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非1 師
祝兄弟們中秋、國慶快樂!
你們中秋、國慶可以一邊享受假期一邊吃月餅,俺就只能窩在家里碼字……所以,很幸苦的有沒有?
本書下個月六號上架,希望兄弟們多給點支持,在電腦前碼字也不容易,尤其現(xiàn)在環(huán)境這么困難,動不動就會遇到神獸,以至于士兵幾次想辭職都下不了決心……萬一辭職了,書又被神獸了,那真是連粥都沒得喝了。于是士兵只能一邊工作一邊碼字,那個辛苦不是外人能體會的。
兄弟們,請支持正版吧!一章只有幾分錢,對作者卻是莫大的支持,整本三百萬字的書看完也就是幾塊月餅的錢,卻可以讓作者繼續(xù)把書寫下去,并且有更多更好的作品擺在你們的面前,何樂而不為呢?
*********
秦川又一次認識到德軍有如“閃電”般雷厲風(fēng)行的作戰(zhàn)風(fēng)格,他們幾乎是剛到戰(zhàn)場就投入了對敵軍防線的進攻。
這種做法當(dāng)然是正確的,因為與自己的對手比起來德軍總是在素質(zhì)上占有優(yōu)勢。
對于素質(zhì)好的部隊來說,即便沒有充足的準備時間也能發(fā)揮出強大的戰(zhàn)斗力,因為士兵們都知道自己該干什么。
就比如現(xiàn)在,炮兵架起炮朝敵人防線實施炮擊,坦克在步兵以及不斷往前延伸的炮火的指示下往前推進,步兵跟著坦克掩護協(xié)同,反坦克炮在后方架設(shè)準備對付敵方突然出現(xiàn)的坦克……
反觀南非1師,雖然他們以逸待勞占據(jù)防御優(yōu)勢,但面對突如其來的德軍的進攻卻不知所措亂成一團,這可以從他們毫無目標往德軍方向的亂打亂射的子彈和炮彈可以看得出來,有些炮彈甚至偏離德軍數(shù)公里外的位置……這讓德軍官兵們都有些傻眼了。
其實這應(yīng)該說是德軍官兵們第一次與南非殖民軍作戰(zhàn)有些少見多怪。
南非1師,這是一支幾乎可以說處于原始狀態(tài)的部隊,他們與原始部落的區(qū)別,就是裝備的是步槍、大炮而不是長矛、弓箭。
然而他們的裝備是比原始部落好,但戰(zhàn)術(shù)思想?yún)s還是原始部落的那一套……他們認為打槍、開炮能否命中目標并不是依靠什么“三點一線”或是“拋物線彈道”的計算,與這些東西比起來他們更相信神靈。
簡單的說,就是如果有神靈保佑,那么他們只需要把槍口朝向敵人的方向然后扣動扳機就能擊中目標,否則再怎么瞄也沒用。
所以南非1師在戰(zhàn)斗前往往會做一些法事,比如請巫師繞著火堆手舞足蹈一番,或是用雞血染紅的布條綁在槍管上等等。
與之相適應(yīng)的,他們還認為用不著學(xué)習(xí)什么隱蔽、躍進等戰(zhàn)術(shù)動作,因為起決定作用的當(dāng)然不是槍法,而是神靈是否有能力保佑自己……敵人能打得準是因為有“白人的魔法”,自己會被命中是因為“白人的魔法”比非洲的神靈強大。
于是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神靈和魔法來解釋了。
更有趣的還是這些南非1師的士兵們還分屬各個不同的部落……非洲是民族成份最復(fù)雜的地區(qū),在這塊面積并不算大而且大部份地區(qū)還是不適合人生存的沙漠的土地上,散布著上千個民族和部落,就連語言都有八百多種。x5
這些不同的部落信奉不同的神,不同的神就會有不同的“保佑”方式,于是彼此之間就會為誰的“神”會在作戰(zhàn)中更有效而爭論甚至起沖突。
這也是南非1師師長阿爾杰少將在接到坎寧安中將要求他守住加布沙利防線時感到不可思議的原因之一。
“上帝!”阿爾杰少將說:“如果能讓這支部隊內(nèi)部不互相爭斗我就應(yīng)該感到慶幸了,居然還要讓我們擋住德國人的進攻?!”
“兩小時,將軍!”參謀是剛從英國調(diào)來的,他似乎對此很有信心:“中將只要求我們擋住敵人兩小時,然后援軍就會來了!”
“哦,是嗎?”阿爾杰少將氣憤的說:“我們打個賭,如果你能指揮部隊擋住敵人半小時,這個師長就由你來當(dāng),怎么樣?”
參謀一時無言以對。
事實也證明阿爾杰少將說的不是氣話,德軍一個沖鋒就輕易的撕開了南非1師的防線,然后坦克就帶著德軍士兵們從缺口像決堤的洪水般涌進加布沙利防線。
南非1師的士兵們顯然相信白人魔法再次戰(zhàn)勝了他們的神靈,于是紛紛放棄陣地逃跑,不管英軍軍官怎么氣急敗壞的亂喊亂叫也無濟于事。
在這其中能起到一些作用的就是英軍留在加布沙利防線的80輛“瓦倫丁”坦克……這種坦克因為速度慢,所以被坎寧安中將安排在加布沙利防線防守,其余還有50輛正在趕往加布沙利防線的路上。
但這些“瓦倫丁”坦克裝備的是英軍兩磅炮也就是40mm火炮。
如果在以前,它們或許還能擋住“三號”坦克的沖擊,但現(xiàn)在“三號”卻裝備了50mm火炮……
火炮上的優(yōu)勢以及有電話的協(xié)同,使“三號”坦克有如對陣英軍裝甲第九團的“斯圖亞特”坦克一樣無往不利。
更糟的還是……
“斯圖亞特”坦克打不過至少還可以跑,而“瓦倫丁”坦克打不過就只有在原地等死……它最大時速只有24公里,怎么也跑不過最高時速達40公里的“三號”。
于是在一陣胡亂抵抗后,英國人只能使出他們的最后一招,炸毀坦克然后投降。
這還算英軍有先進之明了,他們沒有讓“瓦倫丁”坦克落入德軍手中成為敵人的武器。
不過德國人似乎也不把這種速度完全與“三號”匹配的坦克放在眼里,比如之前繳獲的“瑪?shù)贍栠_”,它們大多都被丟在托布魯克或是哈爾法牙關(guān)防線用于防守或是當(dāng)作移動的炮臺用……這種速度完全與機動速度無法匹配的步兵坦克對于德軍來說就是一種雞肋:帶上它吧,無疑會嚴重影響德軍的后勤及行軍速度;不帶上它吧,坦克這玩意在沙漠里無論如何都是一種稀缺資源,而“瑪?shù)贍栠_”再怎么說也是一種坦克。
南非1師的損失可就大了,他們幾乎損失了所有的炮兵部隊和反坦克炮。
只不過這些火炮大多都是英軍淘汰不用的火炮,比如反坦克炮還是兩磅火炮,而且銹跡斑斑……由此也可知英軍其實還是很有遠見的,他們知道把好的裝備給南非1師必定是種浪費。
南非1師丟下的炮是如此之多,以至于路邊到處都是歪倒在一邊或是被炸碎的火炮部件,防線就像是大炮墳場。
除此之外,南非1師還有224名士兵陣亡,379人受傷,2791人被俘。其它的人都分散逃到沙漠里去了,德軍士兵甚至都沒有追擊的興趣。
對此維爾納有個很好的解釋:“他們的皮膚是很好的保護色,逃到黑暗中我們根本就無法發(fā)現(xiàn)!”
(三七中文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