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真心
此乃防盜章,0點(diǎn)前替換。誤買防盜章的讀者,文下留言,前20送小紅包一個(gè)。感謝大家支持晉·江正版。
此乃防盜章,0點(diǎn)前替換。誤買防盜章的讀者,文下留言,前20送小紅包一個(gè)。感謝大家支持晉·江正版。
《隨園食單》(清·袁枚著)
海鮮單
古人珍并無(wú)海鮮之說(shuō),今世俗尚之,不得不吾從眾。作《海鮮單》。
燕窩
燕窩貴物,原不輕用。如用之,每碗必須二兩,先用天泉滾水泡之,將銀針挑去黑絲。用嫩雞湯、好火腿湯、新蘑菇三樣湯滾之,看燕窩變成玉色為度。此物至清,不可以油膩雜之;此物至文,不可以武物串之。今人用肉絲、雞絲雜之,是吃雞絲、肉絲,非吃燕窩也。且徒務(wù)其名,往往以三錢生燕窩蓋碗面,如白發(fā)數(shù)莖,使客一撩不見(jiàn),空剩粗物滿碗。真乞兒賣富,反露貧相。不得已則蘑菇絲,筍尖絲、鯽魚肚、野雞嫩片尚可用也。余到粵東,陽(yáng)明府冬瓜燕窩甚佳,以柔配柔,以清入清,重用雞汁、蘑菇汁而已,燕窩皆作玉色,不純白也?;虼蜃鲌F(tuán),或敲成面,俱屬穿鑿。
海參三法
海參無(wú)味之物,沙多氣腥,最難討好。然天性濃重,斷不可以清湯煨也。須檢小刺參,先泡去沙泥,用肉湯滾泡三次,然后以雞、肉兩汁紅煨極爛。輔佐則用香蕈、木耳,以其色黑相似也。大抵明日請(qǐng)客,則先一日要煨,海參才爛。嘗見(jiàn)錢觀察家,夏日用芥未、雞汁拌冷海參絲甚佳?;蚯行∷槎?,用筍丁、香蕈丁入雞湯煨作羹。蔣侍郎家用豆腐皮、雞腿、蘑菇煨海參亦佳。
魚翅二法
魚翅難爛,須煮兩日,才能摧剛為柔。用有二法:一用好火腿、好雞湯,如鮮筍、冰糖錢許煨爛,此一法也;一純用雞湯串細(xì)蘿卜絲,拆碎鱗翅攙和其中,飄浮碗面。令食者不能辨其為蘿卜絲、為魚翅,此又一法也。用火腿者,湯宜少;用蘿卜絲者,湯宜多??傄匀谇⑷崮仦榧?,若海參觸鼻,魚翅跳盤,便成笑話。吳道士家做魚翅,不用下鱗,單用上半原根,亦有風(fēng)味。蘿卜絲須出水二次,其臭才去。嘗在郭耕禮家吃魚翅炒菜,妙絕!未傳其方法。
鰒魚
鰒魚炒薄片甚佳,楊中丞家削片人雞湯豆腐中。號(hào)稱“鰒魚豆腐”;上加陳糟油澆之。莊大守用大塊鰒魚煨整鴨,亦別有風(fēng)趣。但其性堅(jiān),終不能齒決?;鹳巳?。才拆得碎。
淡菜
淡菜煨肉加湯,頗鮮,取肉去心,酒炒亦可。
海[1]
海[1],寧波小魚也,味同蝦米,以之蒸蛋甚佳。作小菜亦可。
[1]:堰字換蟲旁
烏魚蛋
烏魚蛋最鮮,最難服事。須河水滾透,撤沙去臊,再加雞湯、蘑菇爆爛。龔云若司馬家制之最精。
江瑤柱
江瑤柱出寧波,治法與蚶、蟶同。其鮮脆在柱,故剖殼時(shí)多棄少取。
蠣黃
蠣黃生石子上。殼與石子膠粘不分。剝?nèi)庾鞲c蚶、蛤相似。一名鬼眼,樂(lè)清、奉化兩縣上產(chǎn),別地所無(wú)。
江鮮單
