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 四首
元好問 四首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金元之際文學(xué)家、歷史學(xué)家。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先祖是鮮卑拓跋人,祖上元結(jié)為唐代著名詩人。七歲能詩,有“神童”之譽。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進(jìn)士及第,任尚書省令史等職。金亡后被囚,后歸鄉(xiāng),以著作為己任,編成重要的金代詩歌總集 ——《中州集》。所收集的金代史料也成為《金史》的重要材料。于詩、詞、曲均有成就,為一代文宗。詩以喪亂詩、《論詩三十首》最為著名。亦是金代作品最多的詞人,其《摸魚兒·問世間情是何物》頗為知名。
〔黃鐘〕人月圓 卜居外家東園
重岡已隔紅塵斷,村落更年豐。移居要就,窗中遠(yuǎn)岫,舍后長松。
幺 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老夫惟有,醒來明月,醉后清風(fēng)。
《人月圓》是元人小令中詞化的典型。此調(diào)始于北宋王詵,因其詞中有“人月圓時”,故名。又名“青衫濕”。幺,即幺篇,戲曲術(shù)語。北曲中重復(fù)使用同一曲牌時,不反復(fù)標(biāo)出曲牌,而是寫作“幺”。此曲作于金亡后作者重回故鄉(xiāng)之時。卜居,擇地居住。外家,指母親或妻子的娘家。據(jù)學(xué)者考證,元好問此時住在嗣母張夫人的娘家。
○岫(xiù):山。
〔黃鐘〕人月圓 卜居外家東園
玄都觀里桃千樹,花落水空流。憑君莫問,清涇濁渭,去馬來牛。
幺 謝公扶病,羊曇揮涕,一醉都休。古今幾度,生存華屋,零落山丘。
○玄都觀:唐長安道觀。唐代詩人劉禹錫參加政治革新失敗,被貶出長安。十年后被召回,作詩云:“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清涇濁渭:涇河水清,渭河水濁。
○去馬來牛:比喻事物難以分辨。
○謝公、羊曇:東晉重臣謝安一度遭排擠離朝,后受詔回京。入西州門時,自認(rèn)壯志不成,感慨:“吾病殆不起乎!”不久病卒。羊曇是謝安的外甥,一日過西州門,悲感不已,誦曹植詩句:“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華屋、山丘,喻興亡盛衰之迅速。
〔中呂〕喜春來 春宴
春盤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寶釵。春風(fēng)春醞透人懷。春宴排,齊唱《喜春來》。
《喜春來》,又名《陽春曲》《喜春風(fēng)》《喜春兒》。
○春盤:古時風(fēng)俗,立春日以韭黃等拼盤為食,稱為春盤。
○生菜:鮮菜。亦指不用烹煮的蔬菜。
○醞(yùn):酒。
〔雙調(diào)〕驟雨打新荷
綠葉陰濃,遍池塘水閣,偏趁涼多。海榴初綻,朵朵蹙紅羅。老燕攜雛弄語,有高柳鳴蟬相和。驟雨過,珍珠亂撒,打遍新荷。
人生有幾,念良辰美景,一夢初過。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一說調(diào)名為《小圣樂》,原屬小石調(diào),為元好問所創(chuàng)制。當(dāng)時此曲頗盛行,名姬多歌之,俗稱《驟雨打新荷》。
○海榴:石榴。因來自海外,故名。
○蹙(cù)紅羅:形容石榴花如同皺縮的紅色綢緞。蹙,皺,收縮。
○窮通:困厄與顯達(dá)。
○酩酊(mǐng dǐng):大醉貌。
元 / 黃公望 / 富春山居圖(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