就不收禮?”張濤有些抬杠的問。
李衛(wèi)東微微一笑,半開玩笑的說道:“真正的企業(yè)家不會因為一點兒蠅頭小利而動心的,所以得加錢!”
……
飯局當中,酒過三巡,丁友亮笑盈盈的拿出了一個漂亮的木盒,遞到了王貴的手上。
“王總,恭祝你大顯身手,也祝愿你們青河建設的業(yè)務也蒸蒸日上!”丁友亮笑著說道。
王貴將盒子拿在手中,稍微一顛,發(fā)覺還挺沉,打開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只黃金打造的大公雞,上面還刻著“金雞報曉”四個字。
王貴心中一驚,如果這只雞是純金的話,就算是拿去按克賣,也是要值不少錢的。更何況這里面還有手工的花費,那就更值錢了。
丁友亮則接著說道;“王總,我知道你是屬雞的,所以特地準備了這件金雞報曉,也希望貴公司在王總你的帶領下,像雄雞一般,百尺竿頭,蒸蒸日上!”
望著盒子里的這只金雞,王貴已然明白了丁友亮的意圖。丁友亮送這么貴重的禮物,無非就是希望,日后建設公司可以從重型機械廠購買工程機械。
不得不說,丁友亮是很會送禮的,知道王貴是屬雞的,所以特意送了一只金雞,不僅僅能顯示出禮物的貴重,還能表現(xiàn)出這禮物是花費了心思準備的。
又值錢又費心思的禮物,誠意瞬間拉滿!一般人送禮可到不了這種境界。
這一招,丁友亮也是屢試不爽,他曾經(jīng)用這種方式,拿到過很多的訂單。
然而王貴卻將盒子蓋上,然后很干脆的將禮物還給了丁友亮,一臉堅決的說道:
“丁總,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這禮物太貴重了,我可不能收!”
王貴這堅決的樣子,顯然不是假意推辭,他是真的不打算要這禮物。
丁友亮微微一愣,他沒想到這么貴重而且有誠意的禮物,竟然入不得王貴的法眼!
“什么情況?這么一只黃金大公雞都不滿意么?難道是嫌送的太少了,得加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