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章 在煎熬中相思
    ,女教師的隱私 !
    “裴云哥,我早就想好了,前幾天已經(jīng)讓我一個最可靠的姐妹幫我在郊區(qū)找了一個可靠的人家,我說有個朋友要找人寄養(yǎng)孩子,讓她給我找個條件還可以,比較有愛心,也會帶孩子的人家。她幫我找到了一對四十多歲的夫婦,家里沒種地,就是帶著兩個孫子,正在上學,兒子媳婦兒都出去打工了,聽說幾年才回一次家,我給他們每個月四千的工資,孩子的所有費用我出,這四千塊錢就是他們的純工資,他們很樂意。四千塊錢的工資可是比我們普通公務員都要高啊!”趙成玉說道。
    可是,阮裴云還是覺得不太放心。這鄉(xiāng)村的條件可不是太好,這兩個孩子怎么說也是金枝玉葉的,可不能委屈了兩個孩子。
    “成玉,這靠譜嗎?鄉(xiāng)下人帶孩子能放心嗎?”阮裴云說道。
    “裴云哥,你放心吧,我會經(jīng)常過去看的,剛開始我要天天過去看,我肯定不能讓這兩個寶貝疙瘩受委屈了!”趙成玉說道,“郊區(qū)那兒不遠,我坐公車就能去,每天我趁著中午的時間去看看,如果好的話,我就讓他們一直帶著兩個孩子,如果不好,我就繼續(xù)找個更好的,可靠的!總之不能讓孩子受委屈。”
    “一定要這樣!”阮裴云擔心地說道,“這孩子可是得來不易啊,我們得好好給你大哥養(yǎng)好了,等到有一天,讓兩個孩子健健康康地站在你大哥的面前,讓你大哥把這些年受的委屈都補回來!”
    “我也是這么想的,將來孩子大了,時機成熟了,我一定讓孩子去見他們的爸爸!”趙成玉說道。
    “就這樣吧,明天我送你上車,路上的東西你要準備好,東北那邊冷,可不能凍著孩子”阮裴云說道。
    “我知道的,你放心吧!”趙成玉笑著說,覺得阮裴云真像個爹的樣子。
    第二天下午三點半,北江市火車站,趙成玉在阮裴云的陪同下,來到了火車站的貴賓候車室,他們旁邊還站在一位二十多歲的女子,這是阮裴建公司里的導游小周,一年到頭走南闖北帶團,出門很有經(jīng)驗。
    阮裴云讓阮裴建派個人過來用用,并沒有說干什么,就說要到東北跑一趟,送個人。阮裴建就把小周派過來了。阮裴云說了,按照帶一個30人的旅游團的收入給她補貼。小周很樂意。
    阮裴云給趙成玉包了一個軟臥車廂,到了哈爾濱轉(zhuǎn)車后,依然是包的軟臥車廂,這樣就沒有人干擾她們了,兩個孩子才不會被過多的打擾。
    趙成玉沒想到阮裴云能想得這么周到,真的是非常感動。
    在候車的時候,阮裴云抱著兩個孩子,真是非常舍不得。
    這兩個小家伙,現(xiàn)在長得非常機靈了,看到他都會笑了!真的太討人喜歡了!
    阮裴云親自把趙成玉和兩個孩子送上車,等到火車開動的時候,阮裴云的眼眶居然有點濕潤了!他太舍不得這兩個孩子了!
    如果可以的話,他真想把這兩個孩子留下來,就放在北江市撫養(yǎng),可是,這是不可能的,太容易暴露了,一旦暴露就太危險了!
    為了兩個孩子的安全,也為了趙牧晨的事業(yè),兩個孩子一定要放到越遠的地方去,趙成玉這樣安排也是對的。
    只是,這樣真是對不起兩個孩子,更對不起趙牧晨和顧雨薇。尤其是顧雨薇,她為了孩子都差點心痛得死去了!不聲不響地就離開了北江市,消失在了大家的視線里,不知道現(xiàn)在她過得著怎么樣了?
