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差點沒嚇死姑奶奶的良策
第279章 差點沒嚇死姑奶奶的良策
“孫光銀這家伙,道貌岸然,仗著有背景,軟硬兼施,在廠里拉幫結(jié)派,你要不聽他的,他就想辦法弄你,卑鄙無恥!無恥至極!無恥小人!”
“呃……”
80百貨里間,房門關(guān)起,好歹算個斯文人的林敬民,跳腳大罵,怒不可遏。
李建昆瞅著他頭發(fā)都有些滋起,仿佛過電一般,也是沒料到一個名字讓他氣成這樣。
“建昆,沒用的,不把孫光銀搞下臺,和平刀具廠不可能起死回生。我雖然沒證據(jù),但你想啊,他為什么要處心積慮把我一個不陪他喝酒,不收他好煙的會計,搞出廠子?”
李建昆沉吟,果然跟他揣摩的差不離。
和平刀具廠上層一撥人,只怕都被孫光銀“拿下”,沆瀣一氣。
“建昆,街道敢不敢下定決心弄他?如果敢,用得著我林敬民的地方,我愿為馬前卒!”
李建昆:“……”
會計發(fā)起飆來,氣性也是真不小啊。
不過想想又情有可原,孫光銀不僅讓他在里頭蹲了幾個月,可以說他的人生也因此發(fā)生轉(zhuǎn)折,險些沒有自戕……
“難。”
李建昆不想忽悠他,且不提孫光銀的硬實背景,從姑奶奶的話中不難聽出,街道辦對孫光銀并無怨氣。
該說不說,對上對下能把關(guān)系經(jīng)營到這種程度,這個孫光銀還真是個人才。
生不逢時,放到日后的商界,一只大奸商無疑。
林敬民長嘆口氣,有氣無力歪坐在背靠椅上。
李建昆從塞滿貨物的棕繃床上起身,拍拍他的肩膀,搖著頭離開房間。
普通人是脆弱的,是卑微的,在面對許多問題時,真的無能為力。
擱哪個時代都一樣。
這也是為什么他奮力往上爬的原因。當伱功成名就時,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身邊全是好人。
“誒?阿彪,魯娜呢?”
李建昆此時才發(fā)現(xiàn),鋪子里少了些養(yǎng)眼的事物。
“噢,請了一天假,說是要陪朋友去趟鄉(xiāng)下。”
王朋友吧。
李建昆遲疑一下,道:“阿彪,有件事我得跟你知會一聲,免得你和亞軍日后怨我。”
“啥?”
“魯娜,可能搞對象了。”
“什么?!”金彪大驚失色。
戳在旁邊的小龍噤若寒蟬。還得是昆哥啊,這事也就他敢點破。
好半晌后,金彪仿佛失魂落魄,從牙縫里擠出一個字,“誰?!”
“這我不能告訴你,說了保不齊魯娜得怨我,你還是自己問她吧。”
李建昆頓了頓,道:“阿彪,看開點,感情是兩情相悅的事,強求不得。好姑娘多的是,以你和亞軍的條件,還怕討不到媳婦兒?”
這兩人現(xiàn)在可都是實打?qū)嵉娜f元戶。
主流思想再怎么瞧不起個體戶,普通老百姓家庭總要吃穿用度,有時候還是得向現(xiàn)實低頭的。
在阿華燒麥鋪對付一頓午餐后,李建昆如約前往東升街道辦。
下午一時許,周慧芳帶著兩名街道干部,包括他一共四人,來到和平刀具廠。
李建昆還是頭一回進院,四下打量,廠子規(guī)模一般,兩間蘇式禮堂式的老建筑作為廠房,另有一排紅磚瓦房、一棟兩層紅磚樓。
“小李,先逛逛廠房,還是直接去行政樓?”
“去廠房看看。”
廠房里光線略顯昏暗,各種嘈雜聲不絕于耳。
里頭的設(shè)備很有些年頭,比如融鐵的爐子,李建昆一瞅造型,便知道是大躍進時期留下來的,彼時幾乎每個公社每個街道,都有一只熔爐。
各家各戶踴躍支持,家里除留下一口燒飯的鍋、一把火鉗,一把菜刀,其余但凡是鐵疙瘩,幾乎全送過去融了。
兩間廠房,一間負責下料,一間負責制造,分工有序。
工人大約兩百號。
手工作業(yè),倒也不嫌多。
廠里只生產(chǎn)一種東西,菜刀。非常原始的生產(chǎn)方式,錘砸矬磨。
但擱后世那可不得了,啥玩意跟純手工沾上邊,足以上升到業(yè)界奢侈品的程度。
<div class="contentadv"> 所以你說這個世界也是奇了怪,沒工業(yè)時盼工業(yè),有工業(yè)時惦念手工。
到底是什么東西在墮落呢?
