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驗資進場 碰見熟人
第157章 驗資進場 碰見熟人
存世不超過十枚的大一片紅,如今就這樣擺在一個“小攤”上,無人問津。
乖乖!
你說這快樂……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小同志,看中了?”
賣家關(guān)注到他。
李建昆暗道不妙,頭一回撿漏,怕是有些得意忘形,露相了。趕忙穩(wěn)住心神,一臉淡然,示意自己再看會。
遂放下手中的集郵紙板,又搗鼓起旁邊的袁大頭,一共七枚,他全部拾起。
完了才把集郵紙板隨手扯過,喚來正得閑的賣家,準備握個手。
賣家問:“這一板郵票全要?”
“平時有個集郵的小愛好,先看價格嘛,合適就要。”
李建昆微微一笑,能花幾個錢?速戰(zhàn)速決吧,其他郵票也都是早年間發(fā)行的,還能虧不成?
“喲,這不趕巧了么。”
賣家上下打量他一番,笑呵呵道:“實不相瞞,我手上還有套好貨,準備待會拿去屋里,對于你們愛好集郵的同志,那可是夢寐以求的好玩意,要瞅瞅嗎?”
李建昆愣了愣,從這番話中得到兩個信息。
其一,金三爺告訴小王的高端局,只怕真有,還沒開始。
其二,壓箱底的寶貝,這些賣家暫時還未露出來。
那他就特好奇,什么郵票能比大一片紅還值得藏著掖著?
像后世炒得沸沸揚揚的庚申猴票,據(jù)說單枚也就是八九千,整版共80枚,才能賣到百萬。
一整版,僅抵得上一片“小一片紅”。
跟大一片紅,都沒有比對的意義。
“勞您駕,那高低得瞜一眼啊。”
“得嘞!咱們這圈兒呀,集郵的不多,我這也是看遇到正主了,換一般人啊,我都不稀得拿出來,拿出來他們也不懂。”
賣家從隨身的挎包里,摸出一只巴掌大的自制硬殼本,很薄,除開前后的硬紙殼,幾乎沒有張頁。
李建昆越發(fā)好奇,遂接過硬殼本,翻開。
里頭僅有一張自制的厚頁,如出一轍,用薄尼龍覆起,以作保護。
只見三枚堪稱簡陋的郵票,并排擺放在居中位置。
一綠,一紅,一黃。
上面的印花除顏色外,乍一看,一毛一樣:
居中盤著一條蟠龍,左側(cè)有豎字,綠郵票上是“壹分銀”,紅郵票上是“叁分銀”,黃郵票上是“伍分銀”;右側(cè)的豎字相同,為大寫的“郵政局”仨字。
三張郵票頂部,皆有一排分為三格的字符,中為“CHINA”,左為“清”,右為“大”。
末端標有“CANDARIN”字樣。
“這是?”李建昆一眼掃完,瞳孔逐漸放大。
“大清龍票!”
賣家接茬道:“我國……哎,也不能這樣說,應(yīng)該說咱們這片土地上,發(fā)行的第一套郵票,一套三枚,我這兒齊活。您集郵,您懂行,您就說金貴不金貴吧?”
李建昆喉結(jié)滾動一下,咽了口唾沫。
饞的。
他不集郵,但大清龍票,還是有所耳聞的,又稱大龍郵票,海關(guān)大龍。
始祖級郵票,用屁股想也知道金貴呀!
好像發(fā)行量不老少,不過這玩意一來年代久遠,二來薄得一批,很難保存。
單枚價值,未必比得上大一片紅。
但一套三枚齊活,嘖嘖,怕是只高不低啊。
李建昆也不接茬,含笑道:“像您說的,集郵的人喜歡嘛肯定喜歡。成吧,這一套,加上七枚袁大頭,外加這一板子郵票,您給個誠心價,合適我就帶走。”
他說著,伸出手。
賣家跟他握在一起,掌心傳來異樣,尷尬了。
<div class="contentadv"> 比劃的啥玩意,沒整明白。
甭管整沒整明白吧,李建昆先嘖了一聲,苦笑搖頭,一副你可真黑的模樣。
“小同志,這價錢老厚道了。”
“還能談不?要是能談,我有個朋友在,比我內(nèi)行,我叫過來參謀參謀。”
“得得,您先喊來。”
李建昆趕忙去找外援。
小王過來后,再次跟賣家握手,遂踮腳湊到李建昆耳邊,小聲道:“一口價,四百塊,三樣全拿走。”
李建昆差點沒笑出聲,賣家之前報的啥價,咱也不知道啊,但四百塊……哪怕擱這年頭,賣部黑白電視機還差點。
跟白撿的又有啥區(qū)別?
“行吧。”他勉為其難道。
總不能仰天長嘯三聲吧。
慢不悠地從包里薅出一沓大團結(jié),點出六十張遞過去,賣家樂呵呵接過后,李建昆忙將三樣?xùn)|西揣進包。
好家伙!
這只十來塊的破皮包,現(xiàn)在可謂價值連城哪!
他搭著小王肩膀,屁顛屁顛溜了,走出沒多遠,實在忍不住,噗嗤一聲。
把小王整得挺費解,四百塊買些幾分幾分的郵票,外加七個袁大頭,在小王看來,可實在算不上俏皮買賣,也就這位人傻錢多。
“對啦,那個多角罐怎么樣?”
“品相完好,萬歷的。”
“多少錢?”
“十八塊。”
李建昆一腦門黑線,好吧,咱得把認知拉回到這個年代。
“萬歷皇帝用的?”
“那不是。”
“算了,不要,我看這場子不錯,有狠東西,咱們先別急,聽說有個內(nèi)場,咱們?nèi)ダ锩鎾撸 ?br/>
兩人瞎溜達到上午九點,期間沒再出手,這時高端局終于開始,設(shè)在南房。
菱格木門只開半扇,有人把著。
院里多半人并不往過湊,進門顯然有些門檻。
李建昆和小王踱步來到門前。
把門的人,用一種很官方的口吻道:“買主請出示二百以上現(xiàn)金,賣家請去小側(cè)門驗貨進場。”
這是驗資啊。
小王一臉新鮮,李建昆見怪不怪,擱后世別說什么高端局,買套好房子都得驗資,不然人家才不會在伱身上浪費時間。
二百塊,都無需動包,李建昆隨手掏出兜里的零錢。
只多不少。
驗資成功,順利進門。
南房里,此時只見人頭,不見物件。
已進門的二十來人,戳在堂屋中間,有互相認識的低聲交談,更多人只是靜靜站著,李建昆四下打量一番,眼神定格在窗邊,那里獨自貓著一個瘦高青年。
他心想不是吧,這么巧?
這標志性的瞇瞇眼,哪怕臉上膠原蛋白滿滿,比印象中嫩不少,李建昆仍然三兩眼便認出來。
細細一想吧,又不覺得奇怪。
今天這種局,整個四九城只怕都不多見,京圈里愛好古玩的人,豈會錯過?
這位對古玩的喜愛,世人皆知,這個國家第一家私人博物館,就是出自他的手筆。
此人不是馬衛(wèi)都,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