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標志性事件
,女教師的隱私 !
顧光義拿著這些資料,似乎有些膽怯,在交給古麗青的時候,他猶豫了一下,說:“古書紀,我,我覺得這次的采訪好像沒有什么可以拿出臺面來寫的東西。”
“嗯?”古麗青看著顧光義,眼神里充滿了疑問。
“我們春江報雖然說是地方小報,但是,我們的宗旨一直是為集團和集團鼓與呼的,可是,我看了這些圖片,還有這些人的手稿,似乎都不符合這個要求。這要是登出來,不是丟了我們春江人自己的臉嗎?”顧光義有些忐忑地說道。
“丟了我們春江人的什么臉?”古麗青邊問邊伸出手,示意顧光義把那些資料交過來。
“這個……”顧光義站在古麗青的桌前,身子微弓著,雙手把那些資料呈給古麗青,最后還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U盤,“圖片都在這里面。”
“顧部長,我們是贊歌唱多了,幸福看多了,所以看到這些貧苦的人民,看到這些凄慘的鏡頭,就覺得不真實了,對不對?”古麗青看著顧光義說,“而這些貧苦和疾苦恰恰是春江底層人民的生活真實寫照。以前,我們的報紙,電視臺天天宣傳的就是形勢一片大好,百姓安居樂業(yè),人民幸福安康。下去走走,看看,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生活有幸福的一面,更有不幸的一面。幸福的民眾,我們可以少關(guān)心,少關(guān)注,但是,這些窮苦的民眾,我們應該投以更多的關(guān)懷和幫助,這才是集團真正應該做的。你覺得呢?”
“是是是,古書紀所言極是!”顧光義忙不迭地說道。
“所以,這次的慰問我所做的就是原生態(tài)的最真實的訪問。顧部長,你走訪慰問的片情況怎樣?”古麗青問道。
“哦,我走訪的是馬灣片,這個片雖然是集團郊,地里位置很有優(yōu)勢,一部分民眾靠著這個優(yōu)勢,發(fā)家致富,但是,再富裕的地方都有窮苦的人,所以,那些特困戶家庭,生活確實也是凄慘至極,讓人看了心痛。”顧光義說道。
“是啊,你也有這樣的體驗,這就是這次的慰問起到的真正意義。讓我們每一位集團的領(lǐng)導干部,把春江的總體形勢看得更清楚,我們不能總把眼睛盯在成績上,也應該經(jīng)常去關(guān)懷這些弱勢群體。一個社會,我們可以不管富人有多富,只要他是合法所得,就可以一直富下去,但是,我們覺得不能不管窮人有多窮,這是社會穩(wěn)定的基石。只有窮人能安居樂業(yè),有希望地生活下去,我們的社會才能穩(wěn)定健康地發(fā)展。”古麗青說。
“是的,是的。”顧光義說,“可是,這么貧窮的畫面,如果真的照實來登,會刺痛很多人的神經(jīng),對我們集團的形象也是不利的。”
“刺痛哪些人的神經(jīng)?”古麗青抬起頭看著顧光義說,“我都不怕神經(jīng)被刺痛,還有誰的神經(jīng)會比我更痛!再說,能被刺痛的人,說明他還是有良知有正議有愛心的人!我希望能通過某種方式,喚醒全民的扶貧濟困之心,讓有能力的人來幫助這些在生存線上掙扎的人,喚起社會的良知,讓民風能得到些許的改變。”
顧光義看著坐在大班椅里的古麗青,那么嬌小的一個人,被這個椅子包裹起來,顯得更是較弱,但是沒想到這個小女人卻有這樣的悲憫之心,有這樣心懷勞苦大眾的情懷。這不得不讓顧光義對古麗青刮目相看。
但是,憑他做宣傳的經(jīng)驗,他覺得古麗青這樣做,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犯忌!黨的宣傳工具,從來都是歌功頌德,而不是自揭短處和傷疤,古麗青這樣做,無異于把自己的老底抖出來給所有的人看,讓全社會都知道春江是這么貧窮落后,底層人的生活是如此悲苦凄慘,這樣的印象一旦形成,春江就成了貧困的代名詞了。
你古麗青可以清高得不在乎,可是其他人呢?還有更上層的領(lǐng)導呢?會怎么看春江?又怎么看你這個當家人?春江雖然窮,但是多少年來,在外宣傳和樹立的形象都是正面的,不是如此貧苦的第三世界,這突然間要如此的一個顛覆,是不是有些頭腦發(fā)熱,自掘墳墓?
