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別哭,有我
第166章 別哭,有我
清華園站,當?shù)厝肆晳T稱呼為五道口站。
一個很小的火車站,京張線自西直門始的第二個車站,一層的站所,門臉寬不過十米,加了層站牌墻后,算是拔高到三米五的樣子。
李建昆蹬著自行車氣喘吁吁趕過來,還未臨近,便看到站所外面一側(cè),堆著幾只正常大小的麻布袋,旁邊停著一輛板車。
按理說接到貨了,應該裝車走人。
這會三男一女,一行四人,卻圍著幾只麻布袋,悲痛不已,泣不成聲,引來進站出站的人紛紛側(cè)目。
那個女孩,眼泡已經(jīng)哭腫,肩頭不斷聳動,不是沈紅衣又是誰?
李建昆心痛不止,深吸一口氣,推著自行車走上前,佯裝一臉詫異地打招呼道:“誒?你不是那個新生學妹嗎,咋了這是?”
聞聲,四人齊刷刷扭頭,沈紅衣看清來人后,不由怔了怔,沒想到對方還記得自己。
她當然記得對方,這個不能比較,入校的那天他們這么多新生,帶她們女生去宿舍的,只有這位學長一人。
“李李學長。”沈紅衣哽咽著打招呼。
李春眼里迸發(fā)出一抹希冀,問:“你真有辦法?”
“噢。”
平時滿燕園找,都不見得能找到,想不到今兒遇見一個。
李建昆越發(fā)心痛,真想把她摟進懷里,告訴她:別哭,有我。
她不知從何處快速取過一本書,遞到李建昆眼前。
說來說去,是一種責任把他們焊死在這里,沒臉回學校。
“這么大的事,我難道跟你開玩笑?”
“就這種……東西,我們怎么拿去學校發(fā)售?”
他推來自己的自行車,拍了拍后座。
“學妹,你抓著我衣服吧,別摔到了。”
沈紅衣的眼淚像斷了線往下掉,旁邊三人也一樣,焦急和不安躍然于臉上。
饒是倍受后世簡約美熏陶的李建昆,也屬實欣賞不來這樣的美感。或許它根本沒有,后世崇尚的簡約美,核心理念是簡約而不簡單。
“沈紅衣。”
“李春,這事還要布置一番,你們社得派個人跟我搭手啊,就她吧。”
李春瞪大眼睛,先不提信不信他有這個能力,屬實沒臉啊,“我叫你建昆吧,建昆,這不好吧,咱們是殘本,還不成模樣,再賣這個價格,太不做人了。”
后者搭眼一瞅,誒!這才像點樣嘛。
李建昆默默聽完,總算搞明白什么狀況。
就前后兩頁白紙,前面這頁上,孤零零寫著“第一代1979年1期”幾個大紅字。
“本,本來不是這樣的。”
“謝謝。學長,能跟我說說你的主意嗎?”
李春伸手指向地上的麻布袋,淚水再次溢出眼眶,哀嚎道:“可是,這是殘本啊,還是這個樣子,哪里像本刊物?那么多人期待,我們怎么拿回去交差,我們怎么讓同學們滿意?
饒是沈紅衣都有些咂舌,上次她已經(jīng)知道李學長是研究生,但并不知道他是77屆的,只覺得好厲害啊,正常研究生工作是去年才啟動的,77屆的研究生,只有一種可能——
里面他還沒看,知道書的封面是啥不?
李建昆反問:“那不賣這個價格,你們能回本嗎?”
啥都沒有!
李建昆含笑道:“忘了自我介紹,我也是77屆的,經(jīng)濟學系,研究生。”
<div class="contentadv"> 嚯!
李春三人嚇了一跳,只有像他這種77屆的,才真正明白,他們那一年的研究生,是多么稀缺的寶貝,同學們私下里管這些人叫“熊貓”。
他還真怕這人跑了呢,可不得派個人看著嗎。
李春連連應下,“沒問題沒問題。”
李建昆沒有想到的是,后座上的沈紅衣猛地一怔,渾身像是電流涌過,這樣一個價值觀,跟她想要探索的、塑造的某個道理,竟完美契合。
李建昆并不在乎他們的反應,自報家門的目的,僅僅是想告知他們,自己有能力解決這件事。
茲事體大,沈紅衣也顧不得其他,抹干眼淚,側(cè)坐上去。
他自我介紹叫李春,77屆中文系學生。
整體畫面帶給人一種深沉的思考,可以聯(lián)系上許多事件,做出成千上萬種解釋。
“可我們已經(jīng)投入7200塊啊,這么多人滿心期盼。最后珞珈山社那邊眾同學一咬牙,搶也得給它搶出來!
