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8服從,將熊熊一窩。
長生門的人,早已打入北齊大軍內(nèi)部各要害處,這一點就是北齊人自己也不知道。
而里面有人,事情就好辦了。
之前暗風(fēng)樓的殺手,把四大副將都殺了,可卻沒有把阿烈古烏將軍殺手,阿烈古烏只是受了重傷。
長生門的人收到倪月的命令,第一想法就是利用阿烈古烏,阻止北齊大軍后退。
于是,卓將軍下達撤退不到半個時辰,阿烈古烏就醒了,得知卓將軍下令撤退,大罵卓將軍誤國,下令不準大軍往后退,說后退就會落入大秦的陷阱,中了大秦的奸計。
至于落入什么陷阱?中什么奸計?對不起!阿烈古烏將軍來不及說,又暈了過去!
阿烈古烏是北齊軍人心中的神,也是大軍的主帥,他的命令沒有人會反駁,也沒有人會質(zhì)疑。
他說大軍會后退會落入大秦的陷阱,會中大秦的計,全軍上下雖然沒有一個人能想明白,大秦有什么陷阱,有什么奸計等著他們,但卻沒有人質(zhì)疑他的決定。
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即使不能理解將領(lǐng)下達的命令,他們也會緊定的執(zhí)行!
確定不能撤退的命令是阿烈古烏將軍“親口”說的后,后退的大軍立刻改變路線。而臨危受命的卓將軍,因為阿烈古烏一句“姓卓的誤國”,不僅沒了指揮權(quán),還被關(guān)了起來。
指軍權(quán),交到了另外一個人手里!
北齊三十萬大軍,人數(shù)眾多,命令下達下去,并不可能第一時間,傳到所有人耳朵里,于是……
北齊的士兵自己都凌亂了。
一會撤退,一會不撤退,這到底是要鬧哪樣?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個時候,要是主事的將領(lǐng)夠強勢還好,至少能強勢的穩(wěn)定軍心,可是……
死了四五個人,才能混到主事的位置,他就是再有本事也就那樣。
新?lián)Q上來的主事者甚至不如卓將軍,他的優(yōu)勢就是命好,是北齊一貴族的兒子,在軍中地位不低,卓將軍下去后,就輪到了他。
這位新任主事者,雖說能力一般般,可卻十分崇拜阿烈古烏,對阿烈古烏的命令,他根本不會考慮合理性,堅決不打折扣的執(zhí)行。
阿烈古烏說不準后退,他就堅決不允許大軍后退,要求他們沖上前與大秦打,趁機攻破大秦的城門,直接入關(guān)。
可他不知道的,今晚一系列的混亂,攪得大軍軍心不穩(wěn),撤退一事也消了大軍氣士,這個時候讓大軍拼命沖,他們真得沒有那股氣!
北齊這段時間,能把大秦的士兵壓得喘不過氣,雖有兵力眾多的原因,可那股氣也很重要,沒有那么股氣,他們也無法在戰(zhàn)場上勇猛無敵。
現(xiàn)在,他們那股氣消失了,指軍的將軍又是一個草包,根本不懂戰(zhàn)術(shù),只會亂打一通,三十萬大軍如同一盤散沙,連七成的威力都沒有發(fā)揮出來。
鳳于謙的叔叔帶兵主攻,原本看到北齊大軍在后退,還以為秦寂言的計劃失敗了,卻不想北齊大軍退到一步居然又折回來了。
大秦的一干將領(lǐng)傻眼了,“北齊哪個將軍在指揮作戰(zhàn),這是腦子被馬屁股夾了吧?”朝令夕改也不是這樣的。
一前一后兩個命令截然相反,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鳳小叔目光深沉的看著戰(zhàn)場,“也許是沒有辦法,沒有哪個蠢貨轉(zhuǎn)身就否決自己的命令。”否決自己的命令,就于否認自己的判斷,承認之前的判斷是錯誤的。
有錯就改是好品質(zhì),但是……
對一位將軍來說,轉(zhuǎn)身就否決自己的命令,只能說明他無能,他判斷失誤,他把人命當兒戲,也把軍令當兒戲,在沒有思考清楚,就胡亂下令,這樣的人,根本不配當將軍。
“不管什么原因,北齊不會退兵就好。現(xiàn)在北齊一盤散沙,我們趁機好好出這口惡氣,打北齊一個落花流水。”副手看北齊自己亂成一團,摸著下巴,笑得猥瑣。
被北齊壓著打了這么多天,機會總算來了。這個時候要不把北齊打趴下,都對不起自己!
“嗯,今晚是最好的時間,圣上策無遺算,一切都在圣上的掌控中。”震驚過后,鳳小叔不忘夸贊秦寂言。
說實話,他起先也不看好圣上的計劃。圣上的計劃沒有錯,可太理想化了,很多事情根本無法實現(xiàn),可是……
圣上卻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在他們眼中無法實現(xiàn)的事,圣上都能實現(xiàn)。
不愧為是能當皇帝的人,處事的手法就是高明。
對秦寂言的計劃,鳳小叔再無一絲懷疑,也更加堅信,今晚的戰(zhàn)況一定會如秦寂言所說的那樣,他們大秦必勝!
鳳小叔信心滿滿,戰(zhàn)意高昂帶著鳳家將,沖鋒在前。
“殺!”主帥的氣勢與勇猛,也會影響到普通士兵。看到?jīng)_鋒在前的鳳小叔,鳳家將一個個都激動了,像是打了雞血,整體氣勢比之前強了不止一分。
敵弱則我強,敵強則我弱。北齊大軍本就軍心渙散,亂成一團,面對來勢洶洶的鳳家軍,很快就招架不住了。
要按以往的經(jīng)驗,這個時候大軍會選擇撤退,暫避敵方的鋒芒,可因為有阿烈古烏的命令在,根本沒有人敢下達后退的命令,也沒有人敢后退。
大家只能硬著頭皮打,打不過怎么辦?失了戰(zhàn)斗的信心怎么辦?
阿烈古烏將軍說后退會落入大秦的陷阱,那就只能往兩側(cè)退了。瑯兒山一側(cè)是山,一側(cè)是水。大家自是往山里跑,而且躲進山里,大秦想要殺進去也不容易。
主事的將軍猶豫了一下,看著自己實在打不過大秦,猶豫許久,終于下令往山里撤。
普通士兵,對上峰的命令只需要執(zhí)行,不需要去思考對錯,主事的將軍一下令,大軍就必朝山里走。
沒有意外,他們遇到了埋伏,死傷慘重。
“撤撤撤,過江,渡江,我們渡江!”山里行不通,主事的將軍就想過江,而正好軍中也有船,可不等他們把船推入河,河面就燃起一道火的屏障,生生將他們的路睹死……
給讀者的話:這幾天飲食不規(guī)律,天氣熱,吃得涼,胃疼得睡不著,所以我繼續(xù)再寫一章,補足昨天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