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突發(fā)狀況
第552章 突發(fā)狀況
有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資本隨錢走。
哪里有錢薅,資本便涌向哪里。
在財富的驅(qū)動力下,面子,乃至于尊嚴,皆是可拿可放的東西。這道理在資本的代言人、絕對的精致利己主義者,猶人身上最能體現(xiàn)。
世界歷史上盛大王朝的腳下,無一例外,全有他們匍匐表忠心的影子;而在這些王朝遭遇災(zāi)難或覆滅之際,也總能看到他們賣力背刺與搜刮狂歡的身影。
HI—TUI!
亦如李建昆所料,華力士的康啟鵬只是上門來舔的第一個,隨后忠明電子廠的黃林中,康發(fā)電子廠的朱炳云等等,特區(qū)內(nèi)的各大電子廠,竟來了個七七八八。
李建昆是來者不拒啊。
想跟老子做生意?
成。
自個躺進壓榨機里,看誰更狠,榨出的毛血旺更多。
晌午時分,總經(jīng)理辦公室。
生產(chǎn)經(jīng)理姜洪戳在辦公桌前,用哀求的語氣說:“李總,晚上加會班吧,庫存告急,季廠長天天生逼我又有什么用?員工們也是熱情高漲,強烈要求加班啊!”
李建昆旋開玻璃茶杯,抿口茶后,搭眼瞅瞅他,“那…加會?”
姜洪:“!!!”
這哥們渾身一激靈,千年的鐵樹終于開花,可算想通了,倆眼笑得只剩一條縫,連連點頭,“誒好好!加多久?”
“一個鐘。”
雖然忒少,但是個進步,姜洪也不敢得寸進尺,擔(dān)心這好容易討來的一個鐘,都給整沒掉。逃也似地離開辦公室,生怕他反悔似的。
望著他消失的殘影,李建昆嘴角微揚。也不知能不能形成新一輪罷工潮,希望特區(qū)工廠里多幾個桑冬琴吧。
自己的利益終歸要自己去爭取。
華電雖然制定了加班每小時1塊的額外補助——計件工資不算,不過從沒有實施過,隱隱聽見外面說他們在畫大餅,行吧,那就兌兌現(xiàn)。
周邊其他電子廠,現(xiàn)在最高的加班工資,不超過五角每小時。
過了今天,康啟鵬那些人八成又要難受,是跳腳大罵呢,還是繼續(xù)舔呢?
李建昆放下茶杯,接著伏案工作,心情愉悅,干勁滿滿。
也不知過去多久,門外樂呵呵奔進一人,大胡子咧著嘴道:“建昆,上面來人慰問了。”
誰說福無雙至?
事實上快樂總是雙倍的。
李建昆整整衣服起身,特區(qū)來人是意料之中的事,這次絕對還是真誠慰問,沒人會跟錢過不去。
華電現(xiàn)在日均發(fā)貨上萬件,凈利潤攤算到35元每件,即使對半開,特區(qū)的錢袋子也是每日進賬十七萬,說是搖錢樹不為過吧?
來到樓下,李建昆還沒從樓道里出來,發(fā)展委的鐘主任搶腳迎上來,緊緊握住的手,用力搖晃,“李經(jīng)理,工作做的相當(dāng)不錯啊!”
“都是領(lǐng)導(dǎo)指導(dǎo)的好。”
“哈哈,要不第一眼看見你,就知道你是個好同志,能力卓越呢。”
嘔!
李建昆抹抹嘴,怕是受了小純純的傳染。
同一時間,千里之外。
漢正街。
這條商業(yè)街由來已久,歷史超過五百年,在本世紀初葉,隨著漢口開埠、租界設(shè)立與鐵路的開通,漢口商業(yè)中心逐漸下移至長江岸邊,漢正街則演變成小商品市場。
1979年,漢正街恢復(fù)小商品批發(fā)市場,首批擺攤經(jīng)營的待業(yè)青年和社會無業(yè)人員,約一百余名。
一扇石料砌造的坊門進去,二面是樓層不高的水泥或紅磚房,不算寬闊的街道牙子上,如同其他地方差不多,電線桿參差不齊的豎立著,頭頂凌亂的電線猶如一張飽經(jīng)摧殘的大網(wǎng)。
現(xiàn)在的漢正街比幾年前規(guī)模更大,許多原本沿街叫賣的攤位,進行了規(guī)整,生意好的移進了鋪子,生意做得大的,則多采用前鋪后廠的格局經(jīng)營。
街道末梢,有個不太顯眼的小門頭,封鋪有幾天,里外拾掇,呯呯邦邦的怪擾民的。
今天無疑籌備好了。
鋪門左側(cè)多出一塊長條牌匾,不過這會用紅緞布罩著。
“媽,卸得動么?”
“行!你去放鞭炮吧。”
龔家娘倆喜氣洋洋,一個忙著卸鋪板,大開鋪門;一個從鋪子里提溜出一掛長長的鞭炮。
啪啪啪啪啪!
