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雜志社一號員工
第849章 雜志社一號員工
一輛紅色“大頭鞋”,以不超過十五碼的速度行駛在中關(guān)村大街上。
望著女駕駛員正襟危坐、全神貫注的模樣,副駕駛座上的李建昆完全不敢催,話都不敢說。
他只是有個問題:以這樣的速度開車從海淀到東城去上班,不會遲到嗎?
“我開得還挺穩(wěn)的對吧?”沈紅衣帶著些許期待問。
“穩(wěn)!”
穩(wěn)得一批,這速度想漂它也漂不起來啊。
李建昆在心里安慰自己,慢點好,慢點安全,班不班的,那根本不重要。
恰好沈紅衣想嘮這個話題:“怎么又想到弄那個雜志?你知道的,我敢丟了公職,我爸就敢打斷我的狗腿。”
“要不……你先靠邊停,咱們再聊。”
“你怕?”
“其實我開車水平很爛對吧,你口是心非?”
“松松松!踩錯了,那是油門!”
沈紅衣撇過頭:“誰、誰要過門了……”
“她沒買。”沈紅衣說,“他哥去年倒是賺了些錢,說好過年的時候給她買一輛,結(jié)果車價漲了好多,買不起了。”
“反正我先辦好,等你過門后,我不信你爸還能一言堂,到時交給你。”
轟——
“現(xiàn)在剛好傳呼機要迭代升級,需要一個穩(wěn)定的信息源,我立馬又想到把它辦起來。
李建昆把自己抵在座椅上,慫成一團。
“伱干嘛……唔……”
人生在世,朋友無需多,這樣的人值得交往。
“是不是挺刺激?”
在一段無人的馬路上,大頭鞋車再次停下時,兩人大眼瞪小眼。
在某個瞬間,沈紅衣卷翹的睫毛翕合時,泄出的目光注意到馬路牙子上站著一排人夠頭打量時,嚇出鬼一樣的尖叫。
地板油起步。
車在馬路牙子旁熄火后,她靠坐在棕皮椅上,故作鎮(zhèn)定。
“我沒有。”
“誒?”沈紅衣臉上的紅艷緩緩消退,也意識到哪兒有些不對。
又一次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們:女司機開車時,千萬別和她說話,尤其是惹她生氣的話。
轟——
“你還笑。”沈紅衣使出腰子手,她自己臉上也帶著興奮的笑容。
問題是,這一啃,時間著實有點長。
李建昆腦子里浮現(xiàn)出一個圓臉姑娘,他對周嵐印象蠻好,當(dāng)初沈姑娘遭遇職場霸凌,被燙傷,如果不是周嵐,他可能到現(xiàn)在都不知道。后面特殊部門來人調(diào)查,周嵐也敢于說真話,反抗不良上司和強權(quán)家族,捍衛(wèi)沈姑娘的利益。
看著她俏臉微紅、口是心非的樣子,李建昆忽地澀心大起,尤其當(dāng)下所在的地方,好像解鎖了什么新場景,遂雙手不老實起來,攬過沈姑娘盈盈一握的腰肢。
踩離合。
氣氛很微妙,接下來開口的第一句話,可能直接決定情緒走向,李建昆揭過剛才那一茬兒,把話題調(diào)轉(zhuǎn)到之前沈姑娘的問話:
“那個雜志的點子,自從在你身上想出來后,我越想越覺得是一個很不錯的創(chuàng)意,所以一直沒忘記,甚至在腦子里不斷完善。
路旁沒人,至少這會兒沒有。
沈紅衣聽懂了一語雙關(guān),呸他一口:“不要臉。”然后想起什么,又說:“你趕緊走吧,周嵐今天要過來找我玩。”
車速陡然飆起來,嚇得李建昆一哆嗦,幸虧這年頭馬路空曠。
沈紅衣也嚇出一身冷汗,但她不能說出來,以免更被某人瞧不起,是人就有弱點,她學(xué)東西向來極快,汽車可能是她的軟肋。
一氣呵成。
“沒有。”
好像速度開快,也沒有那么恐怖,還挺……帶勁。
“我又不是見不得人,再說我倆認(rèn)識。”驀地想到什么,李建昆笑著問,“她肯定沒買到紅色的大頭鞋吧?”
李建昆恍然,一月份瓊島倒車被叫停,車價上漲是必然。
高速行駛,還帶轉(zhuǎn)向超車……簡直是老司機的水準(zhǔn)。
擰鑰匙。
掛擋。
大頭鞋車,紅色車漆的,格外搶手,流到國內(nèi)的十分稀少。
漸漸地,他發(fā)現(xiàn),霧草,好穩(wěn)啊!
今天是禮拜天。
“好嘛,我聽說她要買,給你也弄了一輛,搞到最后她卻沒有,她不得郁悶死?”
周嵐確實挺郁悶的,沈紅衣說:“她現(xiàn)在星期天經(jīng)常過來找我,其實也是想蹭著車開開,好容易學(xué)會了,怕一直不摸車,又忘了。”她嘆了口氣:“每次過來都不空手,又要塞我油錢,不接她說下回不來了,我真是……”
李建昆讀懂了她后面沒說出來的話——太難了。
他哈哈一笑:“那我更要見見她。”
“嗯?”
