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清算
,最快更新相見歡 !
段嶺回到房中,吩咐士兵去把折子給自己拿點過來,然而對著折子,卻又發(fā)了一下午的呆。
武獨一臉不耐煩,看著送折子的黑甲軍侍衛(wèi),并外頭站崗放哨的,還有花園里掃落葉的謝宥把太監(jiān)統(tǒng)統(tǒng)換了,安排到宮中的,全是身高八尺、身材勻稱、容貌英俊的年輕男人。
昔時大陳曾有執(zhí)金吾一職,后并入黑甲軍中,甄選的俱是要上殿聽命的侍衛(wèi),個個玉樹臨風(fēng),英俊瀟灑,且十分自律,不茍言笑。現(xiàn)在全部派到了東宮,也不知道謝宥是什么意思。
“都出去!”武獨看到就火起,尋思要不要找個借口把他們毒死,段嶺又說:“你成天和侍衛(wèi)們發(fā)火做什么?”
武獨只得不作聲了,臭著臉。段嶺看看武獨,自己的傷感只得先放一邊,問:“又怎么了?”
武獨說:“我要走了。”
段嶺問:“去哪兒?”
武獨也不說話,段嶺的眼眶突然就紅了,問:“怎么了?為什么這么說?”
武獨眼看段嶺差點就哭了,忙道:“沒有的事,我是要去辦點事,一刻鐘就回來。”
“哦那你去吧。”段嶺說,“辦什么事?”
“沒什么。”武獨說,“配點藥,給你調(diào)理喝。”
段嶺點點頭,武獨轉(zhuǎn)身出來,嘆了口氣,在走廊里頭看了半天鳥兒,一副了無生趣的模樣。
侍衛(wèi)、太監(jiān)、宮女經(jīng)過,紛紛朝武獨鞠躬。武獨可謂是大陳開國以來升官最快的人了,從武將跳成文官不說,三年內(nèi)還一躍位居太子太師,從無品升到正一品,哪怕是三元及第的天才也沒他這官運。
站了一會兒,武獨又回去,陪段嶺批奏折,段嶺看武獨,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拿書,武獨便起來給他使喚。
到得入夜,武獨便領(lǐng)著段嶺,去和李衍秋用晚飯。段嶺吃晚飯時,武獨在旁伺候,鄭彥則依舊在一旁,姚復(fù)和五公主也在,大家閑話幾句,都知郎俊俠死后,段嶺還沒走出來。
李瀟幾次要勸,都被姚復(fù)打哈哈阻住。
“皇兒,昌流君你打算怎么處置?”李瀟最后說。
放昌流君進宮吧,畢竟是牧?xí)邕_從前的家臣,昌流君怎么表忠心,眾人也是不放心的;讓他住在城里,也是不妥。
“他一直陪著牧磬呢。”段嶺說。
“牧家的人不可留著。”李瀟說,“難免以后出什么岔子。”
“不要操心了。”李衍秋說,“那小子能做出什么事來?”
李衍秋也不過問段嶺的安排,那天過后,得知段嶺把牧磬關(guān)在牧錦之曾經(jīng)住的地方,并派人看著,又讓昌流君陪著,便不再多說。
反正該死的都死了,也不怕牧磬能翻出什么風(fēng)浪。
“還有,”李瀟說,“那群蠻子,都放回去吧,留的時間長了,也是惹事。天氣冷,我和你姑丈也該回了。”
段嶺點頭,知道李瀟這話是說給李衍秋聽的。
李衍秋說:“過完年再回吧。”
姚復(fù)伸了個懶腰,說:“明年開春還有不少事,只怕又要打了,須得小心提防才是。”
“不會的。”段嶺說,“我和拔都約了三年呢。”
“不打自然是最好。”李瀟說。
晚飯過后,段嶺分析幾句局勢,心情漸恢復(fù)了些,又與武獨沿御花園回東宮去,新殿里重新布置過,燈火通明,十分溫暖。費宏德作為東宮幕僚,暫住在宮內(nèi),不久后就要招賓客了。
還有許多人要見,段嶺夜間躺在榻上,輾轉(zhuǎn)反側(cè),想起郎俊俠,又忍不住地難過。
他本想赦了他的罪,為什么卻要這樣?那天在殿上,他已經(jīng)做好了所有的準(zhǔn)備,只要他開口,君無戲言,李衍秋必不會駁自己。
武獨回來后脫下武袍,換上了一身刺客的夜行服。
“去哪兒?”段嶺問。
“出去一趟。”武獨系腰帶,說,“去么?”
