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巧妙化解,免得恩大成仇
“鳳娘。”老婦人聽到這話臉都變色了,出聲阻止已經(jīng)來不及,只能撲通又跪下了。
陳瑜趕緊扶著她起身:“老姐姐,實話和您說吧,靈芝對我來說是寶貝,我剛好需要,但過于貴重不敢收,才會來這一遭,咱們打個商量吧。”
老婦人顫巍巍的起來:“商量?”
“對,商量,靈芝我收了,鳳娘養(yǎng)身體的錢我出,直到她身體完全復(fù)原為止,一分錢都不用您出。”陳瑜說。
老婦人驚喜交加的看著陳瑜。
陳瑜又說:“那一對兒珍珠也是寶貝,我沒帶在身上,明兒我去青牛縣詢價,有了價格我送銀子過來,你看這事兒行不行?”
“不用不用,恩人啊,真不用,您救了我們一家兩口啊,珍珠就是謝禮,靈芝能換我們家鳳娘身體妥妥的,我們就知足了。”老婦人是個想當(dāng)老實的人,說的是情真意切。
陳瑜覺得這事兒還是不要牽扯太多,從身上拿出來十兩銀子:“這樣,老姐姐啊,這兩顆珍珠我給你十兩銀子做家用,咱們這事兒就算了,你的謝意我收到了,咱們誰也別吃虧,成不?”
老婦人看到十兩銀子,下意識的捏了捏手,想不想要?想!家里太窮了,可兩顆珍珠十兩銀子,是不是太貴了啊?
“大娘,收著吧,家里吃喝該準備就準備著才是,以后又有了小孩兒的養(yǎng)著呢。”蘇福娘旁邊給了老婦人一個臺階下。
“那行,遇到好人了,遇到好人了。”老婦人一迭聲的這么念叨著。
陳瑜也沒給鳳娘開方子,自己回去配藥送過來就是了,告辭出門的時候,陳瑜說:“老姐姐,我們家兒子會木匠,這房屋啊,我讓兒子過來幫忙修葺一下,不用給錢不用供飯,以后咱們常來往,多走動。”
老婦人都直作揖,活了大半輩子,就真沒遇到過陳瑜這樣的善心人。
陳瑜娘倆離開南山莊就往蘇家莊去。
眼看進了八月了,天氣越發(fā)炎熱,不過山路兩邊綠樹如茵,野草野花也有幾分姹紫嫣紅的樣子,蘇福娘可不浪費這個機會,眼睛提溜亂轉(zhuǎn)的找草藥。
回到家里,陳瑜讓福娘按照自己說的方子給鳳娘準備草藥,叫來了蘇二郎,說了潘家在哪里,讓他帶著五郎和六郎過去幫忙給收拾收拾房屋,雨季不好過,冬季更難熬,家里沒有個男人修葺房屋,可想而知房屋破落成了什么樣子。
蘇二郎下午就帶著兩個弟弟過去了,順帶著把草藥也帶過去,陳瑜吩咐不能給人家添麻煩,再者家里有產(chǎn)婦和嬰孩,也要顧及著點兒。
蘇二郎本來就是一家人里最忠厚老實的一個,得了陳瑜的吩咐,心里就有數(shù)了。
得空,陳瑜靠在床邊假寐,心里癢癢的去空間里看看那泡在水里的靈芝,當(dāng)她看到水靈靈的靈芝上面竟然如祥云一般又多了一層靈芝的時候,驚得閉不上嘴了。
雖說才只有銅錢大小一個,可這是干靈芝啊,泡活了不說,還又長出來一層,說出去誰信?