    雨薇丫頭走了,趙牧晨的心里也是空落落的,他知道,丫頭是帶著傷痛離開這里的,臨走前,一句話也沒有給他。走了之后,也再沒有和他聯(lián)系。
    趙牧晨好多次想給丫頭發(fā)短信,也想給她打電話,可是,卻總是不知道從何說起,不知道該如何開口。這次的事情,在兩人心中留下的傷痛太深太深了!
    兩個人就這樣,在煎熬中相思著,誰也沒有聯(lián)系誰。
    但是,趙牧晨知道顧雨薇的情況,因為古麗青會告訴他。現(xiàn)在,古麗青又成了他們之間的橋梁了。
    趙牧晨知道顧雨薇的爸爸去世了,很吃驚,也很難受。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丫頭今年遭遇的不幸太多太多了。
    還沒有從失去孩子的傷痛中走出來,卻又要再次面對失去爸爸的痛苦。趙牧晨知道丫頭對爸爸的感情很深很深,因為爸爸最疼她,最愛她,有時候,趙牧晨也能感覺到,丫頭在他的身上其實也是在尋找這種父親般的疼愛和呵護。
    趙牧晨希望丫頭能好起來,能盡快好起來。眼看著年就要來了,他希望過完這個年,丫頭能時來運轉(zhuǎn),一切都重新開始。
    開年后,丫頭就可以正式上班,趙牧晨想好了,到時候給她換個地方,春江是不能再待下去了,因為丫頭在春江是被免職了的。要重新上崗,必須換個地方。
    趙牧晨的工作很忙,這一個月,他到下面的地市去進行調(diào)研,很少在昌城里呆著了。到處跑跑,能舒緩心情,也能讓自己盡快從那段傷痛的記憶里走出來。
    關(guān)于各個城市大肆進行新城的開發(fā)這個課題,趙牧晨已經(jīng)重點調(diào)研了十來個地級市,發(fā)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非常讓人擔憂。
    幾乎每個城市都在進行這樣的城市擴張,不管是經(jīng)濟條件好的,還是經(jīng)濟條件差的,都在如火如荼地干著這樣一件前無古人的“大事兒”。
    各地財政圍繞著土地這個搖錢樹,是變著法子在圈錢,看起來各地的經(jīng)濟增長都很多,可是,這些都是虛的,都是一種表象,靠賣地蓋房子撐起來的。只是,這樣掠奪式的開發(fā),是無法長久的,地總有賣完的一天,蓋起來的那么多房子,實際上的購買率遠遠達不到。
    趙牧晨到江林市調(diào)研的時候發(fā)現(xiàn),江林市的新區(qū)江源區(qū)開發(fā)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江林市新的也已經(jīng)搬過去投入使用了,可是,江源區(qū)的房子卻是依然有三分之二的樓房是空著的,根本就賣不動!據(jù)說有個樓盤,兩千多戶,只有三戶入住,整個就是一座空城,根本沒有人氣!
    趙牧晨問江林市助理駱文昕:“新區(qū)當初規(guī)劃容納多少人?”
    駱文昕拿出匯報材料說道:“當初我們是按照容納四十萬人左右的規(guī)模來建設這個新區(qū),商品房建設大概在20萬套左右,配備醫(yī)院,學校,超市,電影城商業(yè)街等等所有的完備設施,吸引老城區(qū)的主流人群往新城區(qū)搬遷,把老城區(qū)的人口密度降下來,也緩解老城區(qū)的交通壓力”
    “江林市總?cè)丝诓挪坏饺偃f,城區(qū)常駐人口不到一百萬,你一個新區(qū)能吸引四十萬的人口搬遷過來?江林市居民的收入有這么高的購買率嗎?”
