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策略
    云陽縣那邊,許大人就因為自己的轄區(qū)內(nèi)出現(xiàn)了兩個進士,而得到了升遷的機會,他這邊,不說中進士什么的,至少得出幾個秀才。
    人那,多讀書才能明事理,才能更向往與教化。
    杜有忠去陳州那邊,除了交稅,也是為了稟報這個事兒的,而且,給胡鑫安排了教諭這一職。如果他有空,也會到縣學(xué)里給學(xué)子們講講課的。
    胡氏倒是有些擔心,怕胡鑫年紀輕,到時候撐不住場面。
    杜有忠說胡氏想多了年輕人正該多鍛煉鍛煉。而且還有王師爺呢,王師爺是個宣傳能手,把杜有忠的那些成績給宣揚了一遍,什么在錦溪書院教過書,他教的學(xué)子里面,好多都是中了童生了,
    而且還教出了一個秀才,一個舉人,另外杜縣令的小兒子,也極有可能中秀才。
    反正意思就是表示,有他們縣令在,這彭澤縣肯定能出幾個秀才的。
    先把有錢人家的少爺給忽悠過來,解決了錢財?shù)膯栴},畢竟這縣學(xué)上面撥的款,是不算多的,只有‘劫富救貧’了。
    然后又大力宣傳這摸底考試的事兒,前五名那,那可是免費到縣學(xué)里讀書的,不過你得一直保持,因為他們這邊要隔幾個月就會再考一次,如果你退步了,那么一年后,你就要交錢了。
    當然,生員除外,也就是秀才除外,可是彭澤縣的秀才基本上是沒有的。
    王師爺這么一宣傳,那大戶人家,有錢人家可就是可著勁兒的想要到縣學(xué)讀書了。
    杜榆聽了說道:“還不如限制名額呢,這樣有名額限制,讓大家知道,不是有錢就能進縣學(xué)的,反而對縣學(xué)的名聲更好。”
    這是吃飯的時候,聽自家爹和大表哥還有王師爺說這個縣學(xué)的事兒的時候,杜榆提出來的。
    讓大家知道,縣學(xué)是個神圣的地方,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進來的。
    名額一夠,哪怕你是再有錢,送個金山銀山,都是不成的。
    王師爺一聽,忙拍手說道:“好啊,這個主意不錯,咱們?nèi)耸直緛砭筒粔颍拗屏巳藬?shù),也表示咱們是精益求精,而且有了名額限制,到時候這誰家再是要推三阻四的,比積極的交稅,那么這縣學(xué)可就不那么好進了。”簡直是一舉數(shù)得,通過這個縣學(xué),把政務(wù)也給聯(lián)系起來,這年頭,為了子孫后代,求爺爺拜奶奶的還少嗎?
    得罪了縣太爺,縣學(xué)你就別想進了。讓那些刺兒頭也消停一些。
    他們因為人少,所以吃飯的時候,大家都是一起的,連王太太和她的一雙兒女也是一樣。
    “這樣也是給那些私塾先生一個機會。”不然人都朝縣學(xué)里跑了,那些私塾先生沒有了用武之地,也是要抱怨的。人前留一線,事后好見面。
    胡鑫說道:“說到私塾先生,我想著,不如連縣學(xué)的先生都來考一考,然后聘過來教書育人。”
    杜有忠點頭,說道:“這法子不錯,那么就先找到先生再說。”
    好的先生對學(xué)子們也是一個吸引力,雖然這里面已經(jīng)有胡鑫這個舉人了,還有課外輔導(dǎo)杜有忠,但是當?shù)匾恍┯忻南壬苓M縣學(xué),那就是提高了這縣學(xué)的名聲了。
    “心高氣傲的先生不要,我這里是要培養(yǎng)出秀才的,如果只是為了陶冶情操而讀書,不如直接在自己家里。”杜有忠是知道有些人自命清高,覺得自己學(xué)識一大把,非要別人親自去請,才會勉強出來,就那樣,還要拒絕好幾次,要杜有忠說,那就是裝相,沒有用的很。
    如果真的有見識,這彭澤縣怎么到了現(xiàn)在也沒有出一個秀才來呢?
    如今秋收已經(jīng)完畢,縣衙里出了這樣一件大事兒,自然是全縣矚目,彭澤縣的秀才少,可是不妨礙別的縣里過來參加這縣學(xué)先生的考試,如果能當了縣學(xué)的先生,那么也算是‘公務(wù)員’了,領(lǐng)的都是公糧。
    因為對這事兒的重視,杜有忠對先生是親自把關(guān),最后是取了三個先生。到時候吃住都是縣學(xué)里,每個月還有三兩紋銀。這在彭澤縣是很不錯的了。一般的私塾先生,一個月能有一兩銀子的收入就是多的了,這邊可是三兩,好包吃包住。
    縣學(xué)的事兒剛出來,就有縣里的海鮮大戶朱大戶來‘投誠’,直接請了一班泥瓦匠,免費給縣學(xué)里修房屋了。
    朱大戶因為販賣海鮮,那家里是有錢的很,他家里也有子孫呢,雖然有錢,可是也想著能讓子孫后代考上功名,光宗耀祖。
    畢竟這有錢是有錢,可是不是說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高嗎?
