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宮人
    第八十七章宮人
    早起小冬收拾了穿戴停當(dāng),秦烈看她的打扮衣裳,問了句:“要進(jìn)宮?”
    “嗯。”
    紅荊拿著面圓鏡替小冬照著后面的發(fā)髻,秦烈過來接過鏡子,小冬扭頭看他一眼。
    “要不要我陪你?”
    “不用了。太后娘娘yu體違和,你就是去了也不方便見。”
    “那我送你到宮門口。”秦烈往門口瞅了一眼,飛快地在她唇上吻了一下。
    小冬嚇了一跳,忙朝門口看了一眼,紅荊已經(jīng)端著水盆出去了。
    幸好沒人看見。
    她手里帕子一甩,在秦烈額頭上抽了一下:“去去。”
    秦烈笑著攬住她的腰,小冬瞪了他一眼。
    “中午可回府?我去接你。”
    “嗯,今天大概要用了午膳再出來,不用接我。”
    秦烈一路送她到延喜門,看著小冬的車子進(jìn)了宮門。
    小冬穿過長長的宮道,墻的那邊是左掖庭,聽著墻那邊有女子的說笑聲,嘻嘻哈哈的大異往常。
    “郡主忘了,上月不是采選秀女么,想是新秀女們已經(jīng)進(jìn)宮了,就安置在那邊。”
    小冬點(diǎn)點(diǎn)頭,她倒把這個忘了。
    現(xiàn)在她們還能笑出來,等在宮里過上一年半載,就會慢慢變成另一個模樣。說不敢說,笑不能笑,循規(guī)蹈矩,沉默寡言。
    圣慈太后精神比上回好多了,還在長春宮院子里走了一圈。采姑笑著說:“郡主來得真早,可用了早飯沒有?”
    小冬笑著搖頭:“沒有呢,特意來吃白食的。”
    圣慈太后指著她笑:“你啊,都成了親了,是大人了,還一副小孩兒脾氣。”
    小冬笑盈盈地扶著圣慈太后朝前走:“娘娘這兒的飯食比我家中的好,今天有什么吃的?”
    采姑在一旁說:“巧了,剛才我去小廚房看過,有桃肉卷兒,還有翡翠酥和冰糖糯米山楂粥,都是郡主喜歡的。”
    小冬陪著圣慈太后用了早膳,許是早上多走了幾步,也或許是有人陪著胃口也好,圣慈太后居然喝了大半碗粥,還吃了大半塊糕。
    “你婆婆她們回家鄉(xiāng)去了?”
    “嗯,昨天走的。走運(yùn)河,水路總是穩(wěn)妥踏實(shí)些。送走了她們,家里一下子就空下來了,平時習(xí)慣了有人作伴熱熱鬧鬧的,乍一空,還真覺得寂寞。”
    圣慈太后拍拍她的手背:“過些天就好了。你要悶了,就進(jìn)宮來陪陪我。”
    采姑端茶上來:“郡主家中現(xiàn)在人少,等將來生下小千金小公子,可就一點(diǎn)兒都不悶了,到時候只怕忙得叫苦連天呢。”
    圣慈太后也跟著打趣:“正是呢。生個淘小子,纏得你睡覺的空兒都沒有,保證不寂寞了。”
    小冬被打趣得臉通紅,急忙把話題岔開:“今天從延喜門那邊進(jìn)來,聽著左掖庭那一帶跟養(yǎng)了小鳥兒似的,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圣慈太后有些疑惑,采姑忙說:“娘娘這幾天也沒理會,那邊安置了新進(jìn)來的宮女,都是些小姑娘,宮規(guī)怕還沒學(xué)好呢,所以讓郡主聽見了。”
    “是么?有多少人?”
    “奴婢也沒細(xì)打聽,三五百總有吧?”
    圣慈太后點(diǎn)點(diǎn)頭:“病了幾天,倒沒留心這個。對了,采姑你是哪年進(jìn)的宮?”
    采姑微微一怔,想了想:“奴婢是永慶十一年春天進(jìn)的宮。”
    “啊,”圣慈太后微微點(diǎn)頭:“也有十多年了。我還記得我是顯元二十八年進(jìn)的宮……雖然過了幾十年,我還記得很清楚,那是個大冷天,進(jìn)了宮就把我們身上的棉衣都剝了去了,發(fā)給了件夾衣,根本擋不了寒風(fēng),屋里也沒有炭盆,一屋的小姑娘都凍得瑟瑟發(fā)抖。”
    大概人上了年紀(jì),就喜歡回憶從前的事情。
    “太后娘娘那時候多大?”
    “十二。對,剛剛十二,從小就沒離過家,乍一進(jìn)了宮,處處都不習(xí)慣,心里害怕也不敢同人說……學(xué)宮規(guī)的時候可沒少吃苦頭,當(dāng)時每八個人分作一班,那一班兒里有一個學(xué)的不好的,其他七個人跟著一塊兒受罰。”
    采姑說:“正是呢,我們那時候也是的。挨了罰還沒有飯吃,半夜里都餓得睡不著覺。”
    圣慈太后一笑:“宮規(guī)從來都是老一套,幾百年來改朝換代,后宮的規(guī)矩卻沒怎么大改。”
    小冬沒有插話,靜靜地聽著。
    “后來我就一直待在掖庭宮里,活計也不算太累。這么過了一年,兩年……我覺得這輩子就這么過下去了。一起進(jìn)宮的姑娘也有得蒙圣寵的,也有犯了過失被打死的。一開始心里怕得很,后來經(jīng)得多了,見得多了,也就不怕了——怕也沒有用。”
    圣慈太后那時候可想不到自己會成為一國太后吧?忍饑捱餓的時候,一定只想著有個饅頭就知足了。
    人的際遇誰也說不準(zhǔn),當(dāng)年是皇后寵妃,現(xiàn)在不過囚居冷宮。而曾經(jīng)是掖庭里一個小小宮女的,現(xiàn)在卻是太后娘娘。
    采姑臉上也有幾分悵然,不知她是想起了什么往事。
    圣慈太后經(jīng)歷的,想必她也一樣都經(jīng)歷過。
    宮人進(jìn)來稟告,說皇后領(lǐng)后宮諸人過來請安。
    圣慈太后搖搖頭:“讓她們回去吧,我沒什么精神,不想見人。”
    小冬站在簾后朝外看了一眼,輕聲問:“那個穿黃衣裳的是誰?”
