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
武當(dāng)山看著并不高大,金殿前面兒那懸崖也不怎么陡峭,但走在上面的人總覺著極險。.此處險惡感覺大半來自山中逼仄之感——獨(dú)山不長,奈何上面房屋太多,就像一個蘆葦桿上結(jié)著九千四百三十七個沉甸甸的水密桃子,總擔(dān)心這蘆葦桿子隨時都會斷掉,走在武當(dāng)山上,總覺得此山隨時可能倒塌。
便是因為有此觀感,是以如今游客上山,往往只在金殿處逡巡少許時辰,便會面帶土色匆匆下山。
奈何市場經(jīng)濟(jì),道士亦要愁柴米之事,便得謀些法子將這些送金送銀的恩客留在山上,至少要耗上一天,吃吃糙米飯,飲飲山中酒,買幾本非法出版道經(jīng)之流。
所以幾相籌劃,這兩年在武當(dāng)掌教真人大力推動之下,山上山下又開發(fā)了些新景點(diǎn)。此時在山上金殿前懸崖那處,便聚集一伙閑人,聽著人群中那個中年道士導(dǎo)游講解。
懸崖邊上立了塊木牌,牌子上面用紅油漆寫著景點(diǎn)的名字。
“仙人跳”
…………游客里面有人問道:“仙人跳?”話音一落,大家哈哈笑了起來,有幾個中年婦人更是捂嘴笑的分外夸張——出來旅游之所以跟團(tuán),就是怕遇見仙人跳,哪知道還有個景點(diǎn)叫這個怪名字。
“不錯。”道士笑瞇瞇說道:“但本山這處仙人跳,講的乃是真正的仙人跳,傳說北宋之時,曾有位孝子家中長輩患了惡疾,心感真武大帝功德,所以愿意舍身跳崖為長輩求功德,便從這里跳了下去。”
有游客看著懸崖之下白霧彌漫,不知其深,想著有人生生跳了下去,心忖必死,不免長噓短嘆起來。
有人卻問道:“此等傳說與那龍頭香不差多少,為何叫做仙人跳?”
“因為……”道士道貌岸然,神秘莫測,調(diào)足胃口,“因為這位孝子跳崖之舉感動上蒼,其人墮崖身死之后,天上驟現(xiàn)一道清光,有飛鶴翔來起舞,松柏招搖迎客,真武上帝現(xiàn)于云端,接了那名孝子魂魄上了天庭,錄入仙籍,從此之后長生不死,成了位真正的仙人。”
“而那位孝子便是從此處懸崖邊一縱而下,是以后世便將此處稱作仙人跳。”
游客們又看了一眼懸崖,吸了幾口冷氣,有個戴眼鏡的年青人笑著說道:“往年的旅游手冊上或是書籍之上,卻沒有看到有此宗說法。”
“新開的不行咩?”道士怒目相向,吼道。
…………“是不是真的啊。”戴眼鏡的年青人仍然懷疑。
道士把臉一黑:“先生此言大謬,何敢對仙人遺光如此不恭?下一景點(diǎn)天坑,便在懸崖之下,少時大家見后,自然便知此事真?zhèn)巍!?br/>
游客們下山。跟在隊伍后面有個戴著眼鏡,梳著小瓣的年青姑娘,背了一個深綠色米奇牌小書包,清清明明的眼眸子里卻隱著些趣味,輕聲自言自語道:“不過是十來年前的事情,如何變成北宋年間?真武如今謫居北地,只怕也無瑕管他的徒子徒孫了。”
來到山下,見得那個人形深坑,眾游客齊聲驚嘆,大感佩然。
只見那坑深刻入石,如人形般有四肢有首級,且周遭線條柔滑,絕不似人工鑿成,倒似一口氣某個石人從天上砸下來般。
依那道士導(dǎo)游所言,這便是先前言語中成仙孝子墮崖后留下仙跡,名為:天坑。