段嶺:“?”
武獨給段嶺穿上靴子,用虎襖將他裹著,牽著他的手出去,把他橫抱起來,躍上屋檐。
深秋漸涼,武獨躍過太和殿頂,牽著段嶺的手,來到西殿原本東宮的院內(nèi),落在院中。
房內(nèi)點著燈,冷風(fēng)吹過,卷起紗簾,室中放著一具棺材。
段嶺:“”
那是郎俊俠的靈堂,武獨長長出了一口氣,站在棺材前,抱著雙臂,側(cè)頭看那棺材。
“你做什么?”段嶺要阻止武獨,武獨卻抽出烈光劍,斬開棺材的木榫,推開棺蓋,讓段嶺看。
郎俊俠的棺材里躺著一截木頭,以及一把青鋒劍。
段嶺:“”
“他沒死?!”段嶺震驚道。
“噓。”武獨皺眉道,取出青鋒劍,說,“這是白虎堂的東西,須得收回來。”
“你為什么不說?!”段嶺驚訝道。
武獨說:“我猜的。這藥是陛下找我要的,要了兩份。”
段嶺:“”
段嶺只覺頭皮發(fā)麻,一時不知是喜是悲,喜的是郎俊俠沒有死!悲的卻是那天自己又被他耍了一道,不由得怒火滔天。
武獨說:“我就知道沒死,現(xiàn)在呢?不必再臭著一張臉了吧。”
段嶺氣歸氣,卻還是笑了起來,答道:“嗯。”
武獨把棺蓋再推上去,說:“走了。”
段嶺回頭看了一眼,追上武獨,現(xiàn)在卻輪到武獨生氣了。
“哎。”段嶺去牽武獨的手,武獨卻不讓牽,說:“我出宮去住了。”
“去哪兒住?”段嶺愕然道。
“我是太子太師。”武獨說,“是大臣,又不是侍衛(wèi),一個大臣住宮里,像什么樣子?”
段嶺拉著他的衣袖,說:“你別氣了。”
武獨撣開段嶺的手要走,段嶺改而扯他褲子,武獨的褲子差點被扯下來,忙用手提著。兩人拉拉扯扯,回到東宮,武獨又去換衣服。
“別這樣。”段嶺郁悶道。
武獨正在換衣服,又要走,段嶺說:“外頭沒你的官邸,你去哪兒住?”
“去丞相府。”武獨說,“依舊住我那破院子。”
武獨剛脫了夜行服,一身單衣,段嶺便撲上去,抱著他的腰。
“什么時候我要是死了”
段嶺猛地堵住他的唇,不讓他說這句話,繼而迅速地寬衣解帶,不片刻便脫得赤|條條的,站在武獨面前。
少年的肌膚白皙,身體勻稱,就這么暴露在武獨的注視之下,那視覺沖擊力一時讓武獨說不出話來。段嶺又不住朝武獨懷里鉆,武獨登時口干舌燥,先前說的什么都忘了,只是抱著他躺上床去。
“你就是欠收拾”
“唔啊啊別”
武獨足足一夜,把場子討回來后,心道算那廝跑得快,否則定要他假死變真死。直到天亮?xí)r,段嶺才疲憊地睡著。
翌日,段嶺的精神恢復(fù)了許多,也開始有說有笑了。武獨雖然不樂意,卻只得安慰自己,算了,還活著也有活著的好,免得成天要與個死人爭。
“磬兒在里頭嗎?”
