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潑天之功
    這可是一個皇朝的股肱之臣啊,他們卻站在皇帝的面前,忌憚著那些世家門閥!
    而這些世家門閥的家族子弟的官,都沒有他們的大!
    這就是朕的股肱之臣啊,這就是朕的國家柱石,這就是朕的忠臣良將??!
    姜元胤心中暴怒,但是此刻卻都沒有發(fā)作出來,他明白,忠臣依舊還是忠臣,只是這忠臣,想得太多了。
    白玄閬的戶部不是沒有錢,推行平民學(xué)府的國策花費是很巨大,但是這對于國庫來說并不算什么大事,不至于財政赤字,這只是借口。
    白玄閬真正忌憚的是那些世家門閥,這國策無異于是皇帝陛下在削弱這些世家門閥的舉動,盡管收效甚遠(yuǎn),但是一旦觸動了他們的利益,他們狗急跳墻,徒生事端,難說得很!
    而白玄閬的借口推脫,也是另一種擔(dān)心。
    江風(fēng)的商策是實打?qū)嵉脑谟|動商人們的利益,那些巨賈商家的利益,也就是世家門閥的利益!
    在白玄閬看來,平民學(xué)風(fēng)就好像是慢性的毒藥,即使看得見,世家門閥也不會立馬發(fā)作,但是商策,看著雖然利國利民,但是卻有種極大的弊端,這件事一把尖刀,尖刀的鋒刃沖著那些世家門閥的滿腦肥腸,打算來一記狠的,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世家門閥會很疼,所以商策推行絕對十分困難!
    白玄閬是在對皇帝陛下說:
    如果江風(fēng)的商策能夠推行的話,那么比之更加柔和的平民學(xué)府也肯定能更好的推行。
    姜元胤聽懂了這話,他淡笑道:“還有人有話說嗎?”
    國子監(jiān)祭酒于在學(xué)站出來道:“陛下,微臣有話說。”
    “講?!?br/>
    “若是要開設(shè)平民學(xué)府,就要有先生,要有在職官員,算上國子監(jiān)在冊的往年貢士進士,若是要推廣全國,且不論戶部銀錢是否能支持我國子監(jiān),就論這些在冊的貢士進士也不足以分配道全國各地!”
    “陛下,我大姜皇朝幅員遼闊,大姜皇朝的天下共有十個府道,共有一百三十七個州!在這州府之下又有縣上千!人口戶籍上千萬!而我大姜皇朝在冊之貢士進士,不過二百之?dāng)?shù),如何能分配到余下上千縣,如何能分到余下百余州,如何能分到每一個平民學(xué)府?”
    于在學(xué)昂首挺胸,不像戶部尚書白玄閬那樣算計太多,他是真的在思考過這個國策的可行性,這便是一個文人的風(fēng)骨。
    姜元胤聽到這話,也知道于在學(xué)是在認(rèn)真思考過了之后才會發(fā)話,神色微微緩和了下來,他道:
    “此事朕與太子少傅王庭堅已經(jīng)有了對策,可在民間招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且還有往年科考落榜之學(xué)子,也可以考校之后因此啟用!”
    于在學(xué)聽到這話之后,神色不由得微微錯愕了起來,他看著姜元胤,欲言又止:“這,這……”
    “于卿有什么異議?”
    于在學(xué)咽了口唾沫,道:“那些沒有功名在身的落榜學(xué)子,怎能,怎能啟用,做我大姜皇朝的朝廷命官,這,這不符合禮數(shù)啊!這……”
    于在學(xué)終究還只是一個不知道變通的迂腐文人,他聽到皇帝這話之后,有些六神無主的看向了禮部尚書宋聽濤和吏部尚書顏之渙。
    顏之渙也有些疑慮的皺起了眉頭。
    “陛下,臣有話要說?!?br/>
    姜元胤淡淡的問道:“顏之渙,你也覺得沒有功名之人不可啟用?”
    顏之渙聞言渾身一頓,隨后咬了咬牙道:
    “回稟陛下,臣以為,國子監(jiān)祭酒于在學(xué)于大人所言,不無道理!若是因此啟用這些沒有功名的學(xué)子,那豈不是荒廢了我大姜皇朝的科舉制度,豈不是亂了祖制?若是因此而亂了祖制,那天下文人豈不是覺得我大姜皇朝的科舉乃是笑話一樁,這樣一來,天下文人誰還會聞風(fēng)而來,為國效力,科舉一事,豈不是成了廢紙一張嗎?”biquge.biz
    姜元胤臉色有些不好看,他有些頭疼的揉了揉眉心,道:“平民學(xué)府的官員由當(dāng)?shù)毓俑心?,但是受命與朝廷,但是不在朝堂之冊,在當(dāng)?shù)刂莞?,便不算是在朝堂為官,在學(xué)府教學(xué)依舊可以科考,此事你看如何?!?br/>
    顏之渙張了張嘴,但是卻已經(jīng)說不出來什么話了,只能是朝著皇帝一拜,道了一句吾皇萬歲,暗自退下。
    姜元胤隨后又看向了禮部尚書宋聽濤,道:“宋聽濤,還有你沒有說話,你想不想說點什么?”
    宋聽濤周圍的幾人都偷偷看了眼他,但是宋聽濤雙目平視,并沒有與他們眼神交流,在聽到皇帝的問話之后,宋聽濤淡淡的躬身行禮道:
    “回稟陛下,臣沒有話說,陛下下旨,臣便全憑陛下旨意行事?!?br/>
    宋聽濤這個回答讓其余幾個人有些驚訝,但是卻讓姜元胤十分滿意,終于有一個明白人了。
    “宋聽濤,你真的沒有話說?若是現(xiàn)在你沒有話說的話,日后你再想說,朕可就不能再給你機會了。”
    宋聽濤想了想,猶豫了片刻,又道:
    “陛下,臣想問問,此平民學(xué)府推行國策,是何人奏表!”
