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挑釁,赤裸裸的挑釁〈為昨天章節(jié)出現(xiàn)的筆誤檢討〉
菊花臺上,關(guān)關(guān)用纖細的手指輕輕翻動著手中的素箋,每翻過一頁就意味著又有一首詩被淘汰掉了,當此之時,臺上臺下所有人都集中在的她的手上,因太過安靜之下,以至于她手指翻動素箋時的沙沙聲似乎都能清晰可聞。
臺上臺下著緊結(jié)果的人不少,這次畢竟是金州范圍內(nèi)層次最高的文會,若能在這次文會中高中詩魁,與關(guān)關(guān)共渡**這個噱頭也就罷了,最重要的是對于揚名大有好處。
聲名對于唐代士人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有大聲名者能科舉中第,甚或還能因為赫赫聲名被朝廷,乃至于皇帝特許簡官,譬如天寶十年謫仙人李白被玄宗皇帝親自簡為供奉翰林就屬此種情況。
即便混不到大聲名,小名聲也自有小名聲的用處,小則開館授徒時更有吸引力,商賈們來請寫店招時能收更多的潤筆,大則在州衙文吏出缺時進入的希望更大。名聲看來雖是虛的,但有了它后帶來的好處卻是像真金白銀一樣實實在在,有這么個背景在,就由不得年輕些的與會文士們不著緊了。
畢竟像嚴老夫子這般近乎達到無yù無求境界的人少之又少。
不僅是這些年輕的文士們著緊,菊花臺上的劉景文更緊張,他今個兒費心巴力的安排這場文會,甚至不惜花費重金將關(guān)關(guān)從揚州請來,圖的是什么?還不就是為了巴結(jié)馬別駕!
關(guān)關(guān)剛才唱詩時的表現(xiàn)不僅掃了馬別駕的臉面,對于劉景文來說更是當頭一棒,好在剛才畢竟是歌詩,再說又是臺上臺下的眼神兒交流,關(guān)關(guān)的異常還算不上很明顯,只要眼下她能按照提前的安排和自己剛才的加意囑咐去辦,就能將剛才的異常迅速彌縫過去。
不說那些年輕的文士及劉景文,就連不知道參加過多少次文會的馬別駕都有些掛上心思了。
原來剛才關(guān)關(guān)眉眼傳情的那人,竟然就是從鄖溪縣衙中抽調(diào)上來的唐成!想到鄖溪縣衙,老馬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姚東琦,心里頓時騰的涌起一股火兒來。
近二十年的交情啊!以前鄖溪縣衙中人人都知道姚主簿跟州衙馬別駕關(guān)系好,但很少有人知道十歲之前的姚、馬二人就是墻隔墻的鄰居,按后世的說法,他二人就是從小一起撒尿和泥玩兒大的,直到十一歲時馬家搬走為之。隨后進入官場兩人再次相見,近二十年處下來,交情愈發(fā)深厚,尤其是年齒漸長,人之將老之時,或許很多東西慢慢的都看淡了,但這種從總角之交發(fā)展起來的友情反而在心里越來越重。
姚東琦之死是馬別駕心中抹不去的一個痛斑,這件事情發(fā)生的太快,解決的也太快,從孫使君知會他商議此事到張子山簽發(fā)拘捕文書,中間竟然只經(jīng)歷了短短一個下午的時間,而且公差的派出更是間不容發(fā),不等他派去報信的人到達,姚東琦竟然就已在家中自盡。
勢單力孤的馬別駕沒能抗住孫使君及張子山的聯(lián)合夾擊,但越是如此,馬別駕愈發(fā)覺得姚東琦案是一個yīn謀,太快了!快到反常,這跟州衙平時的辦事風格簡直是冰火兩重天,事物反常必有妖孽!更何況以他對姚東琦的了解,分明是深知老姚行事風格的,他能干出結(jié)交并指使山匪這樣的傻事來?
但人證、物證俱在,最重要的是姚東琦本人已經(jīng)死了,所以盡管馬別駕心中痛心不已,但為官多年的他斷不會為了一個已死的姚東琦再把這事兒給鬧開,以至于跟孫使君及張子山都撕破臉。多年宦海沉浮,如今老至將之,馬別駕早過了那種沖動的年齡!
