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母子隔心(2)
,太虛幻境 !
楚韻如微微垂頭,想到自己兩年多來的冷清孤寂,想必賢妃的日子必是比自己更難過的。容若的辦法,對于出身不過是普通將領(lǐng)之女的蕭纖容,實是大幸。只是,一個皇帝,再怎么仁厚,把自己的妃子放出宮,也實在太太太讓人不能置信了。
不過,為了一個小宮女的死,鬧得差點血染宮殿、國家內(nèi)亂的皇帝,再做出什么荒唐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雖然她覺得容若的行為,如此異常、難以理解,卻又因那一聲“可憐女子”觸動了女兒情懷,柔軟了心腸,似水一般輕柔地說:“皇上有這般寬容胸懷,臣妾敢不從命。只是,皇上雖是一片好心,但賢妃被逐出宮,多少也是蒙了羞辱,心中只怕會記恨皇上。”
“如果因為我的決定,可以給一個人幸福,我就心安了,至于她怎么想我,我也不在乎,反正這一出宮,以后怕是再無相見之日了,她恨我也好,怪我也罷,也損傷不到我。”容若寬心地笑笑,又道:“其實,如果有可能,連你,我都想放出宮去,免得陷在這樣的權(quán)爭里,白白受累。只是,你與賢妃不同,要廢皇后,需要蓋玉璽,下明詔,撞景陽鐘,召集百官,祭告太廟,這些權(quán)力,我一樣也沒有。而且你不像蕭纖容只是將軍之女,以你楚家小姐的身分,若受如此大辱,只怕生不如死。唉!只得累你與我一起在這深宮里,受這權(quán)爭之苦了。”
楚韻如聞言屈身施禮:“臣妾有一事相求圣上。”
容若拉著她,頭疼地叫:“韻如,我要說多少次,你才肯不要這樣動不動下跪?不要自稱臣妾,有什么事你直說,我怎么會不答應(yīng)你。”
“我求陛下,以后若是忽然動了什么心思,想像對賢妃一樣來為我著想、替我安排,不論是什么,都請先告訴我,不要讓我誤會陛下,怨恨陛下。”楚韻如的話依然輕輕柔柔,但細(xì)一掂量,又覺份量沉得讓人經(jīng)受不起。
容若大為動容,嘴唇一動,想要對她說些什么,一時竟想不出話語來,耳旁卻已傳來了由遠(yuǎn)而近的一聲聲傳報:“皇太后駕到。”
容若并沒有感到驚訝。從蕭逸入宮,消息應(yīng)該就傳到皇太后耳中,直到皇帝和蕭逸對峙、吵僵,皇太后應(yīng)該就坐不住,要從永樂宮動身了。依照永樂宮和這里的距離,也的確該在這個時候趕到了。
他沖楚韻如一笑,沒有回答她的話,只是悄悄握住了她的手,然后笑說:“來吧!我們一起迎接皇太后。”
“皇帝。”楚鳳儀一進(jìn)大殿,也不理容若和楚韻如正在按禮數(shù)下拜,快步過來,一手挽一個,細(xì)細(xì)把他們從頭看到腳,才嘆道:“幸虧你們都沒事,否則叫我”話沒說完,聲音哽咽,眼中有霧氣浮現(xiàn),忙用手帕拭了拭淚。
雖說在半路上,楚鳳儀就已經(jīng)得知皇帝安然無恙,但母子連心,關(guān)心情切,終是放不下的。非要親眼見到了,這顆心才安了一安,不由地動了情懷,竟是止不住要落淚了。
容若本是孤兒,以前從未受過父母關(guān)懷。自入太虛之后,和皇太后之間,雖還是保持每日晨昏定省的禮數(shù),又盡力親近,但皇太后總端節(jié)持禮,又對這個一向不太親近,而今忽然改變得有些過頭的兒子暗存些猜疑之心,總不肯撤去心防、赤誠相對。但今天情急之下,關(guān)心情切,表露于外,立刻感動了容若。