    “是王庭堅所奏,你對此有什么問題嗎?”姜元胤淡淡的問道。
    “臣無疑問,臣遵旨,臣定會配合國子監(jiān)祭酒于大人竭盡所能,殫精竭慮!”
    謝知先在一旁小心的偷眼看了下姜元胤,心想皇帝陛下這一手黑鍋推得干干凈凈,此事王庭堅肯定參與其中,但是絕對不會是王庭堅提出來的。
    至于是誰?謝知先知道,不過就是一個少年郎,這少年郎肯定姓江,但是至于這個姓江的少年郎是誰,謝知先是老狐貍,謝知先不說。
    “謝知先。”
    姜元胤幽幽的聲音傳來,謝知先當(dāng)即躬身行禮道:
    “臣在?!?br/>
    “其他人都說話了,你不打算說說話?”
    謝知先一愣,隨后苦笑道:“臣不知該說什么?!?br/>
    “想說什么便說什么,這又不是朝堂,這是御書房,君臣之禮不必太過認(rèn)真?!?br/>
    謝知先聞言又是一愣,他小心抬起頭看了眼姜元胤,發(fā)現(xiàn)這位皇帝陛下此時的表情輕松,似乎已經(jīng)沒有了幾分鐘前的憤怒了。
    謝知先道:“臣斗膽,不知陛下與白大人所說的商策是哪論的國策,凌煙閣可從來沒有接到過這樣的國策進表。”
    姜元胤笑道:“此事,謝愛卿不知道,這乃是江風(fēng)在會試之上寫的一篇國策!”
    又是江風(fēng),眾人暗自交流了一下目光,臉上雖然沒有表現(xiàn)出來,但是內(nèi)心早已經(jīng)被這句話震驚得無以復(fù)加了。
    江風(fēng),這個名字在座的所有人都已經(jīng)聽說過無數(shù)次了,但是,這還是第一次,在這里,在這種場合,在御書房中,被皇帝陛下親口說出來!
    短暫的目光交流之后,眾人已經(jīng)了然了一件事,江風(fēng)這可新星,很快就要活躍于人前了!
    “有何效用?”
    謝知先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姜元胤跟前除了白玄閬之外的所有大臣的下意識的抬頭,顯然他們也很感興趣。
    “能將國庫稅收翻倍,有潑天之功??!”
    什么?。?br/>
    此話一出,頓時所有人的瞳孔一縮,而白玄閬則是有些驕傲的微微站直了些。
    潑天之功這個極為罕見的詞暫且不談,就皇帝陛下前一句話,能將國庫稅收翻倍!這就足以震驚朝野了!
    要知道姜皇朝如今的國力已經(jīng)不俗,每年的稅收便已經(jīng)是一個巨大的天文數(shù)字,除去宮殿修繕以及軍費還有朝廷各處要職機構(gòu)的運營都綽綽有余!
    若是再翻倍!
    那……
    那真當(dāng)是潑天之功??!
    甚至,絲毫不為過!
    就連謝知先這么穩(wěn)重的人,都不住的顫抖著聲音,連聲問道:“陛下,此策當(dāng)真有如此神效?”
    “朕何時說過假話?”
    謝知先聞言頓時激動不已:“陛下,此策可否與臣一看!”
    “此策還在修撰,等江風(fēng)修撰完畢之后,再給諸位愛卿查閱不遲?!?br/>
    謝知先有些訝然,“可是,右司郎中江大人不是要隨行前往周國出使嗎?”
    姜元胤點點頭,笑道:“對,所以要等江風(fēng)回來,才能看到這篇舉世震驚的國策。”
    “這…江大人如此年幼……臣不是在否定江大人之才能,只是擔(dān)憂,只他一人便能纂修完一整篇國策嗎?”
    姜元胤斬釘截鐵的說道:“能!如若他不能,他就不會在朕的面前夸下??诹?!如果他不能完成,那就是欺君之罪!”
    若是讓江風(fēng)知道姜元胤在眾臣面前吹的這個牛逼,估計要氣得跳起來了,明明皇帝陛下你硬是把這活計塞給我的!
    “此事,凌煙閣機密,眾卿不可對外說半個字,如若泄密,便是叛國,叛國是什么罪,諸位愛卿為官數(shù)十載,也都明白吧!”
    姜元胤森然目光掃視眾人。
    眾人頓時渾身一凜,叛國那是什么罪,那是形同造反一樣的逆天大罪!
    統(tǒng)統(tǒng),抄家滅族!
    這個時候,李公公緩步走來。
    “陛下,四殿下在門外候著,此件是皇后娘娘讓四殿下送來的?!?br/>
    幾個人瞄了一眼李公公手上的書箋,是紅色的,而且還是大紅色,眾人頓時不約而同的低下了頭。
    眾人自然知道大紅色代表著什么,李公公自然也很清楚,這是從長春宮處來的,而江風(fēng)不久之前剛剛進宮來了,這不是江公子親手所寫,還能是誰寫的?
    哪知道,姜元胤拿起婚書看了一眼,并沒有露出李公公所預(yù)想之中的那樣欣喜,反而還皺起了眉頭,似乎這封婚書在他意料之外的情況出現(xiàn)了。
    “陛下,那皇后娘娘那邊兒,怎么回應(yīng)?”
    “讓崇節(jié)回去,詔魏忠武進宮?!?br/>
    “啊?”李公公人傻了,這不對啊,怎么牛頭不搭馬嘴的…
    李公公很快就反應(yīng)過來了,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