三天后,段嶺來到宮外。
“在的。”昌流君已不再穿夜行服,也解了蒙面巾,說,“你要見見他不?”
巷內(nèi)停著一輛馬車,段嶺只是遠遠地看了眼,沒有多說。
“算了。”段嶺交給昌流君一疊銀票與朝廷特批的通關(guān)文書,說,“你們走吧,不要再回來了。”
昌流君解下佩劍,遞給武獨。
“下一任,我已經(jīng)不能再傳了。”昌流君說,“只得交給你了。”
武獨說:“我看著辦吧。”
“那,陛下那邊”昌流君欲言又止。
“你會告訴牧磬真相嗎?”段嶺問。
昌流君猶豫不決,段嶺說:“告訴他吧。”
昌流君長嘆一聲,重重點頭,又說:“你不與他見見?”
段嶺擺擺手,昌流君似乎下定決心,轉(zhuǎn)身躍上車夫位,驅(qū)車離開。
段嶺與武獨上了城門,眼望江北平原上,昌流君趕著馬車,緩緩離開。
“王山呢?”牧磬撩開車簾,問,“我爹怎么了?”
“噓。”昌流君說,“以后再慢慢告訴你,聽我的,不要再問了,乖。”
牧磬雖然被軟禁在宮中,連著近十天沒有任何消息,卻也隱約猜到了,他的眼眶紅了。
“你爹沒死。”昌流君說,“而且我擔(dān)保,你爹不會死,放心吧。”
“你說真的?”牧磬說,“那我姑呢?”
“嗯你姑難說。”昌流君說,“總之不要問了,聽話。”
牧磬怔怔看著昌流君,突然說:“我是不是只有你了?”
“是,可你還有我呢。”昌流君說。
馬車漸行漸遠,段嶺靠在武獨懷中,彼此依偎在一起,昌流君離開時,他想起的卻是郎俊俠。
他本以為這些日子里,會有人突然出現(xiàn)在自己的身邊,哪怕只是留下一陣風(fēng),一個影子。但他始終沒有來。
但無論如何,他還有武獨,他抬頭看向武獨。
“又想你爹了?”武獨打量段嶺,問。
“沒有。”段嶺笑道,“只是想你了。”
他牽著武獨的手,與他一同回宮去。
靜夜之中,牧?xí)邕_身處陰暗潮濕的天牢,被折磨得痛苦不堪,不住發(fā)抖。
“殿下!”
“殿下不必親自進去,我們將犯人提出來就是了。”
“不礙事。”段嶺躬身進入天牢內(nèi),身后跟著武獨,沿著潮濕的臺階走下去。
牧?xí)邕_一身囚服,須發(fā)灰白,仿佛老了近十歲。
“王山。”牧?xí)邕_笑了起來。
“師父。”段嶺說,“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栽培與教導(dǎo)。”
牧?xí)邕_喘息,說:“你們李家,永遠不會”
“你想知道磬兒的事嗎?”段嶺打斷了牧?xí)邕_的話。果然,牧?xí)邕_靜了,渾身發(fā)抖。
“我把他送走了。”段嶺說,“明天你就要行刑了,特地來告訴你一聲,安你的心。君無戲言,以我大陳列祖列宗之名發(fā)誓,我沒有殺他。”
“謝謝謝。”牧?xí)邕_顫聲道,“謝謝你,王山!”
“但太后我救不了她。”段嶺說,“就這樣吧。”
牧?xí)邕_老淚縱橫,跪坐在地,戴著手銬與腳鐐,哭了起來。段嶺本來是想告訴他,牧磬并非他的親生兒。來前想起他的殺父之仇,簡直要在意志上對他千刀萬剮,才能一泄心頭之恨。
然而當(dāng)他看到這個風(fēng)燭殘年的老人,終于還是不忍告訴他真相,轉(zhuǎn)身離開。
武獨又站了一會兒,憐憫地審視牧?xí)邕_。
“不要再下毒了。”段嶺在牢房門口道,“他明天就要死了。”
“知道了!”武獨說,“還有幾句話想說,你先上去吧。”
牧?xí)邕_怔怔看著武獨。武獨待段嶺走遠后,說:“噓,牧相,牧磬他是昌流君的兒子,否則你以為昌流君為什么對你忠心耿耿?自己想想?”