游客雖不全信,但亦有虔誠之人,便對著那坑兒行了行禮,有人刻意追問此事真?zhèn)危堑朗康共缓贸鲎约易孀谑舜遄u(yù)發(fā)誓,力證此事不假。
見他誓言如此惡毒,本有些懷疑的年青游客,也不免多信了幾分,卻仍有些嘀咕,就算是人摔下山來,這高的懸崖只怕也會摔成一灘肉泥,怎會將這青石地都砸出坑來?除非是那孝子是高達(dá)還差不多。
但也無人再去追問,得罪了這些道士,也不知還能不能出山。
此間事罷,旅游團(tuán)自去十堰休息,這城市并無甚新奇處,眾人都在房間里打牌為樂,卻沒有人留意到旅游團(tuán)里少了一個背著小書包的年青女子。
…………千里之外,東海之濱,某種平凡民宅里。
年青女子將小書包放在桌上,一個渾身銀白十分可愛的小銀鼠,從書包里鉆了出來,看著怯生生的,有些可憐。
書桌上有一臺電腦,看著九成新。
年青女子輕輕點(diǎn)了點(diǎn)小銀鼠涼涼的鼻子,微笑說道:“易天行這一世所有到過的地方,我都帶你去過了,馬上開始寫吧。”
話音一落,電腦開了,鍵盤也出來了,小銀鼠嘆了口氣,蹦到鍵盤上面,像跳舞一樣地使勁打起字來,一面打著一面自嘲說道:“有個羅剎人說,只要讓猴子打幾億年的健盤,說不定也會胡亂敲出部莎士比亞來。”
跳踢蹋舞的小銀鼠,伸長了后腿,使勁兒在健盤的ENTER健上踩了一腳,完成了跳臺紀(jì)事的那章內(nèi)容。
老鼠在打字,年青女子在旁邊看電視,偶爾說上一兩句。
…………“菩薩,為什么一定要寫這故事?”
“宏揚(yáng)佛法。”
小銀鼠嘆了口氣,點(diǎn)了根煙,在煙頭上方的青煙里抽動鼻子使勁嗅了兩口,懨懨無力說道:“這明顯是個謗佛的故事。”
觀音菩薩回過頭來,微笑說道:“能讓看這故事的人對佛法多些興致,也就有效果了。”
“那不如印幾億本佛經(jīng),每人家里免費(fèi)發(fā)一本。”
“萬一這些凡人拿佛經(jīng)擦屁股怎么辦?”
“……”
“前五十三參出自華嚴(yán)經(jīng),精妙之文,但世上還有幾人記得?這后五十三參自然要用些神怪故事作幌子。”
“那怎么才能吸引讀者呢?”
“多寫點(diǎn)兒打架,黑社會什么的。”
…………小銀鼠沉默少許,終于鼓足勇氣問道:“當(dāng)年射陽山人寫西游記,莫不也是這么個原因?”
“不錯。”
“那為什么這書里一直都沒寫明白,吳承恩到底是誰?”
“宗教嘛,總是要玩一點(diǎn)神秘主義的,如果什么都說明白了,誰還會感興趣?”
…………又有一曰,小銀鼠還在打字,菩薩還在看電視,不知是寫到哪里了,小銀鼠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問道:“菩薩,全按您說的在寫,小的有些地方不明白,請菩薩指點(diǎn)。”
菩薩眼睛正盯著電視上面的某個舞臺畫面,心不在焉,隨便點(diǎn)了點(diǎn)頭。
小銀鼠從鍵盤上蹦了下來,眨著一雙因為勞累而漸漸近視的雙眼,小意問道:“前面寫到,大圣爺手上那烏金鐲子并不是旃檀功德佛給他套上的,那自然只有……”
菩薩仍未留意,隨口應(yīng)道:“自然是我給套上去的。”
“那菩薩這五百年里也下過幾次凡,去過幾次歸元寺,為什么不幫大圣爺取下來?”
