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第184章
第二天宋秘書, 不, 應(yīng)該是已經(jīng)做了金河縣代縣長的宋東征同志終于出發(fā)了。
他是坐著市里的專車去上任的, 跟著一起的還有組織部的同志。
很多縣都是屬于地區(qū)級別的管理的。不過金河縣不一樣,金河縣屬于省城管轄范圍之內(nèi)。所以任命由市里這邊分配。
因為金河縣離著市里不遠(yuǎn), 坐著專車去還是挺快的。
宋東征到的時候,縣政府的人都在樓下迎接。
連縣委林書記也在樓下等著他。
市里組織部的同志介紹之后, 宋東征和大家親熱的握手寒暄。然后一起進(jìn)入縣里的小會議室里面宣讀了任命書。
雖然是代縣長的, 但是大家都知道, 這個代遲早都是要去掉的, 只要這一年里面沒有出什么大問題, 基本上就定下來了。
大家都在打量著新來的這個年輕的不像樣的宋縣長。只知道雖然年紀(jì)小, 但是很有資歷, 家里是革命干部出身, 本人也是在根據(jù)地做過紅小鬼, 后來又去念了大學(xué),大學(xué)畢業(yè)之后又跟著如今的邱書記,曾經(jīng)的邱副市長身邊當(dāng)秘書, 政治背景和資歷, 學(xué)歷都是能讓人服氣的。
最讓人高興的是他的年紀(jì)。年輕好啊,年輕人謙虛,能聽老同志的話, 不會像很多老同志那么固執(zhí)。
這么想的人里面就有縣委的林書記。
林書記已經(jīng)在這里五年多了,在這里扎了根。他就希望能夠順順利利的一直到自己退休,不希望來個喜歡攪事的人打擾金河縣的平靜生活。
在市里組織部的同志走了之后, 林書記滿臉笑容的教導(dǎo)了宋東征一番。
“東征同志,歡迎你啊,上次你來我們這里搞山貨,可幫了我們好大的忙。沒想到現(xiàn)在就成為一家人了。這么年輕的縣長,我們縣里還是很少的。之前寶田縣的嚴(yán)縣長的,大家就覺得年輕了。縣長看來,最年輕的應(yīng)該是你宋縣長了。年輕好,年輕人可以有機(jī)會學(xué)習(xí)更多東西了,以后不懂的,可以來問我們這些老同志。”
宋東征笑著道,“我年輕是因為起步早,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幾歲的時候就鬧革命了,天生是要為老百姓奔波勞累的命。”
林書記笑了笑,覺得這個年輕人真是半點虧都不吃的。
看來是個年輕氣盛的。
這也正常,哪個年輕人不氣盛?真要是滴水不漏的,他以后還要多花心思防著呢。
“東征同志,那你先忙著,要是有什么事情,咱們再聊。現(xiàn)在縣里忙,我也要忙起來了。”
宋東征笑笑著道,“好,林書記你去忙,我自己隨便轉(zhuǎn)轉(zhuǎn)。”
很快,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吳主任就來找宋東征了。吳主任是個快四十歲的男同志,中分頭,戴著眼鏡,看著很認(rèn)真辦事的模樣。不過以宋東征看人的眼光覺得這人應(yīng)該是圓滑的。
吳主任笑著道,“宋縣長,您住的房子已經(jīng)安排好了,雖然暫時沒帶家屬過來,不過還是按著規(guī)矩分的,兩室的房子。就在后面第二棟二樓靠左邊那個。陽光很好。”
宋東征點頭,覺得很好,兩個房間,正好以后小蘇同志過來看他的時候方便住。
見宋東征點頭了,吳主任又繼續(xù)道,“還有您秘書的事情,不知道您這邊有沒有啥要求。”
宋東征給人做了幾年的秘書,現(xiàn)在冷不丁的自己也要挑選秘書了,還有些不習(xí)慣。
他想著要是能挑個小蘇同志那樣的秘書,那就真是好。可惜那是不可能的,真要是遇到小蘇同志了,他也是給人家當(dāng)秘書的命。
想到這里,他心里有些酸,這么快就覺得想念了。
“秘書不著急,我現(xiàn)在才來,事情捋順了再說。”
吳主任是個老干部了,知道這是要自己考察,也就沒繼續(xù)勸,“行,您要是看中誰了,就和咱說。”
來這邊第一天,宋東征啥都沒干,就在辦公室里坐了一下午。琢磨來金河縣之后的安排。
縣里其他還想觀察這位新縣長的人,也就沒啥機(jī)會了。
晚上回住的地方住下。
看著空蕩蕩的房子,他心里挺高興的,現(xiàn)在住小兩室,等過幾年級別升上去了,就能分更大的房子了。到時候小蘇同志也不會嫌棄。
要努力為人民服務(wù),爭取早日分大房子娶媳婦。
接連幾天,宋東征啥都沒干,每天都是騎著自行車在縣城附近,還有公社那邊到處轉(zhuǎn)悠,也不和人接觸。
林書記之前還惦記著要看他會不會鬧事。結(jié)果看他這樣,也就沒放在心上。
過了幾天,宋東征就找縣政府各部門的領(lǐng)導(dǎo)開會了,當(dāng)然也和林書記這邊打了招呼。
“同志們,這幾天我在金河縣到處看了看,情況不樂觀呀。”
“……”會議室全體沉默。啥意思,這新縣長是要找茬?
