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卷第一章 成一郎(4)
第三卷第一章 成一郎(4)
</br>
</br>兄弟倆人一走,眾人都失望已極,連帶著對后面的斗琴也興致大減。 中年男子冷眼看著,這時忽道:“咱們也走罷。 ”
</br>
</br>刀疤男子本對斗琴無甚興趣,自然樂意。 那少女猶未盡興,不甚甘愿就此離去,卻不敢真的違抗父親,只得跟著兩人出來。
</br>
</br>出了琴館,卻見那兩個少年尚在門口。 年幼的那個正不依不饒的跟兄長爭辯:“咱們這一走,他們可就真當(dāng)大哥你沒本事了。 ”
</br>
</br>做兄長的卻一敲弟弟的頭:“還說。 我跟你說過多少次,出門在外,不可招搖生事。 你倒好,唯恐天下不亂!”
</br>
</br>那弟弟抱著頭,想要再辯,卻接觸到兄長眼神,不敢再說。 教訓(xùn)完兄弟,那少年回過頭,看見三人,點頭致意。
</br>
</br>中年男子卻微笑開口:“令弟剛才也是為了維護小郎君,郎君何必苛責(zé)?”
</br>
</br>少年不便在生人面前發(fā)作,微微一笑:“讓三位見笑了。 ”
</br>
</br>中年男子也微笑道:“適才郎君琴為心聲之言,在下極為贊同。 令弟又對郎君推崇備至,讓在下對郎君的技藝甚是好奇,不知在下是否有幸一聞?”
</br>
</br>那少年看了中年男子一會,也不知在想些什么,最終卻是一笑:“若閣下不嫌在下技藝粗淺,不妨到在下館舍一敘。 ”
</br>
</br>中年男子卻指了指身旁少女,輕聲笑道:“適才進城之時。 見城外松林甚是幽靜。 小女琴不離身,是以車內(nèi)常備素琴一張。 在下以為,與其去館舍,不若去林中聽琴。 不知閣下意下如何?”
</br>
</br>那少年含笑道:“琴乃樂中君子,不宜鬧市,卻宜松濤。 閣下此言,足見風(fēng)雅。 在下又豈敢不從?”
</br>
</br>中年男子抬手:“郎君請。 ”
</br>
</br>“先生請。 ”
</br>
</br>兩人相視而笑。
</br>
</br>年幼的少年已差人取車,那刀疤男子也隨他們一起去了。 中年男子借著這等車地時間與兩位少年寒喧:“不知郎君如何稱呼?”
</br>
</br>那年長之人回答:“在下姓成。 在家行一。 ”
</br>
</br>那年少之人則笑著接道:“他是成一,我是成二。 ”
</br>
</br>中年男子在心里思索了一遍,不記得各方勢力中有姓成的人物。 又想他二人不言真名,僅以行第相告,怕是身份敏感,不愿泄露,便不再追問下去。
</br>
</br>成一卻問:“還未請教先生名姓?”
