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一:寂寞當(dāng)年簫鼓(完成) 四
之后的半個月,我賭氣不理母親。而母親亦拒絕與我說話。我故意不念書,不修邊幅,欺負(fù)幾個弟妹……我在等,等待母親看不順眼,指責(zé)我,向我認(rèn)輸。但母親沒有。她對我視而不見。她不再過問我的課業(yè),不再教我彈琴,更不再對我噓寒問暖。甚至我當(dāng)著她的面剪斷那把梅花斷古琴的一根琴弦時她也無動于衷。那樣珍貴的古琴,她卻可以無視它的存在!她的漠視讓我出離憤怒。我恨她冷漠的態(tài)度,更恨她不肯正視自己的真心。
</br>
</br>沒人能停止我與母親之間無聲的戰(zhàn)斗。除了父親……
</br>
</br>父親把我?guī)У匠抢镆患揖茦钦勗挕>茦遣淮螅膊辉趺锤蓛簟韥硗亩际遣辉趺锤辉5钠矫瘛N易诶锩嬷挥X得渾身不自在。父親卻怡然自樂,仿佛他本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叫了一壺酒,一碟炙牛肉,一碟鹽水煮蠶豆。他倒了兩杯酒,一杯推給我,自己端起另一杯一口飲盡。之后,他滿意的咂咂嘴:“痛快。”
</br>
</br>見他笑吟吟的看著我,我不服輸?shù)淖テ鹁票凸嘁豢凇H肟谑且黄鹄保睙眯乜诎l(fā)痛。我忍不住皺了皺眉頭。父親對著我的狼狽模樣哈哈大笑:“還是個孩子呢。”
</br>
</br>“我不是孩子了。”我對著他大叫。
</br>
</br>“好好好,不是孩子不是孩子。”父親忍著笑擺手道,“來來來,咱們說正事。你和你母親鬧什么別扭?”
</br>
</br>我遲疑了一會兒,終于還是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訴了父親。我想父親聽了定會生氣。不料父親只是爽朗一笑:“搞出這么大動靜,我還以為是什么大事呢。這么點子事也能吵得翻天動地。你們還真是母子,脾氣一般的倔。”
</br>
</br>“你不生氣?”我有點驚奇。父親是胸襟廣博如大海還是神經(jīng)比水桶粗?
</br>
</br>“有什么可氣的?你說的未必不是事實。只有你母親那死心眼才會跟你認(rèn)真。”父親抓了一把豆子丟入口中,滿不在乎道。
</br>
</br>“可是……你不在意母親心里還有別人?”我更為驚訝,父親竟一直是知道的。
</br>
</br>父親沉吟片刻,慢慢道:“傻孩子,你覺得你母親心里還裝個誰很重要么?我和你母親,不止一次把性命交到彼此的手上,這樣的情誼還不夠么?我們都曾經(jīng)失去了很多,不想失去更多。所以,我們懂得體諒,懂得寬容。”
</br>
</br>“那母親……”
</br>
</br>父親慢慢剝著已煮得發(fā)軟的蠶豆外皮,悠悠道:“唔,你母親曾經(jīng)愛過一個人。”
</br>
</br>夕陽斜斜映在父親臉上,他瞇起眼睛,似乎沉浸在一個久遠的世界里。我按捺下緊張,無聲的等待著他的解釋。酒樓喧鬧如故,卻有一股靜謐在我們之間流淌。良久,父親才開始講述已被母親塵封許久的往事。從父親口中,我知道了母親的過去,我一直尋覓的故事……
</br>
</br>確如我所猜測,母親當(dāng)年曾對一個人相思入骨。那人于母親,是師長,如父兄。曾經(jīng),他是母親生命中的全部主題。他生性淡泊,母親便學(xué)著超然世外;他希望母親有一顆仁心,母親便勤習(xí)醫(yī)術(shù),治病救人;他擅音律,母親刻苦練琴,只為博他一顧……
</br>
</br>然師徒名分是兩人永遠無法逾越的鴻溝,何況那人已有妻室。母親的所有努力都只是徒然,注定等不到結(jié)果。最終母親黯然退出,遠走未南。
</br>
</br>或許為了停止思念,母親不斷的追逐權(quán)力。因為在無盡的紛爭中,便再沒有空隙煩惱心傷。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那人不能理解為何原先恬淡安詳?shù)呐訒兊萌绱藷嶂悦坑谑菨u行漸遠,形同陌路成了必然的結(jié)局。
