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 冊封禮
,最快更新臣下之妻 !
正院里,大太太正和姜嬤嬤說著體己話,這時,有丫鬟緩步走了進來,回稟道:“夫人,承恩侯夫人差身邊的嬤嬤送來了賀禮。”
這顧珞冊封禮在即,京城這些世家大族都是人精,怎能看不出此次淑妃娘娘入宮,只怕日后的榮寵只會比眼前更甚,所以大家都挑了禮物急急送上前來。
可承恩侯府就比較尷尬了,因著兩家往日的恩怨,這自然是不能在大婚那日明晃晃的送了賀禮來的,承恩侯夫人思來想去,便提前差人送了這賀禮來。
大太太又怎么能不知道承恩侯夫人這打的是什么心思,她這會兒不由有些慶幸,自己到底是淑妃的大嫂,淑妃便是再記恨往日里的事情,可明面兒上不也只能給她體面。
這么些想著,大太太交代丫鬟道:“你去告訴承恩侯府的人,承恩侯夫人的心意我領了,只是,還望承恩侯夫人日后別這樣套近乎了。娘娘眼瞅著就要入宮,她聰明的話也該知道避諱的。而不是這樣不知趣。”
大太太這話可以說是不留余地,不過她確實也沒什么可給承恩侯夫人留情面的。
畢竟寧國公府如今全力支持淑妃娘娘,那和承恩侯府那邊還是斷了聯(lián)系的好。
畢竟帝心難測,娘娘曾經(jīng)又和承恩侯世子有過婚約,這點兒上彼此還是得拎得清的好。
顧珞并不知承恩侯夫人差人送來賀禮的事情,這會兒她正看著手中自己出嫁的單子。
雖顧珞早就料到寧國公不會吝嗇,可真正看到手中的單子時,還是嚇到了。
甚至里面還羅列出了當年爹爹留給自己的私產(chǎn),顧珞怎能不知道,寧國公肯這樣做是一心指望著她能讓寧國公府更上一層樓。
“娘娘,國公爺?shù)挂舱媸琴M心了,這嫁妝里奴婢瞧著公中也出了不少。”
一旁玉秋也跟著道:“這宮里用錢的地方多,娘娘有了這些體己,行事也方便些,國公爺想必是料到這點了,才這樣安排的。”
能有這么多嫁妝,顧珞也說不上歡喜還是別的什么情緒。
畢竟她重生一世,這一世和上一世強烈的對比,讓她多少覺得情緒有些復雜。
見娘娘看著嫁妝單子沒有說話,拙心還當娘娘是在緊張,不由笑道:“娘娘,后日的流程奴婢都記在心里了,何況不還有徐嬤嬤在旁跟著,想必不會出什么差錯的。”
對于兩日后的冊封禮,顧珞確實多少有些緊張。似乎,她如那位即將出閣的少女一般,對未來有著期待。
可怎么會這樣呢?自己都已經(jīng)生了六皇子,怎還會如此呢?顧珞想著,不由摸了摸自己微微有些發(fā)熱的臉頰。
見她這般,宮人們相視一笑,笑著道:“娘娘,這兩日您便什么都別想,只好好歇著,一切事宜奴婢們都會準備妥當?shù)摹!?br/>
許是因著拙心她們的寬慰,顧珞接下來的兩日里確實是放松了許多。
而這兩日也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出嫁的日子。
天才剛剛亮,丫鬟們便侍奉著顧珞沐浴梳妝,待顧珞看著雕花銅鏡中自己一身嫁衣,烏黑的頭發(fā)綰了發(fā)髻,饒是顧珞幻想過自己穿著嫁衣時是怎樣的情景,這會兒也有些被驚到了。
自幼,她便知道自己生的好看,可因著她身份卑微,這份好看就只能掩藏起來。可今日,這嫁衣不僅給她添了姿色,更重要的是,讓她往日的膽怯和不安都一下子消散了。
從今日之后,她便是真正是宮里的淑妃娘娘了。
見娘娘盯著鏡子中的自己,一旁拙心和玉春幾個丫鬟眼中也都是笑意。
這時,徐嬤嬤瞅了瞅外頭,緩步上前道:“娘娘,這再有一個時辰宮里就來人接您了。這之前,府中眾人該給您請安呢。”
顧珞雖是出嫁,可卻是要嫁給皇上,日后和寧國公府眾人,便是君臣的關系了,所以這請安,自然是免不了的。
很快,顧珞便被人扶著到了外室,寧國公,二老爺,大太太府中眾人依次走了進來,給顧珞行禮問安。
只比起寧國公滿臉的喜色,大太太心里其實是覺得有些許的恍惚。
雖她之前在萬壽山,已經(jīng)是磕頭拜見過顧珞了。
可今日這大婚的日子,卻更讓大太太有一種真實的感覺,原來眼前這人,再不是往日里可以隨意苛責的小姑子了,而是身份尊貴的淑妃娘娘。
而輪到府中姑娘給顧珞請安時,顧珞的視線不由自主便看向了顧錦寧。
這兩日,顧錦寧被禁足,今日才被娘親放出來,她當然不敢在這個時候再口無遮攔了,可再是隱忍她說出來的話還是不免有些陰陽怪氣:“小姑姑,寧兒祝您和皇上百年好合。”
好一個百年好合,這在場的人聞著,皆不由變了臉色。
顧珞又豈能不知道顧錦寧這點兒小心思。她這不就是諷刺自己做了皇上的妾室嗎?
