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第195章 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菜來嘍!”
首先上桌的是一缽子冬蟹,魯娜和小龍小虎直呼過癮,王山河瞥了一眼,心說這算個啥。半斤不到的螃蟹,他都不稀得吃。
李建昆看了林海一眼,什么也沒說,這年頭捕魚業(yè)并不發(fā)達(dá),海鮮資源非常豐富,這么點(diǎn)大的青蟹,擱他們那邊真的連桌都上不了。
還記得當(dāng)初搞名人書的時候,人家送給他的青蟹,個均兩斤以上。
“李老板,這可不是一般的螃蟹。”林海似乎感受到他的不滿,趕忙解釋道。
“哦?怎么個不一般?”
林海怕直接跟他說,他不懂,從陶缽子里薅起一只,熟練地給小青蟹大卸八塊,遂掰成兩半,拿著一半的截面,給李建昆上眼。
“李老板,您發(fā)現(xiàn)這蟹有什么不同沒有?”
李建昆定眼一瞧,還真有蹊蹺,在火紅的硬殼里面,居然還有一層粉嫩的軟殼,他腦子里不禁蹦出三個字——
重殼蟹!
眾所周知,青蟹是冬蟹系里頭的珍品,而青蟹根據(jù)生產(chǎn)周期的不同,可以長成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把僮行贰薄ⅰ八贰薄ⅰ叭庑贰焙汀案嘈贰薄5鋵?shí)還有一種,那就是“重殼蟹”。
上手的感覺不低于一斤半。
“你嘗嘗不就知道了。”
“東星斑哪!”小王咧嘴大笑,眼睛在木盆里踅摸起來,找魚肚呢。
有種令人窒息的感覺。
林海一臉激動,趕忙應(yīng)下,“李老板您放心,接貨這事我在行,我還能找一批固定的人,保管安全有效率,不耽誤您的大事!”
擱后世,重殼蟹要比其他青蟹至少貴一到兩倍,普通老百姓通常還買不到。這年頭不曉得,咱別說吃了,見都是頭一回。
李建昆這才看向林海,道:“明天帶我們?nèi)ジ氵吘迟Q(mào)易的地方看看。”
李建昆拿起來品嘗,肉厚膏黃的蟹肉,帶著軟殼一起咬下,軟殼有嚼勁,蟹膏肥美,口感相當(dāng)炸裂啊。
也只有這年頭啊。
“沒事,菜夠得很,再說我們占了你家廚房,伱們再燒飯,不知道要等到幾點(diǎn),來嘛,一起吃熱鬧。”
“誒!”
不多會,王山河同樣體會到美妙之處,炫了一只又一只。他吃螃蟹的速度,魯娜和小龍小虎三個加一起,都得甘拜下風(fēng)。
小王見他這副享受的模樣,詫異問:“好吃?”
李建昆不由分說,先把老婦人扶進(jìn)屋里坐下,林云見此,也只好跟過來。
“我打算跟你談點(diǎn)生意,怎么,你沒興趣?那我只能去大隊(duì)找……”
老婦人笑著拍拍肚子,表示吃撐了,她只會說客家話,跟李建昆五人也搭不上茬,坐一會后,便讓大兒子扶著回房了。
這玩意非常罕見,它與水質(zhì)有很大關(guān)系,只在某些特定區(qū)域才有,他們那邊就不存在。
后面還有菜,但到這里,他已經(jīng)相當(dāng)滿意,林海這小子還是靠譜的。
第三份菜是扇貝,每一只比巴掌還大,澆上蒜蓉汁,可謂神仙來了也不換的美味。
李建昆一句話還沒說完,林海嗖一下提張凳子坐過來,兩眼放光。
第六份菜是海螺拼盤。
林海無奈攤手道:“主要是換,拿東西跟他們換東西,可是吧,咱們又拿不出什么港城那邊稀罕的玩意,海鮮他們也缺呀,人家還有遠(yuǎn)洋大船,咱們根本不比了。
“有有有有!”
