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終得妙計,可敗觀音
這時,一旁的天機星君盧昌,也微笑著走上前,對觀音菩薩道,“沒錯,之前帝君還在和我們商量這件事。我們這一路行來,見得南海如斯繁茂,都明白這是菩薩統(tǒng)馭有術(shù),治理有方啊!
之前,陛下巡行西海、北海,先后將兩個岳府之主撤職,一誅一囚,雖說皆是因他們自身之緣由,別無半點兒私心,但仍然有奸邪之輩暗中詆毀!此次,雖說陛下是準(zhǔn)備給菩薩升職,但是卻也難免有小人詆毀,說什么明升暗降之類的話語,讓菩薩多心,引起什么誤會。
現(xiàn)在好了,菩薩自己愿意卸去南海職司,看還有人敢再行造謠生事?”
山濤與天機星據(jù)一唱一和,應(yīng)對如流,若非是元神大成,神念感應(yīng),精細(xì)入微,察覺到天機星君神情之上的些許錯愕,簡直就以為他們是事先商量好對付自己的。雖說自己的策略并沒有事先泄露,為山濤等人所知,但此時此刻,觀音菩薩反倒心中希望自己麾下有一個叛徒,將之泄露。因為,如此應(yīng)變手段,將意味著自己會面對一個,甚或更多可怕的對手!
西天佛門,雖說現(xiàn)而今聲勢浩大,凡俗之界,佛國無數(shù),寺廟僧侶多如牛毛,在很多地方,都壓著道門三教一籌,甚或地藏菩薩侵奪幽冥地府,天庭都無力抗衡,只能聽之任之,似乎無能的很。當(dāng)今世界,唯有佛門昌盛非凡,有大興之相。
但是實際情況如何,觀音菩薩清楚的很。西天佛門看似雄健,但是就像是一個充了氣兒的皮球。內(nèi)里虛的很。雖然擴張甚速,但也因為如此,使得大多地方,都沒能真正的經(jīng)營好,根基很差,只要掀起一場風(fēng)浪,就有可能傾覆。
反觀道門三教,看起來似乎日漸凋零,散亂不堪,人心不齊。但實際上,道門三教是放棄了那些華而不實地虛名,厚積實力。觀音菩薩本為道門闡教十二金仙之一,對于道門的情況不能說了如指掌,卻也知道個七八成。
綿綿泊泊,不溫不火,不顯山露水,卻入水銀瀉地一般。****暗地里侵蝕著三界大部分的實力,引而不發(fā)。這本來就是道門的宗旨,而這些年,道門三教,也一直都是這么做的。而這一切,最直接的體現(xiàn)便是天庭。
天庭本就是道門三教所立,乃是其主導(dǎo)三界十方,最為強大的一股力量,自然不會任其凋零。眼下的天庭看似日漸積弱,有那膽大的尋常散仙。也敢對之不敬,更不用說在與一些妖孽的爭斗之中,屢屢敗北了。
但實際上。天庭地根本,道門三教弟子幾乎毫發(fā)未損,死傷的都是那些自六道輪回之中,天道轉(zhuǎn)生的天神,或者散流仙官。而這其中,大多都有佛門的影子在其中。
想到這些,觀音菩薩心中就禁不住趕到后悔,后悔自己當(dāng)初貪圖佛門功法,進(jìn)境神速,為早日踏入大羅金仙之境。受阿彌托福引誘,入西方,投了佛門。但事到而今,其在西天,與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并稱西方三圣,乃是第一順位遞補至高佛位人,卻是無論如何。\不能在回頭了。
一時間的感觸。使得諸般念想,紛紛擾擾。在觀音腦海之中,如走馬觀花般閃個不停。但是,其畢竟是證了大羅金仙,也就是佛陀果業(yè)的人,定力深厚之極,心思一沉,識海之中,高達(dá)三丈的金身法相,便放出無量佛光。
純凈之極的金色佛光,恍似海嘯一般,頃刻間淹沒了識海所有地空間,將所有的雜念,都掃蕩一空,心神立時恢復(fù)了玲瓏剔透,機變無常。
心神一穩(wěn),各種應(yīng)對之策略,自然而然便在腦海之中浮現(xiàn)了出來。觀音菩薩很清楚,自己是決然不能離開普陀山的。沒有自己坐鎮(zhèn),除非是馬上大舉開戰(zhàn),否則,以山濤的手段,在道門中人的主持下,自己耗費了數(shù)千年時光,方才經(jīng)營出來的,鐵桶一般的“南海圣地”,恐怕要不了多久,便會分崩離析,化為烏有的。
除非新司職南海岳府的人是和自己同級的佛門高手,不過這般情況,想想也清楚,山濤這個清虛大帝,三山五岳之主,是決計不會答應(yīng)地。
稍加考量,觀音菩薩再次婉言謝絕道:“帝君與盧星君如此夸贊,實在是令貧僧無地自容了!貧僧本為方外之人,一心求道成佛,大多時間,都在煉法,實在是當(dāng)不得如此贊譽!平素里南海岳府事物,多是由貧僧的幾個徒弟,以及幾位好友的弟子在打理著,帝君若是問計,還是多聽聽他們地意見好了!貧僧實在是無能為力。
再者,貧僧近日煉法之時,突然心血來潮,感到多年無有寸進(jìn)的修為,似乎就要突破那一層關(guān)卡了,因此,想要封禁了洞府,閉關(guān)煉法,尋求突破,往天宮任職一事,只能謝絕了!”