于是,這件事情就這樣看似平靜的過去了。
但平靜的只是表面,馬別駕對此事可謂是一rì不曾或忘,不能跟孫、張二人翻臉,對鄖溪縣衙他卻再沒了好臉sè,尤其是這唐成還是張縣令的心腹,雖然連面都沒見過,但只憑著他的背景,馬別駕也斷不會讓唐成好過。
其實他根本不需要多做什么,只要稍稍示意一下,屬下們自然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畢竟這些人都是歸他管著的,由是,既不敢得罪孫使君,也不敢得罪老馬的州衙文吏們只能無奈的選擇了中間路線,既不刻意打壓唐成,同樣也不靠近他,然后,唐成就這樣的成了“空氣”。
因是唐成的位份太低,入衙之后又從沒見過的,馬別駕這兩天本都有些忘記他了,卻沒想到今天會在這兒碰上,唐成還是關(guān)關(guān)剛才拂了他面子去眉目傳情的對象,這讓老馬如何不惱?
尤其是當唐成絲毫不避他的眼神刻意拱手而笑時,自詡近年來修身有成的老馬心中涌起了一股強烈的沖動,無論是唐成的對視,還是拱手及燦然的笑容,老馬都可以清清楚楚的感覺到其中蘊含的意味,挑釁,這個唐成是在故意向他挑釁。
身為金州州衙第二人,如今卻在大庭廣眾之下被一個平時根本放不到眼里來的小文筆吏輕視乃至于挑釁,遇到這樣的事情怕是泥人也要激起三分火氣,更別說久混衙門的馬別駕了。
在這個時候,尊嚴受到嚴重挫傷的老馬根本就不會去想:以唐成一個歸他管轄的小小文吏,若不是實在被逼的狠了,又豈會自找不自在的向他挑釁?下位者時時在關(guān)注乃至揣測上官們的心思,而身居上位者又有幾個能真正體察手下人的艱難與無奈?
歸根結(jié)底一句話: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盡管老馬心中郁火大躁,但總不能就在此時發(fā)作唐成。畢竟把唐成從鄖溪縣衙抽調(diào)上來是出自孫使君的授意,他可以用軟釘子對付唐成,讓他有苦說不出。但如果撕破臉硬來的話,這發(fā)作的就不僅僅是唐成了,即便唐成在老馬眼里不過就是條狗,但打狗不還得看主人?別看孫使君說話時溫溫軟軟的很江南,跟他相處這么長時間下來,老馬清楚的知道孫使君也不是個善茬兒,否則早就被他給拱下去了。
就是不為孫使君的面子,這時候老馬也沒法發(fā)作,這可是文會,以他老馬的身份若與唐成這么個不到弱冠的后學撕破臉計較的話,對他來說,贏了也是輸!打壓后學這可是士林中最壞也最容易傳播開的風評,也正是他的身份決定了老馬無法做出這樣不顧風儀的事情來。
忍,此時任老馬心中如何積郁,他能做的就只有一個字兒:忍!
光腳的可以不怕穿鞋的,但穿鞋的卻不能不顧及自己的身份。就如同劍有雙鋒,身份在帶來尊榮顯貴的同時,也會帶來很多的拘束。
眼下既然不好做什么,老馬就有些后悔剛才不該把提前擬好的詩作交給關(guān)關(guān)了,而且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由童子記錄后交過去的,他是明經(jīng)科出身,作詩本就非其所長,加之年紀漸老詩思漸退,提前做好的這首菊花詩雖然耗費了不少功夫,但老馬自知其詩不過是中平罷了。
這樣的詩若是像以前的文會那般應(yīng)個景兒自然沒什么問題,反正歌女那邊早就是安排好的,任別人作的再好,歌女口中唱出的依舊是他的詩。身為在場文人中身份最高的,詩魁除了他還能有誰?
但關(guān)關(guān)剛才的表現(xiàn)讓老馬有些心中無底,他畢竟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交了詩的,若是關(guān)關(guān)開口唱出的卻不是他的詩作,這讓近十年來一直穩(wěn)坐金州文壇盟主位子的老馬情何以堪?別人又會怎么看他以前屢屢奪得文會詩魁的經(jīng)歷?
臉面哪,臉面!便是那些市井百姓也知道樹活皮,人活臉。遑論老馬這種身份地位的人?