牧?xí)邕_:“”
“看開點吧。”武獨說,“后會無期。”
武獨也轉(zhuǎn)身走了,牧?xí)邕_瞪著眼睛,半晌喘不過氣來,末了一歪,靠在墻上,不住抓自己胸膛。
翌日午時,陰雨綿延,牧?xí)邕_半死不活,被關(guān)在囚車中,披頭散發(fā),押向長街。
段嶺坐在馬車里,聽見外頭人聲鼎沸。車停了一會兒,武獨一身黑色錦袍,十分瀟灑,上車來坐下,與他一同去監(jiān)斬。
“他們在做什么?”段嶺問。
武獨答道:“義憤填膺,攔路要殺老頭兒。”
“不可能吧。”段嶺說,“應(yīng)當(dāng)是想攔下囚車,為他喂水。”
武獨不說話了,段嶺就知道是這樣,說:“牧相身為丞相,我敬他;只能說,他碰上了我。”
武獨說:“原以為你會生氣。”
“不。”段嶺答道,“正因如此,沒有他的大陳,我才不能輸。”
午時三刻,段嶺坐在遠處的天下第一攤樓上喝茶,聽到監(jiān)斬官喝道行刑,百姓大嘩,知道牧?xí)邕_已被斬首,遂嘆了口氣。
有時候,死去的是人,而活著的是精神,還是信念,段嶺實在很難分清,是友還是敵,在此刻仿佛已變得不再重要了。
“蔡閆!”監(jiān)斬官喝道,“假冒太子,凌遲——!”
人聲鼎沸,遷都以后,這是第一樁凌遲案,凌遲官將蔡閆的衣袍剝了個精光,現(xiàn)出他瘦骨嶙峋的身軀,手持一把磨得鋒利無比的刀,貼在他的胸膛上,輕輕往下一掠。
蔡閆悶哼一聲,口中被塞了麻核,以免他咬舌自盡。
聚集的百姓越來越多,蔡閆起初還想忍著不吭聲,不過一百刀,便痛得狂叫,全身被片得血淋淋的,地上都是皮肉,那凄慘呼號如同厲鬼,痛苦不堪。
“一百一十六!”監(jiān)斬官報凌遲刀數(shù),凌遲處死極有講究,共三千六百刀,將他全身剔肉剝皮,挑筋削骨,還得喂下特制的強心保命的藥,讓他活著接受這人間酷刑。
“一百三十九!”監(jiān)斬官報道。
段嶺與武獨對坐,沉默,聽著蔡閆傳來的凄厲慘叫。
數(shù)到“一千一百二十”時,蔡閆渾身上下已再沒有一塊完好的地方,全身血淋淋的,已成為一個剝皮般的血人,頭皮盡去,額上、臉頰上的血管還在跳動,眼瞼被割去,形貌猙獰恐怖。
“一千一百二十一!”
“一千一百二十二!”
