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兩樣“法寶”
第344章 兩樣“法寶”
僅僅一天之后,李建昆再次找到陳春仙。
這期間他甚至去郵電局折騰過一趟,往港城掛了一通國際長途。
仍然是傍晚。
此時隔壁的培訓班下課,又臨近飯點,研究員們要回去恰飯,比較適合關(guān)起門說話。
陳春仙見他手里拿著一個紙卷,鐵蛋樣戳在那里,詫異道:“這么快?”
“不是什么費勁事。”李建昆坐到沙發(fā)上,示意他湊過來。
陳春仙一臉呆滯,他想破腦袋也沒想出,啥玩意能符合對方所說的三大特性。
這才一天……不!一個白天而已。
帶著一絲狐疑,陳春仙湊到他旁邊坐下。李建昆把紙卷攤開,是兩張16開的白紙,他先遞過一張。
話是這么說沒錯,但陳春仙的眉頭并未舒展多少,讓他一個大老爺們,高低也算個名聲在外的科學家,去研發(fā)這么個東西……
李建昆一臉正色道:“它使用起來極其舒服,遠非姨媽帶和廁紙可以比擬……您別這樣看著我啊,我肯定沒用過。”
只要產(chǎn)品是好的,如此一來,無疑能得到更廣泛的支持。
大的是某件古怪商品的成品圖,小的是“解構(gòu)圖”,這件商品結(jié)構(gòu)簡單,大致只分為三個部分:內(nèi)芯、外覆層和底下的一段膠條。
陳春仙聽罷,臉漲得通紅,“你流氓啊你!”
這叫守著聚寶盆卻不自知。
“其二是外覆層,這個我知道是什么材質(zhì)——無紡布。”
陳春仙接過后,迫不及待搭眼望去,他倒想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法寶”。
1980年姨媽巾尚未進入國內(nèi),婦女用的同功能產(chǎn)品,大抵為兩種:可反復使用的姨媽帶,和一次性大號廁紙。
心里的坎實在難以邁過。
陳春仙一臉古怪。
這兩個方案,或者說兩款產(chǎn)品,完全可以同時研發(fā),是一種基礎(chǔ)款和por款的關(guān)系。
“您感覺怎么樣?是不是符合三大特征,這款產(chǎn)品要推出來,至少在大城市里肯定會引發(fā)極大反響,經(jīng)濟收益和名聲都不缺。”
陳春仙驚訝,拋去腦子里那些有的沒的,搭眼望來,先瞅瞅李建昆。
不過,李建昆其實料想到這種局面。當下是一個極其性保守的年代。所以他還有一個方案。
陳春仙腦子里呈現(xiàn)出畫面,趕忙晃晃腦子,把它搖出去,耳根子都是紅的。
這種“尿片”再后來進入民用,便成為后世很常見的尿不濕。
陳春仙聽他這么一解釋,這才恍然,一副靜待下文的模樣。
“沒錯。”
陳春仙怔了怔,這倒是真的。
后者材質(zhì)粗糙,極不舒適。
弊端很明顯。
看不懂,實在看不懂。
“伱不是說有三部分構(gòu)成嗎?還有一個呢?”陳春仙戳戳畫著膠條的那副小圖。
“教授啊,咱格局得打開,思想得開放。您就說吧,這是不是一款造福于民的好產(chǎn)品?”
“如此一來,其一,對于內(nèi)芯吸水性的要求,非常之高。
李建昆在旁邊適時講解。
那你為啥這么了解?
個臭小子,腦殼是真好使啊!
“名聲?”陳春仙皺著眉頭道,“你確定嗎?”
李建昆不明所以道:“咋了?”
這是個什么腦殼啊?
“噢,這個不算高科技,好像叫‘快易貼’吧,就一個便捷式膠條。”
<div class="contentadv"> 陳春仙追問:“干嘛使的?”
但這年頭,咱們國家還沒有量產(chǎn)。
陳春仙:“???”
“你別說那啥,你直接說這個,我懂!”陳春仙一腦門包。
李建昆想到姨媽巾,正是根據(jù)無紡布。參入服務(wù)部的研究員里,有材料學專家,無紡布便是其中一位的研究成果。
該說不說,這可是一個龐大的產(chǎn)業(yè),早研究出的成果,居然擱在實驗室里吃灰……這叫啥?
陳春仙看得一臉無語,所以,這是約莫能當成褲頭穿的那種?
“你怎么凈想這些玩意?”