“愚蠢的問題。”
小銀鼠想了想,這問題確實(shí)比較愚蠢,如果菩薩松了那鐲子,大圣爺只怕早就出來了,那佛光早就入冥了,其時還無易天行,亦無鄒蕾蕾,鳳凰兒也沒有到五百年蘇醒的那一刻,這事兒只怕無法了局。
但想著想著,小銀鼠的心頭愈來愈寒,有了一個很可怕的推論,什么南海門,什么烏金鐲,什么什么的,說不定菩薩一直是在執(zhí)行佛祖的遺旨,只不過后來被生生被易彌勒一家給扭了,菩薩干脆就順?biāo)啤粚Γ瑥浝盏暮筇齑瑸槭裁从^音菩薩也能開?對,這是自己的前任被逼著撒了謊,但今世彌勒乃菩薩前世童子,怎么看,這事兒里,菩薩娘娘的地位又有了次恐怖的上升亞……菩薩自然知道這小畜生心里在嘀咕什么,也不發(fā)怒,微微一笑道:“有些事情,不要瞎寫。”
小銀鼠嚇得一哆嗦,恭謹(jǐn)趴在空格鍵上行了一禮,后文中再不敢涉及此處,又趕緊修改,將末章中本屬觀音菩薩的戲份全數(shù)刪掉,這才落了個安全。
…………“大圣說的那句話是什么意思?”
“哪句話?”
“就是讓古老頭兒上層次的那句話,什么暗行苦行碌十年,朱雀飚飛直上三天……好象上三天第一任門主也聽見過的。在這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里,這句話隱隱有初始點(diǎn)題之效。”
“噢,這句話亞,我想應(yīng)該是……俺辛苦行路十年,豬卻膘肥吃上三天……大意如是吧。空空被關(guān)在歸元寺里五百年,總有閑得罵娘的時候。”
聽見這句話原來是這個意思,再聽得菩薩喚大圣爺為……空空,小銀鼠的臉上出現(xiàn)三道黑線,卻不敢慢了打字的速度,在鍵盤上蹦噠著。
…………“由道入佛,天下有雙到底又是什么意思?”
“這是兩個職場上搶人的成功范例。”
“明白了。”
…………“吳承恩究竟是誰啊?”
“關(guān)心這個干嘛?”
小銀鼠不再說話,隱隱猜到吳承恩老先生當(dāng)年可能是觀音菩薩座前第一寫手,只不過在西游記里面提了些菩薩不愿意看見的,又被后世的網(wǎng)絡(luò)閑人隱約猜到些端倪,所以現(xiàn)在落了個生不見仙,死不見尸的可憐下場。
一念及此,小銀鼠哪敢再言,埋身于鍵盤之上,不知?dú)q月流逝,眼看著故事完成大半,才有些猶疑地抬起頭來,小心詢問道:“雖然朱雀與大鵬皆是一體,便如那鳳凰一樣,與彌勒同為劫初火中幻出之物,但為何這故事要取名叫朱雀記?”
“依你看,應(yīng)該叫什么?”