再者,靈芝可不是水培的啊,因為靈芝是腐生菌,赤靈芝生長于向陽的殼斗科和松科植物的根際,或者長在枯樹樁上的,而陳瑜手里的是紫靈芝,要長在闊葉樹或者松科樹木的樹樁上的。
靈芝沒問題,有問題的就是這水了。
說實在的,置換空間里免費能得到的就是這天來泉了,神奇到超出了自己的認知。
驚喜是無處不在,陳瑜還有一顆沒培育過的靈芝也放在水里,把先前的靈芝取出來,一咬牙就給提交了。
顯示積分的區(qū)域瞬間就是一溜九,陳瑜本想著一口氣把三塊超級農(nóng)田都開發(fā)出來,結(jié)果第一塊三萬幾積分,第二塊就三十萬積分,這就尷尬了,第二塊農(nóng)田都開不開,仔細數(shù)了數(shù)是九萬九的積分。
但陳瑜很知足了,看著金燦燦的超級農(nóng)田,立刻去竹屋里查看。
超級農(nóng)田:所產(chǎn)出的果實是最優(yōu)良的種子,無需置換可以帶出空間。
就這么一句,陳瑜呼吸都險些停滯了,腦海里反復(fù)就兩個字:種地!
陳瑜挑選了玉米種,種在了超級農(nóng)田上,兌換了天工開物,查看耕種玉米所需要的技術(shù)。
她第一次如此明確的知道在這個世界生活,自己要做什么了。
置辦土地,成為實打?qū)嶈彽拇蟮刂鳎灰Z食在手,民以食為天,自己就立于不敗之地了。
有了辣椒挪出空間的辦法,陳瑜絲毫不擔(dān)心玉米和水稻怎么成為現(xiàn)實世界里的農(nóng)作物,八月中旬就是收獲的季節(jié),正是可利用的好時機。
退出了置換空間,陳瑜開始琢磨怎么發(fā)展農(nóng)業(yè)了。
農(nóng)田的開墾和購買,都提上日程,但必須要一步一步的來,不能引起太大的反應(yīng),總不能讓別人看出來反常。
一晃,三天過去了,陳瑜看著坐在自己面前的崔老夫人的時候,心情是復(fù)雜的,不過生意是生意,自己和李府的人情是人情,崔老夫人來得這么快只能證明一件事,就是她根本就沒有回去徽州府,而是等著自己的衣服樣子呢。
這個時候自然是秋款,陳瑜把衣服樣子一字排開,讓崔老夫人挑選。
崔老夫人是看哪個都喜歡,不過穩(wěn)妥起見,她只選走了五個樣子,窄袖短襖,立領(lǐng)長襖,短款斗篷和兩條裙子,一條是修身裙配紗,一條是百褶裙,至于配色那就隨意了。
挑選了樣子后,崔老夫人喝著茶,說道:“蘇老夫人,你們要什么布料可以去青牛縣江南繡坊取,我留下一枚玉佩做信物。”
說著,把玉佩放在桌子上。
陳瑜笑著收了起來:“老夫人是個爽快人,這樣,按照咱們契書的價格,我和老夫人結(jié)算是按年,還是按月?”
拿布料在江南繡坊沒問題,但是價格肯定是要低很多的,再者陳瑜目前并不做繡坊,所以并不在意青牛縣有崔家的繡坊。
崔老夫人想了想:“按年吧,對了,我聽說大妹子是個醫(yī)術(shù)通神的,在德安藥鋪救了難產(chǎn)的婦人?”
“舉手之勞,不足掛齒。”陳瑜知道崔老夫人這幾天應(yīng)該就在青牛縣,也應(yīng)該知道李玉蓮病了的事情,但崔老夫人不提,自己也絕不會問。
崔老夫人留下信物告辭,陳瑜第二天就帶著三兒媳婦崔良秀去挑選衣料。
娘倆邊走邊聊,陳瑜有意無意的對崔良秀說如何稍作改動就能讓做出來的衣裙與眾不同,崔良秀聽得認真,這說著話走路也不累,還不等進青牛縣,就看到李府趕著馬車過來。
老遠呢,李福就下了馬車:“蘇老夫人啊,快上車。”
陳瑜暗暗扶額,這怎么一茬不接一茬的的出事兒啊!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