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朝堂之爭
自從原始社會以后就開始了有了權(quán)力之爭了,權(quán)力是一個好東西啊,只要你大權(quán)在握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好多人都希望自己及自己的后人能夠擔任大官,那樣的話,他們家族就可能長久的興盛下去的。
久而久之便有一些大家族出現(xiàn)了,當初太祖皇帝登基的時候,為了打擊老牌的世家,消滅了一部分,再次扶持了一部分,這也就造成吳中世族的崛起,關(guān)隴士族及河東世族的衰落,然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河東及關(guān)隴士族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發(fā)展,漸漸的恢復了他們原來的生機,反觀吳中世族倒是開始墮落了,他們現(xiàn)在在朝堂上的威望似乎是越來越小了。
打敗叛軍收復失地之后,俞慕名并沒有向皇帝建議誰來治理這些地方嗎,而是指派了一些人嗎暫時管理這寫地方,等到他日皇帝派來的官員來了之后,這些人再重新回到軍中。
俞慕名不在乎這些,不代表其他人不在乎,特別是朝中的一些勢力,自從太子歸天之后,幾大親王倒是暗中腳力這個位置,連被囚禁的趙王也被皇帝放出來了,不過,趙王倒是沒有參與其中,他心里清楚的很,自己上次的事情皇帝之所以不殺他,主要是他母親的原因,現(xiàn)在皇帝明顯的不想立太子,他插進來也是沒有用的。
再者他這幾年來閉門思過也算是看明白一些東西了,就算是沒有天啟帝被敵人俘虜?shù)氖虑?,皇位也不可能傳到太子姬斐的手中的,姬斐只不過是一個過渡而已,就像當初的太子贏一樣的,會被找一個借口被廢儲的。
幽州、青州、冀州三地缺少的主官可不少啊,各地的太守大部分都降服叛軍或者被殺了,這一下子讓各大世家紛紛的開始爭起來了,胡國公及護國公本來跟俞家算是接親的,奈何,他們家里的子女短命,在去年的時候,就紛紛病逝了。
兩家倒是想要再找一個女子來跟俞慕名聯(lián)姻的,卻是被俞慕名拒絕了,俞慕名接納了兩女的靈柩,并暫時安置在一處風水寶地了,說是等到將來,再給她們重新選擇靈柩,這一做法自然是得到了許多人的贊揚啊,甚至原來那些批判俞慕名的一些翰林院的學士也紛紛出來稱贊俞慕名的行為。
在他們這個時代,若是女子未婚就死在娘家的,基本上夫家不需要付出什么的,在其出殯的時候,去送一程已經(jīng)算是仁至義盡了,然而,他卻是讓兩個女子安置他家中,甚至出殯,這絕對是一個??????????????????兩家心里清楚自從兩家的老太爺病逝之后,他們就開始漸漸的淡出了大康的權(quán)力中心了,起先他們兩家的人還不明白,自家老爺子為何要把自己的嫡系孫女嫁給一個庶出的子弟呢?就算是那人現(xiàn)在位居大將軍之位,他們也是認為那人配不上他們家的嫡系子女的。
可是當兩家的老太爺病逝之后,他們才發(fā)現(xiàn)自家現(xiàn)在的窘迫啊。羅家及向家這一輩人極少有人在朝中為官的,就算是為官的,最高額的職位也不過三品的閑職而已?,F(xiàn)在北地那么大的利益擺在那里,他們自然是肯定不會放過的,然而他們反過來發(fā)現(xiàn),朝中好多人似乎不待見他們了。
“父親,此次孩兒能否擔任平原郡守就看這一機會了?”
護國公羅逸的長子羅峰在羅逸的書房說道。
“是啊,父親,我們家中也只有大哥最有希望擔任平原郡太守的,其他人的官位要么太低,要么就是資歷不夠,二叔倒是可以,只是現(xiàn)在這個時候,恐怕也很難從那邊趕回來吧?!?br/>
羅逸的次子羅輝符合道,他口中的二叔,是陽侯羅敞,羅敞去年被遼國公提拔為軍司馬,跟著大軍入蜀作戰(zhàn)區(qū)了,再者,就是依靠遼國公的相助,在蜀中擔任一個郡守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羅逸這邊倒是有點懸了,年級上倒是沒有什么?如今羅逸已經(jīng)年過四十了,而且為官數(shù)十年了,曾經(jīng)在地方做過縣令之類的官,后來調(diào)入京城熬資歷,若不是護國公突然病逝的話,他倒是極有可能擔任一地的郡守的。
不說他,就是他老子羅逸也有希望擔任一地的長官的,奈何,因為老國公病逝,只能呆在家中為其父親守孝,其弟還是被奪情起復的呢?
