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金太太
    云陽縣這邊住著,以前杜有忠的學(xué)生也過來拜訪了的,恒生首飾行的少東家金山也過來了,這位金山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在錦溪書院讀書了,而是跟著他老爹在學(xué)生意。
    因為他讀書也不成,他爹看著學(xué)的也差不多了,年齡也到了可以做生意的年紀了,就讓他回了家,跟著他身后學(xué)經(jīng)驗來了。
    金山作為學(xué)生來拜訪后,金山的娘也帶著禮品上門了,金太太一看就是個精明人,手上帶的首飾也不是凡品,見到杜榆,就要把自己的一個翡翠戒指給杜榆,杜榆趕忙推辭了,無功不受祿,這東西一看就值不少錢了,她可不能收。
    就是胡氏也不讓收,金太太這才罷了,對胡氏說道:“我自己沒有女兒,一看杜姑娘就心生喜歡。杜太太可別笑話我。”
    胡氏忙道:“您太客氣了,她不過是個傻丫頭。有時候也讓人頭疼呢。”
    “您這是謙虛,我要是有這樣一個閨女,我肯定是別無所求了。”
    因為這兩人要說大人的話,胡氏讓杜榆先離開了,金太太就一直看著杜榆離開了,才轉(zhuǎn)過眼睛,又開始和胡氏說著家長里短。
    胡氏好奇這位金太太的態(tài)度,第一次見面,也太熱絡(luò)了,雖然她家男人是金山的先生,可是也不過只教了一年多一點兒,金山也并沒有讀出來,這態(tài)度也太奇怪了,胡氏感覺有些不舒服。
    “她該不會是想要榆兒當(dāng)她兒媳婦吧。”胡氏對杜有忠說道。
    胡氏這次還真是猜對了,金太太還真有這個打算,她家錢一點兒也不缺,開首飾行的,能缺錢嗎?
    家里的東西,隨隨便便拿出來一件,都好幾十兩銀子。
    但是有錢不算什么,大家老是拿他們是商戶人家說事兒,他們是商戶又怎么了?
    照樣比你們過的好,比你們過的自在。你們一個二個窮哈哈的,還自命清高的很。
    既然你們這樣瞧不起商戶,那她偏偏要給兒子說個讀書人家的姑娘。金太太是這樣想的,現(xiàn)在金山長大了,也可以慢慢的挑了,云陽縣城讀書人家不少,可是真正能和他們結(jié)親的,要么就是那種破落戶,上等著他們的銀錢救急呢,這樣的人家,她還看不上呢。
    但是像楚家這樣的,人家有錢有鋪子,自然不會因為錢財就把女兒許配過來了。
    金太太是左看右看,都沒有看到好人家,這不,剛好知道楚家和杜家結(jié)親了,杜家這一打聽,好嘛,不過是鄉(xiāng)下出來的讀書人,根基肯定也淺,又知道了,那位杜舉人還是自己兒子的先生,這還和楚家有姻親關(guān)系,還剛好有個合適的女兒,這不是天作之合嗎?
    所以她按捺不住,就自己去杜家拜訪了,反正自己兒子是杜舉人的學(xué)生,這也不算失禮。
    到了杜家,見人家在這邊還有個院子,杜家人穿戴也不寒磣,而且還有丫鬟仆人伺候,就知道,這杜家并不是什么破落戶,這一點就讓金太太放心了。
    然后見到杜家的那個小姑娘,長得還不錯,也配得上自己的兒子,這心思就更強烈了。
    等金老爺回家來,就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打算告訴了金老爺。
    金老爺卻搖頭,“杜舉人明年開春就要進京趕考,我們雖然有兩個錢,可是卻是實打?qū)嵉纳虘糁遥麄冞@樣的讀書人,是不會和商戶做親家的。”
    金太太道:“正是因為他要進京趕考,這各方面都得打點不是?不然就不容易考上,就是考上了,這要找個差事,做上官,那更不得打點?不然直接給你弄到西北那苦寒之地,讓你十幾年都回不來,這就好了?仕途上哪里不用打點?我們別的不缺,就不缺錢,他就嫁一個女兒,這錢就有了,這么劃算的買賣,誰不去做啊。”
    不愧是家里做生意的,這就算上了買賣了。
    金老爺被說的有點心動,金太太見狀,立刻加了一把火,“再說,我們金山是杜舉人的學(xué)生,這也算是知根知底的,他有啥不放心的?金山性子也好,對他女兒肯定會很好的,我呢,也不是什么惡婆婆,嫁過來舒心又富貴,完全是一舉多得嘛。”
    正當(dāng)金老爺被說動的時候,金山不知道聽了多少,就出來說道:“爹娘,這事兒不成,你們以后也別打這個主意了,我不同意,我家先生也不會同意的。”
    金太太立刻說道:“你這孩子,說的是啥話,我們還不是為了你好?怎么著,難道我們商戶人家的孩子就不能娶個讀書人家的姑娘了?”
    金山道:“先生不是那種為了錢財,就能賣了女兒的人,娘,您不用多想,您本身想用錢財打動人的做法就錯了,我也不會同意的。這件事,你也別和我先生那邊提了,不然我這個學(xué)生沒有臉見先生了!”