李建昆在成品臺處,拎起幾把菜刀瞅了瞅,上手份量十足,用手指敲彈刀聲,竟隱隱有龍吟之聲,刀刃打磨得仿佛能吹毛斷發(fā)。
硬是要得!
這菜刀別說拿來拍蒜,落入歹人之手,簡直一把無往不利的兇器。
廠房逛到一半時,有管理人員聞訊趕過來,幾人對周慧芳一口一個主任,十分殷勤。
李建昆留意到一個細節(jié),過來的五名管理人員,有一人陪同他們逛著逛著,消失不見。
隨后,一行人來到行政樓。
大名鼎鼎的孫光銀,李建昆可算是碰上。四十來歲,大眼睛,眉毛很淡,臉上始終掛著淡淡笑容,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感覺。
“周主任,兩位同志,來來,會議室里坐。”
李建昆沒在被邀請的行列,心頭好笑,拙劣的下馬威啊。
還有更拙劣的。
有人端來茶水,只有三杯。
無須李建昆開口,周慧芳先面子上掛不住,蹙眉道:“你們搞什么,沒看到有四個人嗎?”
“哎呀!”
孫光銀大腿一拍,連連致歉,“原來這位也是小同志啊,我還以為是三位誰的家中小輩,跟過來玩的……還愣著干嘛,趕緊上茶啊。”
李建昆這才得到一杯茶水。
他都不稀得喝。
周慧芳沒好氣道:“小李同志可是大學生學歷,專門研究經(jīng)濟的,是我特地邀請過來給刀具廠把把脈的,再這樣下去可怎么搞!”
大學生?
聽聞這話,刀具廠一群管理,眼神才變得有些不同。
孫光銀眸子里有股緊張和戒備,稍縱即逝。
李建昆戳戳桌面道:“廠里今年的進銷存記錄,拿給我看看。”
“噢,好好,小馮,去拿。”
等幾本賬薄送到跟前,李建昆第一本還沒翻完,便失去興趣。
典型的功夫賬。
做賬的會計說他傻吧,賬目又做得極為漂亮;說他聰明吧,又是一個傻叉。
舉個很簡單例子,一噸木頭,做出0.9噸刀柄,除去0.1噸磨圓和造型的消耗。
看著沒毛病吧。
多實在,多漂亮,多物盡其用。
那么問題來了,鋸末呢?
丫的到底懂不懂,把一噸原木,鋸成一只只小巧的刀把,要產(chǎn)生多少鋸末?
李建昆側(cè)身告知姑奶奶,可以走人。
別說周慧芳大為驚訝,就連孫光銀等人都愣住,這就完事了?
“大學生同志辛苦辛苦,我送送你們。”
孫光銀的態(tài)度突然一百八十度調(diào)轉(zhuǎn),親自把四人送出廠門。
返回街道辦的路上,周慧芳讓兩名屬下先走,推著一輛二六女式,跟推著縫合怪的李建昆,沿著黃土路街道,漫步而行。
“周主任,這個廠啊,從根子上壞掉了,不削根重栽,治無可治。”
周慧芳眉頭緊鎖,“你是說孫光銀有問題。”
“有問題的可不止他。街道真想救這個廠子,最直接的辦法只有一個,大換血,管理層全部換掉,一個不留。”
周慧芳:“……”
她硬是被嚇到,這可是大地震的事,廠子里的管理層,多半在街道還有兼職身份。
真要這么干,鬧出的動蕩,只怕比這家廠子虧損還要嚴重。
周慧芳忽然靈機一動,“小李,你說‘最直接的辦法只有一個’,是不是還有別的辦法?”
“有的。麻煩些,不換他們,就把工人換掉。”
“啥?!”
周慧芳眼珠瞪圓,你知道你在說什么嗎?
那可是兩百號工人,背后牽扯到上千張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