后面有個華裔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尿片”,很好解決這個問題。
李建昆訕訕一笑,繼續(xù)說道:“而且按照我的構(gòu)想,它至少要頂住幾泡尿,怎么的也得用個半天,不然一泡尿一換的話,只怕沒幾個家庭用得起。
“可不?代替尿片,你就說怎么樣。”
無紡布又稱“不織布”,似布似紙,特點是防潮、透氣、柔韌、輕薄等。
你個臭流氓!
說就說唄,比劃個啥。
李建昆抖著紙道:“這玩意咋了?正經(jīng)得不能再正經(jīng),我給它命名為‘嬰兒尿不濕’。”
從這一點上講,無疑屬于高科技。不過也不是什么很新的技術(shù),二戰(zhàn)時期無紡布便誕生,已經(jīng)發(fā)展好幾個階段。
“姨媽巾。”
還有?
“我這里還有一款產(chǎn)品,但是難度會增加不小啊。”
前者既不衛(wèi)生,薄薄一層布,也不防漏。
陳春仙瞪大眼睛瞅了又瞅,硬是沒搞懂這個橢圓形的墊狀物,是個什么玩意。
李建昆戳著紙張一處,解釋道:“為了滿足舒適性,它的材質(zhì)極其柔軟,如我畫的解構(gòu)圖所示,它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
李建昆用手比劃道:“為了防止它打滑,或者說跑位嘛,好把它固定在褲頭上。”
“它具備高科技屬性?”
“教授您這話說的,這玩意在國外已經(jīng)風靡,很正經(jīng)的產(chǎn)品,作用大了,我說的作用一是對婦女的作用,二是對我們的作用。”
它怎么就高科技了?
怎么就不可替代?
怎么就讓市場如饑似渴了?
“這啥啊這?”
李建昆跟他的想法完全不同。他反而覺得這很有利,有噱頭,能發(fā)酵,更能使服務(wù)部引起廣泛關(guān)注。
別人抓破頭都想不出的“法寶”,他一個白天想出倆。
他強忍住心頭的別扭,臉上的臊紅都延伸到脖子里,再次低頭打量,研究半晌后,問:“這么說它是國外的成熟產(chǎn)品?”
在后世的不同行業(yè)中,有廣泛運用,譬如:口罩、鞋套、袖籠等等。
李建昆說著,把手中另一張16開的白紙也攤開。
“其一是內(nèi)芯,要確保一定吸水性,我不是專家,說不出個所以然,但我料想光填充棉應(yīng)該是不行的,棉花也貴啊,高低要用到一點高科技吸水材料。
半晌后,陳春仙虎軀一震,眼里精光四溢,“這玩意好啊!”
只見,紙上畫的是一個合起來類似褲頭樣的東西,同樣做了分圖解構(gòu),也是一大三小,四幅畫。
如何價格能接受,是個父母都希望給孩子用上。
無可替代性和市場稀缺性,陳春仙倒是能理解。畢竟這小子信誓旦旦,那個啥帶和廁紙,沒它好使嘛。
之所以能看出是膠條,因為李建昆用鉛筆畫出了一種“撕開帶粘性”的效果。
李建昆仗著臉皮厚,繼續(xù)說道:“咱們十億人口,粗略對折一下,也有五億女性吧,您想想看給予她們關(guān)愛和健康,此事意義何其深遠?反過來講,她們用開心了……即使消費者只有一部分人,那是何其廣泛的支持?”
陳春仙微微一怔,這才知道自己想歪了,問道:“嬰兒用的?”
1980年尿不濕還未誕生,這玩意脫胎于宇航服,早年宇航員上太空,內(nèi)急的話,只能拉在褲子里,有多埋汰和不舒坦自不用提。
因為是還未誕生的東西,李建昆只能說是從姨媽巾得來的靈感,他自個咂摸出來的。
只見白紙上畫著一大三小,四幅圖,如同漫畫似的,畫工是真不耐。
他說著,眨眨眼,看著陳春仙。
李建昆當頭一盆冷水潑下,他再次伸手比劃道:“教授您想想看,嬰兒的一泡尿跟那啥……”
陳春仙眼眸微亮,從他手里接過紙,認真打量起來。
“其二,為了保護寶寶的屁屁,防止溢漏,在內(nèi)外無紡布上,只怕還得加上特殊涂層。”
李建昆見他滿腦門問號,不得不好生解釋一番。
“可是難呀。”
果不其然,陳春仙大手一揮道:“涂層簡單,用等離子體技術(shù)能實現(xiàn),還無味無毒。”
那是,不然我能拿出尿不濕?
知道這是你的技術(shù)領(lǐng)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