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職事僧
毛慧悟、神龜成中出得集市溪邊那家小酒店門口,走不過五六里路,就來到了三岔路口。
毛慧悟說。
“我們兄弟情深,到底人各有志,終究還須分手。我要去京東陽城,賢弟休要相送,送君千里,終需一別。你要去柴州,就從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哥哥也不必相送。只是,如果有緣,他日必定再相聚。如果方便,可以通個書信過來。我們兄弟就在分手了!”
于是,神龜成中就在此拜辭了毛慧悟,各自分了路口,徑直要去自己所去的地方。
毛慧悟去往京都陽城的路上,在路上一行就是八九日,早已望見陽城城郭。前面就是城門,進得城中,到底是東萊國都城,街市繁華,人來人往,接連為斷。
來到城中,處處小心,雖然時隔一些年份,到底先前所犯人命官司猶存。于是,問那集市中人。
“這位施主,報恩寺在何處?”
那街市中人回答。
“前面有一座周濟橋,這了橋便是。”
“多謝施主!”
毛慧悟提了禪杖就走,早已進入報恩寺;就東西廟廊下看時,徑直向那禪房走去。
半途,撞見和尚,報與知客。
不多時,知客僧出來相見,見著毛慧悟生得有些兇惡,又提著禪杖,還掛著一口大刀,背著包裹。就有幾分怕他。
知客僧問。
“阿彌陀佛,善哉!師兄從哪里來?”
毛慧悟放下包裹,禪杖,也唱個一喏。
“阿彌陀佛!”
知客僧又再次回了禮。
毛慧悟說。
“貧僧乃從靈山靈官廟來。尊師靈智長老有書信在此,教貧僧來投寶剎靈慧大師處,討個寺中職事僧做。”
知客僧說。
“既有靈智長老書信,理當(dāng)同貧僧到住持方丈處。”
說著,知客僧引了毛慧悟,徑直來到住持方丈處。解開包裹,取出書信,全部拿在手中。
知客僧責(zé)備說。
“善哉,善哉,阿彌陀佛!師兄,你如何不知體面,即刻靈慧長老出來,你還帶著大刀、禪杖,已經(jīng)觸犯了三規(guī)五戒。你且跪拜,行禮儀,就信香處,禮拜靈慧長老吧!”
毛慧悟一時驚訝。
“啊呀,師兄如何不早說!”
于是,毛慧悟即刻解了大刀,放了禪杖,從包裹內(nèi)取出信香一炷,還有坐具,七條之類。半晌,也沒見靈慧大師出來。
知客僧又與毛慧悟披了架裟,教他先鋪坐具。
一會兒,只見靈慧大師從禪房中出來了。
知客僧向前稟告。
“這位師兄是靈山靈官廟到來,有靈智長老的信物在此。”
靈慧大師說。
“善哉,善哉,阿彌陀佛。師兄多時不曾有法帖過來。”“
知客僧喚叫毛慧悟說。
“師兄,快來禮拜靈慧長老。”
只見毛慧悟卻把那炷香插香爐,一時夠不著。
知客僧忍不住笑了。就自己走了過去,與他插在香爐中。
禮拜到三拜,知客僧叫住,將書信呈給靈慧大師。
靈慧大師接了書信,拆開看時,上面寫著。
“靈智和尚合掌表言賢弟靈慧公大德禪師。不覺天地長陋,別顏睽遠。雖南北分宗,千里同源。”
“今有小徒:靈官廟僭越胡員外剃度皈依僧人,慧悟,俗姓是邊關(guān)小鎮(zhèn)雄關(guān)軍營統(tǒng)軍毛宗。因打死了人,情愿皈依我佛。二次酒醉,鬧了靈官,攪了僧堂,與職事僧不能相處。特遣來貴寶剎,萬望職事僧處收容。幸哉,善哉,切不可推辭。”
“貧僧觀其魂身,久后,修得正果,歸其正位,乃魔域界圣魔,下界東萊國的。萬望容留。珍重,珍重!”
靈慧大師讀罷來書。說。
“靈山遠來僧人,且去僧堂中暫歇,先吃些齋飯。”
毛慧悟禮拜靈慧大師,再次謝了。
收拾起坐具、七條,提了包裹,拿了禪杖,大刀,跟著僧童去了。
靈慧大師喚過兩班許多職事僧人,盡到住持方丈處,說。
“你等眾僧在此,你看我?guī)熜朱`智禪師好沒道理。這個僧人原本是軍營統(tǒng)軍,是個粗魯武人。因為打死人,才削發(fā)為僧的。”
“他乃皈依落發(fā)僧,卻不守三規(guī)五戒,二次酒醉,鬧了靈官廟,因此逐出還俗之人。只是沒有直接驅(qū)逐,靈山靈官廟尚且不能收容,卻推來報恩寺,讓貧僧收納。”
“如果不收容他呢?師兄靈智禪師千叮囑,成囑托的,不可推故。倘若收容他呢?倘或日后在報恩寺,亂了清規(guī),如何使得?”
知客僧說。
“善哉,善哉,阿彌陀佛。師父,就是弟子們,看那僧人,全沒有一個地方象是出家人的。報恩寺如何安得了他啊!”
都寺僧說。
“師父,弟子尋思起來,這個僧人不是靈智禪師要求來報恩寺,做個職事僧嗎?報恩寺后院,不是有個果園,經(jīng)常有那陽城集市中的無賴潑皮,受他們的侵害,經(jīng)常到園中偷食果子嗎?”
“近來還好,將牛羊都放了進來,吃那果樹葉片,恐怕報恩寺的果園都要被他們糟蹋盡了。好不煩惱。管理果園的老和尚在那里當(dāng)住持,他那里敢去管他們。不如,就教這個僧人去那里當(dāng)住持?我看他一副窮兇極惡的樣子,一副煞星,倒是管得住。”
靈慧大師想了想。
“都寺僧說的是。我看就這樣辦了。”
吩咐侍者僧去僧堂客房里,等他吃完飯,就將他叫來。
侍者僧去不多時,引著毛慧悟到了住持方丈處。
靈慧大師說。
“你既是我?guī)熜朱`智禪師的弟子,推薦來到報恩寺掛單,要做個職事僧。敝寺后院中,有一處果園,你就去那里做個管事,每天教人施肥、修枝、嫁接、包果、打藥、采果。賣了錢,作為寺中用度。每季只要賣得五百兩銀子,剩余的就供你用度。這個職事可好?”
毛慧悟說。
“恩師靈智長老著我投在寶剎寺中,討個職事僧做,卻不教我做個都寺僧、監(jiān)寺僧,如何教我去管理果園?”
首座僧說。
“師兄,你不曉得。但凡新來寺中掛單的僧了,不曾與報恩寺中的功德的,如何做得都寺僧、監(jiān)寺僧呢?按照寺中規(guī)矩,管理果園、菜園都是由大職事僧來管理。可是,師兄還只是一個普通僧侶。”
毛慧悟說。
“貧僧不去管理果園、也不去管理菜園,就要當(dāng)個都寺僧、監(jiān)寺僧的。”
慶十一看書天天樂,充100贈500VIP點券!
立即搶充(活動時間:10月1日到10月8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