等他上完最后一份大龍蝦,李建昆招招手道:“你也過來坐。”
而他始終認(rèn)為,孝是衡量一個人品質(zhì)的重要標(biāo)準(zhǔn)。
期間第二份菜也上桌,一木托盤堆成山樣的海蠣子,也就是生蠔。
而且林海顯然還有得賺。
“哎呀,你倆別弄了,吃不下,讓客人多吃點(diǎn)。”
這也愈發(fā)讓李建昆覺得找對人了。
“這…不好吧。”林海跟他哥一樣的說辭,但心思不同,他怕自己全家一起上桌吃,后面李老板給不夠錢。
這玩意鮮到極致,只要你有耐心,因?yàn)槌云饋砩燥@麻煩,若是配上小酒,嘖嘖!
并非什么巨型生蠔品種,天知道多少年的老貨,硬是給漁民撬上來。
這本不稀奇,很常見的海鮮。稀奇的是它的個頭。
同時,腦子里的一些想法也逐漸清晰,一長串的想法,并非一件事,自從在慧州那邊生出入主TCL的想法后,他的腦子就一直沒閑著。
一百塊錢的購買力啊,差點(diǎn)沒把李建昆這個后來人感動哭。
“買?李老板您這話說的,我們把什么買?人家要港幣呢,咱們哪去搞外匯?別說外匯了,人民幣咱們也拿不出幾毛啊。”
李建昆笑著頷首,“好像是不同。”
簡單的清蒸方式,保留了生蠔最鮮甜的滋味。
第七份菜是大刀帶魚,“刀”是帶魚寬度檔次和規(guī)格的一個劃分標(biāo)準(zhǔn),分大刀、中刀、小刀。寬度5cm以下為小刀,5-8cm為中刀,8cm以上為大刀。
<div class="contentadv"> 第八份菜又是個狠貨,大黃魚,野生的!
李建昆不停動筷,吃一筷少一筷啊。擱后世,就這五六斤,不是說花個多少萬便能吃到,幾乎沒有,絕跡了。
李建昆不得不感慨,這小子他是會吃的。
“所以全是小打小鬧,不值什么錢的東西,真正做大買賣的,還得是你們這些外地老板。”
而即便是在這些特定區(qū)域,大約每100斤青蟹中,才能產(chǎn)出一斤重的重殼蟹。
美死個人哪!
第五份菜是個大家伙,南方飯店里喜聞樂見的石斑魚,但這只不同,通體紅色,顏值頗高。
李建昆看著他,饒有興致問:“你們平時如果自己去交易,主要買些啥玩意?”
林家哥倆都是孝子,體現(xiàn)在細(xì)節(jié)上,老母親看不見,林云手把手伺候,林海忙著各種剝,兄弟二人自己倒吃得不多。
李建昆聽得一陣唏噓,資源和機(jī)會擺在眼前,卻沒有能力捯飭,可見十三大隊(duì)的社員們心里有多郁悶。
他放下筷子,起身來到門外,找到林老師和他老母親,拽著二人一起過來吃飯。
“這怎么好。”林云連連推辭。
無論是搞TTK家電,還是搞盜版磁帶廠,他在南方肯定要有人。
“嘿嘿,李老板您嘗嘗看,絕對別有一番滋味。”林海把堅(jiān)硬的紅殼全部剝掉,保留軟殼,放進(jìn)他碗里。
“先吃,吃飽了再談。”
李建昆打趣著拿起一只,擱在魯娜的臉前對比了一下,姑娘的臉直接被遮住,足見多大。
第四份菜又是個稀罕玩意,狗爪螺,它還有一個相對雅致的名字,叫鵝頸藤壺,又被西方人稱作“來自地獄的鬼腳”。
李建昆抵住蠔殼邊緣,輕輕吸吮,生蠔太大,一口炫不下,舌尖觸及蠔肉,柔軟多汁,嗖的一下,一口肥美的蠔肉滑入口腔,綿密得宛若一個法式深吻。
林海還在上菜,不大的四方桌上,家里能找出來的容器,幾乎用盡,這個摞在那個上面,還放不下,后面的只能先擱在一旁。
上面的想法是好的,但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只怕想越過去的人,還得越。
終究要等到特區(qū)成立,大批港商往過跑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