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金山
大表哥的性子真是不錯,有前途啊,難怪桃花還挺旺的。
楊柳村,齊氏正在給老五杜有全挑選媳婦,上門的媒婆是很多,一個個的都是口吐蓮花,把人說的是跟朵花一樣。
這家里過的好了,也有家里過的好了的煩惱,以前是勉勉強強的能給兒子們?nèi)⑾眿D,挑選的范圍也就那么多,現(xiàn)在日子好過了,又怕別人是為了自家的好日子,所以才要來的。
覺得目的不單純,齊氏很是煩惱,不知道選哪一個。
連張氏都厚著臉皮上門,要把自己的一個拐著彎的侄女兒說給老五,齊氏心里不知道呸了多少聲,就是你那侄女兒是個天仙,她也瞧不上,但凡和你張氏有關(guān)系的,那是門兒都沒有!
“給老大寫封信吧,看看他有啥打算。”齊氏對杜老爺子說道。
杜老爺子奇怪:“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不是說兒媳婦的事兒你自己自己一手操辦嗎?問老大有個啥意思?他難道還能給老五找個媳婦?”
“你也莫笑話我,老大好歹是秀才了,我問一問不是應(yīng)該的?這真是老鼠子都盯著糧倉,個個眼睛都瞪得那么大,還不如在老大沒有中秀才之前給老五說門親事呢。”那時候,那些人也不是看著自家的門檻了。
“我說,你想偏了吧,咱家這個條件,別人看上了,這不是人之常情?誰不希望能到條件好的人家里來?只要品行好就成了,難道別的條件好的人家,就不娶媳婦了?”
杜老爺子說的也是實在話,齊氏只是不知道到底選哪一個,有些挑花眼了。
“算了,不給老大寫信,就不給老大寫信吧,他在外面也不容易,不用這些事兒再去煩他了。”齊氏最后下了決心,不過還是很快給杜有全選了一個媳婦,是陳家村陳木匠的女兒陳氏,陳木匠做木工手藝很不錯,家里的條件也挺好,齊氏的想法是,至少不能給婆家拖后腿的。
杜榆他們這邊也知道五叔已經(jīng)定了人家,鄉(xiāng)下人家,定親了,然后很快就會迎親的,不像大戶人家,還隔個幾年才開始成親。
“那咱們要回去看五叔成親了!”這是個大事兒,哪怕杜有忠,也是要趕回去的,這就要請假了。
錦溪書院這方面挺有人情味的,是可以允許回家去的。
不過據(jù)說官府衙門也一樣,碰上這種親人成親或者別的大事兒,是可以有事假的。
杜有忠做了大半年的先生,他的學(xué)生們都挺喜歡他,因為他教書不那么死板,加上在外面當(dāng)帳房,遇到的人和事兒也多,說起事情來,是手到擒來,而且還能通過這些事兒講道理和知識,所以學(xué)生們都很喜歡他。
知道他要回家去,就有好幾個學(xué)生要把自己家里的馬車弄來,讓先生一家子坐回去。
其中一個是縣城恒生首飾行的小公子,名字叫做金山的,就非要讓先生做他家的馬車,這個金山年紀(jì)不大,也就是十來歲的樣子,名字叫金山,家里也很有錢,他爹在他小時候,就立志要培養(yǎng)他成為一個大才子,所以等到了年紀(jì),就送到了錦溪書院,這幾年也學(xué)了不少東西,可是為人就是調(diào)皮,先生們提起金山,都有些頭疼。
最開始杜有忠才來當(dāng)他先生的時候,也想過好幾個點子作弄過杜有忠,不過后來,也漸漸的喜歡聽杜有忠教他們了,覺得杜有忠教書比別人有意思多了,還來過這邊蹭過幾次飯。
金山是個小胖子,自己年紀(jì)小小的,還喜歡在杜榆這邊擺師兄的架子,每次來,都讓杜榆叫他師兄。
杜榆覺得叫一聲也沒有什么損失,何況金山這家伙,人家確實是自家爹的學(xué)生。
“我家里馬車多的是,先生,我爹說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當(dāng)父親的用一用兒子的馬車又咋的了?我都跟我爹說好了,要是先生不用我家的馬車,我回去肯定要被我爹說一頓的。”金山道。
杜有忠道:“用是可以,但是這車上的東西先生不能要。”金山家里聽說了杜有忠家里有喜事兒,還準(zhǔn)備了禮品。
金山還要說些啥,杜有忠嚴(yán)肅的說道:“我是先生,這些東西先生說不能要就不能要!”
