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交易(完)
天空晴朗蔚藍,由于剛剛下過雨,所以空氣也很清新。
明媚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如果不是地上還有一些雨后的積水,恐怕每個市民的心情都會很不錯。就算是這樣,在走出住處后,除了那些有著特殊遭遇的人,大部分人的心情還是相當不錯的。
雖說在一些小巷或者是院落里面,雨后的積水很多,但是在道路上卻沒這個問題。畢竟當初在修路的時候,城市建設部的人對整個城市的排水系統(tǒng)進行了詳細的設計,不但城市下面的下水道寬敞的可以供汽車行駛,優(yōu)異的排水系統(tǒng)也保證了路面上不會有半點積水。
話雖這樣,但雨后潮濕總還是有的,但卻并不怎么礙事。
一年多過去了,原本寬敞的洋灰路已經(jīng)略微顯得有些‘陳舊’,但因為維繕得當,所以路面十分平整,無論是汽車又或者是馬車駛在上面都覺得平穩(wěn),這也是沒有沒有雨后積水的一個原因。
在道路兩旁的自行車道上,一些年輕人也在騎著,其中幾個的車后座上甚至還坐著學生打扮的年輕女生,讓人十分羨慕――――――不過也有一個是女生在前面騎著,男生坐在后面的,摟著女生的腰。在十多輛自行車里,這輛的情況最為特殊,也最吸引他人的矚目,許多行人看到這一幕后都指指點點的,那個男生似乎也羞的有些抬不起頭,反倒是那個女學生顯得十分豪爽的樣子。
如今的國內,如果說那些售價上千元的汽車是富人才能消受得起的交通工具,那么自行車便是普通人也可以騎的平民交通工具。
在這點上似乎和后世中國**十年代時差不多,不過和那個略顯枯燥的時代相比,這個時代的科技雖然沒有那時發(fā)達。但是生活明顯要更有樂趣一些。
看著那些騎著自行車的年輕學生,人行道上的一些孩子頓時露出了艷羨的表情。至少在這時的國內,自行車還是一個比較新奇的東西。
而在注意到周圍的目光后,盡管表面上似乎沒什么。但實際上那些騎著自行車的學生們心里卻洋洋自得起來。當初他們懇求父母掏錢買這些自行車。為的不就是這點神氣嗎…
不過就在這些學生洋洋得意的騎著自行車,打算到動物園去看看的時候。從他們的后面突然傳來一陣發(fā)動機的轟鳴聲。不同于汽車那種被鐵板包裹后傳出來的聲音,這股聲音非常的響亮,讓人不由自主的回過頭去。
結果這些學生還有兩旁人行道上的行人,就見到一種怪模怪樣。像自行車一樣兩輪驅動,可卻和汽車一樣是由發(fā)動機發(fā)動的古怪機車。
摩托車…
摩托車的歷史雖然不如汽車那么早,但也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了。
尤其是在1885年,德國的戴姆勒發(fā)明了第530章團正在向全球銷售的主打產(chǎn)品之一。而且由于使用了流水裝配線再加上極低的人工成本,所以就和汽車業(yè)一樣,在摩托車行業(yè),雨石集團一樣占據(jù)了絕對性的優(yōu)勢。
只是就和汽車一樣,在國內,摩托車的銷售數(shù)量并不是很高。
畢竟就算是幾百元,對于尋常人來說也算是個天文數(shù)字了。
在某些地方,甚至足夠讓一些人出賣自己的家人,出賣自己的國家…
不過就算在道路上行駛的汽車和摩托車并不多見,但是城市里祥和、熱鬧的氣氛還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見到那些繁忙的商店,還有許多臉上帶著淡淡笑意的行人后,汽車里的法**官們都有些沉默起來。
對于他們來說,這趟行程本來只是休息,用來撫慰他們在戰(zhàn)爭中遭受的創(chuàng)傷。至于他們這次來的目的。他們壓根就沒想過中國人能擁有他們也沒有的技術,自然也就不怎么在意。
雖說剛進城的時候,他們也被城市里的一些盡管驚住了,但也沒怎么往心里去。更沒那個閑心去關心周圍的中國人究竟長什么樣。心情又如何。
但是現(xiàn)在…
他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所處的居然是一個安靜祥和的國度。
尤其是街上的氣氛。更是和正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的法國城市完全不同。
漸漸的,他們的心態(tài)似乎也受到了些影響…
――――――――――――――――――――
這個時候陶元洲、汪精衛(wèi)等人還處于竄連狀態(tài),所以街上到是沒鬧出什么動靜來。再加上最近他們似乎也發(fā)現(xiàn)自己被特事局‘監(jiān)視’起來了,所以行動也小心了許多。
除了一個宋教仁被暴露在明面上外。真正暴露在外界的人物寥寥無幾。
期間陶元洲和黑川也見過兩次面,但都很隱秘,目的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或許日本人在資金上的幫助。
只是或許陶元洲和黑川并不清楚,他們會面的場景和內容,早已在特事局的監(jiān)控之下,特事局的人甚至還拍下了幾張兩人混在一起的照片。
