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琴瑟和鳴
,最快更新秦宮 !
精彩還在繼續(xù),藺繼相的音質越來越雄重,且越來越振奮人心!
“安得天平美滿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藺繼相彈唱的尾音狂吼著在壽宴大殿內久久梁繞,嬴政的鼓音一直跟著他的音律敲到最后,在藺繼相收音后豪爽甩掉手中的擊錘,大力擊掌。
“好!”他很是躊。
我收起與從人們合舞的結尾動作,對于嬴政贊賞的擊掌之揚儀了一儀,轉身后望、請了藺繼相上前。
“曲精而狂,詞揚而暢,甚得寡人之心,妙哉妙哉!哈哈哈,寡人的溪夫人真乃好眼力,一眼便能識別如此精湛天籟音質的大公,博彩湛矣!”
嬴政連連大笑,贊不絕口。
我和藺繼相躬身領受。
“謝王上。”
“謝秦王贊許。”
嬴政歸位坐好,興奮的眉宇稍稍安寧,對著我問:“溪愛妃琴藝了得,何以想起去牢里請樂師作伴,還幸而遇著如此妙音之公?”
看來嬴政對露了一手的藺繼相很是滿意。
“回稟王上,奴妾執(zhí)意要入牢尋音,皆因奴妾認為,只有經(jīng)過生死之人才能飽含聲欲之情。現(xiàn)時見得王上寬心,奴妾所悟算是沒錯的了。”
為了救藺繼相平安出獄,為了和平解決嬴政的疑心,我還是扯謊的好。
“田溪真是通透人心吶。”
嬴政大贊一語,對著立起的眾王妃壓手,眾王妃得令下坐。
看著嬴政激情勁兒有消退的跡象,我借著他剩余的高興之情屈膝跪了下去。
“王上明鑒,林琴師連日來廢寢忘食指導奴妾習練琴曲,后又教調十余從人劍舞揮灑豪情,盡心盡力、一絲不茍、誠心可鑒、執(zhí)意可嘉!
林琴公前時誤入游行之列別抓,只是一場誤會,如今念他此心謙恭,還望王上網(wǎng)開一面。看在他歌頌秦平天下之功的份上,寬恕與他吧。”
聽到我的請求,嬴政面上的笑意僵硬,顯而易見,他對于我有目的的獻媚很是不悅。
“林琴師?”
嬴政細細咀嚼這個稱謂。
“喏!”
藺繼相就勢答話,以示他認可這個稱呼。
見藺繼相回了話,嬴政把目光集中在了他身上。
“林琴師家鄉(xiāng)何處?”嬴政問。
嬴政問過我這個問題,但我不知道該回答那里合適,所以我沒回答,此刻見他又問起。我對于為了讓藺繼相相信嬴政對我好、而沒有事先和藺繼相提起這個問題后悔。若是藺繼相聞言遲疑。依著嬴政的聰明,他一定能一眼看透藺繼相撒謊的心機。
我憂心未定的時刻,藺繼相已經(jīng)開口做了回答——我的腦子永遠跟不上他們高人的運轉節(jié)奏。
“奴人世祖居于齊國,無名無功。奴人無德。野游四方,前時路過楚國,眼見得楚境民居顛簸流離,大批血性漢子朝赴咸陽請命,奴人聽人游說頓覺有禮,沖意之下加入了其中。”他回答的不卑不亢,毫不停頓。
“哦——”嬴政不在意藺繼相是如何被抓的,而是介意藺繼相的出處:“琴公出世于齊國?齊國,那可是寡人溪夫人的國度啊。”
嬴政對著藺繼相淡笑。因為藺繼相所出齊國而思慮意重。
藺繼相不變聲色,信口回答。
“奴人自幼生存于齊國,其后便是長途跋涉、居無定所的謀生活,今時入得秦宮,不曾想能得齊國公主秦王妃溪夫人的垂青。實乃奴人此生大幸焉!”
藺繼相的解說意在給嬴政解釋我和他素不相識的涵義。
嬴政將信將疑,并不將心思表露面上,他的目光在我和藺繼相身上流轉一圈,舉杯豪飲盡底。
他手撫空杯幾下,定目開口:“即使溪夫人有緣結識,又做的如此激昂合心的大作,寡人自是要既往不咎、赦免大公之愚過的。”
嬴政此言讓我有些不敢相信我自己的耳朵:嬴政這么說,那預示著我的目的如愿達成,藺繼相有救了?
太好了!
嬴政把我的笑意收在眼底,又開了口。
“琴公的瑟音狂傲不羈,又溫婉妙訣,是難得的好手筆,配上琴公手中這把招鳳桐木瑟,妙極,妙極!”
“謝秦王陛下贊賞!”藺繼相道。
嬴政嘴角含笑,并不著急收音。
“桐木瑟匹配桐木琴,上佳之合。
秦國有木色紅,傳說伐下后能留存萬世不腐,雖存活寥寥,卻比桐木更貼合寡人溪夫人的性情與妙手琴藝。
都曰琴瑟當配懂琴人,這把桐木琴也算是與琴師有緣,又出自齊國之地,不如溪夫人就把這把桐木琴賜予琴師吧。”
“啊?”我和藺繼相同時愣了。
“怎么,夫人不肯?”
嬴政眼角含著些微笑意,細看我的反應。
原來嬴政并未對我和藺繼相全然沒有疑心,他此時要我送出桐木琴,就是要看我是否眷戀我的這把和藺繼相的瑟匹配的琴吧?
我對藺繼相唯一的念想就在這桐木琴上了,若是連琴都沒了,那我和藺繼相的過往就真的要像煙云一樣隨風散去了。
自從得知藺繼相覓得佳人在側之時起,桐木琴儼然成了我落寞后、能確定我和藺繼相相處過的唯一的見證與痕跡,我不能連這個念想也要被剝奪了吧?
我不給是不是就說明我為琴在眷戀瑟的光臨?
給,還是不給?
正當我猶豫不決之時,藺繼相開口解了我的困擾。
“稟奏秦王陛下,君子不奪人所愛,溪夫人心愛之物,又是陪嫁之妝,奴人不敢染指。”
嬴政眼眸急縮。
“琴公如何得知此乃溪夫人之嫁妝?”他問意發(fā)冷。
藺繼相臨危不懼,從容道:“方才王上言曰,此桐木琴乃齊國之琴,莫不是奴人想錯了?”
藺繼相說的漂亮,可我聽得難過,他也知道這把桐木琴是唯一能證明他存在過我身邊的烙印吧。
可,我已不需要他的關懷。
“奴妾并非不舍得。既然王上恩賜,那琴師收的便是。”
其實想想,我送出此琴最好,既能消散些嬴政的疑心,又能送退藺繼相的痕跡,更能告誡我自己我所處的環(huán)境:這是我最好的選擇。
“溪夫人?”藺繼相很是意外我能同意嬴政這個提議。
如果您覺得網(wǎng)不錯就多多分享本站謝謝各位讀者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