    別的人一看,這朱大戶竟然搶先了,都后悔莫及,怎么自己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讓這個朱海鮮給拔了頭籌,這下子他兒孫中間肯定是有人能進縣學(xué)了。
    他們是聽說了這縣學(xué)還有名額限制的,現(xiàn)在大家競爭都很激烈好不好?
    朱大戶心里鄙視這些人,要不是自己找到了杜縣令的心腹王師爺,哪里知道這個事情?
    所以搶先了一步,王師爺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自己,到時候肯定會給朱家兩個名額的,雖然是少了點,但是有兩個也不錯。
    當然,王師爺這么做,肯定是杜有忠允許的,光靠衙門里的稅收,絕對是不夠用的,何況,衙門里的錢,還有用于別處,所以還是得‘劫富濟貧’,而且,讓他們心甘情愿的過來送錢。
    潛規(guī)則用的好,也是對大家都有利。而且這也不算是收受賄賂,大家都是為了把縣學(xué)辦好嘛。
    杜有忠還當著士紳的面,表揚了朱大戶這一心為了彭澤縣的后代子孫的事兒,把朱大戶給美的。把其他人給后悔的。
    當然,聽說了這邊縣衙還缺學(xué)子們的桌椅和床鋪等等的事兒,別人雖然沒有朱大戶這么出風頭,可是也都是很明白的給主動辦了。
    而隨后,縣學(xué)終于翻整一新,杜有忠就讓人刻了個功德碑,對這次讓縣學(xué)煥然一新的大戶人家都刻在了石碑上,“讓彭澤縣的子孫后代都記得你們的功勞!”杜有忠說道。
    可把這些大戶給感動和激動壞了,這些人有錢,可是就差這流芳百世的名聲了,這個杜縣令這樣一做,到時候誰來這縣學(xué)里讀書,都記得他們的名字,要說以前,他們出錢還是為了自己的兒孫,可是現(xiàn)在他們是出錢出的真痛快!就是再讓他們掏錢,他們都樂意呢。
    而且,他們會時時刻刻的維護這個功德碑,哪怕是別的縣令來了,也不會讓這個功德碑給弄沒有了的。
    杜有忠這一手玩得真漂亮。不僅沒有花縣衙的錢,就讓縣學(xué)有了新生,而且還讓人從心里感激他了。
    縣丞秦承義也不得不佩服這新來的縣太爺,看看人家,這人跟人就是不同呢,難怪自己只能做縣丞,人家能當縣太爺。
    他可是知道這彭澤縣的這些有錢人是怎樣摳門的,讓他們拿出錢來,那簡直是要他們的命。
    現(xiàn)在這些人,不說拿錢,那就是爭先恐后的拿出錢來了。
    如今更不用發(fā)愁這縣學(xué)的維持了!
    接下來,自然是學(xué)子們的考試了,人家朱大戶也讓自己的幾個兒子和孫子一起考了,他倒不是想要爭那個免費的名額,而是想著說不定自己的兒子和孫子里面,有這先生看得上眼的,到時候就多出一個名額了。
    這次縣學(xué)只招收四十名學(xué)子,人太多,也不利于教學(xué)。
    胡鑫親自出的題,然后也是他帶著三個先生去監(jiān)考的,
    勸彭澤縣,連村里,杜有忠都派差役去宣傳了,如果真的有那個讀書的天賦,不妨過來一試。
    能考進前五,就能在縣學(xué)免費讀一年的書。這對那些貧寒的學(xué)子也是一個很大的誘惑力,不是杜有忠不想全部都給教上,而是家里貧寒的,如果讀書也不能朝前,到時候沒有功名,只能是把家里給拖垮,所以還不如擇優(yōu)。
    他要就要最好的。
    經(jīng)過了三天的考試,胡鑫和三個先生閱完了這些學(xué)子們的試卷,反復(fù)的討論,最后定了前五名,把這前五名的名字和籍貫都給貼在了縣衙前面貼公文的地方,這五個學(xué)子就可以免費讀一年的縣學(xué)了,包吃包住呢。
    只要把自己的鋪蓋卷和衣服拿過來就成。
    其中一個先生說道:“這里面有個學(xué)子是家里挺有錢的,是不是應(yīng)該?”
    胡鑫說道:“我們不能失了偏頗,誠然,是為了讓更多的貧寒的學(xué)子能讀上書,但是家里有錢的,又是憑著自己的本事考進了前五名,為什么我們要剝奪了他這個權(quán)利?再說,他家里有錢,也不是什么錯。”
    所以還是堅持原來的結(jié)果。那先生聽了也沒有說什么了,畢竟胡鑫說的也有道理,他們不能有仇富的心態(tài),那樣很不好。
    另外的三十五名學(xué)子,拋開潛規(guī)則進來的十來名學(xué)子,都已經(jīng)滿額了。
    不過人家這潛規(guī)則進來的十來個學(xué)子,表示了,他們是一定要出學(xué)費的,反正他們也出得起。
    大錢都出了,小錢更是不在乎了。
    而朱大戶更是高興的不行,原來那前五名中間,有一個正是他的外孫!也就是先前有位先生問胡鑫需不需要把他給換下來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