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十三件
第557章 十三件
傍晚時分,李建昆約好三戶家屬,分別去醫(yī)院探望了兩位老人家和一個小姑娘,這回倒是沒邀請記者,不過仍然有幾名記者尾隨而至,咔嚓咔嚓拍走不少照片。
晚上七點(diǎn)半,江城日報大院。
資深記者裴子鳴正在辦公室伏案趕稿,總編要求九點(diǎn)前要交上去,特地預(yù)留了晨報副刊頭版的位置。
叮鈴鈴~
“真會挑時間。”裴子鳴嘟囔一句,英雄牌鋼筆頓住,用左手薅起黑色話筒,“喂?”
“子鳴,十萬火急!問你呀,好夢牌電熱毯的漏電事件有反轉(zhuǎn)?”
裴子鳴驀地笑起來,“潘亮啊潘亮,你也有今天,準(zhǔn)備好稿子想蹭熱度,現(xiàn)在不好發(fā)了對吧?”
兩人是多年好友,潘亮在隔壁長沙日報供職。
“挖苦吧,哥受著。”潘亮苦笑,“趕緊來點(diǎn)情報,到底怎么回事?”
裴子鳴眼下也沒功夫打趣他,語言組織能力超強(qiáng),三兩句話道明原委。
潘亮驚訝道:“這公關(guān)能力也忒強(qiáng)了吧,遠(yuǎn)在特區(qū),一天時間連帶趕路,完美平息。不得不說,真TM牛!”
“不牛能在央視廣告打得轟轟響,請到李蓮杰搞宣傳?就這啦,忙著呢。”
“等下等下,那什么,電熱毯幫我買一條,還是你們大武漢牛逼,我們這毯子毛都沒見到一根。”
“咋的,欠電?”
“老子倒是想啊,一輩子沒領(lǐng)悟到什么叫天降橫財。”
再說李建昆這邊,從最后一家醫(yī)院出來,他們跟隨陪同的大檐帽,回到漢正街旁邊的所里,這事所里立了案,還有些手續(xù)要辦。
“大表哥伱先回吧,阿姨一個人在家,昨天還吃了苦頭,回去看看,報個平安。”
李建昆望向龔軍說。
龔軍點(diǎn)點(diǎn)頭后,問道:“你倆晚上住哪兒?”
他想邀請二人去家里住,找機(jī)會道個歉,之前的許多行為確實沖動了,完全沒過腦子。好夢牌電熱毯真要有問題,廠里怎么可能有那多人排隊交錢?建昆更沒有任何理由害他。
“我們好說,我有合資企業(yè)的證明信呢,上哪兒都能住。”李建昆笑笑后,試探性地說,“要不你留個地址,明天上午我去拜訪下,看看阿姨。”
“噢,好。”
龔軍問大檐帽討要來筆紙,留下住址后,先行離開。李建昆看出他的意思,之所以今晚沒打算過去,除了有手續(xù)要辦外,還有些事要處理。
這次的漏電事件,受害者們?nèi)缃袢硎菊徑猓矝]造成重大危害,加之背后另有隱情,所里不打算追究,即刻銷案。
完事后,李建昆再次向萬所借了電話——下午打過一次。
這邊事情雖然處理好,但他心頭仍然忐忑,憂心著另外一百件貨。
電話打到華電廠長辦公室,季美仙接的電話,聊幾句后,她把電話交給全力追查貨源、更清楚情況的金彪和陳亞軍二人。
“昆哥,根據(jù)生產(chǎn)日期,我們已經(jīng)鎖定目標(biāo),九成九發(fā)去了東北哈市,余延虎他們的貨。”
金彪補(bǔ)充說:“這也能解釋為什么還沒鬧出亂子,路程遠(yuǎn),貨在路上走的時間長。”
陳亞軍接過話茬,“不過壞消息是,貨昨天到的,今天開售,場面火爆,賣出去不少。我下午跟余延虎通過電話,原委都告訴他,讓他登報紙,發(fā)電臺,上電視,動用一切手段召回11月7號生產(chǎn)的貨,他知道輕重,正在辦。”
李建昆看一眼窗外的夜色,眉宇間有股化不開的愁緒。不過能做的他們?nèi)隽耍M人事聽天命吧。
“辛苦了。跟余延虎密切保持聯(lián)系,確保11月7號的貨全部召回返廠。”
“明白!”