鞭炮炸響,騰起一片彌漫著二氧化硫氣味的白霧,也吸引來附近過路行人的視線。
龔軍瞅準時機,手摸到鋪門側(cè)邊,用力一掀。
豎立懸掛的白底牌匾,露出真容,只見其上書寫著一行楷書黑字:好夢牌電熱毯武漢總經(jīng)銷。
“誒?!”立馬有行人眼前一亮。
“好夢牌電熱毯,李蓮杰打廣告的那個?”
“我們這里終于有賣了?”
“乖乖!我去商場都沒找到,這還總經(jīng)銷咧?”
“走,看看去!”
<div class="contentadv"> 龔家娘們站在門口,熱情迎客。以往這鋪子只有龔軍一個人捯飭,亂七八糟的物件,只要能換錢啥都賣,如今全部脫手掉,收拾清爽,只賣好夢牌電熱毯一款產(chǎn)品,料想開業(yè)初客源絕對爆炸,龔軍才喊來老母親幫手。
不消片刻,鋪子里已擠滿人頭。
“還真是!”
“我做夢都想買一條。”
“這個冬天不難熬嘍!”
客戶們望著貨架上陳列的包裝盒,喜笑顏開。有些人迫不及待取下來打量。
“同志同志,我要買!”
“是168吧?”
說起這個,龔軍還有抹憂傷,按他看來,賣二百都不成問題。可誰讓掛個總經(jīng)銷的牌匾呢,再坐地漲價,不合適。
兩利相權(quán)取其重。
肯定是總經(jīng)銷的地位正宗,和細水長流的買賣,才是王道。
“沒錯,我們總經(jīng)銷明碼銷售,童叟無欺,大家可以放心購買!”
省去議價環(huán)節(jié),買賣倒也簡單了。看中交錢便是。
一些客戶嗖嗖奔出門,倒不是沒興趣。誰沒事能揣168元巨款逛街?回去取錢,錢不夠的,還想找人湊點。
這絕對是個大時髦!
買一床回家,能艷羨周邊十里地。
“嘿,伱說巧吧,我今天說過來提前批點年貨,還真帶著錢。”一位老大爺翻開里三層外三層,從貼身衣服里,摸出一卷子錢。
龔軍哈哈大笑,興奮道:“媽,收錢。”
“好嘞!”
自從第一件好夢牌電熱毯,被老大爺一路提溜著,招搖過市拎回家,漢正街有貨源的消息,便火速在這個臨江城市傳播開。
當(dāng)天漢正街的客流,硬生生增加一倍不止。
到晚上,龔軍的五百件貨,幾乎見底。
“軍兒,咋搞到的這個渠道,帶帶兄弟呀!”
“軍兒,我平時待你不薄吧?”
“茍富貴勿相忘啊!”
“現(xiàn)在是真沒貨,等往后貨多,我給你們批點,成嗎?”龔軍唾沫說干,好容易送走同街交情不錯的幾個商戶。
應(yīng)付他們,可比招待客戶累多了。
他今天忙活得午飯都沒吃,餓是餓,卻架不住心頭爽。鋪門板一塊塊給塞上,完事后,龔軍哧溜沖進里間,“媽,多少?”
陳秋蘭數(shù)錢數(shù)到手抖,腿上放著一只木匣子,豎起三根手指,“快…快這個數(shù)。”
啪!
龔軍雙掌猛地拍在一起,欣喜若狂。
“軍兒啊,我這心里撲通撲通直跳,這賺錢比搶錢還快啊。”陳秋蘭捂著胸口說。
龔軍大笑,替她揉捏著肩頭,“咱這可是干凈錢,快是快,誰讓咱有渠道呢。我那建昆大兄弟,人是真不錯。媽,他跟紅衣的事,你可得好好幫忙撮合。”
“不是看他幫你賺錢了吧,人真有你說的這么好?”陳秋蘭昂起頭。
“天地良心,人高馬大,相貌英俊,北大高材生,混得也好。紅衣嫁給他,不是明擺著享福?唯一吧,你也明白,像這種男人,哪個姑娘不愛?身邊可能有點花花草草。”
龔軍頓了頓,蹲身在老母親旁邊,握住她的手,正色道:“正因為這樣,所以要快,要按我說,紅衣明年畢業(yè),立馬完婚。這樣其他姑娘也該死心了。”
陳秋蘭想想是這個理兒,“成吧,改明寫信,我好好說道說道。”
隔日。
早八點,龔軍蹬著二八大杠,載著老娘,左歪右扭來到漢正街開鋪子。
還未接近鋪面,便瞧見門前圍著一撥人。
“媽你瞧,這買賣,躺著賺錢,根本不費勁。”
陳秋蘭也是樂得合不攏嘴,兒子看中的是錢,她暢想的則是未來的好日子。
叮鈴鈴~
龔軍故意摁個鈴,吸引來鋪子門前一撥人的視線。
“是他不?”
“對!”
“給我打!”
龔軍:“???”
陳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