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流水般出貨
第228章 流水般出貨
領(lǐng)導們挨個給暫安小院的商戶,頒發(fā)《個體戶營業(yè)執(zhí)照》。
整得好似一場頒獎典禮。
可惜的是,現(xiàn)場掌聲稀稀拉拉。
李建昆杵在原地一動不動,跟他沒關(guān)系,他們這邊去領(lǐng)執(zhí)照的是金彪和陳亞軍,蛤蟆鏡背后的雙眼,把各方反應甚至是心理活動,觀察得一清二楚。
領(lǐng)導們多少有些尷尬。
喜氣洋洋的是暫安小院的商戶,他們生意做得好,現(xiàn)在最想要的就是一個合法身份。
而對于圍觀的多半個體戶而言,他們只是在街邊擺攤,盤不起一間鋪子,似乎也沒必要盤,大家心里犯嘀咕,是不是申請這種執(zhí)照后,必須盤間鋪子,要納稅,要受到監(jiān)管?
完全冷漠的是湊熱鬧的百姓。
他們實在想不通,個體戶有什么好宣揚的,值得如此大張旗鼓。不就是一幫找不到工作的人,迫于生計,無奈下做點小買賣么?
自家孩子如果干個體戶,說出去都丟人。
有相當一部分人面露鄙夷。
時代背景擺在這里,李建昆不好評價什么,只在心里感慨一句:你們不知道什么叫真香啊!
徐孫子過去不是很不待見資本行為?
看看現(xiàn)在多積極,感覺搞錢的欲望比他還強。
“咋了慶有哥?”
而且老賊看電視劇發(fā)現(xiàn)商機,不得費一陣?
徐慶有戳在原地,百思不得其解,死死盯著戴副蛤蟆鏡的李建昆。
意料之中的是,那些圍觀的個體戶根本沒走。
即便南方有貨源,總得去訂吧,訂了總要運回來吧,單是這一套流程,都需要好多天時間。
“臥槽別搶啊,搶壞了你賠?”
“最近有部很火的電視劇,美劇,里頭主人公麥克戴的就是這種墨鏡,我剛第一眼看見他們這波人,都驚呆了,臥槽他們哪搞的這種墨鏡啊。”
“嗯,沒幾天。”
“對啊,第一部咧,好看得很!我都想搞一副這墨鏡。”
徐慶有的各種補腦,李建昆自然不知道,倒是能看出來他在琢磨什么,把自個整得冷汗涔涔。
想想看,當下一件喇叭褲市場行情都賣到二十,這樣一款蛤蟆鏡,貴個一兩塊,有什么不合理的?
李建昆從柜臺里取出兩副蛤蟆鏡,沒有太多言語,“諸位可以上手看看。”
嚯!
不老少人神情振奮,忽然覺得二十二塊也沒那么貴。
這個價格李建昆同樣合計過,如果按羊城那邊的批發(fā)行情,給二級經(jīng)銷商預留的確實有點少。但問題是,這里不是羊城,貨給他們搗騰到京城,拿出去就能賣。
一大幫尾行者,幾乎前后腳,跟著李建昆他們,沖到80百貨和90百貨。
“最關(guān)鍵的是什么伱知道吧慶有哥,他們這墨鏡,跟電視劇里麥克戴的款式,一模一樣。”
“同志,那我要是買很多呢?”
“嘶!”
“誒?全英文商標,這是進口貨!”
“啊?”劉小江撓撓頭,下意識道,“你是說他提前知道這部劇要播,保不齊看過宣傳畫啥的,篤定麥克戴的墨鏡要火,所以老早進貨了?”
手快有手慢無,趴在柜臺前面的人,最先享受到上手體驗的福利。
慶江坊里倒是有部12吋金星牌電視,但徐慶有沒有兩個大老爺們睡一張床的嗜好,都是在學校住。
他之所以想到徐孫子,是因為這孫子現(xiàn)在正盯著他。
“我要十副!”