    金太太對金老爺說道:“你聽聽你這好兒子說的話,怎么就成了這樣了?愛財也不是什么壞事兒,這明明是對大家都好的事兒,你一邊去,本來就是父母之命的,你說你不同意,我要你同意干啥?只要我們說定了,你給我乖乖的成親就好,別的話,你甭給我說。”
    金山道:“你要說別人,我肯定不會管,但是那是我先生,我不想以后連叫一聲先生的權(quán)利都沒有了。你們要真的為了考慮,就別說這個事兒。不然這鋪子我也不去了,我啥事兒也不管了!”
    “喲,你還威脅到你爹娘了,你真有本事啊你,你信不信我揍你啊,臭小子!”金太太卷起袖子要打人了。
    金老爺勸道:“算了,牛不吃水強按頭?到時候成了冤家就不好了,對熟人,咱們還是不要下手得了。”本來自己兒子都是杜舉人的學(xué)生,就這個身份,也夠用了,現(xiàn)在兒子不同意那事兒,何必強求呢?
    到時候真的把事情給弄糟糕了,以后和杜舉人那邊也不好聯(lián)系了。
    他是做生意的,這只要牽扯到冷冰冰的銀錢,總是那么沒滋沒味的。
    金錢和利益相關(guān),他們這樣,跟讓杜家賣女兒有什么兩樣?
    看金山對他先生那么尊重的,就知道他先生不是個貪財?shù)模似芬仓档萌俗鹁矗麄儸F(xiàn)在拿錢砸人家,還要人家交換女兒來實現(xiàn),這真是太侮辱人了。
    金老爺想通了,所以不管金太太如何說,金老爺也不同意了。
    家里是兩個反對,一個同意,金太太沒有了優(yōu)勢。她也真不敢跟自己的丈夫?qū)χ鴣怼?br/>
    要知道,小事兒上,丈夫是讓著自己的,但是外面的事兒,他說不同意自己同意了,那肯定沒有好果子吃。
    金老爺看金太太無精打采的,就勸道:“我當(dāng)初讓金山去錦溪書院讀書,除了讓他識字,還有別的原因,因為我知道,在錦溪書院教書的人,至少都是秀才,這秀才也有中舉人的機會,這就有了師徒之情了,咱們金山的運道也好,剛好有個先生,還中了舉,以后這是不是金山的人脈?”
    做生意的,要的有靠山,有人脈,在別人給自己找麻煩的時候,能找的出人幫自己的忙,當(dāng)然,平時對管轄的官員也有孝敬。
    “咱們這關(guān)系都已經(jīng)有了,到時候杜舉人真的中了進士,那不是更安心了?咱們也別說,要娶了人家的女兒,才拿出錢來,你這樣說,不是說,讓人家把女兒論斤兩賣錢嗎?多難聽?讀書人最在乎這個,何況,杜家也不是那種破落戶,咱們那,只等著杜舉人進京趕考,咱們用金山的名義,送上儀程就成了,這樣又體面又大方,到時候也是一份人情,這不是比那樣你說的要好多了?”
    金太太聽進去了,他們做生意的本來就不容易,可是金太太還是有些不甘心那,畢竟那人選多好啊。
    金老爺繼續(xù)勸道:“金山既然那樣說,就是知道自己的先生是個什么樣的性子,咱們是他的父母,他肯定也是為了我們著想,難道還有害父母的兒子?所以咱們聽他的,別提那個婚事了,有這個師徒之情,到時候金山真的遇到難事兒了,人家也會盡力幫忙的。你說是不是?”
    金太太被打消了念頭,以后去杜榆家,也不再老是問杜榆的話了。
    胡氏被這金太太一會兒熱情過度,一會兒又變正常的態(tài)度,給弄糊涂了,你到底是啥個意思啊。
    但是金太太人家不開口,胡氏就跟平常一樣。
    不說別的,金太太說話也挺有意思的,說起各種首飾,那是頭頭是道,胡氏覺得自己能好好學(xué)學(xué),就是杜榆,也聽這個,覺得挺有用,畢竟到時候,和同齡的人聊天,姑娘家都喜歡是這些首飾啊,衣服,胭脂之類的,她多長長見識,也是好的。
    這樣大家都很隨意的相處,兩家的關(guān)系還更好了。
    “小丫,和你大哥去買兩個西瓜回來。”杜榆給了小丫錢,現(xiàn)在天氣熱了,吃西瓜既能解渴,也能解熱。
    他們這住的地方不遠處,剛剛聽到有賣西瓜的叫喚聲。
    “唉!”小丫對于能去買東西很是高興,畢竟是六七歲的小姑娘。
    在縣城里,杜榆也做了一本賬冊,把家里的開銷都記下來了。免得到時候弄的不清不楚的。
    三叔那邊的豆腐作坊也已經(jīng)蓋起來,三叔和鎮(zhèn)上的幾個酒樓也已經(jīng)寫了契書,訂他們的豆腐了,也就是說,豆腐作坊要走上正軌了。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一大早,不知道誰家在弄電鉆,那個聲音,難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