他忙扶著皇太后坐到正中的龍椅上,屈膝跪在她身旁,依在楚鳳儀膝前低聲說:“全是兒子不孝,害母后擔(dān)心了。”
楚鳳儀再也顧不得禮儀風(fēng)范、皇家規(guī)矩,伸手輕撫他的頭頂,帶著淚含笑說:“皇帝若能長保龍體,一生平安康泰,就是最大的孝順了。你就是再有什么事,急了惱了,也不該這樣冒險,平白惹怒攝政王做什么,為了一個宮女,這是何必呢?皇帝而今也長大了,懂事了,現(xiàn)今危機(jī)重重,皇帝也都明白,我安排了這么多人手在皇帝身邊,多少險而又險的事,擋下了、壓住了,也全當(dāng)沒發(fā)生,這苦心,皇帝也該知道?皇上就是再氣再怒,也該來和母后說一聲,天大的事,由母后出面為你爭一爭,總也要好些。”
她語氣溫和,雖是責(zé)備,倒是關(guān)懷的意味更濃一些。
容若不敢爭辯,在這種母性的關(guān)愛之前,也不好爭辯,只低頭認(rèn)錯:“都是兒子一時沖動任性,闖了禍,又驚動了母后。”
楚鳳儀笑了一笑,神色微帶悵然:“罷了,這些事,原也是遲早要發(fā)生的,如今也不過是提早了幾日罷了。好在,皇帝的面子,攝政王的面子都要顧著,那些書面兒上的仁義道德,誰也不會缺了去做,我猜蕭逸也未必愿意這事兒傳揚出去,我這邊也下了禁口令,想來,暫時也未必有什么大禍?zhǔn)隆!?br/>
容若看楚鳳儀焦慮悲傷的神色緩和下來,忙說:“兒子還有一件事,想求母后答應(yīng)。”
楚鳳儀微笑:“你我母子之間,說什么求不求,皇帝有什么事,只管說來。”
“雖說這次和攝政王相爭,是兒子一時沖動,但既已鬧到這個地步,兒子這個做皇帝的,若不做出個姿態(tài),立立威風(fēng),君臣之綱就真的蕩然無存,朝中百官,哪個還會敬我為君。”
楚鳳儀什么人物,豈會聽不出容若的弦外之音,只淡淡笑道:“皇上到底想要如何立威,盡管直說。”
容若臉上微微一紅,取了方才給楚韻如看的詔諭,雙手奉給楚鳳儀。
楚鳳儀接過一看,神色微動,低低哦了一聲。
容若暗中伸手,扯了扯楚韻如的衣角。
楚韻如知是要她幫腔,正要尋機(jī)會開口。
此時楚鳳儀卻已淡然道:“如此也好,賢妃是攝政王義女,攝政王有違人臣之道,觸怒皇上,罪及賢妃,本是應(yīng)當(dāng)。”
容若和楚韻如同時一呆,賢妃在皇宮中的政治意義和政治姿態(tài),楚鳳儀不可能不知道,他們原本還以為要費無數(shù)口舌才可以說服楚鳳儀,沒想到,楚鳳儀居然會答應(yīng)得這樣輕巧。
楚鳳儀抬頭看向容若,目光無比深長:“皇帝,我和你是母子至親,你是我骨中的骨、血中的血,無論你要做什么,我總是會幫著你的。”
容若心中一凜,垂首低應(yīng):“是,兒子知道母后對孩兒的疼愛。”
楚鳳儀微微笑了一笑,笑容平淡而從容,低喚一聲:“趙司言,取皇太后印璽。”
一直侍立一側(cè)的趙司言應(yīng)了一聲,從腰間取下一只明黃絲緞包裹的小盒子,盒子口被一黃金小鎖鎖住。
楚鳳儀也自袖中取了鑰匙,打開黃金鎖,拿起皇太后玉印,輕輕蓋在詔諭上。卻沒把詔諭還給容若,收起印璽后,連著詔諭一起拿著站了起來:“這件事,由我來為你們辦吧!你們年輕,這些惹人厭憎的事,不要沾了。”
