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乘云術(shù)法
“母親,孩兒只在那邊待個幾天,不日便會回來,您且放心。”
說完這些,只見王堯伸入袖中,取出玉瓶,將其小心交給母親,也沒說太多,只是讓母親每隔七天服用一次,又輕聲說著,瓶蓋要記得及時蓋上。
夫人終究還是拗不過自個的孩子,接過玉瓶,左右看了看,心中甚是喜愛,讓斂秋好生保管起來。
之后,便是二人之間的閑話,也讓王堯了解了京城之中的一些情況。
不過,對于這些王堯并不感興趣,作為修行之人,本就是性情淡然,且堅韌不拔,唯有遇上激流,又懷揣著迎流而上的勇氣,方可成為一名大修士。
哪怕是選擇了入世,也難以改變這么多年來,養(yǎng)成的習慣與性格。
----------------------
旭日東升,紅光高照。
一大清早的,沉寂于黑夜的京城,仿若被喚醒,空蕩無人的街道,也陸陸續(xù)續(xù)多了起來。
王堯吐故納新,將肺臟內(nèi)的氣體與血液之中的氣體交換,迎來初日的第一道陽光,真氣交融,過程不快不慢,隨后緩緩吐出一口濁氣。
每日的修行,于此刻結(jié)束。
“小王爺,東西都收拾好了,咱們該出發(fā)了。”李得順早早就起來了,為了備好出門所需物品。
王堯意念一動,真氣環(huán)繞周身,身上依附的灰塵一掃而空,整件大袍宛若初新。
“走吧。”
這次出門路途較遠,也就沒打算帶著那開了靈慧的寶馬出門,黑貓也被放在了庭院里,況且經(jīng)過瀏覽地圖,這次不只要走陸地,又得走水路,帶著馬兒頗為不方便。
王堯?qū)⒉糠治锲肥杖肭ご校切┹p松的小物件,便讓李得順老老實實背著。
不然出門闖蕩江湖,要是什么東西都不帶,反而是讓人覺得奇怪才是,見過世面的,恐怕還會認為,有空間法器傍身。
到時候怕不是要引得一陣腥風血雨,好生麻煩,還不如從細微之處改變。
不過哪怕不帶著寶馬出門,夫人也交代過家丁,找來府中靠譜的馬夫,本想著全程帶過去,但遭到王堯強烈反對,也就找到要出去辦事的家丁,客串馬夫,順路捎帶一段距離。
王堯倒也沒拒絕,雖說對于物質(zhì)上的好壞,他并無太多要求,但是有得用的話,也省得走一段距離。
京城很大,街道很多又很是繞,所幸找來了熟知路徑的馬夫,趕的也就快了。
路途遙遠,走出了京城,那平坦的道路,消失不見,迎接的則是那陡得過分的泥路。
若是無事,是人是仙,都是會感到無聊的。
王堯倒是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忙著修行,度過這難熬的過程。
李得順的修為是入了門的,為真氣境,他于此境界待了甚久,但真氣厚實,而且最近進入冥想的速度快了不少,讓他很是驚訝。
道路漫漫,其修也長。
晴空萬里,朝霞滿天,萬丈光芒垂直而落,普照大地。
馬車從福王府邸,出了繁盛的京城,直直望著西南方向駕駛而去。
黃昏已至,駛至轉(zhuǎn)去西邊的交界處,那邊有一處驛站,由于馬夫的時間很趕,馬車于此處停了下來。
王堯與那順路的馬夫告別之后,便與李得順暫且先住進驛站之中,等待天亮后,再一同踏上旅程。
這個地方的驛站,距離京城并不遠,所以進京與離京之人,大部分皆會住宿于此,條件也就還好,不會簡陋。
所幸此處的驛站尚還管飯,不然身邊的李得順,怕不是只能食以帶來的干糧,度過這一夜了。
翌日,高空晴朗湛藍,萬里無云。
二人離開了驛站,原本想著看看能不能買來到馬匹,結(jié)果卻是沒有,也就暫且只好徒步而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且不說王堯看了多少的經(jīng)義注解,看了多少的詩篇文章,但白玉道館所擁有的萬卷藏書,他絕大部分已然看過,記于心中,也算是個知識淵博之人。
隨著行走的步數(shù)一點一點的增多,平常心中或多或少刻意下壓的心境,此時仿佛與周邊融為一體,忘乎所以。
看來唯有真正實踐,腳踏實地地親身體驗,才能有如此的體會感慨。
待王堯醒悟過來,才發(fā)現(xiàn)二人就這樣行路,時間慢慢地過去,已然不知走了多久多遠。
他是受得了,并沒什么感覺,但身旁的李得順卻是汗水透背,喘著粗氣,體力不足,已然受不了。
“小王爺,這我是真的走不下去了,得休息一會兒,不然腿都要走斷咯。”
李得順累得顧不得了多少,找了個地方,一屁股坐了下去,呼出一口氣,手輕輕捶著小腿。
王堯走上前去,手輕輕一拍其肩膀,真氣灌引體內(nèi),令李得順不再大喘氣,身體上的疲憊消散大半,只是心靈上的疲憊,無法消除。
“李得順,此處的附近可有什么小鎮(zhèn)或者村莊之類的地方?”