小銀鼠竄到茶碟處舔了兩口茶,十分舒服,說道:“依我看,這故事叫的是易天行成佛之事,應(yīng)該取名叫求佛才對。”
觀音菩薩把目光從電視屏幕上收了回來,眼中寒氣大作:“不準(zhǔn)。”
“為什么?”小銀鼠想不到菩薩的反應(yīng)如此強(qiáng)烈,不免有些意外。
菩薩酷酷說道:“那歌太惡心。”
…………半晌之后,菩薩又說道:“反正那家子與朱雀二字脫不了干系,叫朱雀記便好,說不定還能誘幾個道家弟子來看看。”
————————————————————————又一曰,銀毛鼠邁著疲憊的腳步從鍵盤上爬了下來,卻發(fā)現(xiàn)房間里沒有了菩薩的蹤影,半開的窗戶里吹來了微腥的海風(fēng),它定睛往從來沒有關(guān)過的電視屏幕上看去,只見那個電視頻道里正在放著一個歌會,而上面有個極眼熟的女子正在唱歌。
銀毛鼠唬了一跳,險些摔下凳去,再看著那女子化名為張小白,更是大驚。
片刻之后,銀鼠卻化驚為喜,吱吱一笑,又爬上鍵盤,開始打字。
它本是多聞天王手中一鼠,仗著主子上面有人的先天優(yōu)勢,千年以來,不知偷聽了多少天庭佛土的秘辛,本就有志做個天界第一八卦記者。奈何易天行上天一戰(zhàn),便擄了它去,其間去須彌山,訪那美克星,入普陀,與凈土一場大殺,它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躲在那小書包中。
料不得脫困之時,卻是在觀音菩薩的身邊,更想不到觀音菩薩居然讓自己寫這故事。
這本是它樂意做的事情,奈何這些天來總被菩薩威壓嚇著,一顆八卦之心不得盡抒,只在鍵盤上寫些打打殺殺血腥之事,咿咿呀呀頌經(jīng)之聲,菩薩又不準(zhǔn)他將這故事全數(shù)按真實(shí)講出,只教它個真亦假的法子,在里面夾雜無數(shù)故弄玄虛的惡心手段。全無自己最愛的種馬后宮黃色笑話的地盤,不由好生煩惱。
加上一直被菩薩囚著,又不知寫完這故事之后,會不會和射陽山人一樣落個死無葬身之地的可憐場地,它心頭不禁對觀音菩薩起了無數(shù)恨意。
此時見得菩薩去人間玩耍,自己得了自由,銀鼠自然開心不已,在鍵盤上一通亂敲,在那朱雀記文中不知添了多少生澀笑話,更隱隱有些暗諷佛門之語。
末了,它小眼睛骨碌碌一轉(zhuǎn),想到了椿事情,咬牙而舞,借陵光神君之口,暗罵了無數(shù)聲人妖。然后又將文中觀音菩薩與易天行對話時的“他”字,統(tǒng)統(tǒng)改作了“她”字,雖然銀鼠自己也不是很清楚,為什么一定要讓觀音菩薩在易天行面前做些媚態(tài),刻意為雌,但總覺得無比舒爽。
如此一來,這鼠心曠神怡,才真正將打字之事,做了自家的買賣。
某年夏時,朱雀記全文終,鼠以爪理須,看著電腦屏幕上的全文終三字,不免生出幾分得意來。
得意之余,一想自己在故事中毀僧謗佛,如今冥間又開,自己死后只怕會墮入拔舌地獄,永世沉淪,不免有些害怕,故而取了個假名,放在那故事的開頭——它暗自慶幸,披個貓馬甲,斷不會有人想到寫書的卻是個老鼠才是。
所有事罷,開始上傳,不料真遭數(shù)位佛學(xué)大德在書評區(qū)留言痛斥,更有人咒其應(yīng)下拔舌地獄,老鼠后怕之余,復(fù)喜自己果有先見之明。
南無彌勒。
…………二月中,銀鼠化為流光,來到省城歸元寺外,只見一片哀戚,方知某位大德赴西天去也,禮敬一番,掬幾滴淚,便收拾精神,往小書店去也。
須知它寫這故事久矣,卻不知擄過自己的易天行如今過著怎樣的生活,不免有些好奇。
來到墨水湖畔,竄入小書店中,在大堆盜版書籍上溜過,趴在后院那棵時常受水火之災(zāi)的大樹根下,開始偷聽。
只聽屋內(nèi)有一男一女正在夜話,情話綿綿,此處不便詳述,只聞其中有句什么冰火九重天,讓老鼠大感不解。
不幾時,屋內(nèi)一應(yīng)安靜,一年青男子面色不豫行出屋來,手中抱著一堆被子。
老鼠大惑,下意識說道:“易彌勒,你也會被趕下床?”
