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孟於抵達(dá),錯愕的三巨頭
伴隨著匈奴、月氏南下的消息傳開,榆中城內(nèi)的所有百姓,人心惶惶。
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士族權(quán)貴,望著其他地方趕來的秦軍,如臨大敵的模樣,沒人敢擅自離開榆中城。
接下來的兩日。
伴隨著時間過去越久,所有人都感覺越是不安,似乎下一刻,月氏與匈奴大軍,就會兵臨城下。
榆中城外。
在數(shù)名鐵騎將士的護送下,一輛馬車緩緩朝著城墻方向行駛而來。
城頭上一名名秦卒見到這一幕,滿是疑惑,互相對視一眼。
因為他們都看清那輛馬車,是官府的馬車。
片刻后。
看著只有一輛馬車,以及寥寥數(shù)名鐵騎,城樓上的秦軍校尉很快便下令,打開城門。
不管那輛馬車是從哪里來,既然是官府的馬車,他們自然不可能不讓進,特別是匈奴與月氏的大軍,隨時可能到來。
“何人?”
城門打開后,一名名秦吏手持長戈,走出城門,看向馬車與幾名鐵騎將士。
這時候。
在所有秦吏的注視下,在城內(nèi)所有百姓的注視下,身穿官服的孟于,從馬車內(nèi)緩緩走出。
沒有多余的話語,孟于從官服內(nèi),拿出官印與木牌。
“大人!”
檢查身份的秦軍校尉,在確定孟于的身份后,連忙拱手打禮。
孟于收回官印,站在馬車上,望著城頭上滿是守軍,這陣仗如臨大敵。
望著眼前這校尉,望著城門內(nèi)的街道上,一眼看去,擁擠著無數(shù)百姓。
“讓將士們告訴百姓,月氏與匈奴已經(jīng)退去,高奴城,白衍將軍,已經(jīng)擊退匈奴與月氏的大軍!”
孟于走下馬車,開口說道。
城內(nèi)太多百姓,馬車很難通行,而且孟于也不喜歡擾民,在孟于眼里,自己的腿還沒到不能走的時候。
“什么?”
“什么??”
城門口,別說校尉,其他秦卒聽到孟于的話,全都滿是不可置信的對視一眼。
匈奴與月氏的大軍退了?
白衍將軍率領(lǐng)一萬余戰(zhàn)騎,擊退了十五萬月氏與匈奴的大軍?
不管是校尉,還是秦卒,眼下全都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他們實在不敢相信方才聽到的話!
但眼下,既然孟大人親口這樣說,他們身為秦卒,也只能按照命令去做。
城內(nèi)。
進入城門后的孟于,在幾名鐵騎將士與隨從的護送下,走在街道上。
望著街道上兩旁坐滿無數(shù)百姓,一眼望不到頭。
這一刻,直到親眼看到這些百姓,親眼從無數(shù)百姓面前一步步的走過,孟于方才親身體會,白衍當(dāng)初不顧前程之舉,意義到底有多重。
郡守府。
當(dāng)郡守楊憲、郡尉胡進、監(jiān)御史李平燕三人知曉孟于入城之后,全都不敢相信。
在他們眼里。
中丞孟于已經(jīng)前往高奴,按道理,已經(jīng)被卷入戰(zhàn)事之中,甚至可能被匈奴與月氏抓起來。
“大人,御史中丞孟大人,已經(jīng)來到府邸門外!”
伴隨著下來來報,楊憲連朝著門外走去。
胡進與李平燕二人,也在其他校尉、都尉的目光下,一同走出門外。
很快。
楊憲與胡進就在府邸門外,見到孟于,而李平燕對于自己的上級官員,更是不陌生。
“郡守楊憲,見過孟大人!”
“郡尉胡進,拜見孟大人!”
“卑職李平燕,見過孟大人!”
上郡中執(zhí)掌權(quán)利最大的三人,此刻見到孟于,全都客客氣氣的拱手打禮。
孟于依次還禮。
“胡將軍,下令讓將士們退去吧,月氏與匈奴的大軍,已經(jīng)被白將軍擊退,不會再南下?!?br/>
孟于禮畢后,對著胡進說道。
此話一出。
胡進、李平燕、楊憲三人,全都突然抬頭,瞪大眼睛。
一同出來迎接孟于的那些都尉、校尉,也全都互相對視一眼,懷疑自己耳朵是不是聽錯了,白衍率領(lǐng)一萬多鐵騎,戰(zhàn)退北方月氏、匈奴十五萬人馬?
這怎么可能!
這絕無可能!
一萬多戰(zhàn)騎,擊退十五萬人馬?
若是匈奴人無馬,他們尚且能有一絲相信的可能,因為當(dāng)初吳起率領(lǐng)五萬魏武卒,便擊潰他們秦國五十萬大軍。
但眼下匈奴與月氏,皆是游牧部落,戰(zhàn)馬之多,難以計量。
白衍麾下只有一支白氏鐵騎,又是如何做到擊潰十五萬人馬?
無人能想通。
但看著從高奴回來的御史中丞,孟于大人,所有人又都明白,孟大人絕對不會說假!
