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有動靜了
還別說,全家見了這八個野雞蛋,心里都是高興的,他們又沒有打獵的,能見到野雞蛋都是很不錯了。
齊氏算了算,這一個雞蛋還一文錢呢,野雞蛋雖然小吧,可是香啊,賣出去也得十來文錢吧。
要不,把這東西拿到鎮(zhèn)上賣去?自己家的雞蛋,這天旱了,也天熱了,都不怎么下蛋了,簡直是造孽。
齊氏想了想,對老大兩口子說道:“明天趕集,這雞有幾只都不下蛋了,留著喂也是浪費(fèi)糧食,你們捉了給賣了去,”齊氏又交代了幾件事,然后對杜有忠說道:“看你這樣子,明天也把榆兒那丫頭帶上去。”
今天帶上了榆兒那丫頭,就多得了八個野雞蛋,齊氏是很迷信的,覺得榆兒那丫頭說不定這一段時間運(yùn)氣特別旺,跟著老大兩口子去說不定還有好事兒。反正帶著娃子也沒有什么損失的。齊氏樂得大方。
胡氏聽了自然高興,自家的孩子被長輩夸獎,心里還有些小得意。
想著把榆兒的好衣服拿出來,出門也不能讓人小瞧了。
“爹,我也想去鎮(zhèn)上。”杜二郎也不過比杜榆大兩歲,還是小娃子呢,對他來說,去鎮(zhèn)上是件特別好的事兒,還能吃到好東西。
杜二郎眼巴巴的望著自己的爹娘,希望能同意。
杜大郎卻道:“爹,娘,我就不去了,我在家里。”
大郎果然是長大了,不像小娃子一樣,要跟著去了。杜有忠對大郎也有打算,只是還沒有問大郎自己的意見。
杜二郎磨著也能明天去鎮(zhèn)上去了,高氏晚上睡覺之前,也把自己這段時間做的針線拿給了胡氏,請她明天帶到鎮(zhèn)上去賣了。
高氏這嫁過來也有大半年了,只是她肚子還沒有動靜,好在因為今年是個荒年,齊氏也不希望家里多出一個人來,為這個,連老四的媳婦都沒有給娶,所以高氏很是松了一口氣。
要知道,這娶媳婦,最重要的就是傳宗接代的。
杜榆對上鎮(zhèn)上已經(jīng)沒有了最初的激動,想著爹這次過去是不是準(zhǔn)備再找一個活計,要真是這樣,現(xiàn)在的活兒還真不好找。尤其是這個年成。
就是地主們,也因為年成收的不好,會心情不愉快呢。
這交稅,今年給你免了,可是明年呢,所以有錢的人家,就是用錢也要供養(yǎng)個讀書人,到時候可以免了這個稅收。
杜榆家的毛驢可是大功臣,因為缺水,很多時候都是用驢車馱著水的。為此,毛驢從來都沒有被餓著過。
按照大家的說法,那種把牲口餓的不像話的,就是傻帽,做虧本的買賣呢,他們老杜家可不那樣做。
這不,在路上,杜有忠都舍不得用鞭子抽毛驢,慢悠悠的趕著。
路上也碰到了好幾個熟悉的人,杜有忠也邀請人坐驢車,不過大部分人都拒絕了,看著這是一家子去鎮(zhèn)上的,杜有忠會做人,讓人把身上的東西放在車上,自己下了驢車,和人嘮嗑起來。
有人就問了杜有忠鎮(zhèn)上的活計沒有了的事兒,杜有忠也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實話實說。
“杜老弟你也別擔(dān)心,你這人那,熬過這段時間就好了,現(xiàn)在也是老天爺不給面子,多久沒有下雨了?咱們這幾個村還是好的,有一條河,聽說那山里頭,平時挑水都要走好幾里路,這一天旱,得跑十幾里路,地里哪里還能種啥莊稼,連人喝水都難呢。”
“是啊,這個鬼天氣,也不知道啥時候能下一場雨。”杜有忠也感慨,人對比才覺得自己日子過的還不錯。
“我看難咯,今年也就這個樣了,好在也免了下半年的田稅,還是皇上好啊。”
說到這個,大家都一起說皇恩浩蕩,這個時候的皇權(quán)果然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已經(jīng)被人神話了,這做了一件對老百姓有利的事兒,就能讓老百姓恨不得把他給供起來。
一路說著閑話,很快十幾里的路都走完了,到了鎮(zhèn)上,各家都分開去干事兒去了。
雖然現(xiàn)在收成不好,可是日子也要過,鎮(zhèn)上的人種田的很少,菜也是要買的。
而杜有忠是則是把自家的雞蛋和野雞蛋送到了一個酒樓里,他在鎮(zhèn)上,還是有幾分交情的,雖然說現(xiàn)在不當(dāng)布店的帳房了,可是是拿著東西去賣的,酒店里也需要,順?biāo)饲椋螛范粸椋?br/>
“我說老杜啊,要不是這天干成這樣,我這里就要請你來做帳房了!”四房酒樓的方掌柜笑著跟杜有忠說道。
這杜有忠還挺有能力的,不過今年估計是時運(yùn)不濟(jì),那店鋪被秦家人看上了,秦家不會用外人,杜有忠只有走人的份兒。
“那感情好,以后我可就賴在你這里了。”杜有忠也開玩笑。
“成啊,求之不得!”方掌柜道,“以后家里有了雞蛋或者野味,都拿在我這里,價格肯定比別的地兒要高。對了,你家里咋樣?這米店的糧食,是一天比一天高,再高下去,我們這米飯都要翻倍漲價了。”
杜有忠問道:“朝廷里沒有過來賣公糧?”