“弄是弄出來了,整整三噸,沒有裝訂的散頁,但還不全,原本應該有108頁,他們只弄出其中的64頁,封面僅僅印了一千本。
李春苦笑搖頭,顯然是不能的,他們做這件事,本就不為盈利。而如果不能回本,將會有很多同學,因此吃不上飯。
“沈?qū)W妹,記住一句話,有時殘缺的才最有價值。”
“就是因為很多人在期待啊。”
沈紅衣似乎終于找到一個傾訴的對象,這位學長在她入學的第一天,給她留下了極好的印象,而好印象又催生出些許的信任。
光明正大。
“我們社里,有些人為了它,生活費一分不剩全拿出來,還有不少熱心同學慷慨解囊先行墊付。
客觀講,這位同學也有可能是期待者之一,那么人家問起,出于責任,他必須告知原委。
這輛縫合怪二八大杠,從這一刻起,迎來了它的輝煌人生,特殊意義賦予的,它的主人是個很念舊的人,不可能再將它拋棄。
李建昆立馬進入角色,示意他們仨先把書運回去,至于沈紅衣,自然跟著他。
因為比普通大學生優(yōu)秀太多,不得不拔高檔次來培養(yǎng)。
面對旁邊三人疑惑的目光,沈紅衣道明原委,三人恍然,紛紛向李建昆點頭示意,但仍是滿臉悲愴的模樣。
“不是我們不按,是出事了。”旁邊一個男生,給出解釋。
救星啊!
就連沈紅衣都呆呆打量著這位李學生,十分好奇他到底有什么辦法,能將這些注定無法滿足同學們期待的書刊,換來一個雙贏結(jié)局——
“行,就按五毛,我會給伱們銷出去。”
這時,李建昆恰好望過來,四目相對,沈紅衣總覺得他眼睛里,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但沒有讓她感覺不舒服,相反很溫暖,很踏實。
李建昆小小高興了一下,沈姑娘顯然記下了他的名字。
搭眼望去后,滿頭黑線,這是個啥啊這?
小學生也不至于弄出這種刊物吧?
細節(jié)很重要。
這本封面完全不同,白紙上印有一排黑色的柵欄,還有兩行彎彎曲曲的足跡,這足跡很抽象,仿佛是用拳頭蘸墨一個個摁出來的。
四人齊齊望向他,皆是一臉驚訝。
他看了眼沈紅衣,真怕她急出個好歹,遲疑一下,掃視過四人道:“你們,愿不愿意相信我,這件事交給我處理怎么樣?”
特招。
李建昆停好自行車,走到跟前,有一只麻袋口已經(jīng)拆開,露出碼放整齊的書本,他隨手抽出一本。
金秋的暖風,拂過面頰,五道口的黃土馬路上,李建昆一臉享受,這樣的場景,他盼了可算有些日子。
“喏。”
李建昆寬慰道:“放心吧,我理解你們的心情,不會讓你們難堪,更不會讓你們背負罵名。”
李建昆取過兩本書,放在一起比對,望著雙眼紅腫的沈紅衣,多想伸手替她拭去眼淚啊,不解道:“《第一代》我知道,現(xiàn)在學校里不少人都在期待,為什么不按同一個版本印呢?”
李春娓娓道來,“書是在武漢那邊印的,印好的,沒印好的,在印刷廠直接被封存,說是其中有些詩過于憤怒。
“好名字。”
“隨后珞珈山社那邊,找到一家街道裝訂社裝訂,連夜分成三百包,寄送到各院校。
一言以蔽之,挺有內(nèi)涵。
正兒八經(jīng)的屈指可數(shù)。
他問道:“這本書你們本來打算賣多少錢?”
要想早晨社不被罵,就必須讓那些滿懷期待的同學們滿意,且滿意了他們才會花錢買。
旁邊另兩名男生見他口氣如此確定,同樣露出笑臉,有種絕處逢生之感。
李建昆指向沈紅衣。
“對啦學妹,你叫啥來著?”
“不是啊……”
“五毛。”
她的父親,是一個殘疾人。
她多么想對父親,對其他用異樣眼光看父親的人,理直氣壯說出同樣的話,但她找不到理由去奠定這種話的成立。
沈姑娘心頭驚喜,越發(fā)期待李學長會怎樣去詮釋這種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