在各懷心思的緊張等待之中,關(guān)關(guān)纖長的手指終于翻完了最后一張素箋,隨后便見她自其中抽出一張仔細記誦了片刻后緩緩站起身來。
因有剛才的經(jīng)歷,此時接過琵琶的關(guān)關(guān)每往臺子正中走前一步,那腳步聲就如同重槌一樣擊打在劉景文心上。
至圣先師孔老夫子保佑,這個小娘皮關(guān)關(guān)千萬別再出岔子才好。
一步一步,關(guān)關(guān)終于站在了菊花臺正中,在那雙水汪汪的杏眼往臺下環(huán)視的同時,手中十指撥弄處,一串帶著孤高豪放之氣的音聲已流瀉而出。
唐人作詩便如漢樂府及宋人寫詞一般,是為配樂而歌的,什么樣的詩配什么樣的樂,其中自有定制,乍一聽到關(guān)關(guān)這歌詩前的開場琵琶,老馬已是臉sè微變。
手中十指挑捻,關(guān)關(guān)紅唇啟處,已將今rì詩魁之作唱出:
迎風DúLì不妖嬈,傲骨凌霜品自高。隨任他人多貶褒,我行我素自逍遙。
詩近盛唐,因強盛的國力和開放的心態(tài),時人評詩聽詩時喜歡的是與時代風氣相合的豪放之音,譬如“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譬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這也是杜甫詩名在當世不彰的根本原因,只因他雖也算得是盛唐人物,但詩實是寫的太苦,也太過于謹嚴,實難讓有盛世心態(tài)的唐人所喜歡。
關(guān)關(guān)剛將這首菊花詩一疊唱完,菊花臺下已有叫好聲起,迎風DúLì不妖嬈,傲骨凌霜品自高。這兩句用來形容深秋盛放的菊花確實合適,但引起眾文士們稱贊的還是后兩句——隨任他人多貶褒,我行我素自逍遙。這兩句雖然一無典故,二不華彩,但勝在那股子自信傲岸的氣度,恰與時人心態(tài)和時代詩風相符。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前朝四杰之首王勃《從軍行》中的壓卷兩句豈非也是一無典故,二不華彩,但正因他寫出了國勢蒸蒸rì上之下唐代讀書人渴望沙場建功的心態(tài),是以便成為傳唱不衰的名句。
“好一個我行我素自逍遙,這兩句已然寫盡不同流俗,深秋獨放的菊花jīng魂,好詩,好詩!”,菊花臺下這文士稱贊之聲剛罷,關(guān)關(guān)已婉轉(zhuǎn)繼起的唱出了第二疊。
只聽關(guān)關(guān)唱出第一句“迎風DúLì不妖嬈”時,馬別駕已是徹底失望,這個關(guān)關(guān)竟然……果然沒唱他作出的那首詩。
馬別駕如此,劉景文遭受的打擊就可想而知了,剛才童子往關(guān)關(guān)處送詩時他可是特意看過的,管他娘這首詩是誰寫的,最重要的是它不是馬別駕的那首。
變故再逢變故,如今的劉景文連罵關(guān)關(guān)的心思都沒了,現(xiàn)在的他腦海中翻來覆去的就是一句話——這回算是把馬別駕往死里得罪上了。
及至關(guān)關(guān)三疊唱完,琵琶收音之后,剛才第一遍時很多人還沒太聽清楚的菊花臺下已是叫好聲一片,便在這叫好聲中,素來與老馬關(guān)系不錯的金州老名士李相成站起身來,笑著一拱手道:“臨場賦詩能將物象雕琢好已是極難,更遑論刻寫jīng神風骨,此詩誠然佳妙,以老朽觀之,今rì與會人物中非別駕大人不足以有此心胸!大人之佳作,實為我等此次菊臺之會添光溢彩,我等當同謝之!”。
身為金州老名士,李相成平rì跟馬別駕在歷次文會中遭遇的多了,今次菊臺之會中馬別駕官位最高,而劉景文種種布置分明又是想投其所好,這般情況之下,詩魁還能是別人,那歌女還能唱別人的詩不成?憑著過往的經(jīng)驗,李相成信心滿滿的起來說了這一番話,花花轎子眾人抬,更何況這還是給馬別駕抬轎子,以別駕大人知音自詡的李老名士自然是不甘人后的。
有馬別駕的身份管著,李相成這提議自然是引得眾人附【】和,他話剛說完,眾多菊叢文士已是紛紛起身,就連臉上笑意吟吟的唐成也跟著站起來,跟著拱手高聲道:“極是,極是,正該謝過別駕大人!”。
屋漏偏逢連夜雨,破船又遭打頭風,李老名士的這一手以及眾文士們隨后的舉動對于馬別駕來說就是這個效果,若說剛才還想含糊著把這個尷尬應(yīng)付過去的話,那現(xiàn)在鬧出這么大動靜之后,他便是想含糊也不成了,當此之時,老馬臉sè之jīng彩真讓唐成看的爽快之極,前些rì子在心中攢下的悶氣終于又散泄了不少出來。
看著臉上頗有自得之sè的李相成,眼睛都有些發(fā)紅的劉景文真恨不得一巴掌把這老貨給摑暈過去,老梆子,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分章…………
PS:今天更新了兩章,后面還有一章:-D
另:前天實在是太疲倦,以至于寫出的章節(jié)〈昨天更新的那章〉出現(xiàn)了很多本不該出現(xiàn)的筆誤,特在此檢討,敬請大家原諒!(未完待續(xù),如yù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jié)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