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
第101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
倒也不是所有70年代的土財主,都那么壕。
這不今兒,李建昆就遇到一只鐵公雞。
張林鎮(zhèn),一幢兩層紅磚樓里,他見到了老王名單上的第12個人。
叫張尚民,個頭特矮,有沒有160都不好說。他干的是建筑活計,領(lǐng)著一幫人,四處蓋房。
也就是日后的包工頭。
家里捯飭得賊好,大白膩子墻,平整的水泥地,成套家具。
如出一轍,張尚民對能被寫進書里這件事,也是興致高昂,充滿激動。
但,從他倒來的是一杯白開水,李建昆便知道這貨難搞。
信息采集,交照片,都特積極,完了笑瞇瞇打聽書啥時候能出來。
張尚民道:“小李同志,書出來后,總得先給我送一本吧。”
得,半點贊助的意思沒有,還想薅書。
李建昆心里替他手下的那些工匠師傅,默哀了三秒。
“不,張同志,到時你如果想要,得自己買。”
“啥?還要我自己買?”
張尚民仿佛聽到什么不可思議的事,蹭地站起,道:“小李同志,這么干就不厚道了,用了我的信息出書,連本書都不送?”
李建昆拍拍屁股起身,淡淡道:“我也可以不用。”
“嗯?”
張尚民瞪眼,帶著股火氣道:“你敢不用!我可是參加過縣里表彰大會的,搞活經(jīng)濟的先進,我這個行業(yè),就我一個,你敢不寫我,縣里都不答應!”
我好怕哦。
李建昆懶得跟這鐵公雞拌嘴皮子。
他又不是來化緣的,各取所需罷了。
“刺啦!”
筆記本上剛寫的那張紙,被李建昆撕下,揉吧揉吧,扔桌面上。
拔腿就走。
張尚民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見他快要走到門口,忙道:“我給伱50!”
豁!
不容易啊,能從鐵公雞身上拔下五十根毛,這事擱張林鎮(zhèn),怕是能吹一年。
李建昆頭也不回。
“你還要怎么樣,50塊啊!”
這還真不是錢不錢的問題,這幾天李建昆一百兩百的贊助也收過,講的就是一個你情我愿。
“我要去縣里告你!”
“HE-TUI!”
李建昆往地上啐了口唾沫。
——
臘月二十四。
正值南方小年。
李建昆總算把資料收集齊,來到縣印刷局。
這年頭,哪怕是在偏遠小縣城,春節(jié)機關(guān)單位也是不放假的,政策方面他們必須帶頭遵守。
常主任在縣印刷局,排不進前三,不過這件事最初是他接洽的,局里便交給他負責。
縣宣傳部那邊,現(xiàn)在也知道,還比較重視,一路綠燈。
常主任喊來兩名職工,跟李建昆商量制作、排版等事宜。
“排版好說嘛,文字信息方面我都斟酌過,每個人篇幅差不多,一人一章,開章放張照片,底下來一欄人物介紹,下面就是創(chuàng)業(yè)故事。
“紙張的話,得用好點,嗯,這個07號紙我覺得可以。”
一名職工提醒道:“這樣造價可不便宜。”
李建昆笑著擺擺手,“沒事,高就高點。”
“成本得攤到三塊了!”
“嗯,可以啊,可以接受。”
三人在這邊討論著,常主任摸過李建昆的手稿,細細瞅著,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一本書!
<div class="contentadv"> 嘖嘖,這點子相當好啊!
他是編輯出身的人,咋就沒想到呢。
暗嘆口氣。
不然可是一個大貢獻。
宣傳部的人看到這東西,能笑歪嘴。
“嘩啦嘩啦……”
從前翻到后,常主任微微蹙眉,還真沒有。他昨兒去縣委,宣傳部領(lǐng)導找他談過一件事,讓他做做工作。
耐心等待,等三人商議完后,兩名職工告辭離開。
常主任這才打開話匣子。
“小李同志,那個張尚民,你還真把他落了?”
李建昆硬是回憶了一下,才想起這人是誰,點點頭,道:“嗯,不寫他。”
“可是,他去縣里告狀了。”
李建昆饒有興致一笑,問:“告我什么?”
“第一個嘛,告你厚此薄彼,寫別人不寫他,說都是表彰過的致富能手。”
“第二個嘛……”
常主任遲疑一下,才道:“說你打著出書的名頭,大肆搞錢。”
“噢?”
李建昆似笑非笑道:“縣里什么意思?”
“縣里想聽聽你的意思。宣傳部領(lǐng)導的原話是,小李同志是搞經(jīng)濟的,應該有些合理解釋。”
哎呦!不錯嘛。
這領(lǐng)導是個清明人,前途無量。難怪本地經(jīng)濟宣傳工作,搞得迅如閃電。
那李建昆確實得解釋一下。
“常主任您看,我一早就跟您講過,把這件事當成一個商業(yè)行為。
“作為商業(yè)的策劃人,撰稿人,出品方,我自然有資格決定我的內(nèi)容。
“至于書里這些致富能手給的錢,那叫贊助,這方面你們可以去調(diào)查,我從沒有跟他們說,你們一定要給我多少錢,我才把你們寫到書里。
“實際情況是,贊助都是他們自己提出來的,他們熱情支持我做這件事。
“甭管贊助多少,那都是他們的心意,你情我愿,無論是從商業(yè)行為上講,還是從人情世故上講,這都合情合理,旁人管不著,也不應該管。”
常主任下意識點頭,道理確實如此。
你做一件事,有利于人家,人家表示感謝,給點錢,這在民間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
別說現(xiàn)在大力提倡搞經(jīng)濟搞商業(yè),哪怕放在過去,也沒什么好編排的。
這叫本事!
“那,小李同志,就不能把這個張尚民加進去,省得他去縣里鬧騰。”
“不加。”
李建昆態(tài)度堅決,道:“這個人品性有問題,真要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講,我覺得他對手下的工匠,可能存在剝削行為,縣里甚至應該調(diào)查一下。”
“什么?!剝削?”
常主任臉色大變,這兩個字,可不是開玩笑的。
李建昆攤攤手道:“所以啊常主任,這樣的人,我能宣傳嗎?”
“好好好我明白,這事我會盡快反映到上面!”
李建昆心頭好笑,這有些人吧,他非得作死。
且不提這只鐵公雞有多摳門,是不是個周扒皮,咱不甚了解。
老王說過,這個張尚民,手底下有幾十號工匠,他可沒什么社隊企業(yè)。
現(xiàn)在報紙上已經(jīng)在吵,說發(fā)展經(jīng)濟,提倡多種經(jīng)營模式,那雇工問題怎么論。
按照導師在《資本論》中的描述,雇工達到7人,可就有問題了!
本來哥們一個后來人,其實沒覺得有啥,你惹誰不好,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