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面試
也就是說對方人家是出了錢的,不是不勞而獲,好救濟了窮人,是一個大功德。
所以還是有誠心的。這里的誠心,是要寫佛經(jīng)的人,每寫一個字,就要在心里念叨這是給誰寫的。
不過這心里念叨沒有念叨,誰會知道?這不是瞎扯嗎?于是主要還是要付錢,也算是接濟了窮人,佛主自然心中有數(shù)。
“咱們這一片,窮苦人家的丫頭,誰家會讓她讀書認(rèn)字?咱們家就是,所以合該我們賺錢,你把
榆兒那丫頭給捯飭捯飭,明天我們就去讓人看看,這一本書有五百個錢呢。”
這就是要去面試了!胡氏忙說道:“娘,爹不會同意的。”
“你爹那個人,就是迂腐,讀書為啥不能去賺錢?就他那樣的,要不是有我張羅著,早就窮的只喝西北風(fēng)了,這事兒就這么定了,我說了算!”
胡氏回去把這事兒跟杜有忠一說,杜有忠聽了,倒是沒有反對,他自己不是什么迂腐清高的人,早年也偷偷抄書給書坊的人賺過錢,只是女兒還小呢。會不會太累了?
結(jié)果杜榆聽了,還真是同意了,賺錢誰不想啊,她家如今爹沒有了一個月二兩的銀子,生活質(zhì)量大大的降低,“爹,我這樣,不僅能賺錢,還能把字給練好呢。”別人家肯定會提供筆紙和墨等物,在自己家,這些東西就少見。
因為價格太貴,買不起,她也就是在草紙上寫過。好在她還是有以前會寫字的優(yōu)勢,總算是寫的不錯了,當(dāng)然,是這個年齡段來說的。
一本五百錢那,十本就是五兩銀子,嘿嘿,一想起自己能賺那么多錢,杜榆就興奮起來。
“好吧,明天你和娘一起,帶著榆兒過去,榆兒,你要是不喜歡,就不要答應(yīng)下來。”知道女兒一直為賺錢操心,這次還真是順了她的心了。
對了,杜有忠也想起來了,他可以去縣城里,看看縣里有沒有書坊需要抄書的,好歹也能賺點錢,不然在家里也不成樣子。
這就是杜家的一個優(yōu)勢了,杜老爺子那年輕的時候,讀了十幾年的書,總算沒有白讀過,現(xiàn)在不就慢慢的轉(zhuǎn)化成錢財了?
這鄉(xiāng)下,真正的能花錢讓人讀書的少之又少,因為那是極其花錢和燒錢的行當(dāng)。
所以讀書人就是受人尊重,從心里都敬畏。
當(dāng)初杜榆在大姑那邊,把小姑娘們的名字寫下來,就讓大家對她很敬佩,更不用說杜老爺子這種了。
杜老爺子考功名的理想沒有實現(xiàn),所以才把這個理想傳承給下一代和孫子輩,可惜,經(jīng)濟大權(quán)不掌握在他手里,他也只能把自己所學(xué)交給兒子和孫子們。
杜家的人是免費就學(xué)到了字,也算是杜老爺子的一個豐功偉績。
齊氏雖然說不用管杜老爺子,可是這事兒卻是瞞著杜老爺子的,想著等把錢拿到了,就是他知道了,還能咋樣?
這老頭子就是太迂腐了,光讀書有個屁用?要不是她這么精打細(xì)算的,家里早就喝西北風(fēng)了。
不過齊氏算是第一次對讀書有用有了一個正確的認(rèn)識,不像以前一樣,老是覺得讀書就是浪費,要不是因為杜老爺子是免費教兒孫們,她哪里會同意兒孫們學(xué)認(rèn)字?早就給呵斥住了。
齊氏讓胡氏給杜榆穿好一點兒,起碼不能補丁加補丁的。杜榆心道,要是自己穿的補丁加補丁的,說不定人家還會更憐惜呢,不過這話也只能是在杜榆心里說說而已,要是說出來,保不齊又
是一頓敲打。
“去了不要給我露怯,大大方方的,問你啥話,別亂答知道不?”其實對杜榆說道。
杜榆點頭,這次去白馬寺竟然不是走著去了,讓五叔直接用驢車送過去的,待遇也提高了,齊氏還畫了一個餅給杜榆,要是她真的拿下來這個活兒,到時候給她買好吃的。
杜榆心道,您還真是哄小孩子,她可不是吃貨。杜榆準(zhǔn)備說貼心話,“我不要好吃的,到時候拿了錢,給爺和奶奶吃就好了。“
齊氏果然心花怒放,“喲,這還懂事了,那就好好的表現(xiàn)!”
齊氏是相信自己的孫女能勝任的,還好,在這小丫頭學(xué)認(rèn)字和寫字的時候,她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然哪有今天的好事兒?
白馬寺很快就到了,齊氏帶著胡氏和杜榆七拐八拐的,拐到了一個僻靜的廂房,這該是白馬寺香客們歇息或者暫住的地方。門口還站著一個婆子,見到了齊氏,竟然主動打起招呼來了,然后看了看杜榆,問道:“杜家嬸子,這個就是你那個孫女?”