羅家的小輩又不是俞家的小輩,他們只需要為自己的祖父守上三個月就可以出來為官了。
這不羅峰才著急呢?最近許多人都在開始跑官了,唯獨他父親這邊卻是沒有動靜啊,雖然他在京師也是從四品的官員,平原郡的郡守也是從四品的職位,但是兩者的權(quán)力卻是不同的,只有在地方上干過的官員,最后才有機會進入中樞的。再者就是地方上的油水十足啊,哪像京師這樣的清水衙門啊。
“為父也不是沒有想辦法,只是眼下大家都在爭奪北地的位置呢?冀州、幽州、青州空缺的位置不少,況且這平原郡當初也算是青州的一個富庶的地方,難免其他人不會染指這里啊?!?br/>
羅逸無奈的說道,他不是不想辦法,實在是不知道走誰的門路啊,洛京共有十一家權(quán)貴啊,他們怎么可能不盯著這些地方呢?他們羅家、向家自從老國公病逝之后,地位可謂是一落千丈啊,就是以前靠著他們關(guān)系上來的許多人也跟著叛變了,現(xiàn)在兩家的情況比當年遼國公的處境還要慘呢?
他這個國公現(xiàn)在只是一個閑職了,他爹不管怎么說還掛著一個大將軍的頭銜呢?然而他繼承國公的位置,卻是什么都沒有,反而還把原來的官職給丟掉了。
俞家的情況雖然跟這些差不多,但是人家的情況不同啊,人家還有一個涼國公、鎮(zhèn)北大將軍呢?他們呢?什么都沒有啊,最高的官員也不過是三品的閑職啊。
“難道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羅逸不甘心的說道。之所以選擇平原郡這里,可是他想了很久的,盡管這里經(jīng)過了叛亂,但是他的底蘊十足啊,更深層次的就是此地緊挨著司州、青州、冀州、晉州四地,交通發(fā)達,很容易恢復的,再者就是來往的商人也多,可以對商人進行收稅,來撐起他的腰包。
不只是羅逸苦惱著呢?就是向家的向氏兄弟現(xiàn)在也在為此事苦惱著呢?職位雖多,他們看上的卻是不多,奈何看上的幾個地方卻是各家爭奪的重點啊,他們向家的勢力已經(jīng)大不如從前了,自然是希望不大了。
“父親,或許我們可以聯(lián)合幾家,讓出一些利益,讓他們支持我們?”
向證思考了半天,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是啊,父親,我們是時候要讓步了,只要我們拿到那幾個職位的話,以后???????????????”
向鄂附和道。
“大哥,兩位侄子說得對啊,這個時候我們向家是需要放棄一些東西了,再者就是鎮(zhèn)北大將軍不是我們向家的女婿嗎?只要是獲得了他的支持,相信我們看中的那些地方豈不是易如反掌啊。”
向家老二中南侯向世地道。
向世天并沒有說話,而是在思考這其中得失,向家要想恢復以前的風光,必須要出來幾位大官,然而他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無心為官,自己的弟弟及族中一些子弟本事不大,野心倒是不小啊。
再者,俞家對他們算是仁至義盡了,這時候若是再去求人家的話,豈不是顯得他們向家不知足啊。
“家主,不要再猶豫了,北地這些地方對我們向家非常的重要,向家不能再沉默了?!?br/>
今天是大朝的日子,大坤寧宮洛京的官員一大早就來到了皇宮外面等候了,當然那些丁憂的官員是不會來的,最近丁憂的官員不少呢?這就讓其他人對這些職位有了想法了。
天啟帝這段時間也沒有閑著呢?北地三州缺乏的官員不少啊,除了那些被俞慕名安置的官員之外,最起碼還要缺少兩百名官員呢?這一下子讓皇帝頭疼了,大康官員雖多,一下子調(diào)動這么多官員還真是有點吃力的。
“陛下,該早朝了。”
張力士邁著沉重的步伐提醒道。
“嗯,來伺候朕更衣。大將軍,有沒有人向朕舉薦啊?!?br/>
在下人的伺候下,天啟帝姬昌轉(zhuǎn)過臉朝張力士詢問道。
“內(nèi)宮不得干政,再者老奴手頭上也沒有合適的人選。”
“是嗎?大將軍,又在摯情了,誰不知道當初你可是慧眼識英雄呢?”