一般遇到這種情況,朝廷都會自己賣糧,價格相對比私人糧店里要便宜的多,不然地方上會亂起來的。
“這你就不懂了,怎么著也得過一段時間,讓人撈點錢再說。”方掌柜低聲說道。
杜有忠意會,肯定是有人和上頭已經(jīng)搭好了線,拖著時間呢。
“咋樣?”胡氏問丈夫,杜榆和杜二郎是在外面跟著胡氏等著呢。
“東西都賣出去了,這倒是不用擔(dān)心,以后家里有雞蛋,都可以在這里賣。”杜有忠說道。
杜有忠對胡氏輕輕的搖了搖頭,胡氏就知道,這差事的事兒,還沒有譜。
胡氏沒有失望,畢竟這個年成,找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她主要是怕丈夫自己心里悶,在家里呆著,也著急。
“沒事兒,你在家里,我和孩子們都比以前高興呢。”胡氏說道。
“爹,你和二哥都讀書吧,爺爺那里書多。”杜榆是見到杜老爺子房里有些書呢,這年頭,買一本書也要花很多錢,不像現(xiàn)代,還能復(fù)印印刷,書本完全是靠人工抄寫,要想一本書沒有污漬,那可是很要仔細(xì)再仔細(xì)了。
又這個時候的傳播信息閉塞的很,這個地方的書也不容易帶到另一個地方。
“呵呵,好啊,回去就多看看書,書呢,看多了,明白事理。”杜有忠說道:“以后爹也教咱們榆兒認(rèn)字。”
杜二郎忙道:“爹,我現(xiàn)在就在教妹妹認(rèn)字呢,妹妹都能認(rèn)好多字了!是不是啊。”
“是啊,二哥和大哥都教我呢。”杜榆說道,杜老爺子大概覺得女娃子讀書認(rèn)字沒有啥作用,都是要長大嫁人的,所以從來不教孫女,就是他兩個女兒,杜榆大大姑和二姑都是大字不識的。
“好,大郎和二郎都是好哥哥,以后榆兒想認(rèn)字就找爹,爹會教你的。”杜有忠覺得女孩子多認(rèn)識點字,以后就是嫁人了,也不會是睜眼瞎,而且書中那么多的道理,他不想自己的女兒跟他兩個姊妹一樣,一個字也不認(rèn)識。
杜有忠在鎮(zhèn)上,鎮(zhèn)上有的人家的姑娘都是識字的。識字了見識就比沒有識字的強(qiáng)一些。
“有忠!有忠!”杜榆的大姑母也來到鎮(zhèn)上來了,這不就遇上了。
“大姐!你們最近還好吧。”胡氏忙問道。
“我家的田也就那么一點兒,沒有啥影響。”杜蘭說的是真的,她家的男人是個砌匠,是給人蓋房子的,現(xiàn)在窮人是蓋不起了,可是富人要蓋一點兒也不耽誤,這不,現(xiàn)在自家男人就是在鎮(zhèn)上給一戶人家蓋房子,每天都有工錢,還管一頓飯。
“咱家里還好吧。”杜蘭問道。
杜有忠答道:“都挺好,田里也種上了,家里有口水井,比別人都強(qiáng)一些。大姐,你要回去,我們先送你。”
“不用,不用,我這里買了一袋子玉米面,你帶回去,給咱爹咱娘。別的我也沒有本事,你們也別怪我這個當(dāng)大姐的啊。”
“大姐,這糧食你拿回去,我們家里都準(zhǔn)備的足足的,一點兒也不缺,我雖然沒有事情了,可是養(yǎng)活一家子還是能夠的,最起碼我還有力氣!”杜有忠拒絕道。
“你說的啥話?我的東西,你還不要了,我這又不是偷的搶的!再說,我這是孝敬爹娘的,你要是不拿回去,我自己送過去好了!”杜蘭生氣了,“你跟你大姐我客氣,你客氣個啥?當(dāng)年你姐夫腿被砸了,還不是你們湊的錢?你要是不拿著,那就是打你大姐我的臉!”
“成,我拿回去,不過以后別這樣了,大家都不容易。”杜有忠說道。
“我知道,你們把我三個侄兒送到我家里去,我想他們了,你姐夫天天在外面干活兒,大栓也跟著,家里人太少了。”杜蘭說道。
這是想把三個娃子接過去,給家里減輕負(fù)擔(dān)呢。
“別跟我說,家里有事兒的話,再有事兒,他們?nèi)齻€小娃子能干個啥?就這么說定了,明天就給我送過去!”杜蘭說完,就說還有事兒找杜有忠的大姐夫,沒有讓杜有忠和胡氏拒絕。
“這回去咋和娘說啊。”胡氏擔(dān)心的說道,她婆婆不會以為是自己要讓孩子們?nèi)サ陌桑强墒瞧牌诺拈|女。
作者有話要說:第六更!是很多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