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成雄故事(三)
菀彗媽媽聽到老大成剛的認錯后,便接著嚴厲的問道:“除了這些,還有呢?”
老大終究是老大,知道菀彗媽媽話里的意思。他走到了成雄面前,低下了頭并且低聲說道:“對不起哦,老三我剛才不應該去推你!弄疼你了,求你不要放在心上。”
成雄也啜泣了兩聲說道:“大哥,我也有不對的地方,我不應該丟下你們,自己一個人藏到柴火堆旁邊。我也有錯,回到家還沒和爸爸媽媽說你們被打了。對不起,大哥。”
老二成強、老四成看到老大已經(jīng)認錯后,他們自己也沒什么好說的,只能默默的低下頭默認的原諒了
也許有的時候,小孩子們脾氣的好壞也許會因為一兩句話,心態(tài)就會發(fā)生很大的改變,畢竟都是小孩子嘛。小孩子有的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小的事情吵的不可開交。也會因為一兩句話而嬉笑言和,畢竟都是親兄弟,沒有太大的仇恨嘛。
老大成剛和老三成雄和解后,這一家的孩子們又開始變得和往常一樣,整天的嬉笑打鬧,一同玩樂歡笑。
人總是會說血濃于水,尤其是男人,又怎么會真的和自家人去計較那些不恰當?shù)氖虑槟兀繘]有誰一生下來就都是圣人,況且誰還不能犯個錯?人生就是一場是是非非的糾結(jié)呀,一場郁郁而終的苦痛。人的一生要遭遇的苦痛和糾結(jié)都是特別多的,別人的冷眼旁觀,社會的紛紛擾擾,都令你感到悲嘆惋惜,人啊!總是要學會諒解別人,體諒別人。這人世間就是一場混沌,在混沌中掙扎著堅持著自己,盡管生活反饋過來的可能是悲痛惋惜,可能是太多的不如意。又或是喜極而泣,開心到讓你自己都難以相信。兩者都不應該占領你的全部內(nèi)心。畢竟有句俗話說的好:該有的總會有,該來的總會來。
過了沒幾年,端木家的孩子們都該到了要去上學的年紀。在那個國民還不是完全認同學習很重要的年代,上學去學習這個概念,似乎在很多人的心中便成了一件不太重要的事情。
那個時候因為每一戶人家的家里面都有好幾個孩子,義務教育還沒有完全普及,每家每戶都還不算過的太富裕。一戶人家自然是沒有那么多的財力去供他們?nèi)W習,端木家也是,雖然說端木鳳天是老師出身,但終究也只能供自己的孩子讀到初中。況且還有很多沒有讀到初中就不念了的。
那個時候李家學校也變成了兩個學校,李家學校的中學部分,變成了鹿鄉(xiāng)縣第十六中學,小學部也變成了鹿鄉(xiāng)縣大陽鎮(zhèn)中心小學。
一家人圍坐在一個炕上,開始了一個小型的家庭會議。會議的主題就是討論端木成雄這一代人的教育問題,但是由于話題太嚴肅,可能會影響到每一個人的一生,氣氛也變得尷尬了起來。作為一家之長的父親端木鳳天坐在炕中央,打破了尷尬地寂靜:“孩子幾個都老大不小了,別看你爸我是老師,但是你們老爸我窩囊呀,供不起四個孩子讀書,所以,肯定有的人我供不了。你們四個心里一定要有數(shù)呀!”
四個兄弟都互相瞅了瞅?qū)Ψ剑睦锩嬗蟹N說不出來的滋味,但是他們依舊是一言不發(fā),默默的低下頭呆在那里面。
這個時候,一個家里面的靈魂,菀彗媽媽說道:“大家都說說話吧!你們四個都是咋想的?”
四個人還是沉默不語,于是菀彗媽媽就開始了他的發(fā)問,首先發(fā)問的一定是端木家的老大,于是菀彗媽媽對著成剛說道:“老大,四個里頭你最大!最年長,我先來問問你,你現(xiàn)在有沒有什么想法呀?”
成剛思考了一會動了動他的嘴皮子,吱吱嗚嗚的說道:“我?我,我……我也不知道該咋說?也想,也不想。想嘛,是看到別的村里的孩子都去上學了,自己也想跟著一起去上學念書,這是想。要說這不想嘛,就是因為上學感覺沒意思,天天在那個小破屋子里面一呆,一呆呆一天!怪無聊的,這是不想。”
菀彗媽媽點點頭,笑了。然后他又對老二成強說道:“成強呀,現(xiàn)在輪到你說了。”
老二成強也猶豫了一會,瞇起了他的眼睛說道:“其實這個我還沒想好,究是讀書還是不讀書,我也認同大哥的說法,畢竟以后的事情誰也說不準。你說我要是上了,但是學的不好,那豈不是耽誤兄弟們上學的機會么?你說是不是。”
端木奉天對老二的解答點了點頭,表示了認同。
接著便是老三成雄說話了,成雄也思索了一會說道:“爸,媽。我想讀書!我要讀書!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發(fā)奮圖強,將來考上一個好大學!將來給端木家爭光,將來多多的掙錢,為端木家分擔經(jīng)濟壓力。”
鳳天和菀彗媽媽都點了點頭,然后做為一家之主的鳳天說道:“好,這才是好樣的!知道自己為了什么要去讀書。知道自己讀了書之后,要學有所成,要為端木家分擔經(jīng)濟壓力。”
老四成杰也說道:“對對對,我同意三哥的話!要學有所成,將來有個好工作為端木家多多的掙錢。”
四個兄弟講完話之后,鳳天對于他們四個人的心里狀態(tài)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由于四個孩子都沒有放棄自己讀書的權利,于是鳳天和菀彗媽媽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四個孩子都要供,看看最后誰的發(fā)展好,再讓誰留下來讀書。父母之愛是偉大的,無論在什么時候都是。直接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有些太過于殘忍,于是就想出了這么一個辦法,究竟是誰更適合讀書。最終就留下誰來讀書。
于是成雄的學習生涯便開始了,那個時候,破布縫出來的單肩包、用舊報紙做出來的書封面、鐵質(zhì)的方形飯盒。慢慢都是八十年代學生的回憶呀。
那個時代人都已經(jīng)窮習慣了,每家每戶都是一樣的窮。因為都是在農(nóng)村,所以衣、食、住、行都相差不多。飯盒里裝的都是一樣的咸菜配玉米碴粥,粗糧依舊是人們的日常主食。百度一下“男人世界杰眾文學”最新章節(jié)第一時間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