一應(yīng)事務(wù)處理完,已是晚上十點(diǎn)多,一名大檐帽姑娘拿來倆蘋果,李建昆給錢她沒要,這個點(diǎn)的武漢沒有地方吃飯,李建昆和宋向陽咬著蘋果,權(quán)當(dāng)晚餐,就近找了家小旅社。
條件非常簡陋,房間里除了床鋪,幾乎什么都沒,廁所和水房在廊道盡頭。
熄燈后,李建昆和衣躺在床上,潮氣很重的被褥稍稍搭著肚子,“向陽,這趟跟著我遭罪了。”
“李總您千萬別這么說,如果不是您,我還在首都當(dāng)無業(yè)游民呢。”
“之前你姐很愁你說媳婦的事,今年過年回去能說成嗎?”
<div class="contentadv"> “我看行。”宋向陽嘿嘿一笑,他現(xiàn)在不僅是合資企業(yè)的技術(shù)骨干,月薪更是高達(dá)五百。本身長得也不算磕磣,這樣還沒姑娘愿意嫁?
那真是沒天理了。
一夜無話。
隔日清晨起床,簡單洗把冷水臉后,李建昆帶著宋向陽奔上街頭覓食,論起早餐花樣,武漢說第二,沒地方敢說第一,饒是嶺南地區(qū)都不行。粵式早茶雖說菜單賊長,但歸根結(jié)底主要還是一類——蒸食。
武漢這邊則不同,早餐鋪子隨處可見,許多鋪子往往只賣一種品類。
比如熱干面。
李建昆何止昨晚沒吃,昨天顆米未進(jìn),餓得眼冒金星,倒是什么都想嘗嘗。遂在附近找到一家最大的國營早餐店。
門口有個收銀臺,想吃什么先想好,在這里交錢交糧票,換來手撕的小票據(jù)。
里頭的格局像個食堂,中間擺滿木頭餐桌和長條板凳,周圍三圈設(shè)有不同的打菜窗口。
宋向陽占好位置,守著包裹,李建昆來回折返,不停搬運(yùn)。
熱干面、牛肉面、三鮮豆皮、面窩、雞冠餃、糯米雞、蛋酒、糊湯粉……桌面幾乎擺滿,看呆周遭同志,饞哭隔壁小孩。
吃飽喝足后,去所里的路上,在路旁瞧見一位老大爺推板車賣橘子,黃橙橙的橘子,看起來很誘人,老大爺大氣,讓李建昆隨便嘗一個,說不甜不用買。
倒真的汁多味美。
“大爺,我全要了,你推車跟著我吧。”
老大爺狂喜,甚至有點(diǎn)不敢置信,自家精心料理的十幾顆橘子樹,好果子全在這里,一板車可有二百來斤,“去哪?”
“前面不遠(yuǎn),所里。”
“啊?!”
“別怕呀,又不是工商,他們不管這個。”
老大爺終究想做成這單大買賣,硬著頭皮推車跟上。到所里,橘子車推進(jìn)小院,李建昆進(jìn)去招呼一聲,說請大家吃橘子,大檐帽們一個個樂得合不攏嘴,忒客氣。
入冬的橘子可不便宜,好幾塊一斤呢。
“那啥,我再借電話用一下。”
一名忙著找布兜的大檐帽,頭也不回道:“沒事,打打打。”
反正不花他家錢。
電話接通后,那邊傳來陳亞軍的聲音,約莫守在電話旁。
“坤哥,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
“先說好的。”
“余延虎他們從昨天下午開始忙活,晚上干通宵,11月7號的貨基本追查到,發(fā)生了幾起觸電事件,所幸不嚴(yán)重。”
“基本?”李建昆并不滿意,“不是有具體數(shù)量嘛,對過后還差多少?”
“十三件。”陳亞軍頓了頓,道:“我要說的壞消息跟這有關(guān)。”
“說。”
“余延虎他們省這是第一批貨,貨剛到哈市,有些關(guān)系戶得到消息,不等開售,提前拎走了一些,這十三件貨很有可能在其中。這些關(guān)系戶呢,他們拿走貨后,很多不是自己用,送了人。他們送的人吧,覺得金貴稀奇,好些又送給別人了……”
李建昆聽得額頭鼓包,該死的關(guān)系戶!該死的攀援戶!
“亞軍,我知道難,可無論如何我也不想釀成大禍,你再打電話余延虎,催逼嚇!不管用什么手段,把他從床上給我弄起來,一層一層地查!十三件貨全部找到為止。”
“行吧,我知道了。”陳亞軍的聲音里透著股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