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老村長的擔憂
國慶黃金周過后,來唐家村游玩的人急劇減少,人數(shù)只有國慶期間的兩三成。這讓村民多少還是有點難受,要知道國慶這段時間里,個個村民家中,都是住滿游客,但現(xiàn)在一連好幾天,入住率都不足三成,落差大得讓人難以接受。
其實,不止唐家村,其他所有的旅游景區(qū)、景點的人流量都在暴跌,只是下跌的程度不同而已。
眾所周知的,每年國慶節(jié)國家規(guī)定的都有七天假期,算是一年之中難得的小長假。而伴隨著社會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為人們假期休閑放松身心的方式之一。
在這個時候,相信絕大多數(shù)人都定會選擇旅游,跟自己的家人,朋友,同學,一起去旅游選讓自己的身心放松放松。
當人們都選擇在相同的時間,去同一個地方游玩,就讓各地景區(qū)的游客數(shù)量突然出現(xiàn)“井噴”,到處都是人滿為患。
據(jù)相關消息報道,長假期間,不少個景點訪問量超過正常量一倍多,部分景區(qū)游客日訪問量超過最佳接待量數(shù)倍甚至十倍。
于是,網(wǎng)上有人編出順口溜:“華山數(shù)萬人滯留,黃山游客爆滿,故宮人山人海,長城不分內(nèi)外。”
所以在節(jié)假日時,游客爆棚,然后隨著假期的結束,游客又突然減少,是個很正常的現(xiàn)象。
但唐家村的情況有點不同,村民們都是第一次嘗到發(fā)展旅游業(yè)的甜頭,將自家的房子改造一番,再租給游客,一天下來,不用干活都能得到一筆可觀的收入。這是他們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
當下,游客減少就意味著收入也大大降低了啊!難怪他們會發(fā)愁。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出自司馬光《資治通鑒》的名言,用在唐家村村民的身上最合適不過了。
當然。假如衛(wèi)航?jīng)]有偶得海珠,提出要發(fā)展旅游業(yè),唐家村依舊是以前那個貧窮落后的小漁村,可能在幾年,甚至十幾年后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雖然來唐家村游玩的人多還是人少,對老村長一家影響不大,但在其位謀其政,作為村長。一直以帶領全村村民過上富足的生活為己任。
好不容易有讓村民過上好生活的門路,忽然發(fā)現(xiàn)一些不好的現(xiàn)象,盡管知道原因,不可避免,但還是心里有點慌,誰知道游客會不會越來越少?
天色漸漸變暗,唐家村房屋上空升起裊裊炊煙,輕煙若霧,隨風飄拂,宛若對游子溫暖的召喚。
沒多久。餐桌就擺上幾碟簡單卻美味的菜肴。
這樣的事也同樣發(fā)生在老村長家里,而且飯桌上的菜式更豐富些,但一臉愁容的老村長卻沒什么胃口。只動動筷子,扒了幾口飯就不吃了。
“爺爺,今天爸爸買的燒鴨腿可好吃了,你怎么不吃了啊?”五歲的小孫女有些不解地問道。
老村長聞言,摸摸小孫女的頭,呵呵笑道:“爺爺不餓,好吃你就吃多點。”
“好!我要吃多一點,要快點長大!”小孫女用清脆的童音答道。
聽后,全家人都笑了笑。老村長臉上的愁容也淡了幾分,露出一絲幸福的笑容。
晚飯過后。老村長坐在院子里抽著閑煙,邊思考該如何解決村子遇到的難題。一直坐到將近十點都還沒有去睡覺。
在農(nóng)村,這么晚都還沒睡可是很少見的,因為勞累的一天的村民,到了晚上九點左右,基本都會選擇上床休息。
相比之下,有燈紅酒綠之稱的大都市,其豐富多彩的夜生活才剛開始不久。諸如歌舞廳、酒吧、街頭大排檔等就是最受歡迎的場所,通常一直持續(xù)到夜里兩點,甚至更晚。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大都市,其夜生活也不一樣。
就拿成都來說,這個號稱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生活悠閑得令人眼紅。他們的夜生活就兩個字:吃、喝!
天色一暗,街頭的串串香就賣得火熱;稍晚一些,一溜兒大排檔沿街擺開一眼望不到邊。啃兔頭、剝龍蝦、嚼燒烤、光著膀子劃拳擺龍門陣,食客們自得其樂,不分階層,打成一片。
天氣有些悶熱,唐大富整理好一天的賬本后,準備到院子里納會涼,順便抽個煙,發(fā)現(xiàn)昏暗的院子里,有一絲火光一閃一閃的。
當他走近一看,原來是自己的父親在抽煙,不由問道:“爸,那么晚了還沒睡呀?”