易天行坐在它的身邊,撓頭道:“一時沒控制住,把被子燒了。”
老鼠見他親切,職業(yè)習(xí)慣發(fā)作,吱吱笑著問道:“何時回須彌?”
“被人管著,回不去了。”易天行點(diǎn)了根煙,望著星空,悠悠道:“有了老婆,才發(fā)現(xiàn)家庭生活是很復(fù)雜的。”
老鼠煙癮發(fā)作,饞眼喚道:“大人,噴我兩口,噴我兩口。”
易天行見它說的賤,哈哈一笑,拔了兩口濃煙往它小腦袋上噴去。
老鼠嗅煙入體,十分愜意:“真是舒坦,鬼吹燈這書盡瞎掰,就這事兒寫的挺真。”
易天行笑了笑,說道:“你來看我做甚?”
“來看看大人成佛之后,生活如何。”
“一般一般,天下第三。”易天行搖頭晃腦,面有自矜之色,忽然聽著里屋里鄒蕾蕾咳了一聲,面色頓變,“我走了。”
入屋之前,易天行忽然回身皺眉道:“當(dāng)佛真的沒什么意思,你比較幸福,記住了,繼續(xù)做你YY寫手這個很有前途的工作吧。”
老鼠差點(diǎn)兒掉了下去。
易天行忽然又說了句話,眼神里寒意大作,那股威勢差點(diǎn)兒沒把老鼠壓成肉餅:“只是不準(zhǔn)去晉江寫我與葉相的故事!”
老鼠顫栗領(lǐng)命。
…………“若寫葉相與勢至的故事如何?”它望著天上那輪明月,想到月光六動,又想到易朱的初戀,心頭十分溫暖。
(以上純屬虛構(gòu),不可能雷同,自然沒有巧合。)—————————————————————————頑笑話說完了,正經(jīng)說幾句吧。
朱雀記寫完了,雖然自己知道這不算太了不起的事情,我也不以為燒雞有多么好,但在發(fā)VIP章節(jié)那一瞬,確實(shí)有點(diǎn)兒悵然若失的感覺,然后又有了一絲成就感,畢竟是自己一個字兒一個字兒整出來的,一年多之后,總算是結(jié)束了。
寫到凍柿子那處,這里第三次把自己感動了一下。第一次感動是易天行與猴子一起吃火鍋看春晚過年;第二次感動是教師節(jié)那天說人間如果真有陳狗狗,也祝他節(jié)曰快樂,當(dāng)時隨口加了一句,不知咋的,還覺得蠻感動,自己真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中年猥瑣男人啊。
寫這故事,自己有感覺的地方比較多,散亂的感覺,這里就不復(fù)述了,有幾個場景自己很喜歡,紅屁股下開白蓮,鋁飯盒里裝肥紅鳥,蕾蕾媽,小易朱回家,普賢菩薩那處兒引的魯迅的墓碣文。
自己看這故事的時候,覺得前面有些散,主要是一二三卷和后面的脈絡(luò)感,尤其是第二卷的時候,這有客觀原因,比如出版社垮臺什么。也有主觀原因,以前說過,立意不正,所以前面沒有太用力。
但不用力也有不用力的好處,至少看起來輕松些。
后來三月間突然進(jìn)了VIP,這個是事先沒有想到的,所以有些惶恐,因為訂閱收現(xiàn)錢與出實(shí)體的感覺不一樣,實(shí)體就像是做了些貨,讓代理商去賣,而VIP就像是自己在街上開店,客人對貨物的反應(yīng)能很清楚,很快捷的反應(yīng)出來,這種感覺逼著自己認(rèn)真了許多,自我認(rèn)為從三卷后水準(zhǔn)上態(tài)度上要強(qiáng)上許多,但不見得討喜,不見得好。
燒雞給我最大的收獲就是稍微明白了一點(diǎn),好與好看之間的關(guān)系。
說回這故事本身,這故事的結(jié)局一共設(shè)計了三個,有的朋友在很久以前就猜到了一個,就是那句九五年的時候易天行洗尿片——這個結(jié)局是準(zhǔn)備六道輪回開了之后,安排如來同志繼續(xù)出生,連具體的場景都想好了。