可顧珞卻沒有生氣,反倒是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一瞬不瞬的看著顧錦寧道:“大姑娘的祝福,本宮收下了。”
沒等顧珞再多說,大太太忙神色慌張的開口,對著顧錦寧道:“你這孩子,淑妃娘娘入宮,自然是圣眷優(yōu)渥,哪還需要你操這份心。”
顧珞見大太太急成這樣,卻是噗嗤笑了出來。
如今她已是皇上冊封的淑妃,再看顧錦寧這些小伎倆,心情便和之前不一樣了。
或許這便是上位者的自信吧,對于如今的她來說,踩死顧錦寧就如踩、死一只螞蟻一般,日后有的是機會。
既如此,她又怎會在這大喜的日子,鬧得不愉快呢?
大太太見顧珞真的無意發(fā)作女兒,多少是松了一口氣。
而這時,外頭響起了禮炮聲,這不用想,該是宮里的儀仗到了。
雖早就知道娘娘得皇上恩寵,可等眾人送了娘娘出府,看著外頭陣勢浩大的儀仗,大太太心里還是不由一驚。
皇上讓禮部和內(nèi)務府這般準備,可見是真的把娘娘捧在手心,不忍娘娘受了任何一絲委屈的。
顧珞并不把眾人眼中的驚訝看在眼中,她緩緩上了轎子,腦海中卻不由閃現(xiàn)出上一世她被人抬著一頂小轎,卑微的從承恩侯府的角門嫁到徐家。
復雜的情緒涌上心頭,重生以來,她似乎第一次這么急著想見到皇上。
許是因著急著想見到皇上,這一路往宮里的時間,顧珞從未覺得會如此漫長。
直至轎子落下,顧珞聽著外頭太監(jiān)的唱和聲,她才回過神來。
因著先皇后已故,如今魏貴妃執(zhí)掌六宮,所以今日的冊封儀式,便是在翊和宮。
冊封禮之后,顧珞才會被帶回未央宮。
魏貴妃雖早已給自己做了心理建設,可真正看到顧珞一身華服,笑著朝自己慢慢走近時,心中還是不由一陣酸澀。
宮里人只道皇上給她體面,所以讓淑妃在翊和宮受封,可對于貴妃來說,卻像是打了她一記耳光一樣。
她執(zhí)掌六宮,位同副后,可畢竟不是真正的皇后,這金印金冊交到淑妃手上,別提有多諷刺了。
魏貴妃即便不特意去看,都可以知道嫻妃眼中的奚落和嘲諷。
許因著心里的酸澀,魏貴妃把金印金冊交給顧珞時,指尖都有些顫抖,而這顫抖中,也有一種自己韶華已逝,皇上卻不肯讓她更進一步,入主中宮的不甘。
顧珞不是沒有察覺到魏貴妃眼中的恨意,可她只當自己沒看到。畢竟,她不認為魏貴妃今日會為難自己。
而一旁的柔妃,端妃,臉上皆是笑意。
至于嫻妃,等大家見了禮之后,嫻妃笑著便抓了顧珞的手,道:“珞丫頭,這之前本宮早就想留你在身邊經(jīng)常說說話,打打葉子牌。如今,你能入宮來,本宮倒是如愿了。”
嫻妃這聲珞丫頭卻是有幾分故意了。
顧珞如今已行了冊封禮,是宮里的淑妃娘娘。
即便是和嫻妃她們差著歲數(shù),可若從輩分上說,卻也不差的。
可嫻妃卻依舊當她未出閣的姑娘一般這樣叫她,也不知是故意討好,還是有給顧珞下馬威的意思。
顧珞也未想到嫻妃會這樣,不過她也沒表現(xiàn)出不悅來,只笑著道:“嫻妃娘娘既這樣說,那珞兒日后便常往永平宮叨擾娘娘了,娘娘可不要覺得煩。”
顧珞既已經(jīng)入宮,稱嫻妃一聲姐姐,倒也不為過的。可她卻依舊叫嫻妃為娘娘,便有些意味了。
果然,嫻妃臉上的笑意不由有些僵硬,松開顧珞的手,轉開話題道:“這要不說年輕就是好呢,淑妃妹妹這身嫁衣,可不是咱們這些老東西能駕的住的。”
對于嫻妃這樣的言語,顧珞當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不過,嫻妃也未來得及再刷存在感,司儀便帶了顧珞往未央宮去了。
而顧珞這一離開,諸位妃嬪自然也都從翊和宮退下了。
等眾人離開,魏貴妃再沒有忍住,一把摔了桌上的杯子,氣急敗壞道:“這淑妃今日真是出盡了風頭,皇上也不知是怎的被她勾、的丟了魂。”
南嬤嬤當然知道自家娘娘是為著什么生氣,這根本不只是為了皇上今日如此浩浩蕩蕩的讓人接了淑妃娘娘入宮。
所以,只安撫自家娘娘道:“娘娘,如今顯國公府姑娘已經(jīng)住在了坤寧宮,您可得耐住性子,只等著兩人暗中相爭,那您離后位,便指日可待了。”