老村長皺了皺眉,嘆了一聲道:“還不困,等會再睡。”
知子莫若父,其實這話反過來也適用,聽老村長的語氣中,唐大富聽出一絲苗頭,應該村子里又發(fā)生了什么煩心的事。
自唐大富懂事起,他留意到,每當父親遇到煩心的事時,都會獨自呆在院子里抽煙。
“爸,是不是村子里發(fā)生了什么事?”唐大富開口詢問道。
“沒什么,就是近段時間來我們村子的游客少了很多,不少村民都跑過來讓我想想有什么好辦法能改善一下。”
聽了老村長的解釋,唐大富才恍悟,這事他也聽不少人說過,只是他忙于到別的村子收購大龍蝦,沒怎么關心這事。
其實,他們唐家村已經(jīng)算好了。別的村子,有些人家甚至沒有游客入住,連住宿費降到五十以下都沒有辦法。
“爸,村子要發(fā)展旅游業(yè)的主意,是小航提出來的,為什么不去問問他呢?他點子多,認識的人也不少,找他準沒錯。”
“嗯!那小子應該有點辦法。不過,這兩天看他挺忙,也就沒去問。”
其實,并不是老村長沒想過要找衛(wèi)航,而是覺得,有困難總是找衛(wèi)航,添了很多麻煩呀!那小子已經(jīng)為唐家村付出了很多,能大家解決的,他一般不會去打擾那小子。
第二天,老村長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來到衛(wèi)航的家,碰到衛(wèi)航的父母正在吃早餐,衛(wèi)母連忙打招呼道:“老叔早呀!吃早餐沒?沒吃就一起吧!”
老村長擺擺手道:“我吃過早餐了。不用管我,你們吃就行了。”
衛(wèi)立信一口氣把碗里的小米粥喝完,抹抹嘴,然后倒杯茶給老村長,問道:“老叔這么早過來,有什么事嗎?”
老村長點點頭道:“嗯,有件事想找你家小航商量一下,他應該還在家吧?”
“在。不過那小子還沒起床,你先等一會,我去叫他。”
“呵呵,不急,看他這兩天那么忙,就讓他多睡一會吧!”老村長阻止道。
衛(wèi)立信自然知道出海捕魚的辛苦,回來村子又有一大堆的事情要他解決,也是個心疼兒子的人,就順勢坐下來先與老村長聊聊天。
半個多小時后,衛(wèi)航終于起床了,瞇著雙眼,頂著一頭蓬松的頭發(fā),似醒非醒地從房間里出來。
聽到這邊動靜,衛(wèi)航努力睜開眼睛望過來,是老村長到自己家里來了,連忙問好:“村長,那么早呀!”
衛(wèi)母見衛(wèi)航一副還沒睡醒的模樣,瞪了一眼衛(wèi)航后,說道:“老叔有事找你,都等你不短時間了,還不快點是去洗把臉。”
說完,嘴里還小聲嘟囔道:“都那么大的人了,還躲在床上睡懶覺,像話嗎?”
衛(wèi)航聽了,無辜地翻了翻眼,暗道:我哪知道老村長為了找他會那么早就過來。況且,既然老村長是過來找我,為何不去叫醒我,這能怪我嗎?
當然,這樣的想法衛(wèi)航是不敢用來反駁自己母親的,說了肯定會招來衛(wèi)母的一番說教,而且讓長輩等你一個賴在床上睡懶覺的晚輩,多少也有點說不過去吧?
洗漱完后,衛(wèi)航對老村長問道:“村長,您老找我有什么事?”
老村長也不含糊,簡單地說了一遍村子里的近況。
衛(wèi)航聽后皺了皺眉,國慶假期過后,游客減少本是他意料之中的事,但沒想過村民那份擔心跟忐忑。
這時候,不知何時出現(xiàn)的陳建良突然開口道:“不就是想多吸引一些游客來唐家村旅游嘛!簡單呀!多弄點有特色的玩意,再多宣傳一下,還怕沒人來?”
對于陳建良所說的這兩點,衛(wèi)航也想到了,但真正想實施起來,卻不是件易事。
說到底,唐家村的格局還太小。
到目前為止,唐家村的旅游業(yè)仍處于起步階段,很多東西還有待完善,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畢竟,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長城也不是一天建起來的。唐家村的發(fā)展要一步一步來。
再者,如今已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也不會再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家村想發(fā)展旅游業(yè),就少不了宣傳一番,提高唐家村的知名度,這樣才能吸引旅游者。
然而,宣傳正是唐家村所欠缺的。
國慶之所以有那么多人來唐家村,一來是,衛(wèi)航將唐家村的一些美景拍成照片,然后上傳到網(wǎng)絡論壇上,才吸引一些驢友注意,進而結伴前往唐家村游玩。
二來是,唐家村突然出現(xiàn)會跳舞的象龜、聰明的海豚等珍稀動物,以及發(fā)生了些大事,讓省電視臺不時曝光,才在省內(nèi)有一定的名氣。(未完待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