由于局勢還算和平。所以車子上的軍官們,還有同行的雷?科帕等人很快便抵達了目的地,外交部專門騰出來的一個會議室。
這次與會的主要有三方,代表著國社政府的外交部。還有國防部官員。另外就是英國人和法國人。
其中英國人主要以朱爾典為首,而法國人,則是以雷?科帕及一個叫特納的法**官為首。
談判的目的和內容也很簡單,就是飛機和‘射擊協(xié)調器’的問題…
――――――――――――――――――――
會場上,三方在經(jīng)過一番寒暄后,很快就步入了正題當中。
“……………我國政府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從貴國政府的手中得到相關的技術,為此我們可以提供一筆數(shù)量可觀的現(xiàn)金…”小小的飲了一口茶,雷?科帕正色道。
“我國政府也是這個意思…”就陣容而言,英國人明顯要弱于法國,所以朱爾典僅僅只是附和道。
這個條件并沒有出乎顧維鈞和付修明的意料,不過兩人還是彼此交談了一番,過了一會付修明才開口道。
“我們可以提供相關的技術,還有生產(chǎn)許可證,但條件是貴國政府不但需要提供一筆現(xiàn)金來購買,而且在戰(zhàn)爭期間,必須要從我國購買一定數(shù)量的戰(zhàn)斗機,另外貴國生產(chǎn)的飛機里,我國每架飛機都要求收一筆專利費…”
這種場合,像特納這樣的軍官明顯只能做些建議,談判的事情還是要交給雷?科帕和朱爾典這兩個外交官的。
因為對特納這樣的前線軍官來說,只要不涉及根本利益,即便顧維鈞他們開的價碼高了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眼下哪怕只是耽擱一分鐘,在西線都有可能會有一個弟兄被德國人從空中打下來,他們實在是耽擱不起這個時間。
另一邊,朱爾典和雷?科帕對視了一眼,而后由朱爾典開口道。
“從貴國購買飛機?”
“沒錯。”顧維鈞點頭道。“這么做主要是為了刺激我國的飛機產(chǎn)業(yè),不過性能問題兩位可以放心,至少我國生產(chǎn)的戰(zhàn)斗機絕對不會比德國人的遜色,另外在質量上,如果兩位不放心的話,我國甚至允許貴國在戰(zhàn)斗機裝船之前,對飛機的性能做出一些檢查…”
刺激飛機產(chǎn)業(yè),這點并沒有出乎朱爾典和雷?科帕的意料。
因為目前還沒有參戰(zhàn)的幾個國家,如日本和美國都是這么做的,其實中國也是這么做的,只是過去出售的都是些別的東西,比如說尋常的商品或者是比較普通的軍火,飛機的話,還是第530章了。
實際上這個時代的飛機還是比較便宜的,一架普通的飛機售價也就兩千多英鎊,沒辦法,誰叫飛機簡單呢,尋常飛機也就一個發(fā)動機值錢,戰(zhàn)斗機的話特殊一些,加上一個機槍和射擊協(xié)調器。這次國社政府出售給英法兩國的是戰(zhàn)斗機,所以才會要出三千英鎊的高價――――――畢竟機槍也是要錢的,何況還有一個射擊協(xié)調器呢。
歷史上的中國也曾經(jīng)向國外購買過飛機,也就是北洋時期,當時是民國二年(1913)春,袁世凱采納總統(tǒng)府顧問、法國駐北京公使館武官白理索的建議,決定購買飛機。北洋政府并利用借貸方式獲得歐洲列強三十萬銀元的借款,并由財政部撥出其中的二十七萬銀元交由法人博樂(此人后來任航校的飛行教官),經(jīng)他向法國高德隆飛機公司購得該廠的高德隆g-四型雙翼教練機十二架(四十匹、五十匹及八十匹馬力的各四架),以及修護廠里的維修器材和設備,可見這一時期飛機還是很便宜的。
對此其實朱爾典和雷?科帕也不是很介意,真正讓他們執(zhí)著的,是每年至少一千架的訂單,而且是兩國各一千架,另外還有每架飛機三百英鎊的專利費…
前者對中國飛機產(chǎn)業(yè)的刺激將會是史無前例的,畢竟中國本身暫時還不需要這么多的飛機,至于后者,要知道這時的歐洲戰(zhàn)場,飛機的數(shù)量可是以萬架來計算的…
當然,其中數(shù)量最高的肯定是德國。
其實這個時候英法兩國的飛機產(chǎn)量并不是很高,尤其是法國,最初的時候和德國的飛機產(chǎn)量相比還沒什么太大差距,但現(xiàn)在產(chǎn)量卻是越來越少…
不過英法兩國的背后有一個美國在,所以就算前線摔的飛機再多也不擔心。
但現(xiàn)在如果收三百英鎊專利的話,那么美國人生產(chǎn)的飛機越多,收的專利也就越多。而且這個專利費還不是戰(zhàn)爭時期的,即便戰(zhàn)爭結束也也要收,這可就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了,何況前面還有一個一百萬英鎊的費用擺在那。
只是既然國內已經(jīng)同意了,兩人就算再怎么反對也沒用,所以也只能默認了。
而在得到這么一大筆訂單后,國防部和工業(yè)部卻是樂的合不攏嘴。
一年一千架飛機,一架三千英鎊,一年下來那可就是三百萬英鎊啊,兩國的話便是六百萬英鎊…
有了這么一筆訂單,國內航空業(yè)算是有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