齊氏忙福了福身,笑著說道:“就是我那孫女,您看咋樣?”
“喲,長得挺白凈的,不過要知道咋樣,得進去試試才能說,杜家嬸子,你跟著我去吧。”
齊氏又介紹胡氏是她兒媳婦,那婆子也笑著點頭,沒有說啥,一會兒杜榆被領(lǐng)進來了一個房間,又見到了一個三十來歲的媳婦,這女人穿的比那門口的婆子要好多了。
估計是個管事的,聽那婆子說話,就也點了點頭,讓人把筆墨紙硯給端了上來,意思是讓杜榆寫幾個字,她要看看。
齊氏突然就緊張起來,這萬一寫不好,那這事情不就沒有指望了?
杜榆還真怕自己的奶奶給狠狠的說一句,‘給我好好寫’,那樣跟威脅一樣,她不喜歡這樣。
反正她什么水平就表現(xiàn)什么水平,一個五六歲的小姑娘,字估計也不會寫的太好,她發(fā)揮正常就成了。
等杜榆放下筆,那媳婦仔細(xì)看了一下,有些意外,要知道她是打聽了這個齊氏的底細(xì)的,不過是個鄉(xiāng)下的婆子,聽她說自家的孫女會寫字,她還以為這齊氏是在吹牛。
要知道鄉(xiāng)下就是男孩子讀書都很少,更不用說女孩子了,就他們府上,也是重男輕女的,姑娘家能寫幾個字就好了,不當(dāng)睜眼瞎,這鄉(xiāng)下人沒有什么錢,難道還有錢教女孩兒讀書?
這不是笑話嗎?所以她今天本來就沒有抱啥希望的,可是這個小姑娘是會寫字的,而且寫的好不錯,在她這個年紀(jì)的,都是好的了。
這樣她就放心了,她家小姐生了一場病,都來不及寫佛經(jīng)了,可是要是不寫完,到時候在佛主面前供奉不上,那就成笑話了。
別的小姐也不完全是自己寫,有的也是讓自己的丫鬟代筆,可是這丫鬟寫,也不算個什么了,所以他們就想了這個法子,小姐的祖母一向是憐貧扶弱,要知道這佛經(jīng)有個窮人家的小姑娘幫著寫的,絕對會稱贊小姐的。
又知道小姐是用自己的錢來幫著這小姑娘,更是會高看小姐一步,所以出點錢算什么?
齊氏很緊張,生怕人家看不上自己孫女的字,胡氏倒是沒有那么緊張,要是不成,他就帶著自己的女兒回去唄,又不是非要賺這個錢不可。
結(jié)果那媳婦子點了點頭,對大家說道:“好了,就讓你孫女留下來吧,十天過后,你們過來接她。”
胡氏忙問道:“咋還要留下來呢,我閨女從來沒有在外面呆過。”
“我們把人留下來,也是在這白馬寺,這地方是我們長期住的地方,寫佛經(jīng)自然是要離佛主近才成。你們放心,我們家是縣城米家,你到縣城一打聽就是了,若是還不信,可以問問這白馬寺的主持,主持是出家人,總不會打誑語。”
開玩笑,這不留下來,誰知道是不是她本人寫的?這錢要是那么好賺,不就成了笑話了?
何況,這事兒已經(jīng)找到人了,她還要給老太太那邊說說呢,讓老太太那邊也派個人過來,看看自家小姐是真的請了個窮人家的小丫頭來寫佛經(jīng)了。這一切,都要這小丫頭在這邊呆著。
可是胡氏卻不放心自己的女兒在這里,齊氏也說道:“能不能把我兒媳婦也留下來,她也是不放
心她一個小丫頭,怕給你們?nèi)鞘聝骸!?br/>
那媳婦子想了想,點了點頭,留下就留下,他們也不在乎多一個人。
胡氏立刻道:“多謝您,您放心,就給我一個住的地方就成,吃的我自己會出去買。”
“對對,”齊氏也反應(yīng)過來,他們家可不是隨便占人便宜的人家。
那媳婦子哭笑不得,說道:“我們家還不至于窮的管不起一個人的飯菜,就是給你女兒,我們每天都要準(zhǔn)備吃的,你和你女兒睡一個屋,也不多占地方,我們有什么不放心的?”
事情就這么談定,齊氏先拿了二百個定錢回去了,留下胡氏和杜榆在這里。
杜榆想盡快的把書抄起來,這大戶人家的人,接觸的時間越短越好,不過,人家也要問他們一些事兒,比如,杜榆怎么會認(rèn)字之類的,畢竟一個鄉(xiāng)下小丫頭,能認(rèn)字是很少見的。
杜榆也實話實說,他們聽說自己的祖父是讀書人,也就明白了,估計沒有考上功名,所以就一直落魄唄。這樣的情況也很常見,畢竟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能考上功名的,大部分人還是碌碌無為。
但是能有遠(yuǎn)見教孫女讀書,這就少的很了。連吃飯都吃不飽了,哪里有那個精力?小子都還說的過去。
作者有話要說:第二更,鮮花和收藏,我再打滾求。
好像每次一打滾,這些就多起來了!大家都喜歡看打滾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