林書記邊喝茶,邊道,“東征同志有什么想法?”
“沒想法,我就提出一點,咱們縣里進(jìn)進(jìn)出出的,竟然連個民兵都沒有。這是啥情況?老百姓進(jìn)縣城,有沒有介紹信?我可知道,有些老百姓坐車會開介紹信,但是有些同志走的小道,沒人查,就不用開。現(xiàn)在是什么時期大家清楚,那些暗地里搞小動作的人可一直沒停下來。全縣這么多人,沒人去查,鬧出亂子可就完蛋了。”
會議室里的人都聽出來了,這是說擔(dān)心那些特務(wù)們搞事。
林書記笑著道,“東征同志,這個就言重了,這幾年一直很太平。不會出問題的。”
宋東征道,“林書記這么說,是能完全肯定沒事?”
林書記:“……”
這誰敢說一定沒事的。
他知道了,這年輕的縣長是想搞事了,“東征同志,你有啥想法?”
“我的想法就是按照規(guī)定,整頓民兵團(tuán)。這個是必須的。光靠縣公安局那點兒人,不夠用。”
林書記算是看出來了,這宋縣長是動心思在民兵團(tuán)了,他嚴(yán)肅道,“縣長縣里情況特殊,養(yǎng)不活那些人,我的建議是,過陣子再說。東征同志,你剛過來,不要操之過急。”
宋東征笑著道,“林書記的意思是,只要有糧食了,就組建民兵團(tuán)?”
“等有糧食了,我們再考慮這個問題。”
宋東征點頭,“好,那我們今天就把這事兒定下來吧。糧食問題我解決。”
“……”會議室里的人都看著他。
林書記端著茶杯的手也握不住了,“東征同志,我說了,不用著急的。”
宋東征道,“林書記你也說了有糧食了就考慮這個問題。我決定暫時先定三十個民兵團(tuán)的同志。糧食問題,我解決。這是關(guān)系到金河縣安危的大事情,我覺得沒有理由延遲。”
他看著林書記笑道,“林書記,你覺得呢?”
林書記抿了抿唇,勉強笑道,“既然東征同志自己能解決糧食問題,那我當(dāng)然是支持的。民團(tuán)的組建勢在必行。”
宋東征看著其他人,“林書記也沒有意見了,那其他人有意見嗎?”
兩位老大都沒意見了,誰還有意見?大家都紛紛搖頭。
這事兒直接就這么定下來了。
宋東征是個雷厲風(fēng)行的,會議結(jié)束之后就讓吳主任這邊幫忙發(fā)文件給各個公社,開始召民兵隊伍。待遇按照文件規(guī)定上來。
林書記在辦公室里面氣的不行。
他覺得這個新來的不太給面子。這種事兒都不征求他的意見,直接就這么定下來了。這可真是讓人討厭的。
看來年輕氣盛也不全是好事。
下面的公社一聽說要縣里要召民兵了。很快就行動起來了。
對于農(nóng)民同志們來說,除了每天地里刨食之外,參加組織就是最好的出路了。
政府組織的飯那才吃的香,吃的飽。而且這兩年年成不好,各家各戶的糧食不夠吃。要是能去縣里吃這口飯,家里負(fù)擔(dān)減輕了,還能幫襯家里一把呢。
所以原本蕭條的冬日,各個公社和生產(chǎn)大隊都熱鬧起來了。
第一步走出來了,宋東征這邊抽空給蘇瑜打了個電話。
蘇瑜正在團(tuán)委辦公室里復(fù)習(xí)功課,接到電話之后,高興不已。
除了第一天兩人簡單的報了平安之后,可是好幾天沒聯(lián)系了。
因為知道這時候的電話說話不方便,兩人說話也很公事公辦的味道。
宋東征道,“蘇瑜同志,我們組建民兵團(tuán)了,以后你來我們這邊考察工作可以找民兵同志幫忙。”
蘇瑜感謝道,“宋縣長,你們的工作可真是太周到了。想必這件事情縣里都很支持吧。”
“是呀,特別是我們林書記,大力支持。”
“你們林書記可真是一位敬業(yè)的同志。”
“那可不,雖然這幾年金河縣老百姓吃的不是很飽,我依然相信他是一位好同志。”
蘇瑜差點笑出來。
她算是聽出來了,東征同志這是不考慮和林書記站在同一條戰(zhàn)線了,覺得他沒讓老百姓過好日子。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