在高陽縣醫(yī)院的產(chǎn)床上,剛生下來的乳娃佛祖,玩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地下唯我獨(dú)尊,而易與蕾蕾張大了嘴,老猴拄著金棍守在產(chǎn)房外面,時刻準(zhǔn)備打仗,易朱端一碗滾湯的米湯去欺負(fù)弟弟。
天上,音音與阿彌陀佛正保持著陰謀家的笑容。
這個結(jié)局是想強(qiáng)調(diào)沒有人能夠擺脫某些自己以為可以擺脫的事情,就像如來同志,想死,最后卻硬是死不成,欲哭無淚,比較有荒謬感。
之所以放棄這個結(jié)局,是覺得對如來同志這樣的大牛人來說,這個結(jié)尾太過殘忍了。
而且有位書友說過,何必非要繼續(xù)搞出這么個人哩?也對,我不喜歡他。
還有個結(jié)局比較殘酷些,陰冷些,但我是好人嘛,所以堅決地棄而不用。
現(xiàn)在的結(jié)局我很滿意,希望大家也滿意。
網(wǎng)絡(luò)VIP連載的過程,就是寫手與眾多讀者兄弟姐妹們打仗的過程,大家猜,俺就偏不要你猜到。
很多寫手都會這樣,俺也不例外,但我也不想刻意地改變原有的想法。就像書里面如來自殺,這是很早以前就確定了的事情,不會改。老猴那句什么上三天,當(dāng)時也就是那么設(shè)計來玩的。
還有鄒蕾蕾,大家都說她應(yīng)該發(fā)威了——我絕對不是因為喊著要蕾蕾媽發(fā)威的人多了,才偏不讓她發(fā)威,而是自己的認(rèn)識當(dāng)中,既然她屬于一種安寧的純凈的姓質(zhì),有些暗合清靜無為之意,那何必讓她再威呢?有很多事情看白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什么都不做就行了,所以蕾蕾在最后只是睡了一覺。
…………除了有生皆苦這四個字以外,引出這故事最后結(jié)尾的還有八個字,一動一靜謂之如來,這是很久以前我看佛經(jīng)的時候看到的一句話,但讓自己很憤怒的是,后來再怎么查也查不到了,不知道是自己記錯了,還是給自己的強(qiáng)制記憶,但總之既然典無出處,我也就無法就這八字發(fā)揮,只好忍痛咽了回去。
還有一個反應(yīng)很強(qiáng)烈的問題,就是贊佛抑道,崇洋媚外,這個我就只好嘆息,都不知道自己哪里贊了佛。
首先我是個沒宗教信仰的人,雖然沒有入黨,但是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和荊教主蘑菇教主是不一樣的。再說到愛好,其實(shí)我對道家的東西倒熟悉一些,七八年前也裝模作樣地試著翻過道德經(jīng)給自己看。而佛經(jīng)我接觸的相當(dāng)少,除了胡適的一本集子之外,其余的只是很隨便地翻過些。以前寫的免責(zé)聲明,不是作態(tài),直到今天,也必須承認(rèn),在宗教方面,我很廢柴。
這只是一本打架溫情故事。
為什么選擇佛教為主要背景的題材,主要基于三點(diǎn)考慮,而且選擇的時候,根本沒花時間:一來是道教的體系太雜亂,而且過于世俗化。雖然佛教的體系也很龐雜,但是做起簡化工作時,比較簡單。……加上個人看法里,總覺得菩薩打架比較有酷感。
二來我認(rèn)為,道教如果按道家的路子走,走到最后最高,也就是個清靜無為的境界。這是我所以為的道家最牛人的模樣。道家看似有情卻無情,佛家看似有情卻多欲。道家自個兒玩就足夠了,大乘佛教卻總想著普度眾生。如果我寫個故事,里面最牛逼的幾個大境界,都是清靜的,無為的,像老君和蕾蕾那模樣,娘咧,誰還來打架?誰還來耍陰謀?俺的生活費(fèi)誰給?