“古書紀的想法很美好,不過,現(xiàn)實不一定會按照我們的想法走的,很多時候也有出人意料的結(jié)果。”顧光義說道。
“出人意料?哈哈,顧部長是做宣傳的,我倒是很想和顧部長探討探討,這個出人意料會有哪些情況?”古麗青示意一直站著的顧光義在自己的面前坐下來。
顧光義拉了拉椅子,在古麗青的正對面坐了下來。
“古書紀,說實話,我不是專業(yè)做新聞的出身,但是從隆江宣傳委到春江宣傳委,這幾年,也是很有一些心得。”顧光義說,“新聞,給人的印象,容易以偏概全,民眾不知道你這個新聞背后的故事,只能從你所刊載出來的畫面和文字進行粗淺的解讀。這就是*的民眾為什么那么容易被誤導。有時往往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是經(jīng)過新聞報道后,立刻被放大,然后引起了轟動和波瀾。如果這個轟動和波瀾,帶來的是好的效應,我們當然達到了目的,就是起到了正確的譽論引導人,這是我們需要的。但是,如果草作不好,也會走向了相反的方向,而一旦出現(xiàn)了那樣的局面,我們再要來扭轉(zhuǎn),可能要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都無法挽回,就這是新聞的雙刃劍效應。所以,我們盡量利用媒介,來做正面的宣傳,何況現(xiàn)在是網(wǎng)絡(luò)的時代,有些事情一旦被網(wǎng)絡(luò)推開來,那個巨浪和影響,不是我們能挽回的。兩打兩建的事情,想必古書紀也一定不會忘記。本是春江的小小事情,通過網(wǎng)絡(luò)放大后,變成了一個地方的標志性事件,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
顧光義第一次這樣坦率地和古麗青談話,這是古麗青沒有料到的。
他的話古麗青雖然不全信,但是說得也是很中肯。對于新聞媒體,把控得好,就是為自己所用,把控得不好,就會引火燒身,這個她也知道。
這次的特困戶慰問走訪,鏡頭所觸,確實都是凄慘的畫面,按她的意思,就是要通過媒體的宣傳,讓春江人明白自己生活的這個地方,還有這么多需要幫助需要關(guān)愛的窮苦弱勢群體,希望能喚醒大家的良知,通過全社會的力量,來給這些人關(guān)心和幫助。但是,顧光義的話,讓她對自己這樣的一廂情愿產(chǎn)生了懷疑,是不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通過這樣的畫面,傳遞的是不是這樣的信息?民眾的解讀,是否和你的想法相吻合?如果真的像顧光義說的,適得其反,是不是真的成了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顧部長,你的話很有道理。媒體確實是一把雙刃劍,把控得好,如人所愿,把控不好,適得其反。關(guān)于這次的走訪慰問,究竟該如何刊發(fā),從你的角度來看,該如何草作?”古麗青改變了語氣問道。
“古書紀,我顧光義就實話實說了。”顧光義看著古麗青說,“我認為完全刊發(fā)這樣凄慘的畫面影響不好,會帶來不利的社會影響。從新聞報道的角度來看,這么大規(guī)模的走訪,不應該寫得太細,應該做成新聞綜述,把這件事情綜述完整,再截取幾個有代表性的鏡頭或者畫面,出現(xiàn)在媒體上,以達到兩個目的:一,讓民眾對集團慰問特困戶的舉動有了解并理解和只持,贏得民心;二,適當傳遞特困戶的生活情況,引起民眾的同情和關(guān)注。達到這兩點就足夠了,沒必要大肆渲染,畢竟貧窮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古麗青神情嚴肅地點了點頭。她不得不承認,顧光義的話是很中肯的。
看來,顧光義也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樣,只會迎奉蔣能來。一直以來,顧光義都是唯蔣能來的馬首是瞻,因為顧光義是蔣能來從隆江宣傳委要來的,在常委里面,顧光義是蔣能來的人,也是公認的。
古麗青對顧光義的了解,也一度帶著有色眼鏡,認為他沒有什么尿水,更不懂新聞。但是,今天看來,他還是有主見的,這一點,比廣播電視局的于海天好多了。于海天只會問:古書紀,這個應該怎么發(fā)?你說怎么發(fā)就怎么發(fā)。最典型的腦殘干部。
當然,現(xiàn)在很多領(lǐng)導就喜歡這樣的腦殘干部,一切以領(lǐng)導的意志為根本,領(lǐng)導叫我干啥就干啥。
但是,古麗青更喜歡有主見有能力的干部。顧光義今天的這一番坦誠直諫,讓古麗青重新認識了他。
“你說的這兩點,我們都需要。如何能把后者放大,起到更好的社會效應,還需要你再考慮考慮。”古麗青說,“按這些材料,你按你的意思先整理出一個稿件過來,然后我們再商量討論,你看如何?”
“好好好,沒問題沒問題。”顧光義喜出望外,他沒想到古麗青真的能采取他的建議,“我立馬讓夏文樺來組稿,爭取周一給您過目。”
“好,辛苦顧部長。”古麗青笑著說。
“不辛苦,這就是我該干的事兒。只要古書紀滿意,那就是我們的動力!”顧光義笑著說。
這句話算是放松后的馬屁話了,古麗青笑著,心領(lǐng)了。
這樣忙碌起來,一個上午的時間就過去了,快到了午飯的時間了。
古麗青本想讓顧雨薇隨便叫個外賣,在辦公室里隨便吃一點,中午留在這兒休息一下,下午再接著看看這兩周落下的一些文件和報紙,信件什么的。兩周下鄉(xiāng),桌上堆積了一大堆的文件和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