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盤算
    “人家秦員外家里的丫鬟穿的多好啊,我要是能進去了,每個月的月錢,還有吃飯也是人家管,娘,你就個我爹好好說說吧。”杜柳是再也不想在這邊住著了,一輩子都是種田,在土里刨,她現(xiàn)在還小,要是進了秦員外家里,當幾年丫鬟,絕對和這鄉(xiāng)下丫頭不一樣。
    劉氏自然心動,可是她不敢保證,畢竟老爺子那邊可是極其要面子的,讓自己的孫女去當丫鬟,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劉氏卻不甘心,這一輩子就這么在這邊過了?婆婆齊氏從來都看不上自己,如果大丫頭能真的給人當丫鬟,每個月能賺到錢,她何必還要跟在這里遭人冷眼呢?
    大哥那邊每個月說是二兩,可是家里這么多人呢,用到他們身上,能有一百錢都頂天了!大部分都被齊氏給握在手里。
    而且還有兩個小叔子沒有成親呢,這老三才成親,說不定轉(zhuǎn)眼就要有孩子,這難道不要花錢?
    如果柳兒真的能選上當丫鬟,每個月的月錢還不是要交給齊氏?
    自己的孩子受苦賺的錢,憑什么要交給上頭去?
    要是能分家另過就好了!劉氏心里怦怦跳,對,分家!如果能分家就好了!她就不用看婆婆的臉色了,而且柳兒得的錢,都是交到自己手里,雖然少了大房那邊的,可是人那么多,輪到他們,能有幾個錢?
    最主要的是,柳兒當了丫鬟的錢,不能再上交了,這才是最要緊的。
    劉氏心道,她得好好的跟自己的丈夫說說這個事兒了。
    “不行,這分家了,咱們一家子喝西北風去啊,分家了,大哥的錢就用不到我們身上了!”杜有良一聽這話,就立刻說道,他是有些精明的,很能算。
    這土里干活兒,真沒有什么收成,能填飽肚子都是難事兒,這要分開了,他們一家子咋辦?
    “大丫頭能不能去秦家當丫鬟這都不一定,萬一當不上呢,還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杜有良說道。
    沒有說父母都在,不能分家就好,劉氏知道了自己丈夫的意思。就忙說道:“我的意思是,也不是立刻就說,等柳兒被選中了再說分家的事兒。”
    “你的意思是,柳兒選丫頭的事兒,悄悄的?等事成了再跟爹和娘說?”不愧是夫妻,兩口子心意相通,劉氏剛說了個意思,杜有良就明白了自家媳婦的意思。
    對啊,爹那邊肯定不同意去選丫鬟,那么就悄悄的,等秦家都選上了,他們當父母的已經(jīng)簽字畫押了,那時候爹和娘就是生氣也沒有辦法了,總不能和秦家做對吧,他們杜家還沒有那個本事。
    而且,爹和娘生氣了,那么正好說分家的事兒,他們也是為了不讓爹和娘見到他們就生氣,那么就分家。
    真是好辦法啊,太好了!
    不過,“要是那樣,咱們分家的時候,娘那邊肯定分不到我們什么好東西。”杜有良說道。
    劉氏忙道:“我嫁給你,只要能我們一家子在一起,吃糠咽菜,我都樂意。”
    “唉,苦了你了,娘的脾氣不好!”杜有良覺得劉氏真的是太體諒自己了,要不是心里有自己,哪里會受這么多的委屈?
    “沒事兒,真的要分家,我也會讓大伯,還有咱們村里的幾個老人都過來,我們家有個啥,大家都清楚,那么多人在,娘也要求個公平。”杜有良安慰劉氏。
    劉氏心道,就是要讓你說這話,吃虧的事兒,誰樂意干?“嗯,我都聽你的,你是我們家的當家的!”
    這兩口子早就已經(jīng)商議定了,就等著杜柳能選上丫鬟,然后來個先斬后奏。
    杜柳聽說爹和娘同意了,高興的很,反正她覺得,自己這個相貌,肯定能選的上。
    劉氏自己長的不錯,要不然當初杜有良也不會要死要活的,那么高的彩禮錢都要娶回來,杜柳和劉氏有個七八分相似,自然長的還不錯。
    不過要說這杜家誰長得最好,應該是杜老爺子,聽說杜老爺子年輕的時候,那可是一個英俊的小伙兒,加上還讀書,媒婆都要擠破了門檻,齊氏當時能同意嫁過來,也是有這一部分原因。
    大房的杜榆就有五六分像杜老爺子,所以杜柳對杜榆的心態(tài),就是那個樣。其中不乏看不慣杜榆長得也好看的原因。
    “娘,如果我真的當了丫鬟,可是爺和奶不生氣怎么辦?到時候咱們的錢可不都是給大家伙了嗎?”杜柳說道。
    她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憑什么要養(yǎng)活這一大家子?
    “沒事兒,你爹到時候就說分家。”劉氏道:“這次你可要爭氣,咱們一家子的前程可就是在你手里了。”女兒能有個進項,她才有底氣脫離這個家里。
    “嗯,我肯定能選上!”杜柳能有自信,因為這村里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姑娘,都沒有她長得好看,而且說話也沒有她嘴甜,她就不信別人沒有眼光,“娘,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這天輪到胡氏做飯,作為姑娘家,從小就得勤快,在農(nóng)村更是得如此。
    做這么一大家子的人的飯,那可是個體力活。杜榆在胡氏起來后,也起來了。雖然年紀小,可是生活擇菜這些事兒,也能干一些。
    況且,早上的空氣多新鮮那,多吸幾口,對得起自己的肺。
    “去,去,回去再睡個回籠覺,天兒越來越冷了,你起來干啥?”胡氏低斥道。這丫頭,從今年開始,就幫著自己在灶門那邊看火了。“小娃子多睡覺,才能長高。”
    杜榆從柴堆那邊搬了已經(jīng)砍好的柴火,進了灶門邊,“娘,小娃子覺少,我睡不著了。”
    其實這農(nóng)村的娃子們,真的很少有睡懶覺的,大部分都早早的起來,有的放牛,有的去田里勞作,有的做些別的事兒,總之,鄉(xiāng)下人的早晨,生活是豐富多彩的。
    女兒勤快,當家長的都很高興,畢竟女兒養(yǎng)大了,要去婆家,誰家不喜歡勤快的媳婦啊,懶鬼一般都是被責罵的。
    胡氏給豬子剁豬草,鍋里煮著水,到時候好煮稀飯,然后就著粗面餅子吃,管飽。
    而杜榆的三嬸高氏,也已經(jīng)起來,把院子給掃了一遍。杜家院子里的人基本上都起來了,說話聲音也大了起來,胡氏邊剁豬草,邊和高氏閑聊,也不怕吵著別人了。
    高氏道:“大嫂,榆兒這娃子勤快的很,前幾次我做飯的時候,她也幫我了的。”
    “丫頭,從小不勤快,以后咋辦?以后有啥想讓我們幫的,盡管說,都是一家子,不外道。”這個三弟妹,性子還不錯,她樂意和她交好。畢竟都在一起過日子,整天耷拉著個臉,看著就不舒服。
    誰沒事兒想著成天和人斗氣啊,胡氏也是那種直爽的性子,就是劉氏才嫁過來的時候,也盡過長嫂的責任,只是后來嘛,呵呵,日久見人心,她又不是犯、賤,也犯不著上前被人戳。
    他們這邊是老大,吃虧些就吃虧些,以后公公和婆婆也得跟著呢,弟妹們懂事些,他們也少些麻煩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