府邸外。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
孟于從身后那些鐵騎將士之中,接過一卷竹簡,里面詳細(xì)記載著鐵騎將士的傷亡。
“這是白將軍,托孟于帶來給胡郡尉的?!?br/>
孟于把竹簡,交給胡進。
胡進接過竹簡,打開后,看到里面詳細(xì)的記載傷亡人數(shù),戰(zhàn)亡四千七百多人,輕傷三千六百人,重傷六百。
“孟大人,那白衍?”
胡進收起竹簡,抬頭看向孟于。
“離開高奴那日,孟于曾言匈奴與月氏,已然退去,希望白將軍隨孟于一同來榆中,白將軍卻輕言婉拒,要為陣亡的將領(lǐng)立碑?!?br/>
孟于對著胡進說道,腦海里浮現(xiàn)那日離開山脈的時候,白衍送他上馬車的時候說的話。
久居咸陽,這一趟,孟于見到尸山,見過焚城,見過滿城百姓風(fēng)餐露宿,更見過匈奴月氏十五萬人南下,無功而返。
更重要的是,孟于見識到,在上郡有一個叫做白衍的少年。
正如同秦吏送去咸陽的書信中,提到的一句話。
不因責(zé)罰而無舉,不因敵眾而怯戰(zhàn),不因功大而忘卒,城有此子,民之所幸,將有此子,伍卒之幸,國有此子,秦之大幸。
生平之中,孟于從未對一個人如此贊譽過,也沒想過,會遇上這樣的人。
直到來這高奴城,親眼見到白衍。
孟于曾經(jīng)寫過無數(shù)竹簡,有些留存,有些交給王上,而在所有竹簡中,第一次,孟于親自寫下這句話,寫給王上,告知王上他對一個人的評價。
孟于更是在后面說到,這樣的將軍,定要小心他國挖走,絕不能讓這樣的少年去他國效命。
“傳我命令,開城門!命各地都尉、校尉,全部回隘口駐守!時刻打探消息!”
胡進轉(zhuǎn)頭下令道。
“諾!”
“諾!
”
聽到胡進的命令,一名名都尉、校尉,紛紛拱手接令。
此刻所有人都有些懵。
白衍真的率領(lǐng)一萬多戰(zhàn)騎,擊退十五萬人馬?怎么做到的?也太生勐了些!
一旁。
楊憲此刻也是真的老臉發(fā)懵,他至今都不敢相信,白衍率領(lǐng)鐵騎擊退月氏與匈奴的兵馬。
但楊憲同樣也清楚,去過高奴的孟于,絕對不會說假。
聽到胡進的話,楊憲回過神,雖然不清楚那白衍如何做到的,但眼下匈奴與月氏退去,他也終于松口氣。
“來人,立刻通知城內(nèi)百姓,令讓秦吏準(zhǔn)備護送高奴百姓返回高奴?!?br/>
楊憲開口下令道。
然而話音方才落下,就看到孟于開口。
“楊郡守,高奴已經(jīng)一把火焚毀,此事需告知百姓?!?br/>
孟于說道。
孟于的話,讓楊憲瞪大眼睛,脫口而出。
“焚城?”
楊憲滿是不可思議,白衍焚毀一座城?
胡進與李平燕,乃至其他那些準(zhǔn)備離開的校尉、都尉,聽到焚城,全都一臉失神。
聽到孟于的話,他們這時候,方才有些相信,為何白衍能擊潰月氏與匈奴的大軍。
連焚城都敢!
“楊郡守?”
孟于看著年邁的楊憲,忍不住笑起來。
“當(dāng)初白將軍前來榆中,若是有一人相信,白將軍何至于焚城?”
孟于反問一句。
在峽谷內(nèi)風(fēng)餐露宿的那晚上,孟于已經(jīng)從鐵騎將士哪里知道,當(dāng)初白衍來到郡守府,站了兩個多時辰直到天黑的事情。
這件事情,他也寫在那封送往咸陽的竹簡之中。
........
高奴城。
此刻在山脈之下,在峽谷出口兩旁,數(shù)千個小土包。
白衍看著這一幕。
柴、奚元等一眾鐵騎將領(lǐng),全都跟在白衍身后。
這一戰(zhàn),不僅是將士,鐵騎將領(lǐng),也死傷一半,僅剩的人,已經(jīng)全在這里。
“將軍,甲衣都已經(jīng)整理好?!?br/>
宴茂從遠(yuǎn)處拍來,來到白衍身旁,拱手說道。
此刻宴茂心里那叫一個憋屈,當(dāng)初他奉命兵分兩路,一路作為疑兵,一路埋伏,結(jié)果都沒有發(fā)揮作用,月氏與匈奴就已經(jīng)翻臉。
反觀他從其他將領(lǐng)口中,得知峽谷這里的經(jīng)過后,熱血沸騰的他,恨不得親自在場,與將軍一起殺匈奴。
“好。”
白衍點點頭。
那些衣甲,是要帶回去,給那些陣亡將士的家人。
看著將士們的遺體,埋在這里。
日后他與白氏鐵騎只要還在,年年都會來這里掃墳。
若是他與白氏鐵騎全部戰(zhàn)亡,高奴百姓尚有良知,都會來到這里幫忙掃墳。</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