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_第1685章
一場批評,引發(fā)了下面的人沸沸揚揚的討論,陳興對下面的議論知之不多,他也沒那個閑心去管那么多,因為市里的年度經濟工作會議也緊鑼密鼓的進行著,會上,主要基調就是檢討和總結,這是為了呼應周志明的批評,不管怎么樣,江城終歸是要把這個姿態(tài)擺出來,而陳興作為市長,檢討的發(fā)言自然也是要由他來做。【全文字閱讀.】{我們不寫,我們只是網絡文字搬運工。-
隨著市里經濟工作會議的結束,也已經臨近年底,陳興忙得腳不著地,因為江城對明年的經濟發(fā)展增速提出了更高的目標,這就要求江城必須找到新的增長點,同時深耕產業(y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否則江城只會繼續(xù)徘徊不前。
元旦前后,陳興接連跑了三江市和長南市、石永市,作為江城下轄的三個縣級市,經濟可以說占據(jù)了江城的半壁江山,特別是三江市,是江城最發(fā)達的縣級市,經濟總量也占據(jù)了江城四分之一的比重,再加上長南市和石永市,三個縣級市的經濟總量接機江城市經濟總量的一半,江城要發(fā)展,重點也是看三個縣級市的發(fā)展。
陳興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足跡幾乎遍及三江市、長南市、石永市的主要發(fā)達鄉(xiāng)鎮(zhèn),以鞋服產業(yè)、機械工業(yè)為主的三江市,以服裝產業(yè)為主的長南市,以石材產業(yè)、衛(wèi)浴產業(yè)、近郊旅游業(yè)為主的石永市,三個縣市如何在保持原有優(yōu)勢產業(yè)發(fā)展的基礎上,培育出新興產業(yè),合理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促進產業(yè)轉型升級等等……半個多月來,陳興和三江市、長南市、石永市的黨政領導班子接連召開了座談會議,討論產業(yè)的發(fā)展和結構調整問題。
而對于在產業(yè)發(fā)展上有所重疊的三江市和長南市,陳興更是親自出面主持,召開兩個縣市的黨政聯(lián)席會議,對于如何避免兩市的服裝產業(yè)過度競爭問題,陳興希望雙方能拿出一套卓有成效的辦法,避免雙方因過度競爭而導致的資源浪費,雙方應該盡量引領企業(yè)走上差異化發(fā)展的路子,并且探討雙方在服裝產業(yè)上聯(lián)手做大做強的可行性。
調研走訪了三江市、長南市、石永市后,陳興依舊沒能閑下來,農歷新年前的近二十天,陳興的外出行程排得密密麻麻,而他的行程,則是考察剩下的五個縣。
整個江城下轄四區(qū)三市五縣,可以說地域面積不小,除了已經走過一遍的三江市、長南市、石永市,陳興的打算是在年前將剩下的五個縣也考察一遍,不能因為重視三個經濟發(fā)達的縣級市而忽略了其他幾個縣,事實上,在江城的歷屆領導班子中,也確實是存在厚此薄彼的問題,對于三江市和長南市、石永市三個縣級市,市里一向是重點支持,不論是政策還是資金,都是往三個市傾斜,特別是三江市,占據(jù)全市經濟總量近四分之一強的縣級市,其受重視的程度,不用想也能猜得出來,從三江市市委書記歷來都是高配市委常委就能看出三江市在市里的地位。
走訪完三江、長南、石永三個市后,陳興終歸還是停下來歇了口氣,饒是他精力充沛,這連續(xù)半個月在下面跑,也是累得夠嗆,不過一想到接下來近二十天也還得將其余五個縣跑完,陳興也只能再鼓足精神,整個江城,地域發(fā)展可以說是很不平均,呈現(xiàn)兩極分化的趨勢,這也讓江城的經濟發(fā)展結構很不健康,如果其余五個縣的發(fā)展起不來,江城的經濟就談不上發(fā)展。
其實江城的情況同樣是整個江海省的縮影,在江海省,沿海的地市經濟發(fā)達,而在內陸西北的幾個地市,則大都是貧困地區(qū),發(fā)展乏力,又沒有區(qū)位地理優(yōu)勢,一直找不到發(fā)展的路徑,經濟遲遲發(fā)展不起來,這也成了省里頭疼的一大問題。
“市長,聽說你打算把召良、琿春等五縣也都走一遍?”陳興的辦公室里,得知陳興接下來行程安排的孔正良有些驚訝的問道。