</br>
</br>那人終究沒有忘記母親。當(dāng)母親身處險境時,他出手相救。母親得救,他卻身死,化作母親心上永久的傷痛。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母親封閉了關(guān)于他的一切,他送的角梳,他題過詩的團扇,以及他教給母親的那曲《清平調(diào)》……
</br>
</br>余輝散盡,父親飲盡杯中殘酒,結(jié)束了母親的故事。我靜默的回味著這并不復(fù)雜的故事中所蘊含的深刻感情。
</br>
</br>起身時,父親說:“回去了,向你母親賠個不是,別再讓她傷心。”
</br>
</br>我點頭。
</br>
</br>看見我與父親一同回府,母親便似洞察了一切。我向她道歉時,她只是輕輕搖首,止住了我將要說出的話。
</br>
</br>每年清明,父親會單獨陪母親去南方掃墓。我試探著問母親,是否我可以同去?母親輕輕一嘆,沒有反對。
</br>
</br>我們一路行了許多天,一直到了穎州定縣。那人的墓就在定縣城外。父親說,多年前他們曾在那里有過一場激戰(zhàn)。
</br>
</br>墓建得并不華麗,樸實得近乎寒酸,白色石碑上篆刻“白池之墓”四字。墓碑周圍竹影婆娑,墳頭上山花爛漫,已看不出當(dāng)年的慘烈。
</br>
</br>竹樹是父母每年來種下的,經(jīng)過這許多年已成了一片蔥蘢竹林。父親拔去了墳前一些雜草,清理出一片空地。母親帶了一壺清酒,傾在墳前。然后兩人靜靜坐著,各自想著心事。
</br>
</br>母親平日甚少飲酒,這天卻會一杯接一杯的喝悶酒。父親并不阻止,只在母親喝得過多時才奪過她的酒壺。母親并不反抗,只是沉默。
</br>
</br>黃昏將近時,母親終于起身:“回去罷。”
</br>
</br>父親點頭,默默去牽馬。我陪著母親步出竹林。竹林外是鄉(xiāng)野的詳和景致。一片又一片的梯田,一縷又一縷的炊煙。遠處幾個孩子嬉笑著在放風(fēng)箏。母親仰望著天際的風(fēng)箏,忽然道:“寶華,你還記得唐媽媽以前教你的那首歌謠么?”
</br>
</br>我點頭。六歲那年春天,父親做了架風(fēng)車給我。我高興的拿了風(fēng)車在樹下轉(zhuǎn)圈子,邊跑邊唱著歌。我唱的是偶然從唐媽媽那里聽來的歌謠。那天母親手中拿著父親的一疊公文,緩步從游廊經(jīng)過。
</br>
</br>她走過小院時,唐媽媽的笑臉僵硬起來。她忐忑喚了聲:“夫人。”母親漫不經(jīng)心的點點頭,目光仍停留在手中的文件上,匆匆消失在回廊的盡頭。我原以為母親根本沒注意我那天唱了什么,不想隔了那么多年,母親還記得那么清楚。
</br>
</br>“唱給母親聽聽好嗎?”母親輕輕道。
</br>
</br>我答應(yīng)著,和著輕柔的晚風(fēng)揚聲唱了起來:
</br>
</br>“春晴也好,
</br>
</br>春陰也好,
</br>
</br>著些兒、春雨越好。
</br>
</br>春雨如絲,
</br>
</br>繡出花枝紅裊,
</br>
</br>怎奈他、孟婆合皂。
</br>
</br>梅花風(fēng)小,
</br>
</br>杏花風(fēng)小,
</br>
</br>海棠風(fēng)、驀的寒峭。
</br>
</br>歲歲春guang,
</br>
</br>被二十四風(fēng)吹老。
</br>
</br>楝花風(fēng)、爾且慢到。”
</br>
</br>母親安靜的聽著,良久幽幽嘆了口氣。父親牽來了馬。母親走上前,對他淡淡一笑。父親握住母親的手,扶她上馬。二人騎馬,絕塵而去。
</br>
</br>輕挽韁繩,我最后看了一眼那片竹林。墓碑已隱在了竹枝深處,再也尋不見。我輕輕一嘆,循著父母的馬蹄聲遠去。
</br>
</br>歲歲春guang,已被二十四風(fēng)吹老。
</br>
</br>(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