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第三百六十章
可是此時,她實在太急需一個答案了,需要知道自己這是怎么了,而這又是哪里!
她知道,這里絕對不是自己的家,因為這里給她的感覺十分陌生,非常陌生!這種感覺非常奇妙,她非常敏感的知道這是一個陌生的地方!
她直起身形,移動雙腿,雖然全身無一處不疼,但她卻要緊牙關,堅持下床一探究竟。
可雙腳著地,卻發(fā)現地上是一雙大號拖鞋?
無奈穿上拖鞋,艾子晴一瘸一拐的向外走去,剛走兩步,便眼前模糊,停下稍喘,她感覺身體異常虛弱,就像精力了一場巨大浩劫,透支了全部的精神,卻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一般!
她一動不動,站在地上微微喘息著,半響,才緩過勁兒來,再次提步向外走去,加之身形纖細,臉色泛著一股病態(tài)的蒼白,實在是有些弱不禁風,楚楚可憐的模樣。
打開房門,帶起一串吱嘎的聲音,那扇木門顯然年久失修,顯然太古老了,被風輕輕一吹,便吱嘎吱嘎的搖晃起來。
小院子里,一張大大的漁網掛在那里,旁邊還有一些晾曬的衣物……
這是一戶生活在海邊漁民,家境并不富裕,艾子晴心中下出結論。
她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如此肯定的下出這樣的結論,因為她腦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記不起來,可在見到某些東西,聞到某些氣味之后,便可以下意識的得出結論。
艾子晴小心翼翼的抬起腳步,向著外面走去,在走到小院門口時,卻聽到外面有人說話的聲音,便停住了腳步,貼在院墻向外小心張望。
只見院墻外的土道上,是一對老農模樣的老人夫婦,鬢角花白,看相貌大概有五六十歲的樣子,但卻比城里的老人更加佝僂。
他們身邊站著一個年輕人,大概二十幾歲,年輕人身體健壯,皮膚黝黑,長的也十分干凈,穿著一件白色的背心,緊緊裹住噴張的肌肉。年輕人看起來與那對老農模樣的夫婦應該是一家人。
在三人對面,站著一個身體健壯的漢子,看樣子大概四十多歲,此時他正一臉不悅的教訓老人,“我說老李頭,都快十一月份了,你們家今年交的數可差的不少啊,村長發(fā)話了,如果不交齊,就讓你兒子明年到廠子里當干活去。”
“老三,你也知道我們家狀況,確實有三口人,可我老李就等于是半個廢人,大莊他媽也只能干干家務,我們家只有大莊一個能捕魚,今年下來這么多任務,你這不是把我們往死路上逼嘛!要真那樣,我老李就不活了,省的給我兒子添亂!”鬢角花白的老人,最后拿著煙袋鍋大力朝一旁的兒子指了兩下,話是說給對面那個四十多歲大漢聽的。
婦人在一旁默默不語,一副可憐模樣,而那被稱作大莊的年輕人說話了,“三叔,你也別為難我爸媽了,我今年抓緊捕魚,再使使力!這只雞先欠著您的,等我以后用魚給您補上!”
那被稱作三叔的大漢看了看大莊,打了個牙花,最終點頭說,“那行,反正我話是說到了,剩下的就看你們自己了!”說完點頭,轉身離開。
“爸,我們回去。”大莊推了推依然氣憤的老人,開口說道。
“這個壯佬,就知道給村長當狗,欺負我們老實人能耐!我問胳臂老孫家,他們家今年給的任務,比我們少上一小半!”老人倔強的抽了口煙,邁著倔強的小步子朝艾子晴方向走來。
艾子晴眨了眨眼,剛才幾人的談話她都聽懂了,她不知道自己為何能聽懂,但她明顯感覺那不是自己語言。
粵語?方言?
艾子晴腦子里閃過這兩個詞匯,她微微側頭,皺緊眉心,想繼續(xù)深想下去,或許能想到什么也說不一定,可沒等她繼續(xù)想下去,一道慈祥的女聲將艾子晴思路打斷,“咦?你醒了?”
聲音帶著明顯的驚訝。
艾子晴抬起頭,發(fā)現剛才那一家三口正站在小院門口,準備邁步進來,可現在都怔怔的看著自己。
艾子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我剛睡醒。”
“呵呵……”那名喚大莊的年輕人卻突然傻樂起來,艾子晴剛才見他剛才與那三叔說話一板一眼,沒想到也是個傻大個的老實主。
“大莊,去把雞殺了,我給姑娘煲個湯補補。”婦人轉頭對兒子說。
而后又看了看艾子晴的臉色,嘆道,“瞧這孩子臉上,都沒有血色了,快進屋休息,別在外面站著,漁村不比外面,海風吹著容易著涼。”
說著,便把艾子晴攙扶進屋。
艾子晴從婦人口中得知,這個村名叫蛇口村,好像是深圳外圍,沿海地帶的一條小村莊,村里有兩百來戶人家,都是靠著捕魚為生,不怎么與外界來往,地處十分偏僻,想要到最近的鎮(zhèn)子上,也要翻山越嶺,十分不易。
但漁村里的人都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生活的倒也愜意。
村里最大的官,也就是村長吳家,每年村長為村民下達任務,每戶需上繳一定數額的魚,不然就讓壯丁到廠子里去干活。
村民們對廠子里做什么不太了解,那里重兵把守,看得十分嚴格,而進去的壯丁,都是只許進,不許出,在里面吃住,就連回家都要被人看著陪同,不過給的工錢卻非常之高,使得村里很多人都愿意去幫忙,補貼家用。
而剛才門口那個‘三叔’就是村長手下的管事,經常替村長在村里跑動,相反,村長卻是難得露面一回。
看來,這里就是一個偏遠地帶還未被開發(fā)的小漁村,村里的人靠海吃海,打漁為生,社會形態(tài)還非常老化,竟然連死了人,都只需要跟村長報備,或埋或燒。而村長竟然有權判死,僅然一方霸主,與舊社會有何區(qū)別?
上一世,艾子晴便聽說過,在兩千年后,政府依舊不斷發(fā)掘到這樣的小村或小鎮(zhèn),里面還有祠堂,有長老,村長或鎮(zhèn)長有權杖責或宣布村民死刑。
他們自己制定法律,有的就連偷東西都要被砍斷雙手,說起來有些聳人聽聞,但事實確是如此。
等等,上一世?艾子晴皺起眉頭。
這些概念,只在艾子晴腦中模糊閃過,快得她都來不及抓住,可她卻記得‘上一世’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姑娘,是大莊把你從海里撈上來的,當時哎,你渾身是血,嚇人的很,是不是遇難了?”王媽端著一碗熱乎乎的雞湯走進屋里,開口問道。
婦人姓王,夫家姓李,兒子叫做李大莊。艾子晴稱她王媽,稱老者為李叔。
“王媽,村里有大夫嗎?”艾子晴抿了抿唇,開口問道,看來她真的不是村里的人,那她到底是哪里來的?
艾子晴說話時下意識的用了粵語,雖然當地方言較重,但溝通起來卻還算可以。
“有啊!村里有個宋醫(yī)生,我們村里人有個病什么的,都是去請宋醫(yī)生的,我去把他給你叫來!”王媽一拍腦袋,這才想起來艾子晴大病初愈,應該找醫(yī)生來檢查一番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