李建昆沒多解釋,死皮賴臉要跟著,沈紅衣沒轍,她把汽車調(diào)頭駛向頤和園公交站,已經(jīng)能估算出周嵐大概什么時候到。
這趟平均速度有三十碼。
<div class="contentadv"> 經(jīng)過剛才那一茬兒,她好像開竅了。
紅色的大頭鞋車停在公交站臺旁,引來候車的人們的圍觀,沈紅衣反而對這種場面見怪不怪,只要不在車?yán)锔尚咝呤拢故歉愕美罱ɡズ懿蛔栽凇?br/>
他發(fā)現(xiàn)這年頭的汽車缺個東西——膜。
他的大奔要好些,玻璃帶點顏色,沒那么透明。
沒等多久,隨著一輛從二環(huán)里開來的34路公交進站,周嵐出現(xiàn)在眼簾里。沈紅衣下車迎接,然后自己先上車,鉆進后排,把駕駛座留給周嵐。
是的,如果沒坐進來過,李建昆也不敢信,這款兩門的、長度三米一的車,居然還有后排,理論上講可以坐五個人。
當(dāng)然,稍微腫一點的人,都坐不進去。
周嵐給李建昆打招呼,眼神里帶著敬畏,直到現(xiàn)在她都不知道這人什么來頭,只能猜想,即使不到天,估計也不遠。
“先別打火,我不打擾你們閨蜜聚會,過來是有件事想找你聊聊。”李建昆制止了周嵐擰鑰匙的動作。
“哦。”周嵐像個乖寶寶樣,豎起耳朵。
“你家里人,在乎鐵飯碗嗎?”
這個問題有點莫名其妙,不過周嵐還是回道:“還、好吧,我父母都有工作,我在報社的工作是大學(xué)畢業(yè)后分配的,我哥書讀得不多,不過他不太情愿接我父母的班。”
周家這個家境,四口人,三個鐵飯碗,其中還有一個大學(xué)生,擱這年頭相當(dāng)殷實了。
然而,還是買不起一輛大頭鞋。
“那你呢?”李建昆似笑非笑望著她。
這時,后排的沈紅衣已經(jīng)搞明白他想干啥,不過未作反應(yīng),也不評判好壞,一切交給周嵐自己決定。
如果周嵐做出了決定,她不會再讓學(xué)長多說一句。
周嵐不笨,眼眸明亮幾分:“如果有更好的發(fā)展,我也不在乎。”
“你所謂更好的發(fā)展是?”
“鐵飯碗的優(yōu)勢在于穩(wěn)定,但其實很難說讓生活過得多好,我所謂的更好的發(fā)展,是能給我的生活帶來質(zhì)的變化。”
周嵐頓了頓,繼續(xù)說道,“我父親說過,只要腳踩這片土地,行正路,無論做什么:務(wù)農(nóng)、做工,都是在為祖國建設(shè)事業(yè)添磚加瓦。”
“你父親配享太廟。”李建昆感慨。
周嵐:“?”
“咝!”李建昆中招了。
沈紅衣見周嵐望來,訕訕一笑:“聊正事,聊你們的正事,別扯別的。”
“我想出資,辦個民營雜志社,邀請你加盟,有興趣嗎?”李建昆笑著說,“如果只是想讓生活有質(zhì)的變化,那太簡單了,雜志社這種單位,完全可以采用彈性工作制……”
“什么是彈性工作制?”周嵐舉手打斷,沈紅衣也一臉好奇。
“簡單來說,交給你的工作,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只要你能完成,我不問你早上幾點來,下午幾點走,如果兩天期限,你能一天完成,另一天不來也行。”
“還有這種工作制度?”周嵐和沈紅衣齊齊睜大眼睛。
這好像與現(xiàn)行的工作制度,大相徑庭,現(xiàn)在單位里流行一個詞,叫“坐班”。
這樣一來,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哪個打工人不愛?
“你的工資應(yīng)該和她差不多吧。”李建昆指指沈紅衣,“我給你十倍。”
周嵐狠狠吞咽一口唾沫:“十,倍?”
看到李建昆點頭后,她倒吸一口涼氣,這樣的話,她自己就能輕輕松松攢錢買輛大頭鞋。
“我干!”
李建昆話到嘴邊止住,他還沒說完三分之一。
周嵐倒是想得通透,嘻嘻笑道:“反正停薪留職嘛,這邊干得不好,我不虧;這邊要是干得好,那我更不虧,干到三十歲我都好退休了。”
李建昆豎起大拇指:“聰明。”
“嘻!”
事實上,還有一點因素,周嵐沒說:跟著這樣的人混,怎么可能吃虧?
這是機遇!
“紅衣呢……呃對啦,她爸。”她也算是沈家的常客。
沈紅衣沒好氣給她一爪子,哪壺不開提哪壺。
應(yīng)下這件事后,周嵐才想起來問:“咱們的雜志社是做什么內(nèi)容的?”
“財富信息。”李建昆解釋說,“現(xiàn)在的大環(huán)境,你們媒體工作者應(yīng)該最清楚,幾乎所有人都想淘金,但是卻沒人想到擺渡……”
八四之后,十億人民九億倒,還有一億在尋找。
大家都在尋找商機,然而,全國卻沒有一家商業(yè)信息平臺。
辦一本商業(yè)雜志,搜集各地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致富點子、商品信息,這份雜志還能不爆?
賣書是一個利潤點。
只要書賣得好,廣告利潤才是大頭,絕對不乏各種產(chǎn)品制造商找上門。
而對于BB機的產(chǎn)品升級來說,將擁有源源不斷的、關(guān)于財富的、人們喜聞樂見的信息源。
“華電傳呼機是你造的?!”周嵐震驚,她哥剛配一個,羨煞整條胡同。
既然以后是自己的人,李建昆也就不裝了,攤牌了,笑著頷首:“等你過來開工,馬上給你配一部。”
“我現(xiàn)在就回去寫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