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經年舊怨
,最快更新秦宮 !
李夫人沒有給趙夫人多少時間,很快宮內外就傳遍了趙夫人被處決的消息,隨之而散的是靜夫人自縊之謎被無窮無盡猜測的現(xiàn)象,我喝了口微燙的茶水暖回些心神,依然為藺繼相和我能夠悻悻避過此禍而驚魂難安。
洛蔥亦是覺著八子高位、跟隨嬴政身邊幾十載、孕過三子一女的趙夫人突然沒了是件難以置信的事情。
“夫人,消息確切,趙夫人的確是被挖去了舌頭。”她小聲說話的樣子惶恐極了。
李夫人夠毒辣,光聽就聽的我毛骨悚然、雞皮疙瘩層層起的刑罰被她親口所命去實施,不知道她是否會有口舌的不適。
“呈遞皇上的述折是誰撰寫的?”我拼命咽了兩口唾液。
嬴政已經沒了靜夫人,他明顯是不希望心機不深的趙夫人也步靜夫人的后塵的,若是再請命對趙夫人施行拔舌酷刑,他必然不會同意。
“是李斯。”洛蔥道。
這就不難理解了,地牢都是他們李家掌管的,想來李斯是任由李夫人胡鬧、而后輕描淡寫給了嬴政最終趙夫人已死的結果了吧。
洛蔥跟我想到一起去了,她也不認為李夫人和李斯會把趙夫人遭受的酷刑說給嬴政聽。
“夫人,這李夫人真格是愈來愈大膽了,她冒著風險在皇上跟前逼迫趙夫人不說,連奏折都敢偏重著寫,實在是太過有恃無恐了。”
沒錯,在嬴政的管制下,想來敢這么做的人還真是不多。
“她一向自負聰慧,也確有那個資本,而今沒了靜夫人和趙夫人的聯(lián)手抵制。自然是不在皇上那邊出什么意外即可的。
今時她步步逼緊趙夫人,也是借著她自個兒才給了皇上修葺長城的靈悟,正是在皇上跟前吃香的時候,而她做的這出格的事情,自然是能就勢被緩化一個層次的。”
洛蔥理解著我的說道,邊思索邊點頭,想到趙夫人頭上。忍不住又惋惜又后怕起來。
“那她為何非要趙夫人死呢?奴婢還以為她今日針對的是咱們。這會兒手心里還撰滿了汗呢。”
洛蔥的顧慮也是我一開始就擔心的,只是后來的反轉雖說與我不無關系,但她們最終沒有把我一起卷進去。倒是讓我心有余悸地忐忑著了。
“我想,興許我眼下是七子品級,還入不了她的眼吧。”
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李夫人何以將針對趙夫人的事宜安插在對付我的前頭。在我的意識里,這么多年經歷過來。趙夫人實在心機難深,李夫人就算是要除去隱患和心頭障礙,我也是比趙夫人的目標要大才對。
洛蔥苦苦思量著,但她總也無法用我的分析去填滿她心頭的疑點。正當洛蔥與我理不順所惑之際,旁立服侍的琳瑯請命開了口。
“啟稟夫人,洛姑姑。奴婢有事相稟,請夫人恩準。”
雖然救下了琳瑯。也讓琳瑯和往常一樣進入寢殿和嫶曼的居所內值班,但洛蔥再沒有重用過她去接觸私密的事宜,因為雖然我和洛蔥都肯定琳瑯是個忠誠的人,可她終究是為了別的主子來靠近我的。
這會兒聽到一直沉默接受這一切安排的琳瑯突然開了口,我看了一眼探詢著望向我的洛蔥的目光,知道洛蔥此舉是想要求我讓琳瑯說下去的意思,于是我直接出言恩準了她們兩個人的心愿。
“何事,盡管說吧。”
不管琳瑯要說出什么話來,和我有關也好,與我們的話題無關也罷,她想要開口,我就有心給她機會,因為這個女孩子雖說有目的而來,但我總歸是喜歡她的。
琳瑯下意識的看了看殿外,上前幾步走近我和洛蔥一些,口出的音色很是低沉。
“奴婢知道夫人好奇李夫人的做法,奴婢來的比夫人早、知曉的內幕自然多一些。
依著奴婢所悉,這李夫人斷是容不下趙夫人的,她此前一直未能動手,為的是怕靜夫人為趙夫人善后中尋出對她不利的事端來,而今靜夫人已逝,她再無留下趙夫人的耐性了。”
琳瑯此言倒是讓人耳目一涼的,雖然我聽田田魚她們說過李夫人和靜夫人、趙夫人她們不對付,但是其中清晰的恩怨過往我倒是無從得知的,還有當初趙高和青衣在我想要救起趙舞時堅定地說我做不到,這里面一定是有陳年往事的恩仇大恨在的。
我感興趣的看著琳瑯,沒有打斷她;她見我和洛蔥都靜候下文,于是放心的再次開了口。
“李夫人的怨氣還要追溯到帝太后在世時所發(fā)生的事情了,那會兒帝太后與皇上的關系還沒有鬧僵,故而皇上還是聽從帝太后的言語的,便是那會兒,靜夫人和趙夫人等眾多夫人依附于帝太后,獨獨受盡恩寵的李夫人沒有與她們齊心了。”
大抵便是那會兒的事兒了,后來我雖然入了秦宮,但是我一直深居簡出在我所住的院落中,腦海中思慮的全是和藺繼相的過往以及對秦宮的排斥,倒是從不曾去了解過那會兒的宮斗。
“哦,你是說,李夫人與趙夫人是有仇恨積心的?”洛蔥問了重點。
琳瑯點點頭,明了了洛蔥有意知曉的關鍵點,當即便著重說了李夫人和趙夫人積愁的始末。
“在王府時,當時的帝太后有意掌控皇上的王府內務,靜夫人與趙夫人也一直順從于她,然而自從李夫人納入府中后,她仗著深得皇上寵愛,又見皇上不喜帝太后的一些作為,便每每暗地里與帝太后有不和之勢。
帝太后在皇上當權大秦后、初時權傾內宮,做人為事卻有失偏頗,李夫人愈發(fā)瞧不上她,二人便掀起了幫派之爭。
那會兒幫著帝太后的人除了靜夫人、趙夫人外,還有趙常侍、舞夫人等,李夫人是有李家?guī)蛽危幢闶翘幪幨芘艛D,亦是巋然不倒。
直到帝太后此后屢觸皇上底心,一再難掩不端之為,才終是大勢不得,促使李夫人一人獨耀內宮數(shù)載。”(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