…
“!!!”
“你要我宿舍有啊。”
“可是……慶有哥,那是央視啊。”
面對徐慶有的不解,劉小江娓娓道來:
隨他去吧,他再能琢磨,也不可能想到自己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div class="contentadv"> 活動進行到十一點才結(jié)束。
李建昆今兒坐鎮(zhèn)90百貨,該說不說,這邊的業(yè)務能力要低點,兩名店長其實不分伯仲,陳亞軍要說口才還好點,主要80百貨有個魯娜。
“……”
不僅是問話的人,旁邊眾人皆是嚇一大跳。
“這電視劇剛播的吧?”
李建昆始終沒出風頭,小透明一枚,隨著商戶們拿著《個體戶營業(yè)執(zhí)照》,興高采烈回到各自鋪子,小院大門打開,重新對外營業(yè)。
“慶有哥,你在學校不看電視的?”
過了這個村沒那個店。
徐慶有面沉如水,“以老賊的尿性,這么大張旗鼓地搞宣傳,手上絕對現(xiàn)貨充足,只有提前知道這個商機,提前備貨這一種解釋。”
“狗日的老賊,他在電視臺有人!”
像他們這種小販,平常想進都不可能染指。
再說了,多半小販未必敢去羊城進貨。
這姑娘的成長速度驚人,讓她干銷售,好有一比啊。
“我先碰到的!”
“美劇?咱們引進美劇了?”
“二十二塊。”
“十副以上,按批發(fā)價,十七塊。”
一副墨鏡有五塊錢的賺頭,還真沒人覺得有問題。
“沒錯!”
省老鼻子人力物力了。
徐慶有怔了怔,后知后覺,老賊是擱這打廣告呢!
“不對啊,墨鏡這玩意又不流行,我都不知道市面上哪有得賣,短短時間,他老賊是哪搞到的貨?”
“這么貴?”
蛤蟆鏡入手后的第一感覺,頗具份量,可以斷定用料十足。手指摩挲,質(zhì)感光滑,無論是鏡片還是金屬框,做工都非常考究。
徐慶有目瞪狗呆,霧草!老賊的人脈關(guān)系都拓展到央視了?
好多小販在心里合計,他們搗騰到外面賣,未必只能賣到二十二,電視劇火呀,越來越火,這還是如假包換的進口貨。
“老子豁出去了,三十副!”
像是把嫪毐扔進趙姬的咸陽宮。
“老賊又在搞什么花樣,擱這擺造型呢。”
同時這款蛤蟆鏡,無論做工還是質(zhì)感,他一個后來人都算認可。
徐慶有迷糊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時髦墨鏡,京城這邊絕對沒有貨源,原本都沒有市場!電視劇開播沒幾天,他老賊嗅覺再敏銳,匆匆?guī)兹眨夏牡跪v的貨?
“給我來十五副!”
從七塊六的成本來看,是有點黑。但不能這樣看,想當初萬勇在知根知底的情況下,仍然開出十塊每副的批發(fā)價,七塊六的成本,是李建昆用進貨量打下來的。
徐慶有想到一種可能,只有這樣才解釋得通。
“同志,這麥……墨鏡,怎么賣的?”
這就表明質(zhì)量相當過硬。
李建昆微微一笑,“如假包換。”
解釋不通。
陳亞軍和小虎雖然大把收錢,大批出貨,弄得還挺爽的,但心里仍有疑惑,不明白昆哥為啥不零售慢慢賣,要讓利給這些小商販。
李建昆沒辦法去跟他們解釋,回款周期對于資本運作的重要性。
接下來,南方需要用一大筆錢,等那兩件事辦成,眼前這些只是蠅頭小利罷了。
(大家吃水果前,一定要好好洗,多泡泡,昨晚吃個桃子,粉嫩透亮的,現(xiàn)在還在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