    那人跟在明貴妃后頭,正好微微轉(zhuǎn)過臉來。
    啊,原來是張婕妤,現(xiàn)在得稱張淑妃了。
    她比從前顯得富態(tài)了一些,身材也沒有從前那么苗條,風(fēng)采氣度與生下皇子前全然不同,后宮的女人有了兒子才有底氣,有了倚仗。
    采姑卻錯會了小冬的意思,以為她問的是站得靠后的穿淡黃宮裝的女子,輕聲說:“那是新近受寵得封的季美人。”
    “哦。”
    果然是位美人。
    那些女人中有不少陌生面孔,她們站得靠后,衣著也沒有那么華貴艷麗。可是她們勝在有青春,這比一切名貴的衣飾脂粉都更寶貴,面頰紅潤,眼睛明亮,身姿窈窕,聲如黃鶯。前面的女人們有的是資歷和份位,她們也曾經(jīng)擁有青春,可是歲月流逝,她們用青春換來了現(xiàn)在。后面的那些女子擁有青春與美貌,她們躊躇滿志,看著那些已經(jīng)色衰的前輩與對手們,用恭謹(jǐn)溫順掩蓋了野心勃勃。
    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小冬上一世看過不少宮斗的、電視。這些看起來和美親密情景,其實(shí)不過是沒有硝煙的另一種戰(zhàn)場。后宮里的傾軋爭斗比前朝更慘烈。朝堂上的男人們爭的是權(quán),是利。在同一塊餅上劃而分食,雖然有多有少,可是總歸是能夠達(dá)到一個平衡。可后宮里不可能皆大歡喜。皇帝只有一個,皇帝的繼承人也只能有一個。你得到了,我就得不到,必須用盡全力去爭去奪,把別人踩下去,自己朝上爬,明刀暗箭,你死我活。
    小冬遠(yuǎn)遠(yuǎn)看著她們,慶幸自己不是其中一員。
    如果她不是穿越成了郡主,而是成了這龐大的后宮中的一員,她現(xiàn)在會怎么樣?是象采姑一樣,勤勤懇懇的服侍一個主子,還是象那些姿色過人的女人一樣,靠著美貌與心計殺出一條血路來?
    她也不知道。
    不處在那個境地,誰也說不準(zhǔn)。
    皇后她們走了沒多時,又有宮人來報,三皇子和四皇子來請安。
    三皇子小冬才剛見過,四皇子卻是有些日子沒見了。他比從前高了許多,穿著錦袍小靴,小臉兒粉嫩粉嫩的,眉目清秀,舉止有度。大概再過個十年八年等他長大了,沈靜那個第一才子兼美男子的名銜就要保不住了。
    兄弟兩人行禮請安,小冬又同他們兩人見禮,四皇子拱手一揖:“小冬姐姐。”
    小孩兒裝大人樣最顯得可愛。
    他行過禮,就跑了過來拉著小冬的手:“小冬姐姐最近都不常來了,總是見不著你。”
    小冬微笑著說:“四皇子也上學(xué)念書了,縱使我來了也一樣遇不著你。”
    四皇子歪著頭,好奇地問:“小冬姐姐的夫婿是怎么樣的人?”
    這個……
    “太后娘娘壽辰時,你不是見過了么?”
    “那天亂糟糟的,人那么多,沒說上話,就看著個子高大。”
    “他是……”
    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小冬一下子竟然概括不出來。
    他也讀書,學(xué)問卻不算好。他習(xí)武,可是那個五品游騎是捐來的。他少年坎坷,心志堅毅……
    不過對小冬來說,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好的愛人,好的丈夫。
    “是個很好的人。”
    四皇子的嘴微微嘟起,話語聽起來頗有酸意:“有多好?”
    他的神態(tài)語氣讓小冬一下子想起趙呂來。大概做兄弟的,總是不待見娶走自家姐妹的男人。盡管四皇子還小,可是也已經(jīng)有了這份兒意識了。
    用外人的眼光來看,秦烈不是那么好,長相不好,學(xué)問不好,沒有門第……
    小冬微笑著,指著三皇子腳上的靴子問:“你看,是你三哥的靴子好,還是你的好?”
    三皇子的靴子自然比四皇子的考究,四皇子點(diǎn)頭說:“哥哥的比我的好。”
    “那給你穿,要不要?”
    四皇子搖頭:“不成……哥哥的靴子大,我的腳小。”
    “對呀,這靴子合適不合適,穿的人自己最知道,和嫁人的道理差不多。”
    最好的未必是適合他的。
    比如沈靜。
    若是嫁了他,小冬肯定沒有抱怨寂寞的空閑。她得做好兒媳,好孫媳,賢內(nèi)助——光是沈家的那些親戚朋友一一記住名字理清關(guān)系,就夠費(fèi)勁的。連沈芳都說,她家的親戚有時候連她都認(rèn)不全呢。
    ——————————————
    剛才發(fā)重了……已經(jīng)改過了。
    扭扭~~咽炎太討厭了,希望快點(diǎn)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