天啟帝開哦玩笑道。
“要說人才,老奴這里倒是有一個,不知道陛下愿不愿意重用了。”
“哦,說來聽聽?”
天啟帝對張力士的話語還是很感興趣的,當下詢問道。
“鎮(zhèn)北大將軍、涼國公?!?br/>
“大將軍,你這是耍朕玩啊,鎮(zhèn)北大將軍、涼國公已經(jīng)位居高位了,朕還怎么重用啊?”
天啟帝生氣的怒道。
“三郎,息怒,老奴說的重用,是讓他主管北地四洲的民政啊。北地四洲經(jīng)過一年多的叛亂,**實在是太大了,其他人未必能夠鎮(zhèn)得住,也只有像鎮(zhèn)北大將軍這樣的,能夠鎮(zhèn)住????????”
天啟帝并沒有說話,看著自己的衣服穿好只好,便帶著其他人往大殿趕去了。
先是一番歌功頌德,隨后便是人事問題了,一提到人事問題,那些官員們,便紛紛的來勁了,這可是一個外放的機會啊,三地的都督、郡守急缺啊,他們這些官員自然是要前去爭奪了。
看著下面亂糟糟的現(xiàn)象,天啟帝姬昌心里那個微怒啊,這些人還真的當這里是菜市場???一個個的不像話啊。
“肅靜,肅靜?!?br/>
張力士讓旁邊的內(nèi)侍喊道,下面的官員聽到這句話,知道皇帝不滿了,當下趕緊閉口不言了。
“一個都督,就讓你們爭成這個樣子啊,北地可是缺少四個都督啊,若是朕一下子提出來的話,這里豈不是比菜市場還要亂???”
天啟帝訓斥道。
下面那些官員趕緊在相國的帶領(lǐng)下,向皇帝請罪了。
“好了,起來吧,都督的事情暫時放一放吧,現(xiàn)在來討論一下冀州信都郡守的事情?”
信都是冀州的治所,若是能夠擔任信都郡守的話,基本上就是冀州名義上的長官了,可是節(jié)制除了都督之外的冀州其他官員,這個位置造就人盯上這一塊了。
“父皇,兒臣舉薦國子監(jiān)祭酒蘇文潤為信都郡守?!?br/>
齊王上前覲見道。
蘇文潤是英國公的長子,繼承了老國公的衣缽,現(xiàn)在擔任國子監(jiān)祭酒一職,可謂是門生滿天下啊,雖然看著下放是降職了,其實則不然,國子監(jiān)雖然好,但是想要進入中樞還是需要下去鍛煉兩年的。
齊王一開頭的,其他人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蘇家不所謂是豪門首家啊,其他人也大都支持蘇文潤出任信都郡守一職。
見到群臣都這樣說了,皇帝自然是不會再去反對了,就這樣算是打成了第一個任命,就是國子監(jiān)祭酒蘇文潤下去擔任信都郡守。
下面的任命自然是一番爭斗了,最后倒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啊,皇帝也樂意他們這樣爭斗下去,這樣的話,他就可以任命自己中意的人去地方為官了。
最后等到任命下來的時候,群臣傻眼了,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等人算是白努力了,結(jié)果白白的便宜了一些人,這些人可謂是根本沒有希望升官的,這下子倒好,有些人一下子連跳幾級啊。
“鑒于北地泗州剛剛評定,暫時不設都督一職,暫由鎮(zhèn)北大將軍轄制四州及西京的軍事,再者四州各地的郡守以鎮(zhèn)北大將軍為首????????????????????????????????”
傻眼了,絕對的傻眼了,本來群臣心里就不舒服了,現(xiàn)在心里更加的郁悶了,搞了半天,他們所獲得利益甚少啊,大的利益都被不爭的鎮(zhèn)北大將軍、涼國公俞慕名獲得了。這是他們絕對想不到的。(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