郭璞《江賦》魚族甚繁。今擇其常有者治之。作《江鮮單》。
刀魚二法
刀魚用蜜酒釀、清醬放盤中,如鰣魚法蒸之最佳。不必加水。如嫌刺多,則將極快刀刮取魚片,用鉗抽去其刺。用火腿湯、雞湯、筍湯[火畏]之,鮮妙絕倫。金陵人畏其多刺,竟油炙極枯,然后煎之。諺曰:“駝背夾直,其人不活?!贝酥^也?;蛴每斓秾Ⅳ~背斜切之,使碎骨盡斷,再下鍋煎黃,加作料,臨食時(shí)竟不知有骨:蕪湖陶大太法也。
鰣魚
鰣魚用蜜酒蒸食,如治刀魚之法便佳?;蚓褂糜图?,加清醬、酒釀亦佳。萬(wàn)不可切成碎塊加雞湯煮,或去其背,專取肚皮,則真味全失矣。
鱘魚
尹文端公,自夸治鱘鰉最佳,然[火畏]之太熟,頗嫌重濁。惟在蘇州唐氏,吃炒蝗魚片甚佳。其法切片油炮,加酒、秋油滾三十次,下寸再滾起鍋,加作料,重用瓜、姜、蔥花。又一法,將魚白水煮十滾,去大骨,肉切小方塊,取明骨切小方塊;雞湯去沫,先煨明骨八分熟,下酒、秋油,再下魚肉,煨二分爛起鍋,加蔥、椒、韭,重用姜汁一大杯。
黃魚
黃魚切小塊,醬酒郁一個(gè)時(shí)辰。瀝干。入鍋爆炒兩面黃,加金華豆鼓一茶杯,甜酒一碗,秋油一小杯,同滾。候鹵干色紅,加糖,加瓜、姜收起,有沉浸濃郁之妙。又一法,將黃魚拆碎人雞湯作羹,微用甜醬水、纖粉收起之,亦佳。大抵黃魚亦系濃厚之物,不可以清治之也。
班魚
班魚最嫩,剝皮去穢,分肝肉二種,以雞湯煨之,下酒三分、水二分、秋油一分;起鍋時(shí)加姜汁一大碗,蔥數(shù)莖,殺去腥氣。
假蟹
煮黃魚二條,取肉去骨,加生鹽蛋四個(gè),調(diào)碎,不拌入魚肉;起油鍋炮,下雞湯滾,將鹽蛋攪勻,加香蕈、蔥、姜汁、酒,吃時(shí)酌用醋。
豬用最多,可稱“廣大教主”。宜古人有特豚饋食之禮。作《特牲單》。
豬頭二法
洗凈五斤重者,用甜酒三斤;七八斤者,用甜酒五斤。先將豬頭下鍋同酒煮,下蔥三十根、八角三錢,煮二百余滾;下秋油一大杯、糖一兩,候熟后嘗咸淡,再將秋油加減;添開(kāi)水要漫過(guò)豬頭一寸,上壓重物,大火燒一炷香;退出大火,用文火細(xì)煨,收干以膩為度;爛后即開(kāi)鍋蓋,遲則走油。一法打木桶一個(gè),中用銅簾隔開(kāi),將豬頭洗凈,加作料悶入桶中,用文火隔湯蒸之,豬頭熟爛,而其膩垢悉從桶外流出亦妙。
豬蹄四法
蹄膀一只,不用爪,白水煮爛,去湯,好酒一斤,清醬油杯半,陳皮一錢,紅棗四五個(gè),煨爛。起鍋時(shí),用蔥、椒、酒潑入,去陳皮、紅棗,此一法也。又一法:先用蝦米煎湯代水,加酒、秋油煨之。又一法:用蹄膀一只,先煮熟,用素油灼皺其皮,再加作料紅煨。有土人好先掇食其皮,號(hào)稱“揭單被”。又一法:用蹄膀一個(gè),兩缽合之,加酒,加秋油,隔水蒸之,以二枝香為度,號(hào)“神仙肉”。錢觀察家制最精。
豬爪豬筋
專取豬爪,剔去大骨,用雞肉湯清煨之。筋味與爪相同,可以搭配;有好腿爪,亦可攙入。
豬肚二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