蔡閆的喉結(jié)還在跳動,發(fā)出野獸般瘋狂的慘叫。
老板端上一盤點心,放在案邊,呈上一封信,說:“殿下,有人留下一封信給您。”
段嶺正要拿,武獨卻恐怕信上有毒,接過打開信紙。
上面只有四個字:讓他死吧。
那是郎俊俠的字跡,他還在,也許正在看凌遲,終于忍不住為蔡閆求情了。
段嶺來到行刑臺下。
“太子殿下到——”
圍觀人群被黑甲軍驅(qū)趕開,凌遲官停下動作,放下刀,跪在地上,額頭觸地。
段嶺也沒讓他退下,站在行刑的木架上,抬頭看著被吊起來,全身朝下滴著血的蔡閆,他尚且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酷刑。
“我恨你。”蔡閆的喉嚨艱難地擠出這么一句話。
“你恨我什么?”段嶺有時候?qū)嵲谑瞧婀植涕Z的思路,說,“我都沒恨你,你倒是恨起我來了。”
“你,”蔡閆發(fā)出恐怖而奇怪的聲音,“有你爹,有郎俊俠,你只不過是生在段家,就什么都有。我什么都沒有了老天連我最后的一點東西也要奪走。”
他的喉結(jié)上下滑動,全身肌肉搏動,一起朝外滲出血來。
“我記得剛進名堂的時候。”段嶺說,“你就像個大哥哥,過來告訴我,如果被拔都欺負了,就找你。”
蔡閆的眼睛已閉不上了,他的眼球凸出,充血,盯著段嶺,像個怪物一般。
“沖著那年我與你亦有同窗之誼。”段嶺嘆了口氣,說,“就這樣吧。”
他走出幾步,背對蔡閆,停下腳步。
蔡閆依舊發(fā)出那猙獰而恐怖的聲音:“我做鬼,也不會”
段嶺轉(zhuǎn)身,拉開長弓,一式反手箭,一聲輕響,箭矢離弦,斜斜飛出一丈,正中蔡閆近乎透明的、裝滿血液的胸腔,射中心臟。
血液爆開,透體而過,蔡閆睜著雙目,慢慢地垂下了頭,血液順著他的身體流淌下來,越來越多,漫了滿地。
人群散了,余下木架上那具血人的身軀,還在朝下滴血,一滴,兩滴。
拔都與赫連博等在校場外,段嶺走向他們,眼淚止不住地涌出來,赫連博上前,搭著段嶺的肩膀,拔都過來抱了下他。
秋風(fēng)蕭瑟,江北道上,楓葉飛揚,滿地血紅。
段嶺在武獨、鄭彥的護送下,親自將拔都、赫連博、耶律魯與丹增旺杰送到江北平原的盡頭。
“還有兩年。”拔都說。
“我記得呢。”段嶺答道。
眾人在楓花下離別。
“我、我?guī)湍悖 焙者B博說。
拔都瞪了赫連博一眼,赫連博卻說:“我、我要幫、他!”
“我先打你!”拔都怒道。
赫連博上前推了拔都一下,兩人開始推搡,就要打架,耶律魯?shù)热嗣ι锨皩⑺麄兎珠_。
所有人都知道,這將是他們的最后一次相聚,下次再見面之時,就是生死之戰(zhàn)。拔都喝了句集合的元語,翻身上馬,頭也不回地離開。
眾人靜靜看著拔都。
“不必你們幫忙。”段嶺說,“我也會和他一戰(zhàn)。”
段嶺翻身,騎上奔霄,赫連博等人與他道別,紛紛離開。
“回去將這封信送給宗真。”段嶺說,“感謝他的相助。”
耶律魯在馬上抱拳,丹增旺杰則帶著與大陳的修好合約,朝段嶺揮手離去。
段嶺始終策馬立于平原道前,眼望拔都等人離開,拔都一行人漸漸消失在地平線上,成為天邊的小黑點。
但那數(shù)個小黑點似乎停下了,不再往前。也許拔都正在回頭看他,也許沒有,誰知道呢?
直到他們徹底消失在自己的視線之中,段嶺才撥轉(zhuǎn)馬頭,回去他的江州,回去他的家園。
是年冬,陳太子李若歸朝,大赦天下。
越明年,陳帝開恩科,擢選四方人才,東宮廣募賓客。是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朝廷卻課以重稅,抽調(diào)江南、江州、西川、山東、河北兵馬,征軍十萬。
靖武四年,太子親赴河北,厲兵秣馬,集四方軍至二十萬數(shù)。遼、元各自備戰(zhàn)。
靖武五年秋,大軍開赴潯北,元初交鋒,受陳、遼聯(lián)盟襲擊,倉促退回上京路北將軍嶺。
十二月,陳、元大軍于將軍嶺下展開會戰(zhàn),史稱幽州之戰(zhàn)開啟,此戰(zhàn)乃是陳國上梓之辱后,與外族投入兵力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一場戰(zhàn)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