</br>
</br>中年男子笑答:“姓吳。 行九。 ”說完一指身旁的女兒,笑道:“這是小女。 ”
</br>
</br>成一、成二對看一眼,彼此心照不宣,含笑上前一揖:“吳九先生有禮,小娘子有禮。 ”
</br>
</br>不多時,兩輛車都到了,一行人分別上車,向城外行去。
</br>
</br>到了林中。 吳九命女兒取了琴,又從車內(nèi)拿出美酒一壺,與他們兄弟對飲。 成一飲罷,接琴稍作調(diào)試,隨后信手一撥,但聞琴音清亮。 他向吳九微微欠身:“獻丑了。 ”
</br>
</br>吳九卻微笑道:“僅這一聲。 已知不凡。 在下洗耳恭聽。 ”
</br>
</br>成一閉目片刻,再度睜眼時,琴音已自指尖流泄而出。 吳九聽他彈了數(shù)聲,已認出他彈的正是剛才琴師合奏的那首《催馬》。 同是《催馬》,但成一奏來卻又是一番氣象。 琴聲初時甚低,柔和婉轉(zhuǎn)如山間泉水淙淙,山風(fēng)拂面,帶動松濤陣陣。 一匹駿馬輕快如風(fēng),踏蹄山澗,濺起水花一片。 爾后琴聲一轉(zhuǎn)。 豁然開郎。 似是駿馬馳出林間,奔于原野之上。 原上碧草青青。 牧歌聲聲,另有三三兩兩的馬匹漫步于野。 接著琴聲漸急,似是馬隊馳騁。 漫無邊際的茫茫草原上,無數(shù)騎士策馬飛馳。 馬蹄踏處,碎草零落,更兼牛羊歡騰。 琴聲至此絢麗已極,卻陡然回落,悠遠綿長,如泣如訴,似是夜晚星火點點,蟬語螢飛,而奔馳地駿馬終于也感到疲倦,在這幽深夜色中停下了腳步。 低響數(shù)聲,琴音終了,一切歸于寂靜。
</br>
</br>吳九沒有立刻出聲,卻在琴音消逝后深思半晌方才撫掌贊道:“妙不可言,妙不可言。 ”
</br>
</br>成一長舒一口氣,將琴放在一旁,起身謝道:“先生過獎。 ”
</br>
</br>吳九轉(zhuǎn)頭對成二道:“小郎君所言非虛,這琴聲確非斗琴的那些庸人可比。 ”
</br>
</br>成一笑道:“在下雖自幼習(xí)琴,卻并未專研此道。 論技藝精湛,絕不敢與會上名家相較。 只是一時興起,故也奏了這曲《催馬》,倒讓先生見笑了。 ”
</br>
</br>吳九卻道:“郎君此言差矣。 若單以技藝論之,郎君或有不及,但奏彈者地胸中氣象卻有高下之分。 這一點郎君卻遠勝他們。 令弟所言非虛,郎君這曲《催馬》勝過他們十倍。 ”
</br>
</br>成二洋洋自得的插話:“我就說嘛,大哥比他們彈得好多了。 ”
</br>
</br>成一瞪了他一眼,倒是不曾出言斥責(zé)。
</br>
</br>吳九卻又道:“在下冒昧,不知郎君師承何人?”
</br>
</br>成一道:“在下琴藝皆由家慈所授。 ”
</br>
</br>吳九微微揚眉,半是自語道:“哦?那便不是了……”
</br>
</br>成一一怔,問道:“不是什么?”
</br>
</br>吳九笑道:“適才我聽郎君彈奏的手法,與我一位故人頗有相似之處,是故有此一問。 ”
</br>
</br>成一眼光一閃:“先生說的故人是……”
</br>
</br>吳九不以為意的擺擺手:“很久以前的事了,不提也罷。 ”
</br>
</br>成一略有狐疑之色,卻沒有追問。
</br>
</br>幾人各懷心思,沒有說話。 吳九女兒見機輕扯吳九衣袖。 吳九深知女兒性子,又是無奈又是好笑,對成一道:“小女雖習(xí)此道,至今不過略窺門徑。 今日偶遇郎君,正好讓小女彈奏一曲,請郎君指點一二。 ”
</br>
</br>成一忙道:“不敢。 ”
</br>
</br>吳九的女兒卻道:“阿爹也太貶低女兒了,你怎知他就能指點女兒?”她又轉(zhuǎn)向成一道:“這《催馬》本不是什么難奏地曲子,所以我阿爹服你,我卻不服。 待我彈上幾曲考較你一番。 你若都說得出名目,我才算服了你。 ”
</br>
</br>成一微笑道:“在下盡力而為。 ”
</br>
</br>吳九女兒盈盈一笑,坐到琴旁,開始彈琴,跳脫靈動,甚是悅耳。 成一、成二聽聞后狀甚驚訝。 成二更是脫口而出:“《跳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