容若和楚韻如同時喊:“母后。”
“就這么定了。”楚鳳儀淡淡一語,卻有無限威嚴(yán),甚至不給他們反對的機(jī)會,已經(jīng)隨口發(fā)令:“擺駕永樂宮。”
趙司言上前攙了楚鳳儀往殿外去,外面負(fù)責(zé)皇太后儀仗的太監(jiān)們一聲又一聲高喊著:“皇太后擺駕永樂宮。”
容若與楚韻如無奈,只得在殿前施禮相。
趙司言扶著楚鳳儀走出殿外,上了鳳輦。
楚鳳儀把詔諭遞給了她:“這件事,你去辦吧。”
趙司言低聲道:“皇太后,真的覺得如此妥當(dāng)嗎?皇上只是一時生氣,沖動下旨,說不定過兩天氣消了,就沒事了。”
“一時生氣?”楚鳳儀低笑一聲,笑聲卻又似一聲嘆息:“你仔細(xì)看看詔諭上的墨跡,這像是跟蕭逸吵完架后新寫的詔書嗎?我看玉少寫好了三天以上,就等著這個機(jī)會拿出來呢!我雖不明白他到底想什么,只是這個孩子看樣子倒似真的懂事許多,或許另有他的想法。
如今,他的日子也難過,縱然不愿對我說真心話,我也不能和他做對,更添他的煩惱。”
趙司言看了看詔諭,又道:“皇太后明察秋毫,實非凡人所能及,只是賢妃畢竟是攝政王的義女,這樣不給攝政王顏面”
“罷了,當(dāng)年賢妃入宮只是為了和韻如相抗,兩年來,皇帝從不近她一步,她留在宮中也是個擺設(shè),放了出去,最多只掃掃蕭逸的顏面,并沒有實質(zhì)的影響,料蕭逸也不會有什么大動作。”
“只是,賢妃畢竟是皇帝的妃子,依舊例,若是失德,也該賜死或打入冷宮,怎可趕出宮去?”
“她也是個可憐女子,男人的戰(zhàn)爭,傷的總是女人,能讓一個超脫苦海,也算積件功德。你去宣旨時,索性讓她不必到永樂宮請罪告別了,連皇帝與皇后那也不用去了,她進(jìn)宮兩年,我也不曾善待過她,就免了她這最后一場辛苦的羞辱吧!”
“皇太后寬懷仁德,澤及天下。”
“寬懷仁德?”楚鳳儀悲涼一嘆:“這皇宮院里,哪來什么寬懷仁德?我整日想的,都是些血腥殺戮、見不得人的事。”
“皇太后。”趙司言低喚一聲,語意悲傷。
“這是我的命,我也已經(jīng)認(rèn)命了。”楚鳳儀略略沉默,然后再用極低的聲音問:“納蘭玉是不是一直住在誠王府?”
“是,已經(jīng)是第五天了,想必,該問的、該說的,問的人都問過了,說的人也都說過了。納蘭玉這幾天聽說非常消沉,病懨懨地,像是半個死人,什么也沒做,就是鬧著要回大秦,不肯再待了皇太后,皇太后。”
“我沒有事。”鳳輦里的聲音,微弱低沉得幾似不屬于人類。
趙司言心中悲傷:“皇太后不必太多慮了。”
鳳輦中傳來一聲似悲似嘆又似哭的笑聲:“我有什么可多慮的,這個時候,該知道的人,怕都知道了,該做的事,怕也開始做了,哪有什么可容我多慮的。你替我傳旨,若是納蘭玉真要走,就讓他進(jìn)宮來,他好歹是遠(yuǎn)來的客人,入楚一趟,總也該賞些東西,才不失秦楚兩國的臉面。”
“是。”
“你去賢妃那宣旨吧!不用再陪我了。”
“是。”趙司言停住了腳步,不再跟隨鳳輦,只是目光遙送著鳳輦的遠(yuǎn)去。只覺那裝飾了無數(shù)黃金珠寶的豪華鳳輦,分明就是一座黃金打就的活棺材,沒有一絲一毫的人氣、生氣,活活埋葬了一個女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