稍頓了下,觀音菩薩接著道,“不過,帝君若是真的想要兼聽則明,貧僧交游還算廣闊,倒是可以給帝君推薦一些道友!”
山濤聞言,心中當(dāng)即敢肯定,觀音后面加那一句,純粹就是為了攪和,給自己增加麻煩的,對此,根本就不加理會。但是對于觀音菩薩提出的“閉關(guān)煉法、突破境界”這一修道之人最根本的一事作為理由,卻也有幾分無力。
山濤竭盡心思,運轉(zhuǎn)著頭腦,眼睛也四下里隨意的打量著,陡然間,其見得一物,眼中登時一亮,暗惱自己怎么早沒想到,自己手中居然還握有這么一件“大殺器”呢?心中當(dāng)時便放松了下來。
接下來,山濤裝作沉吟片刻,而后故作為難的回道,“閉關(guān)煉法,這種大事,確實是耽擱不得,不過本帝確實是很看重尊者的智慧啊!這可怎么辦呢?”
葉繽與山濤雙修日久,到得而今,早已經(jīng)心心相通,山濤心中籌劃的計策,豈有不知之理?稍待了一下,便行接口道,“既然如此,那不如就暫時擱置,交于諸將帥公議吧!反正南海疆域廣闊,巡行之日還久,我看,不如等到了普陀山,再行決定!這段時間里,說不得誰就想到了兩全其美之策呢!”
山濤當(dāng)即一撫掌,道,“有道理!夫人說地甚是,眾將帥皆是一時之人杰,莫非連一個主意都想不出來嗎?就這么定了,擱置,暫時擱置!”說話之時,山濤語氣不急不緩,沉穩(wěn)自若,渾似毫不在意一般,連一絲一毫焦燥的語氣都沒有,甚是淡定自然。
“臣下附議!”風(fēng)伯飛廉,目光游走八方,敏銳異常,似乎見得觀音菩薩有張口說話之意,登時搶先一步,躬身拜向帝輦,道:“臣下附議!”
緊接著,雨師屏翳,文曲星軍比干,天機星君盧昌,也都跟著躬身,齊齊道,“臣等附議!”
“好,那就這么定了!”山濤一錘定音,當(dāng)先定了下來。而后方才垂詢觀音菩薩道,“觀音尊者,想來,你閉關(guān)煉法,也不差這幾天吧!就先隨侍本帝,一同巡視南海岳府諸國吧!
正好,這沿途之上,于本帝說說這南海岳府的事務(wù),也好讓本帝就所見之實際情況,好好的驗證一下!”
雖說是垂詢,但是山濤那聽來不溫不火的話語之中,卻透發(fā)著一股強烈的,不容任何人質(zhì)疑的王者霸氣。
這個,觀音菩薩如何會聽不出來?不過如此,其心中反倒是如釋重負(fù),甚或有幾分欣喜。欣喜地,自然是自己苦心思量而出地對策,在經(jīng)過幾輪綿里藏針式的言語交鋒之后,終于見得了一點點兒成效。雖說不多,卻也使其心中大為淡定。
觀音菩薩見識超凡,自然不是那般容易相信人地主兒!起初,他也曾懷疑山濤是不是在迷惑自己,故而主動性的試探了一下,結(jié)果,風(fēng)伯飛廉當(dāng)先跳了出來,立時“盡顯”了山濤一方心中的焦慮之情。再加上,閉關(guān)煉法,的確是修道之人最為看重的,大過一切,如此理由,當(dāng)可稱得上是大殺四方,方才真?zhèn)€相信,此時,山濤是真?zhèn)€無有應(yīng)對之計了。
雖然,山濤最后類似下令般的語氣,令其頗有幾分不舒服,但是想到如此正可證明其自認(rèn)為身處下風(fēng),想要找回一點兒平衡來,也就不為己甚了。
觀音菩薩想到而今三界之中,雖屢有這樣那樣的事端發(fā)生,但真算起來,卻也沒什么干系三界安危的大事,想找到一件大過自己理由的事兒來壓自己,恐怕不比自己馬上成圣容易多少,也就點頭應(yīng)了下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