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蠢貨,群狼環(huán)視
在等待李如玉開口的過程中,心緒復(fù)雜難言的或許遠不止兩個人。
駱沛山呢,還真不知道自己的老妻在三年前就差點沒了,他一直都知道,自己虧欠老妻良多,也幸好有三丫頭那么個乖乖嬌嬌的孫女一直陪著她,照顧她,不然……日后得對乖孫再好點,不僅僅是因為老妻,正如丫頭所說,感情是相互的,而且這丫頭還是個你對她好一分,她就能對你好十分,靖博的事情上,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他也想要體驗一下那種被乖孫全心全意對待的感覺。現(xiàn)在想起來,當年因為父母逝世守孝,怎么就沒在那個時候跟乖孫好好處處呢?他怎么就沒想過有要多抽點時間陪陪生病的妻子呢?不過,說起來也奇怪,按老妻的說法,三丫頭經(jīng)常在她身邊的,自己見著的次數(shù)怎么就屈指可數(shù)呢?不應(yīng)該啊!
李鴻淵陷入了沉默,在婉婉進京之前,他雖然在后面的幾年都在關(guān)注她的點點滴滴,然而,暗衛(wèi)傳回來的只言片語,又怎么能有身為當事人的感觸,他自認為自己是個冷心冷肺,在前世的時候就已經(jīng)看透一切的人,他甚至懷疑,如果前世的時候,婉婉沒有死,他最后能夠得償所愿,那么,當生命再來一次的時候,他可能還是會想要將婉婉娶到手,但應(yīng)該不會有那么深的執(zhí)念,可事實上,聽完駱老夫人的這些話,他覺得他的執(zhí)念只會更深,早就說過,前世他是最后的贏家不假,可是贏得太慘烈,內(nèi)憂外患,花費了數(shù)年的時間來整頓,江山才穩(wěn)定下來,他的身體又不行了,如果婉婉在身邊,她定然也會時時在側(cè),精心照顧,不離不棄。十年如一日的照顧你沉疴的病體,當你有康健的體魄時,你就會舍棄她嗎?不會,只會更緊的將她抓在手心,占據(jù)她所有的關(guān)懷與在意,一點一滴都吝嗇分與別人。
婉婉給他的觸動遠超想象。如果今生不能得償所愿,他大概真的會瘋魔。
而且,他一直以為,蘇貴妃待他,除了那一兩件事情,都是全心全意的,可顯然,不是,真正的一心一意,絕對不會摻雜不好的東西在里面。
在座的其他人,尤其是那些上了年歲的老王爺老王妃,以前還覺得自家的孩子很孝順,時不時的還在外面顯擺炫耀,萬幸的是沒遇到駱老夫人這樣一個人,不然,那不是等著被打臉么?都說沒有比較就無從區(qū)分好賴,對比駱老夫人的話,甚至開始懷疑那些后輩們是不是在做戲。最入心的一句話——下人怎么比得了親人,回想一下,何其的正確,身邊下人環(huán)繞,精心周到,你大概還會覺得煩,少有一個笑臉,可是如果自己的親人陪在身邊,哪怕只是很隨意的閑聊,也會覺得快慰。
那些孝子孝孫,果然是沒一個真正用心的,不然怎么會不知道老人家真正需要的什么。懷疑之后就有些憤怒了,憤怒之后,又開始羨慕了,自己怎么就沒遇到這么個乖孫呢?這駱陳氏也太好命了點。
于是,這一群活祖宗回去后就開始挑刺,以前哪兒哪兒都好,現(xiàn)在哪兒哪兒都不順眼,偏偏這些活祖宗還犯脾氣,不肯說兒孫們到底哪兒沒做好,在他們的想法,人家的孫女都能想到,你們難到就是木頭做的想不到?將一個個兒孫們弄得焦頭爛額。那些真孝順的,被說教的時候,連連告饒;而那些真的只是做樣子的,這冷不防之下,以為自己露了馬腳,一時不慎就慌了神,這一下才是真露了馬腳。
好么,想要的待遇暫時沒得到,倒是將這“真情假意”先炸了出來,對于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寵了白眼狼的,自然是氣憤難當。
靖婉大概也想不到,自己無意間“坑”了那么多人。
言歸當下,李如玉支支吾吾的半天說不出來,而承郡王妃早在駱老夫人的那一番話之后,就心如死灰,而在樂成帝的話之后,就徹底的麻木。所以,當李如玉求助的看向她的時候,她什么反應(yīng)都沒有。
“如玉,你也不用瞧你娘,皇上問的是你,你將事情一五一十的說清楚就是了。”皇后淡聲說道。沒有疾言厲色,可是,后宮的女人都知道,她是徹底的放棄李如玉了,完全就沒打算伸手幫一把。心里暗道,果然是個無情的。然而,換成是她們,在當下這個局面,也會毫不猶豫的舍棄李如玉。只是可惜,不能拿這件事攻擊皇后了,不過,皇后今日也算是吃了大虧了。
李如玉簌簌的開始掉眼淚。
要說在這后宮中,樂成帝見多了女人哭,什么楚楚可憐,什么梨花帶雨,什么倔強委屈,那是他自己的女人,有那個心思的時候,就哄兩句,李如玉算什么,不過就是個堂侄女,本來么,政務(wù)繁忙,還要解決這些破事兒,更有靖婉那個珠玉在前,這會兒看到李如玉這模樣,就越發(fā)的不耐煩。“夠了,如果不想說,朕就讓你日后再說不出話來。”
“不是我的錯,不是我的錯……”李如玉一邊哭,一邊重復(fù)著這句話,而就是這句話,反而將她自己說服了一般,“都是駱靖婉那個小賤人的錯,如果不是她,霖哥哥就不會不喜歡我,她搶我心儀的人,我為什么就不能搶她未婚夫……”
越說越覺得自己是對的,到后面甚至大聲的吼了出來。
所有人被她弄得面面相覷。
駱老夫人的臉色鐵青,只當是婉婉落了她面子,不想竟是這么個莫須有的“罪名”。
“等等,如玉,你口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