第三點(diǎn),也是最重要的一點(diǎn)是:當(dāng)時寫的時候,手邊擺的恰好不是道德經(jīng),而是胡適那本書和地藏王菩薩本愿功德經(jīng),我是個懶人,自然也就從手邊的東西敷衍開來,大家恕罪。
不過后來想了想,如果能把故事里提到的佛經(jīng)典故之類,用注釋什么的列出來,可能會好些,或者說借書中人的言語解釋一下,也許會顯得更流暢一些,這樣字?jǐn)?shù)也多些,灌的水也多些,錢也多些……呵呵呵呵。
本來預(yù)計中應(yīng)該有京城事情和臺北的事情,但后來都沒怎么寫了,現(xiàn)在看起來是對的,因為這故事已經(jīng)因為羅嗦的我,拉得太長了。
有些前面的人物后面沒出場,是在入舍那章左右定的路子,這和生活差不多,有些人只是你曾經(jīng)相遇,但注定分開的人,書中給出過一個借口,此處不詳提。最后曾經(jīng)說過的所謂一個伏筆,其實(shí)在前面的銀鼠后記里面已經(jīng)說到一點(diǎn),是觀音菩薩的事兒,沒寫,不遺憾,我喜歡菩薩光明一些。
自然,這故事有很多敗病,聳肩,可惜我是一個很無恥的人,不喜歡聽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大俗人,所以不提。
…………總之寫完了,這個事實(shí)讓我很歡喜。一路寫來,倒不是很累,只是這個工作有些容易膩,幸虧有金錢的刺激與書評的刺激。
所以很感謝一直訂閱這本書的朋友,真心十分感謝,除了感謝大家的鈔票支持之外,還感謝大家很少催我更新。
也感謝發(fā)書評的朋友,因為有些朋友想的東西,比我想的更妙,甚至故事里也有些地方用的是朋友們的意思。
還要感謝各處論壇上的那些朋友,當(dāng)初只是披了馬甲在LK里叫喚,卻被大家揪了出來,給了許多好評,許多廣告,有些汗顏,有些慚愧。這里就不點(diǎn)名了,免得搞的太刻意,以后若有機(jī)會,當(dāng)面致謝。
自然,我不會感謝那些口吐臟話罵娘的人,說臟話是要不得的。魯迅說自己一個都不原諒,俺沒他老人家那氣勢,但也是個小肚雞腸的家伙,也不會虛偽地謝過,只好說聲,一個我都不謝。
最后謝謝編輯。不存在拍馬屁的問題,而是那時出版社倒閉兼惡意欠錢之后,燒雞直接面對的可能,就是變成蕭山紅毛大閹雞,雖然據(jù)說閹雞可以壯陽,但太監(jiān)怎么壯也壯不起來的。
所以站方來電話之后,俺想都沒想,就進(jìn)了VIP,要知道那時候俺QQ上的簽名可是“把根留住”啊……筒子們,中國人民已經(jīng)站起來了,我可以退出坑黨三四五六乃至七代目的候選隊伍了,我可以不再擔(dān)心被老婆娘家人拖入東廠咔嚓了。
新書將來如果出籠,一定在這里通知大家,應(yīng)該不會太遙遠(yuǎn)。
…………春天來了,貓兒叫了。
這真是一個幸福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