    “趙助理,我們江林市是旅游城市,靠近湖山,每年夏天來湖山度假的人就達上百萬人次,總體來說,靠山吃山,居民還是有購買力的。當初我們也是充分調(diào)查研究之后來進行規(guī)劃的”駱文昕說道。
    “問題是事實說明,拍腦袋的調(diào)查研究是沒有用的!”趙牧晨說道,“現(xiàn)在情況怎么樣?你們也都看到了,房子賣掉了嗎?四十萬的容納量達到了多少?還不到十分之一,整個大街上空蕩蕩的,這就是一座空城!”
    駱文昕的額頭上開始滲出了陣陣汗珠子,雖然天氣寒冷,可是,他卻是感覺全身都很燥熱。
    趙助理這是在問責啊!現(xiàn)在新城的入住率很低,很多樓盤都想拋售,可是越拋售越是沒有人來,*的樓市也真的奇怪了,老百姓就是買漲不買跌!房子漲價的時候拼命買,房子變著法子在促銷,他們卻開始觀望了!
    “趙助理,我們正在通過各種措施促進老城區(qū)的主流人群往這里搬遷,估計再過幾年,這邊就熱鬧起來了!”駱文昕說道。
    趙牧晨搖搖頭,遺憾地說道:“你們的胃口太大了!一個小小的地級市,打造一個容納四十萬人口的新城,從愿景來看,是好事兒,可實際上呢,我們高估了這個形勢,我們不是一二線城市,我們到了四線了,剛需有定數(shù),外來人口也不多,靠著本地富裕起來的人群,購買力很有限。江林市真正有錢的人,已經(jīng)到昌城去買房子了,或者是到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去買房了,他們的目標不在江林市。而當?shù)剡@些中間力量,有購買力的人,住高檔樓盤去了,剩下的是普通工薪族。可是要到這里來居住,首要的問題是必須有車,因為遠離主城區(qū),遠離以前的工作單位,舍近求遠的事情,對于普通工薪族來說,生活的成本很高,他們不會那么輕易搬遷。這樣分析一看,你這座容納四十萬的新城區(qū),能有多少人過來入住?”
    駱文昕和所有在座的領(lǐng)導員都有些面面相覷,他們不知道趙助理這次來居然主要是盯著新城區(qū)的這個問題不放!
    當初規(guī)劃這個新城區(qū)的時候,趙助理還在江油集團助理的位置上,按理也是知道的,當然,那時候他不是主要領(lǐng)導,對這件事情并不是直接負責。現(xiàn)在新城區(qū)已成規(guī)模了,問題顯現(xiàn)出來了,大家都很著急,房子賣不動,是個大問題。
    現(xiàn)場一片沉默,誰也不敢接趙牧晨的話。
    趙牧晨掃了一眼全場,最后語重心長地說道:“啊,現(xiàn)在全國上下都在搞城片化進程,在大力地促使有能力的鄉(xiāng)民和城市邊緣人群進入城市主流人群,讓他們成為新市民,成為我們新一輪發(fā)展中的生力軍。但是,我們的希望是美好的,現(xiàn)實卻是殘酷的!這些人群當中,能夠真正成為新市民的,是佼佼者,是他們真正有了能力在城市安家落戶,有能力把妻兒老小的生活安置好。可是,絕大部分的人是沒有這個能力的,或者說,他們沒有信心在城市安家落戶,因為他們沒有和真正的市民同軌,他們的社保醫(yī)療以及孩子的上學問題,都是一個不小的問題。要把這些人真正留在城市里,必須首先在民生上讓他們能夠得到同樣的重視,獲得同等的待遇,讓他們在這個城市找到主人翁的感覺,這樣才能讓他們成為我們城市真正的新市民,才能把他們留在這個城市生根發(fā)芽……總而言之一句話,我們發(fā)展經(jīng)濟的目的,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集團努力構(gòu)建的和諧社會,也是為了讓我們的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集團如果把民生工作做好了,老百姓心里有安全感了,我們就是真正為老百姓服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