“我上任以來,還沒將這五個縣都一一走一遍,年前正好利用這次產業(yè)調研的機會,把這五個地方都實地走走,希望能幫助這五個地方找好定位,實現(xiàn)發(fā)展。”陳興笑道。
“倒也是該去走走。”孔正良聞言,笑著點了點頭,“以前這五個縣里的干部來市里,經常都會哭訴說自己是后娘養(yǎng)的,姥姥不疼舅舅不愛,說咱們市里偏心,這次陳市長您去走走,要是能多帶去一些支持,想必下面的干部也會高興。”
“要支持還不簡單,只要他們能拿出好的點子和項目,你說市里還能不支持?”陳興笑著搖頭,說完看了孔正良一眼,他知道對方過來肯定也不會是單純?yōu)榱烁倪@些。
孔正良過來確實是有別的事,召良縣的縣長人選已經出來,正是陳興推薦的武剛,不過孔正良卻是對縣委書記段成如也很不滿,這次的扶貧款事件,段成如要說一點責任都沒有顯然不可能,所以孔正良內心傾向于將段成如也給撤換掉,但人事問題并不是他能隨便插手的,他只能先來和陳興商量,再去跟傅建家溝通。
陳興看到孔正良欲言又止,笑道,“正良,來我這還有什么話不方便說嗎。”
“不是不方便說,而是我在想合不合適說。”孔正良笑著搖頭,“陳市長,召良縣的問題,不單單是換一個縣長的問題,如果說盧成義挪用扶貧款并且縱容兒子是目無黨紀國法,那么段成如呢?試問他這個縣委書記有沒有起到領導和監(jiān)督的作用?盧成義的問題不是發(fā)生在一朝一夕之間,而且挪用的扶貧款數(shù)額不小,我就不信段成如會一點察覺都沒有,但他卻充耳不聞,就光憑這一點,段成如這個縣委書記就當?shù)牟环Q職。”
陳興沒想到孔正良會說這個,難怪剛才孔正良欲言又止,他這會是聽出孔正良話里的意思了,對段成如十分不滿,同時希望撤換段成如,這等于是將召良縣的整個班子都動了,但這種事人事議題是組織部那邊的事,最終的權力更是掌控在市委書記傅建家身上,孔正良身為常務副市長,確實不適合主動提出這個議題。
“正良,盧成義才剛出事沒多久,武剛這個新縣長也才剛要走馬上任,這時候段成如怕是不適合動,不論是為了實際工作還是從大局出發(fā),眼下保證召良縣的班子穩(wěn)定是最重要的,要是在這個時候也將段成如調走,召良縣在接下來一段時間怕是會陷入混亂的狀態(tài)。”
“哎,你說的我也有考慮到,但要我說,段成如確實是不適合再在這個縣委書記的位置上干下去了,反正召良縣的問題也都出了,還不如干脆痛下決心,索性一次調整到位,我相信新上任的領導只要有足夠的智慧,肯定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控住局面。”孔正良道。
“站在你的角度,也許你覺得那樣做更好,但組織部的人可不一定會這么認為,調整干部、選人用人,他們都有一套標準,還真不一定會符合咱們的意圖。”陳興笑笑。
“不一定符合咱們的意圖是肯定的,但肯定會符合傅書記的意圖。”孔正良挑了挑眉頭,“陳市長,傅書記那邊,要是由你去溝通,我相信傅書記應該會重視。”
“好吧,我試著找機會跟傅書記提提,就怕傅書記會認為現(xiàn)在調整不合適。”陳興道,看了孔正良一眼,“正良,其實要是等過段時間再提,或許效果會好一點。”
“讓段成如這種人呆在領導崗位上簡直是尸位素餐,我覺得他一天都不適合再干縣委書記。”孔正良撇了撇嘴,這次查挪用扶貧款的事件,孔正良對召良縣的班子情況有了更深的了解,著實是氣得不行,虧他這個常務副市長為了召良縣的扶貧問題隔三差五的就往召良跑,都快著急上火了,這些本地的干部卻是一點也不上心,不僅人浮于事,只把工作做到表面上,暗地里還搞另外一套,甚至連挪用扶貧款的事都敢干出來,孔正良端的是氣得一佛升天二佛出竅,要知道,召良縣的扶貧工作由他包片負責,他可是簽了軍令狀的,要保證召良縣在兩年內實現(xiàn)基本脫貧,眼下召良縣的實際情況哪能不讓他憂心。
“正良,我知道你著急召良縣的情況,但飯要一口一口吃,你現(xiàn)在立馬把段成如換了也沒用不是,再者,武剛這個人,我相信他還是能行的,我也不怕跟你說實話,我跟武剛認識,而且還很熟,組織部那邊,是我向他們推薦的武剛,不然他們一開始并沒把武剛列入考察人選,而傅書記那里,也是我去說的,我這么大力推薦武剛,并不是僅僅因為跟他熟,而是我認為他的情況很適合召良這個縣長人選。”陳興笑了笑,說完頓了一下,拿起桌上的電話,“小于,你通知水利局的武剛到我這辦公室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