李得順一聽,連忙翻起包袱中的地圖,仔細觀之,很快給出了答案。
“回小王爺?shù)脑挘啻颂幠舷略傩惺锏穆烦蹋陀幸惶幊擎?zhèn),只是此時為申時,天色馬上就暗了,那個城鎮(zhèn)名為老龍城,一至夜晚,便會關(guān)緊大門,斷了路橋,且周邊環(huán)繞河水,壓根無法渡之。”
王堯微微點頭,思索片刻,說道:“那你先坐著休息,待會我再施以術(shù)法,帶你我前去。”
李得順心中一喜,連連大呼,小王爺為人通情達理,體會下屬。
“別整這些,出門在外,喊我李公子就是,別再喊小王爺。”
李得順眼珠子一轉(zhuǎn),想起了前些日子所看的話本,領悟了過來,嘴里念著我懂我懂,小的謹記于心。
搞得王堯一臉的疑惑不解,沒見李得順解釋,也就作罷。
稍坐片刻,王堯一手握著方寸印,一手捻訣,閉目凝神,又念以真訣,施展出乘云術(shù)法。
頓時金光大盛,白霧環(huán)繞,腳底升騰起白茫茫云霧,將人托起,此情此景,仿若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仙人。
李得順不由得看呆了,哪怕跟著小王爺這么多年,這種場面可不常見,無論看多少次,都會令人震驚,難以忘懷。
“快上來吧,咱們的時間可不多,這等術(shù)法維持不久的。”
李得順這才清醒過來,搖了搖頭,連忙走了過去,跳上了云霧,感受著腳底下軟綿綿的觸感,不敢全然踩實,生怕一不小心,便摔了下去。
乘云術(shù)法,乃白玉道館的高階道術(shù),修成的難度,出奇的高。
現(xiàn)存于世的修士,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領悟了此等道術(shù),一雙手都數(shù)的出來,王堯就是其中一個。
而且就算習得了乘云術(shù)法,施展而出,想要維持得住,需得龐大的真氣用以真氣,消耗過大。
不過乘云術(shù)法是為數(shù)不多的高空術(shù)法,速度奇快,一日便可行千里之遠,又可托人一起飛空。
“穩(wěn)住心神,穩(wěn)住身形。”
說罷,王堯便牽引真氣,腳底下的云霧快速騰起,嗖的一聲,便遠離了此處。
李得順差點沒反應過來,整個人險些就被空氣中,快速流通的氣流,給打落下去。
距此處不遠的隱蔽地方,躲藏著一位面容白凈的中年人,遠遠看著二人消失的地方,嘆了一口氣。
沒錯,此人便是福王府中的客卿,徐妙勝,又被夫人派來暗地里護持世子殿下的安危。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對方給的實在是太多了,拒絕不了。
令徐客卿沒想到的是,世子殿下竟然習得了白玉觀中的乘云術(shù)法,這下要是不跟緊點,可真要被甩開,回去要挨罵的。
徐客卿掐訣施法,身形一變,變了個四不像,像是雀鷹,又似是禿鷲,又似貓頭鷹,又似蒼鷹。
翅膀微微一扇動,飛得奇快,只是比不得乘云術(shù)法這等高階道術(shù),不過也不差,勉強不會被甩開,跟了上去。
王堯的心神皆在控制腳下的云霧,壓根發(fā)現(xiàn)不了身后之人的存在。
眨眼之間,距離剛剛的地方,大概已有接近一公里了。
若是恐高之人,站在云霧之上,絕對會心神大亂,腳底發(fā)軟,絲毫站不住。
好在李得順也是名入了門的修士,又看過白玉觀的藏書,只是資質(zhì)不夠,修為無法再精進半分,身形穩(wěn)住,沒有被風流打散。
沒過多久,二人便來到了老龍城附近,云霧慢慢下降至地面,消散一空。
李得順能夠明顯感覺得到軟綿綿的觸感,又變成了松軟的土地。
王堯額頭析出細汗,呼出一口氣,于乾坤袋中取出回氣丸,吞服而入,入口即化。
乘云術(shù)法可真不愧是白玉道館的高階道術(shù),速度奇怪,又可托人,就是消耗極大。
遠遠看去,有一座溪流環(huán)繞著的城鎮(zhèn),其中來往之人,絡繹不絕。
看來這里就是那老龍城了,二人慢步走去,所幸天色尚早,城門未關(guān)。
路橋直直擺放著,連接著溪流阻隔著的地方,供人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