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坐陣梁州府
尹智榮離開的決絕,掛靴里去也真是倔強的讓人頭疼。
梁州府百姓的情緒極其復(fù)雜,痛哭流涕的是尹大人走了,奔走相告的是尹力走了。
蘇謙修在街上走了一圈直接去了衙門。
升堂,昭告梁州府百姓,有冤申冤。
同時,但凡衙門供職的人,若不能到堂,一律革職查辦。
陳瑜知道這是必然的,朝不可以一日無君,梁州府也絕對不能因為尹智榮的離開就陷入了無頭蒼蠅的境地。
蘇家的鋪子重新開門,較之之前中規(guī)中矩的經(jīng)營,這次陳瑜讓三個鋪子聯(lián)動起來,小份量的酒、澡豆和醬做贈品,但凡主顧買一樣都能得到另外兩樣的贈品。
三家鋪子的生意都暫時穩(wěn)定后,陳瑜寫了書信回去,替代澡豆的香皂制作方法交給鄭月娥,家里那邊的工匠可以開始嘗試,若成功了即刻送到梁州府這邊。
同時開始選址,四海酒樓得開起來,又讓周二寶去徽州府一趟,讓蘇蘭娘過來選址,四海布莊一道開起來。
蘇家送過來繡娘,在梁州府招繡娘。
白天都各自出去忙,晚上蘇謙修會跟陳瑜和蘇五郎坐在一起,三個人從各個方面把梁州府都了解個透徹。
尹智榮為官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后來雖平庸了,可梁州府百姓的日子過的還算安逸,如果不是尹力太坑老子,也不至于落到了這么一個下場。
“他也對大越國的將來沒信心了。”陳瑜說:“看來百官對太子殿下的治國之策也不看好啊。”
蘇謙修笑了:“祖母,每每變革之時,都會如此,真正的有識之士會趁機報國,太平天下從來都不太平,表象之下這樣的事情不可避免,終有一日大越國會真正的強大起來。”
“這是謙修看史書得來的見識嗎?”陳瑜好奇的問。
蘇謙修搖頭:“是殿下說的,他說蘇家可從積弱積貧中興旺起來,大越國也可以,若非孫子阻攔,殿下都要請您監(jiān)國了。”
陳瑜臉都綠了,幸虧謙修聰明!
“梁州府的事情已經(jīng)飛鴿傳書給殿下了,尹智榮此時掛靴離去,正是讓樂成府、徽州府和梁州府連成一片的好時機。”蘇謙修問:“奶奶在這邊還能住多久?”
陳瑜想了想:“半個月吧,等你長姐過來,選定了布莊的鋪子,這邊就暫時讓你長姐管著,蘇家的人必是要散落各處了,沒有真正的主子在,關(guān)門歇業(yè)的事情就極有可能再發(fā)生。”
“時間夠了。”蘇謙修鋪開了輿圖:“皇城以南,就還剩下望京府一處了。”
望京府是皇城以南的四府之一。
大越國在整個區(qū)域劃分上非常簡單,府、縣兩級后就是皇城了,要說弊端,那就是崔家那樣盤踞一方的情況很容易出現(xiàn)。
好處也明顯,管理起來也能精準問責,只可惜嘉靖帝常年征戰(zhàn)在外,疏于內(nèi)政。
陳瑜當晚開始備貨,飛鴿傳書回去讓鄭月娥把貨物準備好,等自己去望京府后,才能盡快穩(wěn)定下來。
蘇蘭娘和蘇福娘一起過來的,剛好趕上四海酒樓開業(yè)。
陳瑜請了舞獅隊和當?shù)厝俗钕矚g的竹杠舞,酒樓前的街道水泄不通,但凡酒樓客人都可以拿到小禮包,里面是小瓶裝的酒、醬和胭脂水粉隨便一款。
生意火爆到深夜還人滿為患,陳瑜在后廚親自教二廚炒爆米花,但凡等在外面的食客都能得到一份爆米花。
蘇福娘和蘇蘭娘也過來幫忙,一家子忙得腳不沾地,后廚煎炒烹炸,采買都跑出去好幾趟了。
下半夜,可算能歇一下了,蘇福娘癱坐在陳瑜身邊:“娘,你信不信,明天梁州府的菜都得漲價。”
“那咱們就出去租地種菜,到時候他們還得到咱們手里買菜呢。”陳瑜說。
蘇蘭娘笑了:“奶奶,這事兒我行,回頭我那邊布莊安頓好了,就去外面看看,保不齊在這邊也置辦個莊子呢。”
這倒是提醒了陳瑜:“蘭娘在是梁州府這邊,那徽州府呢?”
“我啊,我在徽州府,我和蘭娘商量好了,隔一段時間她去徽州府,我就來梁州府。”蘇福娘說:“那邊織染坊旁邊就是我的胭脂作坊。”
陳瑜點了點頭:“回頭你五叔要在望京府那邊,咱們家的買賣連成片了,必須要有自己家的人坐陣,回頭讓保全多訓(xùn)練一些信鴿,這才能不耽誤事兒,梁州府這種情況不能再出現(xiàn)了。”
蘇五郎坐在旁邊,終于舒了一口氣。
他頭一回離開青牛縣,這些日子對他來說簡直是打擊,果然不出門就少見識啊。
讓酒樓這邊的人休息,賬房對賬,陳瑜帶著一家人回去了宅子里。
汪婆子早就準備好了熱水和飯菜,就是沒想到老夫人險些忙了一個通宵,冷香和尋梅伺候著陳瑜沐浴,蘇福娘和蘇蘭娘結(jié)伴去沐浴的時候,蘇蘭娘琢磨著給小姑姑身邊放兩個伺候的丫環(huán)。
這一覺都睡得無比香甜。
清晨,汪婆子就在門口守著,生怕有人會打擾了主子們休息。
四海酒樓那邊占了廚子多的便利,所以開業(yè)第一天的忙碌完全能應(yīng)付得下,也讓這些廚子熱血沸騰,畢竟這買賣火爆,東家是真不摳搜,他們的酬勞是水漲船高的。
蘇敬文一大早把留在這邊的廚子叫到一起出菜單子,然后去找賬房蘇壽:“阿壽,今日備菜的單子出來了,你這邊先記一下,得支錢去采買。”
蘇壽把菜單子抄了一份放在旁邊,拿了準備好的銀子,蘇敬文和主廚簽字后,采買拿著銀子出去了。
“阿壽,我這心里直打鼓,這買賣做不好可對不起二奶奶。”蘇敬文頭一回出遠門,頭一回當掌柜的,這一夜都睡不著,心里是真不踏實。
蘇壽把賬目放在一邊:“只管好好做事,回頭有啥不對勁兒的就去問二奶奶,我也緊張,慢慢就好了,最少不用回去種田。”
這是所有蘇家人的心思。
他們知道,蘇家這棵大樹好乘涼,能成為蘇家人,除了靠血脈,更要靠本事,不然都沒臉往二奶奶身邊湊乎。
“你知道昨兒一天流水多少嗎?”蘇壽小聲說。
蘇敬文也好奇:“多少?”
蘇壽遞過來賬本,翻到最后讓蘇敬文看,蘇敬文的臉刷一下就白成了一張紙,下意識的驚呼出聲:“天啊!”
青依說:今天渾身發(fā)冷,頭疼,三個小時都寫不出來一章,余下兩章我明天起來就寫。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