“那,好吧,我把東西拿下來,先生,你坐馬車吧。”
金山家里的馬車都是有馬車夫的,專門接送人。
而且人家的馬也是好馬,比那些平常的馬要快多了,直接就節(jié)省了一個多時辰就把杜榆他們送回來了。那馬車夫不在這里留著,問好了時間,到時候再過來接他們,真是服務(wù)周到。
齊氏也問了這馬車的事兒,知道是老大的學(xué)生讓送的,心道,老大去教書,別的不說,這學(xué)生對老大挺好的,還能派馬車接送呢。
杜有全的婚事已經(jīng)都準(zhǔn)備的差不多了,齊氏也是辦過好幾次的婚事,熟門熟路的,而且鄉(xiāng)親們這次過來的也很多,都幫著忙呢。
這次辦婚事,本來也沒有驚動鎮(zhèn)上的那些有錢的人家,畢竟是老五娶親,但是人家不知道從哪里打聽的,都送了禮過來,反正他們也不在乎這點禮,把關(guān)系維持下去就成,都知道杜有忠在錦溪書院教書,很多人家的親戚或者子弟都是錦溪書院的,而且錦溪書院的名頭也很響亮,縣太爺都經(jīng)常去呢。
所以杜有忠是水漲船高,把關(guān)系維持好,那是很重要的,而且以后說不定人家杜有忠還能更進一步呢。
總之,這次過來的人很多,鄉(xiāng)親們看著都嘖嘖的稱贊,又想著陳家村的那個陳氏,真是有福氣啊,嫁到了這樣的人家。自己家怎么沒有個親戚嫁到杜家呢?齊氏這最小的兒子都娶親了,沒有多余的兒子來做親了。
而杜大郎他們,人家有個秀才爹,現(xiàn)在在縣城里讀書,更是不可能在他們這些人中找媳婦了。
不過遺憾歸遺憾,大家的熱鬧勁兒一點兒也不減。
杜榆這次不用做壓床的童女了,周圍也圍了好多村里的小伙伴,像二丫,翠花等等,玉芬還是有些小傲嬌,臉上的神色就別別扭扭的,知道她心里不舒坦呢,因為現(xiàn)在杜榆穿的和戴的都比她好了許多。
二丫和翠花都問杜榆,縣城好不好玩,有什么稀奇的事兒沒有。他們一次都沒有去過縣城,在他們心里,縣城那就是大地方了,是了不得的地方。
杜榆也說了許多有趣的,然后說道:“我上次去逛街,看到了很好看的絹花,你們跟我去屋里,我拿給你們,一人一朵。”
“真的?”二丫和翠花驚喜的很,他們還沒有戴過絹花呢,都是頭繩,實在是絹花花錢多,他們家哪里有那個閑錢?
“當(dāng)然是真的,我騙你們干啥?”給小伙伴帶東西,對杜榆來說,也是表達友誼的一種方法。
二丫和翠花都喜不自禁,跟著就要去,玉芬還是別別扭扭的要去不去的樣子。
二丫忙拉著她說道:“玉芬,走啊。”
玉芬扭頭說道:“人家也沒有叫我,我去了干啥?”
杜榆聽了很無語,這個時候傲嬌干啥啊,杜榆忙笑著說道:“誰說我沒有叫你了?我給你們都買了,一人一個,你不會是看不上我買的東西吧。”
“誰看不上了?”玉芬聽杜榆說都買了,這心里就高興了,嘴上說道:“那我就去看看唄,沒有我的好看,我可不要!”
“二丫,這個玉蘭花的是給你的,菊花的是給翠花的,這個芍藥的是給玉芬的,你們看看喜歡不喜歡。”
二丫他們拿到了絹花,都喜歡的不行,二丫忙說道:“縣城的東西就是不一樣,這東西真好看,要花不少錢吧。”
翠花也說道:“跟真花一樣,我太喜歡了!”
“那還用說?縣城的東西就是比我們這種小地方的東西要好,”玉芬說道:“唉,可惜我不能去縣城,太可惜了。”
從去書院了,杜榆也有了零花錢,雖然不算多,可是買絹花的錢還是有的,她平時也不多買別的零食,錢基本上都攢著呢。
小伙伴們都高興,而這邊的婚事更是熱鬧,杜榆見到了接回來的五嬸陳氏,長得很白凈,她家還給她陪嫁了一套家具,來圍觀的人都是稱贊的很,看來五叔的岳父家,還是有些家底的。能夠給新娘子陪送家具這樣的硬貨。
就是不知道以后和奶奶在一起相處,會不會不適應(yīng)。
不過奶奶選的幾個兒媳婦都是不錯的,劉氏是自家二叔自己看中的,不算。
對了,這次二叔也是一開始就過來幫忙了的,齊氏也沒有管他,不過杜榆覺得自家二叔的忍功還是很強的,盡管有些人還打趣他,說了些不好聽的話,人家都接著了。
杜榆也給了杜桃一朵絹花,把她給高興的,其實杜桃年紀(jì)也慢慢長大,知道自己的爹娘和爺奶奶這邊的關(guān)系不怎么好。
小孩子都是敏感的,那段時間杜榆沒有再和杜桃玩,杜桃也不敢過來了。
如今杜榆能給她一朵絹花,她心里高興的很呢。
杜榆是覺得杜桃是個不錯的娃,現(xiàn)在奶奶不反對她過來,那么自己也不必要和以前一樣避嫌,再說自家爹好歹是個秀才了,也沒有人說自己臉皮厚,想著從他們這邊撈好處了,有時候,明明是兩個小孩子的事兒,竟然會扯上那么多的官司,真是挺讓人無奈的。
作者有話要說:第一更,今天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