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三:竹書拾遺(初稿完成) 終章
十三年,主隨頡羅可汗入朝貢方物。十四年頡羅可汗西征,逐阿波于黑水。十七年克吐火羅、挹怛、烏那曷三國,建延羅汗國。二十年筑城都蘭,可汗歲駐城內(nèi)六月以定國事,余月逐水草而居,示其不忘本也。二十一年,太宗手書“光寧”二字賜主。三十八年,頡羅可汗卒,子迭羅施立,號始波可汗。慶昌元年,高宗嗣位,進主元和大長公主。九年薨,謚曰“定”。
</br>
</br>竹館主人贊曰:自頡羅可汗開疆拓土,立國西陲,延羅歷八代十三世,傳國二百四十余載。其創(chuàng)文字、設(shè)百官,行教化之道,實主之力也。其國初定,軍國事主悉參決,稟國政三年而治。戎俗,可汗卒,停尸帳中,牛馬為殉,其親披發(fā)赤足,以刀劃面,圍帳號呼以招魂。頡羅可汗方卒,從人皆云,主貴也,勿從其俗。主不言。臨喪,自以刃加面,繞帳三匝,血淚交下,哀慟無以悲號,見者動容。時吐爾勒為亂,主密定大計,始波可汗率三軍擊吐爾勒于播密川,主率輕騎繞石河,以襲其后,共斬吐爾勒于陣前。各部懾服,會于呼勒,殺白馬以奉始波可汗。其后,延羅外無強敵,內(nèi)無叛臣,百姓安居,享太平三十年余。
</br>
</br>嗚呼!長樂主不讓須眉,質(zhì)邁寒松,以公主之尊下降戎狄,事父母以孝,事兄以忠,事國以節(jié),事夫以敬,以慈待子女,以仁愛百姓,佐定中原,澤被戎夷,延羅百姓以錄母呼之。錄母者,戎語天降之女也。寧高宗嘗嘆:為女子而若姑母,不亦壯哉!
</br>
</br>《竹書拾遺·賢媛·元和長樂公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